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31900000063

第63章 唐狩猎纹高足银杯赏析

1970年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所出土的唐代金银器,一直被公认为是所有出土金银器中等级最高、品质最好、制作最精的一批。一千多年的地下黑暗不仅没有遮掩它们金光闪闪、银光熠熠的色泽,相反却更增添了它们的神秘与雅致。多少年来,大批的学者、艺术家和普通百姓都沉醉其中,一遍又一遍地欣赏那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佳作。在这二百余件金银制品中,狩猎纹高足银杯更是备受瞩目;当我们今天再一次端详把玩它时,不禁欣喜万分,因为除了更详细地观察了它深受西方影响的器形和由传统而来的狩猎纹外,我们对它的制作又有了进一步的新认识。

杯通高7.3、口径6厘米,重100.8克,由杯体、托盘、高足三部分组成。

杯体为敞口、圆唇,筒形腹。腹下由一托盘托住杯体。高足上部较细,中间有算盘珠式的节,下部为喇叭形底座。杯身通体以鱼于纹为地,上部一周突棱及下部一周条带将其纹饰分为三组:上部及下部均为波浪形缠枝纹,中部是器物的主题纹样狩猎图,描绘了两个狩猪场面:其一为一人骑马转身向后射箭,后面一人骑马向前射箭,两者之间为一头野猪。其二为一人在马上转身将弓挟在怀中,注视着身后,而后面的骑马者箭刚离弦,射中马前方一头小鹿,箭头己穿透鹿身,此鹿上方还有一头惊恐万状的鹿,前方则为一只正在逃跑的狐狸。托盘立面为一周二方连续的缠枝纹,底部为一八瓣莲花。高足中部算盘珠式的节上錾刻一周联珠纹,下部的喇叭形底座表面怖四朵桃形花结,器底刻有“马舍”二字。

这种高足杯是来自西方的一种酒器,杯体用来盛装液体,器足用以执手和放置。北京大学教授齐东方先生对此做过深人研究,他将唐代高足杯分为三型:A型杯体深,高大于宽,筒形腹。高足较细,中部大都带有“算盘珠”式的节。B型杯体浅,宽大于高,折腹或弧腹。C型杯体深,斜壁,花口形,高足较粗,底部多为花瓣形。这件狩猎纹高足银杯属于A型,目前所发现的外国实例中,与它形制最相似的是1912年黑海沿岸的彼尔塔瓦市郊出土的4件金、银高足杯。齐先生认为这种银杯最初应是罗马风格的器物,拜占廷时沿用,后由萨珊经丝绸之路传人我国。唐以前金银高足杯在我国很久己发现的几件,如1970年山西大同北魏平城遗址中出土的3件鎏金铜高足杯和西安城郊隋大业四年李静训墓出土金、银高足杯等已被专家考定是西方输入产品,它们无论形制还是纹饰都与唐代高足杯有一定差异。唐代金银高足杯的数量明显增多,仅目前所见,收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的唐代银高足杯已超过30件。而以铜、锡、石、陶瓷和玻璃等材料制作的高足杯更是多不胜举,如广西桂州窑址中一次出土了17件唐代青瓷高足杯,可见唐人很喜爱使用这种高足杯饮酒,这当然与唐代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关。但是唐代是一个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的时代,它在崇尚和追求外来事物时绝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有选择地吸收和扬弃。这件狩猎纹高足银杯就深刻反映了唐代的这一文化特色,因为杯的总体造型虽取自域外,但其杯体特征却与南北朝以来的陶瓷杯一致,即直口、直壁、深腹。而且它的主题狩猎纹样也是传统的本土题材,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这件高足杯是在拜占廷风格影响下,由中国工匠在中国生产的仿制品。

