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250300000004

第4章 人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第一天的梦想(3)

微软公司很愿意聘用那些曾经犯过错误而又能吸取经验教训的人。微软公司的执行副总裁迈克尔·迈普斯说:“我们寻找那些能够从错误中学会某些东西、主动适应的人。”在录用过程中,他们总是问应聘者:“你遇到过的最大失败是什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微软不计较过程中的失败,只管最后的成功,因此最后成功的才算数。

我们现在看马云那么成功,让人多么羡慕。但在这份风光背后,马云也经历了很多失败和坎坷。也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经验,让他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吸取教训,走向成功。

高考三次终圆大学梦

马云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同。用他的话说,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从来不是最好的,一般在十几名,而且数学极差,往往不及格。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的学生往往会让老师很头疼。从这里可以看出,至少在小时候,马云并不聪明。

另一方面,马云顽皮、好斗的性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这也导致了他在整个学习阶段成绩都不是十分理想。初中升高中的时候,由于成绩不佳,他甚至考了两次,其中一次数学只得了31分,这是马云人生的第一次挫败。

马云在数学方面缺乏天赋,成绩极差,可英语却非常好。而这个特长对马云的人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英语好,他才能上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才能在毕业后去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英语老师,才能创办海博翻译社,才有机会去美国,才有机会接触网络,也才有了后来的阿里巴巴。多年后,他在面对BBC等世界各大媒体采访时应对自如,在各地演讲时也侃侃而谈,表现出来的气度丝毫不逊色于人,令人顿生敬意。

为什么数学奇差无比的马云英语却学得很优秀呢?除了自身的爱好和努力之外,中学时代的一位地理老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云在读中学时,教地理的一位女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有吸引力,讲课让人如沐春风,她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故事。马云和其他同学都特别崇拜这位地理老师。

有一次上课时,这位老师讲了一件事,使马云受益终生,甚至可以说改变了马云的一生。老师说,有一次她在西湖边上,几个外国人问她关于中国地理的问题,她英文很好,自然对答如流。老师总结说,你们要学好地理,不然他们问你的时候,你会给中国人丢脸。这句话成了马云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

那节地理课上完后,马云一回家,就特意买了个收音机,每天听英文广播,坚持不懈。

那一年的马云,刚满12岁。当时,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杭州作为旅游胜地和投资宝地,自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人。借着这个有利条件,马云一有机会就在街上逮住外国人练习英语。马云的英语口语就这样一天天流利起来。

学英语最忌讳的就是一个“怕”字——怕丢脸不敢说,怕丢脸不敢大声说。马云就是借着一种“厚脸皮”精神,借着不怕出丑的大无畏精神,慢慢地,从没出过国的他练就了一口流利并且纯正的英语口语,并因此结识了很多外国朋友,这对他的成长大有裨益。到13岁时,马云就能给老外当导游,用自行车带着老外满大街跑了。

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得了1分。他垂头丧气,准备去做临时工。他和又高又帅的表弟去一家宾馆应聘,结果宾馆录用了表弟,而他却遭到拒绝。之后马云当过秘书,也做过搬运工,后来通过父亲的关系,马云到一家杂志社蹬三轮车送书。他踩着三轮车帮人家把书刊扎在一起,25本成一包,踩10公里路通过火车物流发送到全国各地。

一天,马云偶然得到一本路遥的《人生》,这本书中的故事给他巨大的触动。于是,他决定第二次参加高考。暗下决心的马云开始了艰苦的复读生活。那年的夏天,马云报了高考复读班,天天骑着自行车,两点一线,在家里和补习班间游走。

然而幸运之神并没有在第二次高考中眷顾马云。这一次,马云的数学考了19分,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这个结果使得原本对马云上大学还抱有一丝希望的父母都觉得他不用再考了。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马云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马云的表现让余老师大跌眼镜。考数学的时候,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给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最终,马云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专科,离本科差5分。更幸运的是这时学院的本科没招满人,所以他最终“意外”成为了外语系的一名本科生。

马云三次高考的经历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面对失败的勇气。不走出失败的阴影,就会被失败销蚀前进的斗志,最终与成功无缘。

因此,遭受失败的打击后,要能够审时度势调整自我,在时机与实力兼备的情况下再度出击,勇往直前,直达胜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智勇双全的成功之士。

别人无法拷贝我的苦难

1995~1999年这5年里,马云经历了无数艰辛、苦难、挫折和失败。多少酸甜苦辣,多少泪水和汗水,多少委屈和打击,回首往事,马云曾感慨万千:“5年苦难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别人可以拷贝我们的网站,但无法拷贝我们5年的苦难。”不追溯这5年苦难,就难以探求阿里巴巴成功的原因。

