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3800000087

第87章 财政政策:一只看得见的手

“博古论今”

2011年4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上海出席“上证·首届全球基金峰会”时表示,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采取一紧一松的搭配,2011年底财政政策将可能由积极转向稳健。贾康指出,后危机时代,中国以外的诸多经济体将经历较漫长而曲折的复苏过程,然而,现阶段中国面对的最主要矛盾是日益高企的通胀压力。为此,中国宏观政策从原来双松模式转变为现在的一紧一松搭配。

“虽然继续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并没有在积极上面再加码,今年仍然维持9千亿元的财政安排。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财政计划与日后的扩张政策淡出相衔接。”这就是对今后中国财政政策走向的准确解读。

“点睛释义”

什么是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准则。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财政政策一般由三个要素构成。

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财政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

这三个方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政府要运用财政政策来达到预定的目标;要达到预定的目标的前提是财政政策的主体行为必须规范和端正;而财政政策目标具体是要通过各种财政手段来实现的。

财政政策的分类

财政政策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和依据进行多种分类。

按财政手段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预算政策、税收政策、国债政策、收费政策、投资政策等。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发挥财政各调控手段的职能,使财政政策更广泛、更全面地实施。

按政策功能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三种。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最典型的方式就是用赤字来扩大社会需求量,因而也称为赤字财政政策。

我国习惯称之为积极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活动来减少、抑制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最典型的方式就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来实现财政盈余,因而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的政策。

执行这种政策,既不产生扩张,也不产生紧缩。

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政府针对不同社会总供求关系选择不同的政策,也有利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紧松配合。

按政策期限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长期财政政策和短期财政政策。长期财政政策是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的财政政策,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短期财政政策属于战术性政策,适用于特定时期和特定范围。

按政策工具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自动稳定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自动稳定政策是在经济活动中能自动调节社会需求,减轻需求波动进而起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产生调控效果,如税收,尤其是所得税、政府转移支付等。

财政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手段众多,主要包括预算、税收、国债、投资、转移支付、收费等。以下介绍前四种。

1.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作为政府的年度财政计划,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这一手段的运用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预算规模调控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在国民生产总值一定的条件下,国家预算收入的增加意味着生产经营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从而减少生产经营者和个人的需求;预算支出则是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重要部分。因此,预算规模的扩大和收缩,可以有效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一般而言,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通过增加预算收入、压缩预算支出来控制社会总需求;反之,可扩大社会总需求。二是预算结构调控经济结构。预算结构,尤其是预算支出结构能有效地调控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因为预算支出的是资金,增加对某项目的资金供应就会促使该项目更好地发展;反之,减少对某项目的资金供应就会限制该项目的发展。国家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其调控能力的大小与预算规模关系极大。要有效地发挥预算的调控能力,预算收入占国民收入总值的比重必须要合理。

2.税收

税收是政府组织财政收人的基本形式,也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财政政策手段。宏观税率就是税收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即宏观税负。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宏观税率来减少或增加生产经营者和公民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调节社会总需求,起限制或刺激需求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影响生产经营者和公民的储蓄投资能力,从而对社会总供给产生效应,起到减少或增加社会总供给的作用。税收可以通过税种的设置和税率的调整来实施产业结构的调控,从而实施供求结构的调控。为了某些特别需求,税收可以灵活地运用鼓励性或惩罚性措施,如减免税、建立保税区等为鼓励性措施;报复性关税、双重征税等为惩罚性措施。

3.国债

国债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国债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国民收入从最终使用来看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部分。国债可以在调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例如,国家向居民发行公债,是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条件下,将居民尚未使用的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用于生产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国债可以调节产业结构。企业投资和银行投资更多地注重项目的微观效益和偿还能力,这往往同宏观经济目标发生矛盾,而国家通过以财政信用形式筹集的资金可以投到那些微观效益不高,但社会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较高的项目上,例如用于农业、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等国民经济。

4.财政投资

财政投资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其最终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项目主要是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产业,包括基础产业、公共设施、新兴的高科技产业等。这类项目的兴建能加快基础产业建设步伐,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财政投资数额大,作用力强,具有远远大于私人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的“乘数效应”,因而成为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少女的足迹多泥泞

    少女的足迹多泥泞

    你是否有想过,去往另一个时空?不怕你脑洞大,就怕你脑回路不够弯。注:本文脑洞大开,你能想到的套路这里都有。
  • 斗罗之青凯斗罗

    斗罗之青凯斗罗

    为啥子小爷打的是王者荣耀看的是火影穿越的是斗罗大连陆。好吧,这样的话就让你知道你凯爹永远是你凯爹。
  • 一叶知秋似我知你

    一叶知秋似我知你

    “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我希望做你眼里的星辰,身后的微风,心里的暖阳”这是林一叶在除夕给孟秋的告白语。孟秋当时对着满天的烟火许下了一个愿望:待她了却世间繁华,便带林一叶深山草屋为家,一枕小窗浓睡……她是他的一生独一。
  • 登裴秀才迪小台

    登裴秀才迪小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葛洪神仙传

    葛洪神仙传

    《神仙传》是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的一部古代汉族志怪小说集。共十卷。书中收录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92位仙人的事迹,故事情节复杂,奇特,生动。现在没有此书的白话文版本,我借助网上零碎的资料,尝试对其进行翻译。每天一更,每20张推荐票两更,多写各位读者收藏支持!
  • 重生嫡妃:冷王别过来

    重生嫡妃:冷王别过来

    青石长街,染尽生离死别。有人喊你名字,直到声声悲切。她为了助他夺得皇位步步为营,算计那些反对他的那些忠臣良将。为他出谋划策,甚至还对他一往情深。他说喜欢她妹妹,她便大度地同意她进宫,成为了他的侧妃。然而当他夺得皇位,却下旨将她关进冷宫,饿的不成人形。最后还为了白家的兵符把她送进暗牢,生生折磨致死。在那阴冷暗黑的囚牢里,他见她仍不肯求饶,便拿起利刀,一刀一刀地划着她的脸,还一遍一遍告诉她。“你到底想起,那个最爱你的人的没有。我给他下了一种叫鸳鸯煞的情毒,解毒之法就是心爱之人的血!”她一口血吐到他脸上,怨恨凄绝,“如果还有来生,我定要剥你们的皮,噬你们的骨,一步步把你们送进地狱!”
  • 四季养生经

    四季养生经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养生观念的“四季更迭”、万物发容和风暖——春季养生密码、炎炎酷暑需护身——夏季养生密码、补养气血防秋愁——秋季养生密码、滋补身心正当时——冬季养生密码。
  • 我不是你的老师

    我不是你的老师

    ‘顾染′刚开始见到楚辞的时候,认为他只是个嚣张跋扈还没脑子的小少爷。可是.......他怎么渐渐地觉得这个′没脑子′的小少爷怎么会那么可爱呢?是楚家的阴谋?还是天命难违...........原来,只是自己.....
  • 时空踪迹之落红尘

    时空踪迹之落红尘

    相信时空的存在吗?换句话,相信自己不是虚幻的吗?时空踪迹之落红尘,主人公辛未将揭开这第一页。铁血柔情,愤世嫉俗,言辞直指人性本质。
  • 森林报

    森林报

    本书是一部比故事书更有趣的科普读物,介绍了一年四季中森林的景象和居住其中的动植物的故事。会让居住在钢筋水泥城市中的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仔细品读,能够让你感受到森林中的动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五彩缤纷的生活,深入地探寻大自然的无穷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