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05000000009

第9章 中庸(2)

【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太过;愚笨的人还没达到。中庸之道不能彰明于世的原因,我知道了:贤德的人太过;不正派的人达不到。”“人没有不饮水吃饭的,但很少能辨别其中的滋味。”孔子说:“道恐怕真的得不到施行了!”

【解】

“过”和“不及”都是导致偏离中庸的原因,但中庸又不是简单的“适度”“适中”,《中庸》全篇都没有正面给出“中庸”是什么的答案,多数时候只是在说明什么不是中庸。越是接近生命本质的答案越不容易用语言表达吧,真正的答案还是在实践中,有了理论的提点后,在日常的接人待物中仔细体会,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这样。

苻朗品味

《晋书》载:苻朗是前秦皇帝苻坚的侄子,被苻坚称为“千里驹”,任青州刺史时,会稽王司马道子用江南美味设宴招待苻朗。司马道子问:“与关中佳肴相比,江南菜是否合乎您的口味?”

苻朗说:“宴席味道不错,只是盐味稍欠火候,半生未熟。”后来司马道子查问厨师,证实的确如此。

朋友聚会设宴相酬,苻朗尝了一口鸡肉,他说:“这是露天散养的土鸡。”随后,又端上一只烤全鹅,苻朗品尝后准确无误地说出了这只鹅羽毛的颜色。

《淮南子·说山训》说:“喜武非侠也,喜文非儒也;好方非医也,好马非刍也;知音非鼙也,知味非庖也。”大概说的就是苻朗这样的人。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①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②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

①知:通“智”,智慧。②迩:本意为远近的近,此处引申为浅近、浅显的意思。

【译】

孔子说:“舜恐怕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了!舜喜欢向人请教、考察浅近的言论。(对听来的话)隐藏邪恶的部分,传扬好的部分。他把握事物的正反两端,再将合宜的做法加在百姓身上。这大概就是舜之所以是舜的原因吧!”

【解】

“隐恶扬善”,体现了儒家的忠恕精神。“隐恶”并不是说要劝大家去当“好好先生”,其中蕴含的是对人性“善”的肯定和信任。所以儒家多谈教化,少讲制度,儒家希望的是以一己之身的行动修养感化他人、教化一方百姓。“化”是中国文明特有的东西。

舜因孝被用

传说尧年纪大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人说:您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您的位子正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灌兜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有一套。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就是瞎老头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却挺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考察一下舜。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舜的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暗害舜。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下来,但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儿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下井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扬扬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便看见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你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从此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瞹陷阱①之中,而莫之知辟②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注】

①罟(gǔ)瞹(huò)陷阱:比喻误入歧途,陷入罪恶的牢笼之中。罟,捕鱼和鸟的网。瞹,捕野兽的机关。陷阱,捕野兽的坑。②辟:躲避。

【译】

孔子说:“人人都说‘我懂’(为人处世之道),但被驱逐陷入罗网陷阱中,还不知道避开。人人都说‘我懂’(中庸之道),但选择中庸后,一个月都坚持不了。”

【解】

孔子和子思都指出,当时流行的处世之道,不是大道、不是中庸之道。反观当下,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所认可的道又是什么样的呢?

许由洗耳

许由,相传为我国上古(4000多年前)时期的一位隐士,大约生活在帝尧时代。皇甫谧《高士传》有所记载:许由字武仲。尧听到他的贤德之名后,多次向他请教,后来在选择继任者时,想把天下禅让给他,许由不愿接受,于是逃到了中岳颍水南岸,在箕山隐居起来。帝尧又找到了他,请他任九州官长的职务。许由不想听到这种世俗的名利诱惑,就到颍水之滨,以流淌不息的河水清洗他被名禄之言玷污了的耳朵。这时,有位叫巢父的人牵着牛犊到河边饮水,看见许由在洗耳朵,就问因为什么。许由说:“尧想让我做九州官长,我讨厌听到这种话,所以在这里清洗自己被名位之语污染了的耳朵。”巢父说:“你如果隐居于高岸深谷之中,人间的事端情性不相了解,那么谁能看见你呢?你却心性不定借故与世俗交游,想得到闻达而求得名誉,所以才有这种事的啊。看来这里的水也不能饮用了,免得脏污了牛犊的嘴。”于是巢父就牵着他的牛犊去上游饮水。后来许由就埋葬在这座山上,此山从此就叫许由山。

