登陆注册
48445500000020

第20章 胸怀蓝天逐云飞

记微固学院信息薄膜与LTCC集成器件科研团队

2004年9月的一个周末,一大早,张怀武教授就抛开手里的一大堆事儿,又一头扎进了他的实验室,他推开窗户,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启动了实验设备,一种踏实的感觉瞬间弥漫了全身,这种感觉只有进实验室才能体会得到。他需要对自己刚构思的一篇关于电磁材料的论文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并进行理论验证。其实很多实验他完全可以布置给课题组和自己的学生助手,但他没有这样做。这并不完全出于一种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考虑,而且也因为多年的工作习惯,使他对实验室产生了一种沉迷,“如果三天不进实验室,我就浑身不自在”。

“我们搞电子材料科学的,就要以实验室为家”

对于实验室,张教授更是有一分难舍的感情。那还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了。那时做实验没有什么设备,好不容易他和同事打听到附近的784厂有一台镀膜的旧设备,因为工厂转产,设备没什么用了,他们赶紧联系厂家,找了一辆三轮板车把设备拉回来了,为了清洗抽真空的硅油,在闷热的三伏天,张怀武和搭档刘颖力、石玉等二话没说,短裤赤膊就干了起来。张教授人高马大,小时候因为父亲的原因全家下放到农村,练就了一身好力气,这笨重的设备还真需要他这种“卖力气”的。他的同事石玉老师说,在课题组张老师力气最大,有一次,他一个人把两百多斤的设备给抱起来挪动了地方。用张怀武自己的话说“搞材料科学,没有点力气还真吃力”。用了好几天工夫,终于把设备弄出个样子,这可是宝贝啊!张教授赶紧让课题组的石玉老师用油漆给它“打扮”一下,结果两天刷了好几桶油漆,石玉的胳膊肿得连筷子都拿不起了。

“张老师的乐趣就在实验室。他常常告诉我们,不想进实验室就别搞科研,沉不下心就甭想出成果。搞电子材料与器件就要以实验室为家。”钟智勇副教授说。从到电子科技大学的那天起,十多年来,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上百万、上千万的设备添置了一台又一台。对于张怀武来说,实验室虽然只有几十个平方,但只要一进这里,这些笨重的冷冰冰的设备就仿佛充满了魔力,把外面纷纷攘攘的世界隔绝开来,让他的心灵充实而平静,让他的思想情不自禁地进入到科学探索的无限空间。实验室是他心灵的归宿,实验室是他编织科学之梦的地方。他向着信息材料、磁性材料与元器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多个领域开拓,并且在这些领域的交叉结合处不断拓展出新的领域,从最新自旋电子学到数字多向滤波器,从MRAM材料芯片到静磁波集成信道化滤波器,每一片新领域的开拓,都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使他痴迷、沉醉甚至着魔。他和课题组先后承担国家级、军工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大型代号项目3项,省级鉴定14项。目前主持和从事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国防“973”项目、总装备部大型型号项目和预研项目等多项。所有这些项目的攻克都是从这几十平方米的实验室开始的。

苦心人,天不负。十多年来,实验室建设逐步聚沙成塔,蒸蒸日上。他为团队购置了20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形成了国内先进的材料科学配套实验室。这里也成了电子科技大学设备最先进的团队之一。每年科研经费成几何数增长,“934”工程项目,“973”、“863”项目,自然科学重大项目、“十五”预研项目等熠熠生辉。其中,“低功耗铁氧体磁芯及新型节能磁性元器件”获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纳米磁电信息功能材料”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性能软磁薄膜及旋磁薄膜材料应用研究”获2005年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2项,三等5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文章200多篇,SCI、EI检索74篇。

他们在国内高校率先建立了用于教学与科研的LTCC兼容无源片式器械生产线;

他们在新一代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国产化方面作出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他们在国内首次发明“集成薄膜变压器和电感器”以及“宽频双性材料”,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他们研制出的新型复合材料“新型抗EMI宽频材料与器件”以其很宽的频率适应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就要出绝活儿

张怀武有着北方汉子的耿直,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倔脾气。他常常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老是在低水平研究上重复?为什么中国的创新成果那么多,但一拿到国际上一衡量就不是创新了?难道我们的创新能力真的不行吗?他发现有一条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学科的国际前沿了解不够和仅仅满足于国内进行比较,殊不知学术是没有国界的,衡量一个东西是不是创新,必须拿到国际的学术舞台上进行比较。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学生提出:“在学术上要有追求,要向国际一流看齐。做高质量、高水平学术,大胆创新,独立思考,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要出绝活,并且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明。”

