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5500000001

第1章 民俗风情篇(1)

◆春节--最隆重的节日

有句俗话说:小孩盼过年。其实不光是小孩盼过年,大人也盼望过年。因为一年的辛勤劳作后,人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同时期盼来年更大的收获。

“过年”即我们所说的春节,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年”本是谷物成熟的意思,过年则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为庆祝丰收和迎接新的一年,人们就在农历正月初一欢聚在一起“过年”。

春节一般从祭灶揭开序幕。从前,几乎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便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家人。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的善行或恶行的日子。这时就要举行“送灶”的祭灶仪式。在大年三十晚上,又会举行“接灶”的仪式,来迎接灶王爷回到人间。

举行祭灶后,人们便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大年三十家家张锣贴春联。春联是我国对联文化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写春联也是一门大学问。春联的内容一般都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和继往开来的奋发精神。不同时代的春联有着不同的风格。解放初期,很多人家都贴上“翻身莫忘本,饮水当思源”来表达对共产党的感激之心。改革开放时期则贴上“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来鼓舞人心。不仅写春联的学问博大精深,贴对联也有讲究,但较为简单。凡上联贴在门的右边,下联贴在门的左边。而区分上下联的办法是:末字是仄声的是上联,是平声的则是下联。

除了贴春联,人们还常贴门神和“福”字。这主要是为了驱灾压邪,祈求平安。贴福字的时候,人们还特意将这个“福”字倒着贴,小孩子就会很惊讶地呼喊“福倒(到)了,福倒(到)了……”,刚好取了其中的谐音。“福到了”这句吉祥话也使春节的气氛更加喜庆热闹。

吃年夜饭是春节时家里最热闹的时候。年夜饭代表着家人的团聚,出门在外工作的人不管离家多远都要赶回家来吃上这顿饭。因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是所有中国人的心愿。年夜饭上有很多美味佳肴,但有一样东西却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鱼。“鱼”是“余”的谐音,“年年有鱼”喻示着“年年有余”。

吃完年夜饭就是除夕之夜了。这晚人们要到午夜后才上床休息,谓之守岁。以前守岁时人们一般会话家常、品点心。有了春节晚会后,人们就开始一家人围坐一起欣赏晚会,共同分享这份团圆快乐。这种习俗反映了人们对即将逝去的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来年生活的憧憬。

大年初一,人们开始起街串巷拜年。拜年是我国民间流行很广很久的春节习俗。它不仅使人们更好地联络感情、增强团结,也是我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的体现。大家走街串户,“恭喜发财”、“拜年”之声不绝于耳,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更加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拜年时,长辈通常会拿红包给晚辈。红包里是压岁钱,表示好运和祝愿。

虽然人们常常说年味越来越淡了,但春节总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这是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并担负起一种文化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盼望来年万事顺意;二是祭祀,缅怀祖宗之德,承继先人之志,融通天地之物,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家人团聚,联络世代亲情;四是民间娱乐,扩大社会交往,播撒传统文化,体味生活之乐。

◆藏历新年

藏历新年是藏族同胞传统的盛大节日,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15天。因为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因此藏族的新年也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

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巴,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两寸长的青苗。“切玛”的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临近节日,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则精心制作“卡赛”--一种酥油的面食,有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赛”的品种花色是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在节日里分外引人注目。

十二月二十九日进入除夕。这天,窗户门楣会换上新布帘,房顶会插上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染和厨房则会用白粉画上吉祥图案。入夜,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古突”是生面疙瘩里包进石头、羊毛、辣椒、木炭、硬币等物品制成的。谁吃到这些东西必须当众吐出来,这预兆此人的命运和心地。石头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软,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饶人,硬币预示财运亨通。于是大家相互议论,哈哈大笑一场,掀起欢乐的高潮。接着,全家用糌巴捏制一个魔女和两个碗,把吃剩的“古突”和残渣倒入糌巴捏成的碗里,由一个妇女捧着魔女和残羹剩饭跑步扔到室外,一个男人点燃一团干草紧紧相随,口里念着:“魔鬼出来,魔鬼出来!”让干草、魔女和残羹剩饭一起烧为灰烬。同时,孩子们放起鞭炮,算是驱走恶魔,迎来了吉祥的新年。

大年初一,妇女们起得最早。她们在5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叫“羌桔”的青稞酒,给全家每人送上一碗。家人没有起床的,就在被窝里喝完“羌桔”,然后继续蒙头大睡。妇女们就坐在窗前,等太阳一出来,便背上水桶,到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然后,每户人家将染色的青稞、麦穗插在用酥油和青稞制成的糕点上面,来预祝新的一年是个丰收年。