许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使自己赢得了后世的尊敬,被尊奉为隐士的鼻祖。战国时代的思想家荀子称赞说:“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真名士与假名士具有天壤之别。

【原文】

子曰:“回①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②,而弗失之矣。”

【注】

①回:孔子弟子颜回。②拳拳服膺(yīng):紧紧抱在胸前,以防失去。拳拳,抱持的样子。膺,胸。

【译】

孔子说:“颜回为人处世,选定了中庸之道,领悟到一个好道理,就紧紧地抱在胸前,不让它失去。”

【解】

颜回是孔子最为称许的弟子,据说一开始孔子也以为颜回愚笨,长期观察后才发现“回也不愚”。知一行一,执着而不贪多,也许不够灵活,但谁说这不是一种智慧呢?

耶律有尚兴儒

耶律有尚,字伯强,辽东丹王十世孙。元代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天资聪颖,器识超绝,受业于许衡,精通性理之学。历官国子祭酒,迁昭文馆大学士。卒年86岁,谥“文正”。

至元八年,许衡升任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专门负责教育王公大臣的子弟。他奏请皇上批准,把他的十二名学生任命为斋长,作为伴读,耶律有尚就是其中之一。许衡年老,回归乡里后,朝廷任命耶律有尚和他的同学作为助教,接管学校的全面事务。担任助教很长时间之后,耶律有尚出任监察御史,但他没有上任。紧接着,他又被任命为秘书监丞,出知蓟州。耶律有尚在蓟州任上时,为政宽简,深得民心。裕宗在东宫时,召耶律有尚为詹事院长史。自从耶律有尚离开学校后,学校的事务就再也没有人接管,诸业废弛,处于停学状态。因此,朝廷以为除了耶律有尚,谁也不能继承许衡的职务,于是,就提拔耶律有尚为国子司业。当时学馆未建,没有教学设施,老师、学生全都是租借民房居住。耶律有尚上任后,多次进言呼吁,朝廷才兴建学舍,开始设立国子监,随后紧接着设立监官,扩大学生人数,学校粗具规模,教学走向正轨。于是耶律有尚升任国子祭酒。从此,儒风大振。

至元二十七年,因为双亲年迈,耶律有尚辞职归奉双亲。

大德改元,耶律有尚又被征召赴任,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级别相当于中奉大夫。耶律有尚主管国学,其立教以义理为本,省察自己必须诚恳真切,待人接物以恭敬为先,行为必须端正诚笃。耶律有尚视填词作诗为雕虫小技,并认为它会破坏圣人之道,应被完全摒弃。所以,学生们争着学习正道,崇拜孔孟学说,以经术为尊,以实践为急务,最后多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①也;爵禄②可辞也;白刃可蹈③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

①均:平治。②爵禄:官爵俸禄。③蹈:踏。

【译】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平定治理,官爵俸禄可以辞掉不要,雪白的利刃可以冒死践踏,中庸之道却没有办法做到。”

【解】

孔子说得明白,中庸和杰出的政治家、高洁的隐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剑客侠士都没有必然联系,这些人不可谓不优秀,但仍可能没办法做到中庸。反过来,也许这个人在世人眼里平凡,但却可以是中庸的践行者,比如颜回,所以中庸从来不是成功学。

黄龟年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黄龟年(1080—1143),字德邵,号竹溪先生。南宋福州永福(今福建省永泰县)人。南宋崇宁五年进士,累官侍御史、中书舍人。

黄龟年还没有做官时,永福县的主簿李朝旌认为黄龟年才华出众,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黄龟年也答应了这门亲事。后来黄龟年考中进士,李朝旌已经去世,家境贫穷,就有人劝黄龟年退掉这门亲事,另选权门富户女子为妻。黄龟年说:“当时我答应了这门亲事,不能现在因为人家贫穷就辜负人家,撕毁前盟。做人应当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否则,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呢?”于是迎娶李朝旌的女儿为妻。