为了把研究做“绝”,张怀武对博士和硕士生提出了“333”培养模式:博士和硕士生三分之一的精力要用在软件设计上,三分之一的精力要用在电子材料整个流程的熟悉上,还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对专业方向攻坚攻关。每个博士必须在国外的权威刊物上发表三篇以上的论文,要有SCI的检索。

尽管有学生暗自抱怨:张老师要求得太严了。但张怀武绝不退让,“严,是对其今后人生的负责。”

转眼又到了周四的下午,这是张教授对自己的研究生固定的指导时间。他习惯性点燃一支烟,开始倾听弟子们汇报自己的研究课题。夹在指间的香烟烟柱袅袅娜娜上升,燃烧过后的烟灰欲坠未坠,悬出老大一截。他的眼神带着鼓励和赞许,时而又闪现出敏锐。

弟子们陆续作了汇报。他的每个弟子研究方向都不尽相同,有搞电磁材料研究的,有搞IC设计的,有偏重于理论研究的,有注重应用研究的,不管是磁光盘、抗EMI(电磁干扰材料)材料与器件、集成薄膜变压器电感器,还是纳米晶金属软磁材料、宽频双性材料、数字多向滤波器、带道滤波器、LTCC设计等,他的弟子们始终能从自己的老师那里获得非常及时的、有益的指点,张老师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科学研究领域的方向,仿佛一个路标清晰地标着前进的箭头。

求真求异,身正为范;梅兰竹韵,高山仰止。20多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团聚在张老师周围,从事着预研、新品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断取得突破。

——新品“数字多相滤波器”已得到总参同行高度评价:

——新品“宽带超短波阵列滤波器组件”及预研“静磁表面波电调滤波器”已交付用户使用;

——“YIG单晶体薄膜材料”已成功运用于器件中;

——“RJ45-EMI网络系统器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抗EMI宽频双性材料”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纳米结自旋晶体管”、“MRAM材料芯片”取得原创性进展;

……

不管任何时候,都必须提倡团队协作精神

记得2002年的暑假,张教授带着弟子们到青城山去休假。安排好住宿后,张老师把十五个弟子分成三个小组比赛爬山,而且约定,不管什么时候,小组都必须共同进退。开始弟子们都不以为然,休假吗,何必搞得这么严肃。张老师洞悉他们的心理,他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们不管任何时候,都必须提倡团队协作精神,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强调团队协作,没有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而这种意识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弟子们这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张老师心里,学生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有一次星期五下午,他手下的一个项目组因为课题进展顺利要搞一个小小的庆祝活动,张教授二话没说就跟着弟子们走了。妻子和女儿一直等到晚上七点还没人影,赶紧给办公室打电话,没人!打手机,张老师一看,是夫人打来的,忙问什么事?“什么事?!你还有没有一点记性?昨天晚上才答应的陪我过四十岁生日,你还不赶快回来!”电话那头火冒三丈。哎呀,不好,怎么一碰到学生的事儿就忘记家里的事了。他赶紧说:“对不起啦小戴,今天学生和课题组搞活动,我是负责人,不来不行啊,下次我给你好好赔罪吧。”说完就关掉手机,把妻子和女儿晾在家里,和课题组的同学们谈笑风生,一直坚持到结束。

尽管为了申请项目,他平均每年要写20多篇报告;为了抓项目,他随时准备出差,正在进行中的10多个项目的进度要他统筹管理,各种专利的申请也要他把关,数十位博士硕士等着他指导,上千个本科和硕士学生的教学要他操心,但他从不轻易调课。“张老师几乎没有因为出差或者别的工作原因而耽误课程,几乎没有改变上课时间的记录。”学生们异口同声。而张怀武认为这些细节本身就是教育的一个环节,学生究竟从老师那里学什么?不就是学习老师的言行吗?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他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对学生尊重才能赢得学生尊重”。

的确,张怀武的弟子们深深地感受自己老师崇高的人格魅力。他的弟子们都以能成为张怀武的弟子而自豪。在微固学院甚至全校,他的弟子们的补贴都是很高的,而他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纸杯一般都要用好几次。甚至,张怀武能记住同事或者学生家里发生的大小事情。前不久,同事刘颖力的父亲骨折住院,他亲自上门探望老爷子;学生贾利军的老母亲卧病在床,他与老人家闲话解闷;学生钟智勇的夫人做阑尾手术,他特意叮嘱妻子炖好了鸡汤,趁热送过去……这一切,仿佛像一场场细细的春雨滋润着弟子们的心田,润物而无声。