新年伊始,那些往年只梳着两条辫子的藏族小姑娘,到了十三四岁开始就要梳3条辫子;到了十五六岁就要梳5条辫子;年满17岁就开始“上头”了。到“上头”的时候,父母就要为姑娘准备好美丽的服装和装饰品,请一位妇女替她梳编几十条辫子。因为这是女子成年的标志。

初一这天,藏民们一般都闭门谢客,大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人们都在家里举行庆祝和佛事活动。到了大年初二,亲朋好友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年。人们相见时都热情地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桑”(新年好),更亲近的还要互献哈达,祝贺对方新年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元宵花灯高高照

过十五,挑花灯,小朋友们喜盈盈。

跑旱船,放花炮,欢欢喜喜真热闹。

晚上还要吃元宵,全家围坐乐陶陶。

知道这首童谣是庆祝哪个节日的吗?这就是与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元宵节。春节刚过,人们玩兴仍然很高,所以在新一年的第一月圆之夜举行庆祝活动,尽情欢乐。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和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节家家户户在门前挂红灯,孩子们提着花灯戏耍,街头、公园、广场搭起灯棚,人们扶老携幼去赏灯。因此,人们又把元宵节叫做“灯节”,也因此元宵节成为一个浪漫的节日。因为传统社会时期女子不允许外出,只有过节时可结伴出游。于是元宵灯为青年男女的相识提供了机会,也是情人们相会的好时机。

元宵节为什么要挂花灯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神鹅飞到人间,却被猎人不小心射伤,玉皇大帝大怒,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那天火烧人间。这个消息,被一位善良的仙女知道了,她立即把灾讯透露给人间。人们凑在一块儿商量,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对付玉皇大帝。人们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在门前挂上红灯,燃放烟花、火炮。正准备下凡放火的天兵发现人间处处都是火花,便以为火已经烧起来,于是径直向玉帝交了差。因为元宵节挂彩灯、放火炮避免了天灾,于是人们年年元宵节都挂花灯,放烟火、鞭炮,庆祝斗争的胜利,也感谢那位善良的仙女。

过灯节是中国各地人民的共同风俗,但各地的灯节因灯的制作、用料和式样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在陕北农村,老乡劈开高粱杆扎灯架,糊上红纸,做出南瓜灯、棉花灯和羊灯。北京则到处都大张宫灯,华贵高雅。而在冰城哈尔滨,人们用冰凝结成一座座冰灯,晶莹剔透、蔚为壮观。现在科技发达,让灯不仅有灯光、人物、声音,还能演孙悟空和唐僧西天取经的戏呢!

灯节还要举行猜灯谜的活动。谜语有写在灯面上的,也有写成纸条挂在灯上的,吸引着众多的猜灯谜爱好者。下面我们也来猜猜这些有趣的灯谜吧。

◆清明节

每年4月5日左右就是清明节了。这一天,许多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郊外祭扫烈士墓,踏青郊游。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四季的寒暑变化)之一,那天万物清明洁净、气清天爽,所以叫“清明”。清明节时,我国南北地区气温都普遍回升,平均温度一般在10℃以上。人们历来有在清明节扫墓、踏青、植树、换装的风俗。现在广大农村仍有祭祀祖坟的风俗习惯,而在城市,多改为青少年祭扫革命先烈之墓的新风俗了。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阳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是人们开展各项活动的好时候。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还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还为人们,特别是儿童的喜爱。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又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树苗种植成活率高。因此,我国自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绿化祖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着的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同时也送走自己的坏运气。

清明节的别称为寒食节。所谓“寒食”就是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这缘于一个传说。相传在我国的春秋时期,有一名叫介子推的臣子在危难之中帮助了君主晋文公重耳。他忠心耿耿,有一次晋文公饿晕了,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给晋文公吃。后来晋文公回国执政,就对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封赏。他亲自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却拒不出来。后来晋文公听从他人主意,放火烧山逼他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后,人们却只看到介子推和他母亲抱在一起的尸体。旁边还有一首规劝晋文公的血诗,文公非常感动同时也很难过,于是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纪念他,并将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

端午节始于战国时代。关于它的起源,民间流传最广、最具影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自沉于汩罗江。据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把粽子、鸡蛋投入江里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药晕蛟龙。不一会儿,水面上果真浮起一条昏厥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恶龙拉上岸,剥皮抽筋,然后将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以防毒蛇、害虫伤害。从此,民间在端午节便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戴艾蒿、挂菖蒲、带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缠五色丝等习俗。

