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9000000062

第62章 问天不如问自己

——杨嘉利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我18岁那年所经历的一幕:当我怀着希望和不安,拖着扭曲的形体,敲开成都一家报社编辑部的门时,竟把几个胆小的女编辑吓得跑了出去。那一刻,我脸上的笑容凝固了,和这笑容一起凝固的还有我的梦和办公室里的空气。后来,当我颤抖着从破旧的军用挎包取出一叠稿纸时,编辑们才明白我的来意。他们接过稿纸,展开来,那皱皱的稿纸上是我用左手写下的几行歪歪斜斜的字:将纸船/放进小河里漂走/梦,像断线的风筝那样自由……

我看见女编辑的眼中汪起了泪水。

妈妈哭着搂着我说:“你只能走一条和别人不同的路。”

1970年冬天,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半岁时,一场高烧持续不退,医生已经绝望,告知后果,劝母亲放弃。母亲流着泪回答说:“不管他残成什么样,我都会养他一辈子!”

母爱的力量竟使奄奄一息的我又活了过来。由于脑神经受损,我成了终身残疾,双手不能自由伸展;嘴斜了,失去了准确的发音;脚也跛了,走路一拐一拐。直到五岁多时,我才开始蹒跚学步。我常常趴在窗台上,羡慕地看着楼下那些健康的小孩们奔跑游戏。有一次,我看着看着走了神,幻觉中我也有健康的身体,也在奔跑、在跳跃。突然,脚下一滑,我从站着的凳子上滚到地上,头上顿时撞起了一个大包,我又怕又疼,大哭起来。中午,妈妈下班回来,搂着我,眼里含着泪对我说:“小三,你是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孩子,不可能去跑去跳,你只能走一条和别人不同的路。”母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不久后,我家就从四楼搬到了一楼。我好高兴。我可以出去玩了。但当我一拐一拐地来到院子里时,那些同龄小孩便过来冲着我起哄,怪模怪样地学我走路,甚至将我推倒在地,冲我吐口水、揪我头发。每当这时,我从来不哭,而是倔犟地从地上爬起来,用一双迷惑的眼睛看着他们,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总是要恶作剧般地欺负我。

家里的墙上有一道补了又补的深槽,磨砺我的雄心。

到了应该上学的年龄,我渴望去读书。我对几本早已翻破的小人书上的那些方块字充满了好奇。可是,当爸爸带着兴高采烈的我到学校报名时,却被拒绝了。12岁那年夏天,爸爸带着我第6次来到子弟学校报名入学。爸爸恳求老师:“收下这个孩子吧,我可以每天按时接送他,照顾他上厕所,不会给学校增加麻烦,这孩子爱读书。”我也哭着对老师说:“收下我吧,我会好好读书的。”

但发榜时,一年级新生名单上仍然没有我的名字。我失去了最后一次入学的机会。

妈妈搂着已经哭哑了嗓子的我,哽咽着说:“孩子,不上学一样可以学知识,爸爸妈妈教你。”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父母和已经上中学的姐姐成了我的老师;姐姐的旧课本和那几本翻过无数遍的小人书成了我的教材;右手残疾得不能拿笔,我就锻炼用稍稍灵活的左手写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啃。由于写字吃力,那张紧靠墙壁的小圆桌竟在墙上磨出了一道深深的槽。

就这样,我用了一年多时间就自学完小学课程,然后又自学了中学课程。

在青春的雨季里,我成为成都最高文学奖“金芙蓉”奖的最年轻的得主。

我自学的事在工厂传开后,感动了年过半百的子弟学校的周荣升老师,他主动收我做了“校外学生”,晚上专程来给我辅导,修改我字迹不清、歪斜难认的作业,指导我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1986年,16岁的我开始写诗,用诗表达我心灵的情感、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但是,写诗并不像我刚开始时想象的那么容易。我有个小纸箱,里面装满了退回来的稿件,这对于每写一个字都很困难的我,是那么痛苦的事情!有时候,母亲不忍看着我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劝我说:“算了吧,我们再想别的办法。”可我不愿放弃,再难我也要走下去。

