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22600000074

第74章 重要的是心灵虔诚

烧香拜佛虽然有不可忽略的礼仪规则,但更重要的是心灵虔诚,而非外在形式。

——圣严法师

道家重在修身,佛家重在修心。所以,圣严法师强调说:“烧香拜佛虽然有不可忽略的礼仪规则,但更重要的是心灵虔诚,而非外在形式。”只有心灵虔诚,才能让佛关照自己。

圣严法师曾批评说:“现在有很多人盲目地推广禅的运动。有的人是好心,他们认为禅很有用;有的人是借禅修来图利,有的是虚张声势,他们懂得一点禅的方法,也剽窃一些禅的观念,但却是为虚名净利和造势,于是弄一个团体、组织一个什么禅会。

这种为了自私的目的而推广禅修的人,他们的做法表面上看好像有益社会,其实是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佛家认为,佛陀的弟子,要以至诚恳切的心,没有虚伪,没有杂乱,不分春夏秋冬,不问白昼夜晚,把菩萨所应觉悟的事理绵延相续,时时系念,或是高声诵读,或是默念于心,这就是最好的修持。

有一个佛教徒喜欢到寺院礼拜菩萨。他看到菩萨的法相庄严,心想:“如果我也能有这样一尊菩萨该有多好呀,这样我就可以天天顶礼膜拜。”

有一次,他出去办事,路过一家文物店,看到里面摆着好多佛像案桌,而且这些佛像案桌,个个手工精致,刀法细腻,每一尊佛像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浏览间,他眼前突然一亮,有一尊骑在鳌龙上的白瓷观音,白衣飘飘,迎风婆娑而降,左手拿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柳枝。菩萨慈眉善目,仿佛俯瞰着滚滚红尘中被痛苦煎熬的众生。这位信徒非常喜爱这尊菩萨,于是用高价把菩萨像请购回家。他想:如此庄严的观音菩萨,应该请方丈师父为我开光。于是,他虔诚地把佛像请到寺院,请方丈为菩萨开光。

开光完毕后,这个人决定把菩萨像放在大雄宝殿内礼拜几天,沾点香火气息。于是,他每天准备丰盛的素菜、沉香、水果、鲜花,去供养他的观世音菩萨。但是,案桌前往往已经摆满了其他信徒供养的东西,挡住了他的菩萨的视线。他想:“这些人岂有此理,怎么把供品堆积如山丘,让我的菩萨看不到我供养的东西。”

于是,他就趁着香灯师父不在殿内,动手把案桌中间的糕饼、菜肴等供品,搬到旁边的角落,然后把自己祭拜的东西往中间一摆,自鸣得意地说:“这样菩萨就能看到我的诚意了,能够接收到我虔诚地供养了。”

这件事虽然让他得意了几天,可是,过了几天后,他又发现了让他生气的事情,原来,他买的那些沉香是上等的,所以燃起后,顿时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但是风一吹来,袅袅的轻烟就在大殿内四处飘荡,从观音菩萨像前飘到了其他佛像前。

这位信徒一看,着急了:“这怎么得了!我上好的沉香都被其他信徒所供奉的菩萨像吸光了,我的观音菩萨一点儿也嗅不到我特地为他准备的香火。菩萨怎么会有灵光呢?我要想个好办法,不能让其他信徒占了便宜。”

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找到一根透明的吸管,一头接到香头上,一头搬到观音的鼻子上,并且开心地说道:“如此一来,别的菩萨也分不到我的香火了,我的菩萨就可以专门享用我上的香火了。”

虽然观音菩萨可以独享这位信徒的香火了,但是本来白白的一尊佛像,却被熏成了黑糊糊的样子。

《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圣严法师在诠释这句话时告诫人们:如果一味地追求外在形式,便不能与真理契合,便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佛理有时就是我们生活的道理,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不要光注重表面,本质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重要的。所以圣严法师说:“绝大多数信仰佛教,拜佛、供佛的人都少不了一尊泥塑、木雕、铜铸、铁打、丹青彩绘的偶像,其实那只是工具,并不能代表佛的功德和全体。佛像本身是没有灵性,但可以作为一种工具、道具、法物或法器来帮助我们修行,如同经典本身没有功能,若能运用经典中的内容来修行与实践,经典就产生作用。因此,仅仅拜佛、供佛是没有用的,必须同时实践佛的精神、理念、心行、功德、慈悲和智慧,才是真正在拜佛、供佛。”