同类推荐
  • 亲子共读温馨童话读本系列:葡萄项链

    亲子共读温馨童话读本系列:葡萄项链

    稚嫩的心不会永远都如阳光下那样灿烂,当他们感到孤独的时候,当他们感到委屈的时候,当他们感到伤心的时候,苦心劝慰的力量在用来驱逐情绪和情感的乌云时都是无力的,但阅读这种方式却能够轻易进入他们不设防的心灵深处,用一种轻松温暖的导向引领孩子从不好的情绪中走出来,走到暖暖的阳光里,和快乐一起聊天,在心灵获得营养的同时懂得很多知识,培养良好的品德。
  • “酷小子”系列日记第一部:“酷”小子是怎样练成的

    “酷小子”系列日记第一部:“酷”小子是怎样练成的

    亚瑟是一个渴望自己能够显得更酷点的普通男孩,然而事与愿违,不知道怎么,亚瑟总是状况百出,跟酷沾不上边儿。亚瑟最好朋友是迈克,死对头是塞德里克。新转来的男生霍克真是酷劲儿十足,刚成了亚瑟的同桌就为亚瑟解除了一次困境,而新转来的女生朱莉娅则对亚瑟充满了吸引力。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n个哲理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n个哲理故事

    主宰成功命运的卓越智慧书,铸就杰出人生的优秀羊皮卷,N个故事讲述N个智慧,使你体会N个人生哲理。
  • 那年夏天的知了

    那年夏天的知了

    本书收录了作者历年创作发表的微型小说67篇,包括《启蒙教育》、《小河流啊流》、《满地钱包》、《天上下起钞票雨》、《父亲与车》等。
  • 数学探谜

    数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热门推荐
  • 凌剑成仙

    凌剑成仙

    一少年偶得奇剑,且看他如何以剑证道。后天,先天,内罡,封道,神魔,王级,道成。
  •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要赢得这些大客户并牢牢抓住他们,是每一个企业最关键的重要任务,本书行文简洁,同时借助画龙点睛的框架语言,详细论述如何收集大客户资料、制定有效的大客户拜访计划,如何与大客面议洽谈,如何进行大客户关系管理,如何贡献更多的利润,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 异界仙君转世

    异界仙君转世

    异世界震慑八荒的武陵仙君惨遭暗算转世到性格内向从小就受别人欺负的男主身上经历一次次的坎坷从此威震四方!
  • CEO大人求放手

    CEO大人求放手

    你说过爱我的,但你却恨我入骨,如今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 诸神世纪

    诸神世纪

    这是一段历史早就被遗忘的时光一幅世界末日前的壮丽画卷幸好残存了片鳞支爪封尘在记忆中最深的角落里某些英雄永远刻在人类的心灵只是因为太过久远具体细节已经无法考证只能靠先民的想象加工沦为虚无飘渺的神话传说
  • 藉音

    藉音

    给人绝望的,也会给人力量;那就试验下绝望带来的力量吧,或者能够打破面前的“死穴”。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本书主要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秦汉统一、封建文明开始的这段时期,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孕育、产生、逐渐发展与进步的进程。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增加知识含量、开阔视野。
  • 这个异界有点忙

    这个异界有点忙

    当你有一天醒来,发现你穿了,正当你震惊之时,过了两天你又发现,你现在的大姐二姐都是重生的,大舅,二舅都是本体魂穿,在另外一个身体活了下来,当你感叹这个世界奇妙之时,对不起,你的,爹娘是来做系统任务的。呵,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这是什么奇葩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人都在!谁知一出门就遇到两个坑货弟弟?他说自己是下来抓bug的天雷,可是你劈你的雷,怎么把我又劈到了另外一个地方?突然享受了一把,出现即巅峰的感觉!呵呵~,不会要开启修仙副本吧!
  • 万界之符文收集

    万界之符文收集

    万物从心的普通青年余风"意外"获得英雄联盟的符文系统,被迫穿越万界完成任务获得符文.击败叶问?阻止楚门发现世界真相?……
  • 艳绝风华

    艳绝风华

    现代黑红女明星叶盛欢穿越景国,成了当朝五公主,遇见了让自己为之付出一切的人。第一次见面,叶盛欢因为落水静养了三个月,去见皇上的路上,谢清凌从天而降,落于她的面前,轻笑道:“安乐公主,我们会再见的!”第二次相遇,叶盛欢偷偷从皇宫出来,本意游山玩水,看看这异世的风景,哪曾想到救了个嘴毒心毒的家伙。…喜欢是什么呢?以前的我不知,现在的我知道只是他。“你知道夜晚的星星为什么亮吗?”“为什么?”随口问道。“因为…它在照着它所牵挂的人的路啊!”“切!幼稚…”讥讽道。毫不在意对方的态度,沉默几许后,接着道:“以后我就是你的星星,你的专属。”顿住,看着你笑颜如花的明眸,不知如何开口。你总会是我的,而我也会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