以狞猎场面作为器物的装饰题材在中国由来已久,在战国铜器、汉代壁画和画像石、魏晋砖画中都曾出现过。唐代由于统治者对狩猎活动的极度热衷与重视,狩猎纹也成为重要的艺术表现题材,在墓葬壁画、铜镜、金银器及石刻、陶俑中都有体现。这些狩猎图形象地反映了古代帝王贵族的狩猎生活,更成为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以及服饰、武备等各方面情况的线索。在这件高足杯的狩猎图中,四位马上武士的英姿印证了骑马射猎是唐代主要的狩猎方式;文献中有关马上骑射的记载很多,如《太平广记》卷449引《宣室志》载:京兆人林景玄侨居雁门,“以骑射畋猎为己任,郡守悦其能,因募为衙门将。”《大唐新语》卷二记高祖在高陵骑猎大获等。图中的猎物主要有鹿、野猪、狐狸,而西安东郊韩森寨出土的狞猎纹铜镜中的猎物为兔、野猪、鹿、羊,何家村窖藏出土的仕女狩猎纹银杯中猎物主要是虎、兔、鹿、狐。《太平广记》卷四五一引《广异记》讲,刘众爱“少时,好夜中将网断道,取野猪及狐狸等。”《朝野金载》讲武则天时将军李楷固“善用索……将猿鹿狐兔走马遮截。”《大唐新语》卷一记“太宗射猛兽于苑内,有群豕突出林中,太宗引弓箭射之,四发殪四豕。”等等,可以了解唐人猎获的主要动物就是狐狸、兔、鹿、野鸡、野猪、猿、虎、豹等。另外除了猎区内野生的动物以外,五坊里还饲养着专供帝王打猎用的狐、兔等。图中猎者均手持弓箭,说明唐代弓箭仍是一种重要武器。有弓就会有装弓的袋子。《旧唐书?李晟传附子听传》记有:“乃令兵士匣刃橐弓,休于野外,魏人遂安。”《旧唐书,令狐楚传》又记“咸令橐弓解甲,用为前驱,卒不敢乱。”文中的橐即指盛弓的袋子。有学者考证西安市城郊唐杨思勖墓出土的两件石刻武士俑、唐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两墓壁画中的狩猎图、仪卫图中的武士以及懿德太子墓出土的三彩骑马狩猎俑身上所背的弯月形物就是这种装弓的袋子——橐。而在这件银杯的狩猎纹中,四位猎者身上也都背有这样的弓袋,它们的斑点花纹清晰可见,应是以豹皮制成,其中一件还配有完整的兽头。从外型上看,它们与懿德太子墓出土的三彩骑马狩猎俑所背弓袋最为相似。懿德太子墓修建于神龙二年(706),这说明8世纪初期比较流行这种弓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将这件狞猎纹高足银杯时代定在8世纪前半叶是正确的。关于此类银杯的制作,以前的学者因为只能看到器物的外形,因而只是笼统地认为杯由杯体、高足两部分组成,如齐东方先生说:“(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杯体,……下部是器足,…高足的顶部很细,部分带有一个圆饼状的托盘。”韩伟先生说:“(杯的)高圈足上部为一小平盘,与杯身焊接相连,中部突出一团圆棱,下部为喇叭形状。”他们都将托盘划归到高足部分。这一次经过我们仔细观察,尤其是比较了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同是何家村窖藏出土的一件银高足杯残件(藏品号:七一139)后,基本可以确定此杯应由三部分制作而成,即杯体为捶揲成型,后经打磨抛光,再望刻纹饰。托盘也为捶揲成型,并在中间留孔。高足中部的算盘珠节及下部的喇叭型底座则为一次制作,亦为捶揲成型。杯体与托盘为焊接,焊接口仅为托盘那窄窄的口沿,而且口沿截面呈内低外高的弧形,与杯底弧度恰好吻合,其制作的精妙由此可见一斑。托盘与高足则为铆接,即将高足上部的细管插人托盘的孔中,再将其端部捶打开使高足与托盘自然铆合,因此托盘在整件器物中实际起到了承上接下的作用,是一个独立的部分。而錾花的托盘口沿立面则正好遮挡了不好看的焊接口和铆接口,唐代匠人的奇思妙想的确令人惊叹2至于杯底“马舍”二字的含义,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它是器主名,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工匠名,不过一直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1999年,西安市南郊雁塔区发现一座葬于武周神功元年(697)的唐墓,墓主人为姚无陂夫妇,墓中出土一件素面银杯,杯底錾刻“匠郑卿”三字,明确錾工匠名是第一次出现,它至少为“马舍”是工匠名的说法提供了佐证。