同类推荐
  • 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

    光明大手印:文学朝圣

    《文学朝圣》写大手印智慧在文学创作中的妙用,以及雪漠以文学创作的形式实践大手印的生命轨迹,包括创作随笔、创作谈、作品序跋集、文化随笔、文学演讲和文学对话等。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开启文心、文学的精神、文学的故乡、文化般若、文学演讲和文学对话。本书回答了三个问题:文学衰微的真正原因何在?我们的文学将走向何处?文学应该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格?作者认为:真正的文学,应该在无常中抓住永恒,应该在虚无中建立存在,应该在虚幻中实现不朽;真正的文学,应该承载神性的大美,应该承载利众的大善,应该承载智慧的大真。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听佛学大师讲24堂人生智慧课

    本书旨在解除每一个人内心挣扎的苦痛,还年轻人以阳光健康的心态,赠老年人以历经沧桑的从容,让整日奔波的人有一个心灵的港湾,让无所事事的人有一座心灵的庙堂。教导世人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不如意,待人接物又应该秉持什么样的心态。总之,本书旨在以“通俗佛经”之相,助世人修出佛心禅性。
  •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西藏的心灵智慧:宗喀巴大师经典著作译解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一晃时光

    一晃时光

    我也曾走过那一段雷禁搬的区域。像是随时都会被脚下突如其来的爆炸,撕裂成光线里浮游的尘屑。
  • 难逃宿命

    难逃宿命

    【人生几何,如梦似幻,冥冥注定,生死相依,六道轮回,是谁许下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为何留吾一世独殇】冥玥终于和她的王子走到了一起,但这位王子又有几分真心?随着游戏《神临王者》的开启,一场巨大的阴谋也拉开帷幕,游戏中的晶石唤醒了冥玥沉睡千年的血脉。古树下的意外穿越,她冥玥终于不再是孤儿,与傲宁勋的邂逅到底是对是错,当执念成灰,冥玥长袖一挥:“别怪本座狠心,是这世界太无情”
  • 撞鬼手记

    撞鬼手记

    我还没出生的时候,爷爷从黄河里挖到了一口棺材。那天晚上,他和女尸睡了一夜。九岁那年,我发现自己可以看见鬼。十六岁那年,我当了道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罗小黑里的慎之勇者

    罗小黑里的慎之勇者

    这个执行者很强,只是慎重过头了。一个超强勇者拯救世界的故事。(保证更新比罗小黑快)
  • The Woman-Haters

    The Woman-Ha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凰奇侠之四:吾妻小楼

    凤凰奇侠之四:吾妻小楼

    自从跟了这个男人,她心里就有一箩筐的问题:为什么他会捡她回来?为什么他会养育她、教育她?为什么他对她总多了一丝宽容?当她看见那名沉睡在水玉中的女子,她终于有了答案。一切的一切,只因为她有着和那女子一样的面容。从头到尾,她该死的就只是一颗棋子!既然她只是一个替代品,只是他打发时间的玩具,她宁可毁去这张脸,远远的逃离……
  • 九目

    九目

    一段灭门惨案,一场惊天阴谋,将原本安稳度日的李平强行拉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为了报仇,他被迫踏上仙途,为了活命,他从懵懂无知的少年,蜕变成了谨慎睿智的修士。可是真凶隐藏在幕后,一个普通的少年该如何揭开这层层的幕布,找出凶手,平庸的资质又会使其在修仙路上遭遇多少困难。一个家族的玉佩,一块奇异的丝布,九个神秘的木珠,家族的遗物终会在李平的努力之下,将答案一点点展露众人的的眼前。没人能料到有朝一日,会有人在万物之巅为少年写下这样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饲之以寿元,世人愚昧懵懂,奴性日深,皆安于此,然者终有不甘之士,向往无限之自由,平生九目以撼天地。
  • 八荒仙神

    八荒仙神

    方乾,一个渡劫期的修士,重生在了一个小家族中。
  • 闪耀的逆袭之路

    闪耀的逆袭之路

    我是沈酒.今年15岁.我..我是一个大胖子.…从那天开始我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瘦子.(本文无男主)(根据实际所改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