1995年,教师出身的马云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互联网企业——“中国黄页”。但第一次创业并不一帆风顺,1997年,马云不得不离开重组后的“中国黄页”,这是马云一生中的第一次失败。关于马云的离去,外界有很多传闻,但究竟为什么,直到今天也很难说得清楚。有人假设:如果当初不与杭州电信合作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但与杭州电信合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1995年,马云最初搞互联网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几个人反应过来,竞争即使有也不是很激烈;但到了1997年,互联网开始成为各大媒体的热点,成为新经济最有力的代表,马云的“中国黄页”一夜之间冒出来了许多对手。

当时与马云竞争最激烈的是杭州电信,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杭州电信注册资本3亿多,马云注册资本仅2万;这也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杭州就这么大一个庙,容不下两个和尚。杭州电信有着非常好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马云一样都没有。不仅企业,就是老百姓,也觉得马云是非正规军、是游击队。

除此之外,杭州电信为了利用“中国黄页”(chinapage.com)已有的名声,做了一个名字很近的网站chinesepage.com,也叫“中国黄页”,分割马云的“中国黄页”的市场。

为了活下去,马云与杭州电信牵手了,1996年3月份,“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后面的结局可想而知,“中国黄页”被收编了,马云套现走人。

这次失败使马云对资本有了重新的认识,为后来阿里巴巴接受风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阿里巴巴创建初期,十分需要钱的时候,也是互联网最疯狂的时候,在马云湖畔花园的家中办公的阿里巴巴员工,会经常接到投资者打来的电话。但马云拒绝了38家VC(风险投资),原因是他们要求控制阿里巴巴。最终他选择了高盛的“天使基金”500万美元以及后来日本软银孙正义2000万美元的投资。

1997年,当马云离开“中国黄页”时,外经贸部对马云说:到北京来吧,来这儿你能干得更好!就这样,马云带了5个年轻人到了北京。马云在北京租了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间,没日没夜地干活,给外经贸部做站点,让外经贸部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上网的部级单位。

马云当时做得不错,外经贸部另立一家公司——EDI(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的股份、外经贸部占70%的股份,但实际上马云一个月就几千元的工资,其他什么也没有。

时间一长马云发现很多事在政府的编制里很难做,存在着许多说不清的问题。当时人们都说马云与外经贸部的合作是中国的“梦之队”,但事实上是怎么一回事谁也不清楚。

怎么办?马云天天思量。留在北京吗?机会倒是有,比如新浪和雅虎都希望马云加盟,但马云发现北京的网络太浮躁,在这里面很难做成一件事;还在企业里面吗?马云已经受够了;马云还觉得中国的网络形式已经在开始发生变化,全世界互联网高潮马上就要到来,留在政府里对不起这千载难逢的良机。想来想去,马云觉得还是南下。

当时马云只是认为电子商务的主要聚集地不应靠近信息中心,而应靠近企业中心,没想到这一决定使阿里巴巴得以躲过后来的血雨腥风。

2002年互联网经济处于最低潮时,《IT时代周刊》这样描述了阿里巴巴的脱颖而出:过去两年,北京的互联网企业就像电梯从天堂一层层地下落到地狱,几乎没有一个互联网英雄能够脱离集体疯狂,也没有一个能够逃离疯狂后的灾难。而依托杭州的阿里巴巴如今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中国最好的B2B电子商务企业。

同类推荐
  • 温州人赚大钱16条商规

    温州人赚大钱16条商规

    犹太人被尊称为“最伟大的商人”,而温州人则被公认为“东方的犹太人”,但当温州人抢滩欧洲大陆仅仅十几年后,却将真正的犹太人打得一败涂地、落花流水,其经商的天才由此震惊世界:世界上还有比犹太人更会经商的人群!所以,有种提法越来越得到世界的公认,就是应该将犹太人称为“欧洲的温州人”才更为准确。
  • 智慧书:修身之道与处世之术

    智慧书:修身之道与处世之术

    在格拉西安的著作中,《智慧书》被评介的次数最多,其影响也最大。该书仅于1686年至1934年间就在德国先后出现过十种译本,而叔本华的译本从1935年到1953年竟然接连再版了十二次。《智慧书》主要讨论各种谨慎的行为,由300条绝妙的格言警句组成。此书出版于1641年,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它以简洁精辟的语言,与读者探讨如何以一种智慧的方式生存于世。《智慧书》的行文句法也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的程度,如:“简洁,会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这种行文方式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有时却不大容易让人理解。
  • 新跳槽时代