1970年发现的西安何家村遗宝,不仅仅是唐人留给我们的巨额财富,而更像是唐人留给我们的千年谜语。虽然多年来有关其中金银器具、贵重药材、宝玉珍饰、中外钱币等等问题不断有学者在研究、解析,但仍然有许多围绕着何家村的谜底没有揭晓。比如何家村遗宝的所有者是谁?他为何将如此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制作精美的珍宝匆匆掩埋?在何家村遗宝中为何还有大量末完成的金银、玉器呢?仅就银高足杯来说,除了这件刻划了狩猎纹的以外,还有两件素面的,那么为何还会出现一件没有杯体的高足器座?是丢失了还是本来就未做完?这一个个饶有趣味的问题一再吸引着我们走进“何家村”,去尝试着解开这些谜底。

同类推荐
  • 世界民俗艺术(下)

    世界民俗艺术(下)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 盐池1936

    盐池1936

    本书以盐池红色经典文化为题材,以1936年前后的盐池历史为背景,集中展示作为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盐池,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示盐池当时作为陕甘宁边区的西大门和经济中心,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宁夏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从1936年至1949年盐池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打土豪、分田地、援抗日、歼顽敌,努力生产、踊跃支前的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热门推荐
  • 回到元末当个啥

    回到元末当个啥

    元末出现了一只蝴蝶。。他卷起了一丝微风。。风能走多远,能变多大。。能否卷起一股世界的中华风?风起云涌,英雄辈出,金戈铁马,阴谋诡计,滚滚红尘,亲情爱情,或许一切只是过眼云烟。忽然出现的他,也许只是希望告诉我们海意味着什么。。告诉我们鲜血染红的土地,意味着什么停更!理由:工作!生存!
  • 1年级,陪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

    1年级,陪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

    本书从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及成长阶段入手,为家长们解析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那些问题,内容包括提前做准备——幼小衔接从幼儿园开始、用爱促成长——让孩子做一名快乐的小学生、养成好习惯——一生受益不尽的源头、我肯定能行——培养孩子的能力更重要、做个好孩子——让品德之花常开不败、成才直通车——找对方法就是走对了路等。
  • 天才契约之魂

    天才契约之魂

    顾青离本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处处被人瞧不起,却因为契约了一只强大的妖灵而一夜之间成为青野村的第一名,来到付元国的首都之后,顾青离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于是决定和自己的契约妖灵游历四方,提升自己的实力,并在这期间找到了自己心的归属……
  • 藤原千花不想我告白

    藤原千花不想我告白

    樱雪纷飞的季节里,他告白了。“诶?喜!……喜欢?——”惊慌失措的声音如约而至,就像是给少年迎头重击一样。“我……我……,我只是说月亮。藤原我……我还有事先走了。”少年慌不择乱的说到,随即头也不会的逃跑了。人生第一次鼓起勇气的表白……真的是太糟糕了。更糟糕的是………………在转角的街道口,一辆保时捷汽车载着四宫辉夜正飞快的驶来。属于我们的故事也就开始了。
  • 祭魔日记

    祭魔日记

    青年半跪于一个满是迷雾的空间中不知名的声音问”你渴求着什么?“”一段重新来过的人生,一段让自己不再后悔的人生。””让自己能抓住命运,与能真正追求愿望的世界!“
  • 战神他又又又来了

    战神他又又又来了

    一千年前,刚刚飞升成神的云笙第一次遇见了那个牛批轰轰的战神,战神面无表情地看了她足足半个时辰。一千年以后,战神胜战归来,云笙又遇见了他。同一地点,同一个人甚至是同一种无法理解的眼神......
  • 一事化多事

    一事化多事

    将一种题材以多种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不喜勿喷。
  • 极简中国史

    极简中国史

    最简洁、最通俗、最幽默、最精辟!极简方式解读三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翻开血泪斑斑的历史画卷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民族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王朝与政权的覆灭和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次进步和融合,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有过冲突、矛盾、甚至残杀,但国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 英雄联盟之飘渺的梦

    英雄联盟之飘渺的梦

    意外被电击的罗言回到了十年前,回到了英雄联盟还没有出现的年代。“什么?你要我加入拳头公司?”“什么?你让我成为英雄联盟的总设计师?”
  • 楚汉孤城

    楚汉孤城

    柳旁系马,身影沧桑。一帘冷月,发鬓顾盼。铁骑无声入梦来,谁护万里山河?好男儿,出玉关,黄沙百战终不悔。最可惜,江山如画,总付与啼鴂。晓鬓妆镜,佳人何在?揉碎花笺,人生断肠!满天风雨猿啸哀,我自倚剑长天。任凭它,角声寒,十面埋伏楚歌乱,这孤城,我偏要,一战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