1988年秋天,我的一首小诗终于在省内一家青年报上发表了!捧读着变成了铅字的处女作,我内心的激动无法言表。那一刻,我想到了许多许多:童年的苦涩、心灵的创伤、读书的希望、父母的艰辛……而在心中,我更大声呼喊:我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此以后,我一发不可收,诗歌散文像泉水一般喷涌而出,至今我已在国内数十家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300多首诗歌和几十万字的文章。1993年,在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筹钱为我自费出版了诗集《青春雨季》,并在1994年获得了成都市最高文学奖“金芙蓉”奖,我成为这个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1996年3月,我被四川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写作于我,需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甚至伴着伤痛,伴着屈辱。一篇千把百字的文章,别人也许可以一挥而就,但我却要吃力地磨上大半天。近几年来,我又开始写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新闻报道,并被一些报社聘为特约记者。有时去查找资料或采访,为克服自理不便的困难,我常常不敢多喝水,揣一个冷馒头就是一天。但最使我感到委屈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不理解。有几次,我去公共汽车上采访无人售票新举措,竟被人不屑地推下车来,人们很难相信我这样一个行动不便嘴歪眼斜的人会是记者。每当这时,即使我拿出特约记者证,换来的也常常是一阵奚落和嘲笑。我采写的一些引起过较强社会反响的报道,就是在这种屈辱的笑声中艰难完成的。

我不是报社的正式记者,没有固定收入,每月仅靠微薄的稿酬维持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靠父母生活。

当爱情的燕子飞临的时候,我一次次地问这是不是做梦。

尽管我身有残疾,但也是一个有情感的年轻人,同样渴望纯真的爱情。在我23岁那年的夏天,一个姑娘闯入我的心扉。

7月的一天,几个文学青年在成都杜甫草堂聚会,一个新来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叫燕,正在读成人自考。端庄秀丽的燕没有加入我们热烈的讨论,而是安静地坐在一旁,阅读着我新出版的诗集,并不时用她那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我。无意中,我的目光接触到她的目光,心中不由一阵紧张,忽然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是啊,在我23岁的生命中,还从来没有过姑娘用这样一种眼光看过我!可是,当我低头看见自己残疾的双脚时,我又很快恢复了理智,不得不痛苦地收敛起自己的非分之想。后来,燕告诉我,初次相见,她就从我的诗中读到一颗热爱生活不残的心,也读到了我的苦难、伤痛、挣扎和呼唤……几天后,我意外地收到了她的来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我的关切,并约我再次见面。那天晚上我彻夜难眠。从此后,在公园、在河边我从没有说过一个“爱”字,但从彼此的眼神中,却能明白无误地读懂那份沉甸甸的真情。

可以说,自从认识她那天起,我的心情就一直处在矛盾的痛苦中。一方面,我为燕大胆、真诚的爱所感动,我曾不止一次幸福得流泪,也曾不止一次问过自己:这是不是做梦?我能给她一生的幸福吗?特别是当我们在大街上并行时,我总能够从人们异样的眼光中看到我们之间的差异,读到“悲剧”这两个字。多少次,我曾想写信对她说:收回那份不切实际的爱吧,让我们只做真心的朋友……但每次,写好的信,我却没有勇气交给她。我不愿失去这份珍贵的爱。

在初恋的炽热和矛盾的折磨中,1993年的冬天来了。

有一天,燕对我说,春节她要和哥哥一起回北方老家过年,叮嘱我要好好保重身体。尽管燕说过完年她很快就会回来,但我却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燕的父母都在北方,只有一个做生意的哥哥在成都照顾她的生活。父母知道女儿在和我这样一个残疾人谈恋爱,当然竭力反对,但燕在写给父母的信中据理力争。这一次,回到北方,她的父母还会让她再返成都吗?

在一个寒气逼人的阴冷的早上,我到火车站为她送行,我们彼此都难舍难分。就在火车即将开动的一刹那,燕突然从窗口上伸出头来,俯在我的身边急切而热烈地说:“我好想再吻你一次……”那一刻,一颗苦涩的泪滴落到我脸上……

从此,她果真没有再回来。

我不怨她,甚至也不怨她的父母。只是,我仍然在年复一年地苦盼着,尽管理智告诉我,这是无望的等待。我珍视在自己所走过的27年人生旅途中,这唯一的一次爱,不管是拥有,是失去,还是梦幻……

今后,还会有许多苦难和伤痛在等着我,但我仍会在人生这条风雨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耕耘希望,播种梦想,在这个世界上,坚强地活着,勇敢地活着。