    新跳槽时代

    北京姑娘苏美美大学毕业前夕选了一份与自己专业毫不搭界的工作,之后又闪电般地离职。在父母的“逼迫”下,进入一家国企。终究无法忍受国企的体制,瞒着父母,再度离职。两次就业的失败使得苏美美开始反省,开始定位自己的职业,之后经历了DM时尚杂志主编、网站编辑、图书公司总编等职业,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从大公司跳到集团公司,从小职员跳到中层管理人员,先是自己跳,后来猎头公司请她跳,几经浮沉,一步一跳,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国内顶尖级传媒公司BBR的金牌策划总监。
  • 每个人都能成为亿万富翁

    每个人都能成为亿万富翁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能捧住饭碗已属不易,更别提拿出多少闲钱来赚钱,亿万富翁更是遥不可及。但这一切都将画上句号!台湾逻辑训练大师陈光提出网络时代,对一般人,正逢前所未有的绝好时机。加上他独创的一道公式,熟练运用即可将负债转变为资产,再利用倍增,轻松拥有上亿身家!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春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春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热门推荐
  • 极品小农民

    极品小农民

    乡村小子惨遭势利女友抛弃,失意的他回归家乡,却误入一片神奇的农场空间。从此,种田、养殖两手抓,钞票全到兜里揣,美女全都玩倒贴。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农场主的自我修养:不装逼的小农民不是一个好老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农家小神医

    农家小神医

    二十一世纪名手医师穿越成乡兽医?什么,给母猪做剖腹产,做了就做了,我要做得更出色,医人可以,难道就不允许人家拯救拯救小动物,毕竟猪肉这么贵,对吧。
  • 绝世封仙

    绝世封仙

    一个蝼蚁般的低位面,一个肩上担有重任的绝脉少年,一步一步从天真到冷酷,从无邪到嗜血。于璀璨群英之中,反转命运之道,成就无上仙途!
  • 问神赋

    问神赋

    神之后,路在何方?神之后,路在何方?
  • 灵女降世:呆萌灵女遇上腹黑夜少

    灵女降世:呆萌灵女遇上腹黑夜少

    她,云中城王室公主,五岁时偷跑出去,在世外桃源【自认为】,遇见了年仅十二岁的他,在他的诱惑下迷迷糊糊就许下了终身…【陌:话说你也太草率了吧!】他,星冥未来的王,独自休息时,遇见了她,她站在夕阳下阳光照在她身上,如同镶上了一层金色的金边…从此无法自拔…
  • 极品侠医

    极品侠医

    侠医门第十八代掌门肖天,在为杨贵妃治疗隐疾的时候,被奸臣进谗言恶意中伤,被唐玄宗下令处死,再次醒来之时,肖天就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的附身在了一个医科大学实习生的身上。祖传留下的玉佩偶然间被击碎之后,里面竟然自成一个灵气充裕的虚拟空间,再加上前世记忆,此后……美容养颜丹、延年益寿丹、去疤护肤丹、瘦身美体丹皆可批量生产。另外本店促销,保证物美价廉,买一送一,而且一一包邮……
  • 皇后有旨

    皇后有旨

    夏梵音一度觉得当公主是件很爽的事,只需要负责貌美如花,可是真的穿越后,她发现事情好像不太对劲??那一年,权倾天下的九千岁看上当朝最受宠的小公主,强势掠夺,整个皇室反抗无效。“本尊要的女人,谁敢说不?”“……”没人敢!梵音就这么被昔日的狗腿子们硬架着送给了死太监的房里。经年流转,九千岁荣登帝位,强势立她为后,“朕会对你负责的。”“你不举!”男人似笑非笑:“你放心。”那一晚,梵音的腰差点折了。………………梵音曾一度不解,这该死的男人明明是个太监,为什么总缠着她?直到后来每天每夜都腰酸背痛,她才明白这货根本就是个假太监!【男女双洁】
  • 人生的戒律

    人生的戒律

    本书以马斯洛心理学理论为原理,介绍如何健康实现自我心理成长,启迪读者创造成功而美好的人生。
  • 地雷阵(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地雷阵(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健陈娟兄妹出生在一个叫麻林乡的一贫如洗的偏远山区。他们上初中时,衰老多病的父母总是不能按时给他们交纳学费,作为长兄的陈健在初三那年不得不选择退学,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担父母的负担,改变家庭的命运。在剧烈变革的大时代下,出身微寒一无所长的低学历青年根本难以在社会前进的链条上找到立足之地,往往是一经涉足,还来不及回过神来就被链条中巨大的齿轮绞杀吞噬。而在他们面前,越是灿烂的风景,背后的阴影越深沉。月亮的皎洁如玉,代价是半个地球陷入黑夜。当你把上一顿的饭菜倒入垃圾桶时,有一群蚂蚁正在花园里倾尽全力扛起一粒变硬的米饭。我们没有看到的一切都在我们身边悄悄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