黄龟年为官不计安危,不惧权贵,以国为重,刚直不阿。据史书记载:绍兴元年秦桧升任参知政事,很快又升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是宰相的职位,并力主与金朝议和。绍兴二年使臣王伦被金朝放回,建议警惕金朝和议的诚意,遭到秦桧压制。在举朝皆未知其奸的境况下,黄龟年冒着生命危险,连奏三本弹劾秦桧“专主和议,阻止恢复,植党专权,徇私欺君,合正典刑”,表现了“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绍兴八年,秦桧再次登上宰相之位,“对凡主战之臣,诛锄殆尽”,黄龟年被免职,移居湖州。

后来,明宣宗御制《五伦书》,把黄龟年弹劾秦桧的言辞载入“臣道篇”,以讽励天下。

【原文】

子路①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②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③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④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注】

①子路:孔子弟子,字仲由。②报:报复。③衽(rén):席子。这里是“以……作为席子”的意思。④塞(sè):不通。

【译】

子路问孔子怎样才是强。孔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南方所谓的强,还是北方所谓的强?或者是你所应该做到的强?采取宽大柔和的教化方式,对无理横逆的人不去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君子认同这种做法。把兵器甲胄当作睡觉的席子,即使战死也不遗憾,这是北方的强,恃强者认同这种做法。所以君子与人和睦相处而不随波逐流,这种坚强真是出众!立于正道而不偏倚,这种坚强真是出众!国家清明,不改变未显达时的操守,这种坚强真是出众!国家混乱,到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这种坚强真是出众!”

【解】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生性好勇,所以有此问。孔子给予了全面翔实的回答。相比较而言,南方的强有所不及,北方的强则又太过,但南方之强更近君子之道,所以君子居之。这反映了当时的南北风气,但如孔子所言,如果太“不及”,就容易偏向“隐忍”“退让”,甚至滑向宗教性的隐忍。

王尊守堤

王尊,字子赣,汉代涿郡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人。历官东平相、京兆尹、徐州刺史等。

王尊年少丧父,由几个叔父抚养,叔父让他在草泽中放牧羊只。王尊一边放牧一边暗自学习,求取学问,竟然无师自通,能读史书。后来他拜当地的文学官员为师,学习《尚书》《论语》,大略通晓了它们的大义要旨。

初元年间,王尊被举荐为直言,升任虢县县令,调任槐里,兼任美阳县令政事。后来因政绩考核为优等而被提拔为安定太守。到任后,王尊立即整顿吏治,发布教令,通告所属各县所有官吏忠于职守,以身作则,威势震动郡内。因此,盗贼也不敢在境内作案,纷纷逃往邻境,当地仗势横行霸道的豪强劣绅大多受到严厉的惩处而顺服。但是,王尊也因此而被诉告并免去官职。

同类推荐
  • 活了很久的智慧:东取《道德经》西问《沉思录》

    活了很久的智慧:东取《道德经》西问《沉思录》

    本书是将中外经典著作《沉思录》与《道德经》进行新鲜结合的哲学普及读物。这两部著作分别是西方和东方的经典哲学著作,都是关于人生、社会、自然多层面的思考。本书将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新鲜元素进行排版和阅读形式设计,精选梁实秋、胡适等名家译本及解读,帮助当下读者在困顿和迷茫中于哲学经典里寻得人生答案,让这部作品既“好读”又“好玩”,亦让《沉思录》与《道德经》里沉睡千年的哲思与年轻的读者们产生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
  • 观念(3)

    观念(3)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观念的竞争。观念的先进与落后,决定了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精彩故事琳琅满目,深刻酷评振聋发聩。本书蕴涵丰富人生智慧,揭示种种人生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间里迅速更新观念。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样的色彩才是最美的?或许,这个问题就连享誉盛名的绘画大师都无法确切地回答。实际上,色彩的搭配没有绝对性,何为美的配色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搭配出的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深入人心,那么就是优秀的色彩作品。为了帮助读者体会大师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本书不仅挑选了众多西方绘画作品,还从图例的鉴赏和分析中,提炼出经典的配色技巧,帮助读者抓住色彩的特性,从而增长对色彩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

    本书文章篇目包括《从苦恼到爱》、《歌颂神灵》、《人类与绳索》、《收获生活》、《阅读历史》、《基督与基督教》、《我们对艺术的感谢》、《勇气论》等。
  • 伦理学与人生

    伦理学与人生

    本书系作者专心致志撰写22年而成的150余万字的《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8年修订版)之精粹。它几乎将每个理论问题都化为一个鲜活的人生案例,通过解析各个案例而系统展现伦理学博大精深之原理,因而名之为《伦理学与人生》。
热门推荐
  • 穹鼎记