同类推荐
  • 跟穷人一起上路

    跟穷人一起上路

    这是一本关于情感的书。它的出现来自回忆,来自生命最初的忧郁,来自一个简单而亲切的名字——80后。黑天才、刘卫东、恭小兵、萨之鱼、手指、陈错、刘脏、beaidid、杨莎妮、小饭10位80后的青年,带我们一起去体验这一代人眼中的世界……没有当下,我们不可能感受到什么是未来。所谓未来,就是对生活的希望尚未泯灭的时代。让我们满怀希望,跟穷人一起上路。
  • 拥抱与决裂

    拥抱与决裂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描述手法,向人们展现了张国焘如何由一名马列主义者蜕变为右倾机会主义者,其中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更是令人深思。如毛泽东的妻弟在毛尔盖被击毙,成为党内严酷斗争的牺牲品;廖承志靠一杆铁笔和一杆画笔保住自己脑袋没有“搬家”;为实现会师,毛泽东下了一个生死攸关的赌注。
  • 学生精品美文:网人往事并不如烟

    学生精品美文:网人往事并不如烟

    本书是近几年中国社会各种热点,焦点的集大成者,又可谓是最鲜活的“网络史记”。作者狸美美是资深香港媒体人,又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土著”,视角独特,行文精当,虽是专栏小事,她却写得大气、幽默。更难得的是,作者浸淫纸媒与电媒多年,既有一位“主流媒体”的操守,又有一个“网络高手”的通达,能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作者不多。能第一次结集其文在内地出版,亦实可谓是一件幸事、好事。这是一本可遇而不可求的书!
  • 滨海明珠:天津滨海新区开工建设

    滨海明珠:天津滨海新区开工建设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146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浮光掠影游丝录

    浮光掠影游丝录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发表的散文、杂文、随笔作品集,全书由“浮光”“掠影”“游丝”三部分组成,多为作者对人生、对生活、对事业、对家庭的感悟。作者笔锋锐利、文字朴实中带着优雅,全书语言通顺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盛世独宠:神医狂妃有点萌

    盛世独宠:神医狂妃有点萌

    一朝穿越,现世女医变身相府六小姐。自带药房空间,小小年纪包治百病。虐渣,打脸,更是手到擒来。但是对上惊才绝艳,俊美无俦的某人,她实在无能为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宿主又回来了

    快穿宿主又回来了

    女主可盐可甜。咳咳!对系统和主系统就有点……(女主是做过一次快穿的。可她又回来了,所以她有一切就是没有记忆。)男女主1V1
  • 我能死亡重生

    我能死亡重生

    有着在逆境中边叫苦边抵抗品格的君无忧拥有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能力——死亡重生看着身边的挚友一一牺牲心爱的女子因自己而亡君无忧只能无力的看着这一切,但他还有一个选择,通过死亡改变既定的事实.........一次次死亡重生,回到过去,被敌人灭杀,因磨练而亡,对于这些,他从未放在心上他的目标从始至终只一个,磨炼自身,提升实力,改变将来所谓的狗屁结局...........
  • 我大哥是叛贼首领

    我大哥是叛贼首领

    诗酒剑侠为引,请君入彀。 【玄幻背景+武侠文风+正剧走向】人物有智商,不是傻白甜,不以谈恋爱为主线。又名《入彀》《大哥不停作死怎么办》《西北望,射凤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现代渔业发展

    都市现代渔业发展

    《都市现代渔业发展》从宁夏的水产业实际出发,系统地介绍了都市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内容包括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渔业,都市现代渔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路径以及都市渔业中水生经济动物、植物的种、养殖技术;观赏渔业、设施渔业、休闲观光渔业的发展现状与规划;鱼类病害、养殖水体生态修复、渔业饲料、信息渔业等内容,理论性、创新性及应用性强,可作为广大水产科技人员和养殖户的培训教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界奇缘传

    仙界奇缘传

    浮沉界里浮沉沙,雾里推月望人家。若要修得金身果,破劫斩难彼岸花。
  • 小兵拯救大世界

    小兵拯救大世界

    当世界末日来临,谁来拯救世界?屌丝?2B?宅男?高富帅?白富美?扯犊子吧,当然是军人!作为一名即将退伍的士兵,正准备重新回归社会大展宏图,怎料世界风云突变,一场不为人知的毁灭性病毒在24小时内感染传播至全世界,70亿人和无数动物变成了毫无人性的嗜血丧尸!地狱的恶魔!怪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