我愿作一方沃土让每个学生都长成参天大树

张教授对学生要求的确“严酷”,但弟子们更能感受到的是老师对他们深沉的爱。在电子材料领域,纳米晶粒愈细,技术的要求就越高。而张教授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晶粒愈细愈好,学问越深越好”。的确,在弟子们的眼里,自己的老师睿智而敏捷、渊博而深沉,仿佛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而有着二十多年高校教学经验的张怀武对教师更有一番格外的领悟。他觉得,高校的教师与小学、初高中的教师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幼儿园的老师是园丁,小学的老师是蜡烛,高中的老师是渡者,那么大学的老师就应该是一方沃土。没有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魅力,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在张怀武的心里,他希望自己的每个弟子都能茁壮成长,超越自己。他说:“我愿做一方沃土,让每一个学生都长成参天大树。”

心藏拳拳报国志,胸怀蓝天逐云飞,在探索科学的天空里,张怀武教授在飞翔,飞翔……

(长江 黎黎)

同类推荐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 精典教育-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精典教育-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本书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我的儿子并非天赋异禀、我的教育工作进展顺利吗、我对儿子的教育完成了吗、我儿子是怎样成为少年学者的、我具备把儿子培养成学者的技巧吗、人们对卡尔早期教育的反对意见、我的儿子真的受益于早期教育吗等。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努力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课程教育评价的背景及基本走向、课程评价原理、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评价。
  •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做一个快乐的教师

    本书从对现实问题的探讨和分析着手,以现代的思维方式和人文理念去认识、了解问题,运用调适技巧,深入内心世界,奔向快乐之路。讲述了长年在乡村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普通老师是如何为生存而奋斗、如何为教育而拼搏的一个个平凡小事。
热门推荐
  • 跨次元公会

    跨次元公会

    美国队长:“托尼,快回来,灭霸打过来了!”上杉风太郎:“我只是想让她们成绩提高,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艾玛:“有谁能够救救我们吗?”阿库娅:“你们有谁要加入本女神的教团吗?”一个关于多个次元的搞笑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尊的开挂日常

    神尊的开挂日常

    他,是万千世界最顶峰的十大神尊之一。转生之后,他回到了自己当初登临上界的小世界。原本想像前世一样勤勤恳恳修炼的他,突然发现这一世,他想低调都难!“系统登陆成功,是否纠正功法!”“功法纠正成功!”“获得成就:万界第一功法!”“成就加成:速度+1,当前速度为2!”使用系统前:万林:“不,这种投机取巧的事,我不做!”使用系统后:万林:“诶哟妈呀,真香!”
  • 你好,胖先生

    你好,胖先生

    我和胖子是典型的校园情侣,因为胖子,懂得了爱情,知道怎样相爱,怎样相守。这个故事写给他,也写给我,写于感情。
  • 联盟新新人

    联盟新新人

    三神战队头牌打野选手在一次BO5之后,得到了顶级职业联赛队伍的试训邀请,自此开启了最强新人席卷LOL的征程!
  • 恶魔天使之爱在心口难开

    恶魔天使之爱在心口难开

    我幻想着能有一段牵了手就能相守白头的爱情,可我却生在了这个附注所有也不一定有收获的年代。
  • EXO之相恋之道

    EXO之相恋之道

    点点繁花,纵逝年华。还记得初遇时的你,那么清晰,那么美好。瞳孔中最后浮现的是你那温柔入水的星眸。和我的笑靥如花。
  • 从分离到相爱之我的宠物上

    从分离到相爱之我的宠物上

    A市的某一处七市里在'忘了就好'的餐厅里,每天都有很多的女客人专门来看,尘和风的表演……
  • 灵氏族

    灵氏族

    “琉璃!救命啊!这个九头蛇貌似......貌似是活的!”琉璃在一旁淡定的舔着自己的猫爪,完全不理会蓝滢的惨叫。活该让他拿硫黄去泼人家,自作孽不可活。“琉璃!他他他!他要追上我了!快救命!”琉璃看了一会追逐赛就睡过去了“琉璃!!!待会我是不会放过你的!哎哎呦,疼疼疼。”
  • 替天

    替天

    他,是一个孤儿,一个强者的孤儿,为何被遗弃。在他寻找父母的情况下又牵连出一段什么样的经历。何为天,我,凌浩就是天,天道不平,我便踏了这天。这地下不公我便覆了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