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22600000024

第24章 自由是有选择

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圣严法师

看到自由两个字,总会想到很多人都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作为孩子会不想被大人管得太严,身为员工总不想被老板看得太死,有些人总是为此抱怨不已,生活中哪怕是遇到一点束缚,他们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现实中,是没有绝对的自由的。风筝翔游天际的骄傲,助长了它挣脱拉着它的线,结果一头坠向地面;河水对堤岸咆哮:“你像两堵墙立在我的身边,阻挡我随意流淌,限制我自由发展……”终于撞毁堤岸,冲向田野、村庄、城镇……最终消失了。其实,一定的束缚,能更好地为自由服务。正是线的牵引,风筝才能更好地徜徉于天空;正是堤岸的束缚,河水才从涓涓溪流汇成滔滔巨流。限制与自由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少了一方,另一方也将不复存在。

圣严法师不赞成人拥有绝对的自由,他说:“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在大师的眼里,绝对的自由常常会害人。

佛光禅师在说法、开示、接心的时候,都坐在法堂里的一个宝座上,所以这个宝座在全寺僧人的心目中是“法”的象征,“悟”的标志,因此又称此宝座为“法座”。

有一次,佛光禅师应邀到外地去弘法,一连几天都没有回来,侍者每天都在法堂里清扫、擦拭,尤其是佛光禅师的宝座,更是擦拭得一尘不染。

一日中午,侍者发现知客师竟然端坐在佛光禅师的宝座上和信徒讲话,他感到很是惊讶,因对方是知客师,侍者也不敢说什么,但心却一直挂碍着。直到晚餐时,知客师竟然又坐到了宝座上,闭目参禅起来。侍者看了,心里感到很不解:那是禅师的宝座啊!怎可如此不尊重呢?

如此数日,衣钵师、殿主师、香灯师等,都经常借故在法堂会客,并且都会在佛光禅师的宝座上安坐。

一天,下殿后,侍者正要到法堂打扫时,看到知客师、殿主师、香灯师等大执事都在堂内闲谈,尤其是知客师还端坐在佛光禅师的宝座上,侍者多日来心里的不平终于爆发了,于是就问道:“各位执事法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知客师答道:“法堂呀!”

侍者又问道:“那法堂做什么用呢?”

殿主师回答道:“是佛光禅师开示、说法、与学僧接心的地方,有谁能不知道呢?”

侍者不悦地又问:“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这样毫不恭敬地在此闲话,还坐在禅师的宝座上呢?”

执事法师不约而同地答道:“因为禅师不在家呀!”

侍者生气地说道:“既然禅师不在,那你们就代理禅师都做住持,请先为我开示、接心吧!”

执事法师们都无言以对。

有人认为,倡导自由是佛家的核心思想之一,殊不知,虽然佛家追求心灵的解脱,以超脱心灵的自由为己任,但佛家也对自由有所约束。自由并非指在空中飞翔,自由是指身负重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自由也是选择的自由,假使每件事都知道怎么处理,又能照顾生活和工作,就会得到自由,在这之前,都还不是自由。

佛家淡漠物质生活和世俗的荣辱,注重治心,竭尽全力追求心灵的自由。在他们看来,生存的意义是自由的,而且是不妨碍别人的自由,在尊重别人自由的前提之下,自己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换而言之,就是不要侵犯他人的财富、生命、身体名誉等,这才是自由的真谛。

同类推荐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对所有在红尘中还为“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尤其是郁闷、忙碌、焦虑的上班族来说,想要像佛一样淡定,似乎是天方夜谭……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佛教常识问答

    佛教常识问答

    佛也称佛陀,译为“觉者”,能彻证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动的、光明遍照的觉性:觉了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虛妄不实:不受烦恼的干扰,朗然大觉,就称为佛。尝闻师言: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抵不过我一修;千万个修,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佛法的实践,一般叫做修行。修是修理,这说明自性本来清;争自在,因受尘垢妄执的蒙蔽,所以要加以修理,以恢复本来的样子,否则就应该叫做建造:行是行行不息的活动,这说明修习佛法,要在一切时、一切处自强不息,行行重行行,深入又深入,不能时续时断,不能一曝十寒。
热门推荐
  • 皇室学院的千金

    皇室学院的千金

    一位豪门千金,十几年后竟然与身世巨大的小学同学们一起进入皇室学院就读,共同克服困难,寻找真爱......
  • 流萤曲之荧惑守心

    流萤曲之荧惑守心

    事情过去了二十年又怎么样?就算过去两百年,两千年,只要我还活着,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一定会要回属于我们的东西,那是你从不曾梦到过的我们的辉煌!!!~~~~~~~~~~~~~~~~~~~~~~~~~~~~~~~~~~桃花落,流萤生!真正的英雄就像那夏日的萤火虫,黎明之前,你便是光明!也许你无法对抗时间,无法左右命运,但是只要心怀光明,又何惧那漫长黑夜~~!
  • 九世杂谈之龙九子谈

    九世杂谈之龙九子谈

    当初要是没有打开那个盒子,也许我可以脱离萧家传了九世的命运。萧家九代单传,爷爷给我留下一个木盒……和一堆谜团。“……你不要让我失望。”他这般说道。可是,我真的值得他信任吗?我知道我无法回头。所以,螭吻,答应你的事,我决不食言。“龙生九子,其性各异。”这里要谈的,是我初遇螭吻的事。
  • 一代村长

    一代村长

    关于特种兵退伍,村长打电话让回去选拔村长,碰巧村子变成开发区了,最终成为人生赢家。
  • 追妻不放:恋上腹黑萌妻

    追妻不放:恋上腹黑萌妻

    “我结过婚你不介意?”“你是想说自己那方面很在行?”男人挑了挑眉斜眼扫过去说道“……”“我有过孩子,你不介意?”“你是想说,在繁衍子嗣方面,我就不用再如此努力了?”男人继续声音邪魅的说着。“……”“我是个演员,有些时候会和其他男人有亲密举动,你不会介意吧?”“哦,很介意,因为在那方面,你只能和我亲密暧昧”男人摩挲下巴,思量许久眉头蹙起,很是严肃认真的回答。“滚你丫的,三句话不离那方面,说,到底想怎么的”女人终于发货了,叉腰凶悍的指着男人鼻子骂起来。
  • 冷情

    冷情

    他,国际顶尖男模,游戏人间,流连众花丛,不沾片叶过!可这次不知咋滴,肿么就碰上硬钉子了?那个死女人不仅连正眼都不看他,还对他爱搭不理?哼,他就不信了,这世界上还有他搞不定的女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是超级选择题呀

    人生是超级选择题呀

    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人生的选择,爱情的选择,工作的选择等……只有每个选择经历过才能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是……
  • 此情不须答

    此情不须答

    某次,她郑重的问他,你介不介意以后孩子随我姓?他似笑非笑,阿宁,你是在怪我没有向你求婚吗?她明明不是这个意思。又某次,她难得撒娇,问他,你爱不爱我?他捏着她的手指,你不知道吗?她摇头,不知道哎不知道。他遗憾,不知道,那就算了。她无语。
  • 十里剑歌

    十里剑歌

    一场直播风波,一场特殊的冒险,从现实到虚拟,从游戏到情意,当队友身处危难,当一切是个阴谋,韩九能否从容走到最后?
  • 夙槿非卿

    夙槿非卿

    洛晟寒,你还有没有良心?夙槿,多年的夙愿,便是木槿花开,用我的魂魄换你所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