    穹鼎记

    这是一部《鹿鼎记》风格的仙侠小说。少年金满仓乃市井之徒,生性惫懒,不学无术,在小镇上以拉客为生,一天夜里救了一个老妪,却是鼎鼎有名的仙门前辈,从此踏入仙途,卷入仙魔斗争,凭借机敏狡黠,巧妙与各方势力周旋,开启一个小人物的修仙传奇……
  • 连翘

    连翘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隰有荷华》、《连翘》、《梅君》等多篇作品。小说多以女性为视角,描写婚姻与爱情,亲情与命运,以及她们被时代裹挟之下,身不由己的命运悲歌,其中不乏温暖的人性之光。
  • 阴阳在我眸

    阴阳在我眸

    1981年,冬天。我在东北的一个靠着长白山的小村子里生人了,我奶跟我说,我一生下来那一刻,我妈就因为没上来那口气,就没了。而我却一声没响,紧闭着双眼。接生婆本以为我也跟我妈去了,就在吊着我腿打我的时候,我才缓缓的睁开眼。可是那婆子看到我以后差点没把我摔死,因为我的眼睛几乎是白色的,而那黑色的瞳孔却只有米粒一般大小。从此我就坐实了“白眼狼转世”……
  •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本书分为“捆绑与自由”、“欲望与进步”两篇,内容包括80后的前世今生、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悲剧”、懂得摇摆着走路、其实我是一条龙、压力中的孤独感、我们是个大家族等共9章。
  • 机动核心

    机动核心

    因为蹊跷的情报泄露导致了小队全灭,又在神秘的机密任务中险些被友军灭口。和自己死去的副官一模一样的“机密物品”到底是什么!带着重重疑惑,超级ACE庞飞烟开始了探寻真相的旅途。
  • 我只相信你

    我只相信你

    “咔嚓”电闪着一道道白光,像挥舞着一把把利剑。又像枯树根在死命的伸展,似乎要把天给剪破。雷发出一阵怒吼,紧接着,小石子般的雨点纷纷落了下来。“滴答,滴答……”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哗……哗”狂风和大雨融合在一起,甚是吓人,那雨和风猛烈极了,霎时间,空中仿佛神魔乱抛,从那灰蒙蒙的云中撒下千丝万线,渐渐的地将天地缝合了。雨还在下,雨柱犹如一排排利剑斜射向地面……忽然两道闪电碰在了一起,只听见一阵巨响,之后就降生了一个婴儿。这个婴儿降生在了蜀山。蜀山掌门道:“此乃天意啊!哈哈!哈哈!”……既然他是在雷阵雨里降生的所以蜀山掌门给他取名雷震
  • 玄天运石

    玄天运石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一个混沌祖宝和祖宝器灵,两只老虎,以及一众宗门弟子家人,成神的故事。
  • 冷面君王之独宠弃妇

    冷面君王之独宠弃妇

    当子弹穿透她胸膛之时,她就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唯一疼爱的弟弟她已经安排好了一切,除了对那个人的亏欠,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她可留恋的东西了!所以,她死的坦然!没想到,当她再次拥有意识之时,却是听到她的灵魂所寄住的这具身体的丈夫毫无感情的与人讨论着埋葬她的事。什么?与人通奸?想要那些流氓羞辱于她?作梦!既然上天让她林暮雪借着林雪儿这个身份重生,那她绝不会同林雪儿一般任由着人踩到她的头顶之上!秦浩天,既然你无情,就别怪我不义!一纸休书,你就当当天下人的笑料吧!
  • 邪魔古帝

    邪魔古帝

    眼见家族即将覆灭,平庸的“傻少爷”愤怒了,体内的某种封印在破裂,一种诡异气息缭绕在他身上,仿佛要血洗世间!这时,神秘虚影再度出现,在达成某种协议之后,一切禁锢了,化为一片冰陵,无人可以接近……傻少爷离开了,在他离开的同时,心中种下一个毒誓……“待我君临天下时,你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 你是我永远的信仰

    你是我永远的信仰

    短短四个字,便注定了她与他再不能相见的人生,她断绝了与尉迟森的一切,却在终点发现........他便是她的一切,永远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