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13200000007

第7章 重要的佛教寺庙(4)

这组建筑群,修建在一座九米多高的台基上。台的中央为大乘之阁,象征着佛的世界,这是中心。阁的两侧建有日殿和月殿,象征着太阳和月亮。阁的四面,建有四个基台,台上建有殿宇,象征着佛教宇宙观中的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还有8个白台,象征着八小部洲。阁的四角,分别建有红、黑、白、绿色四座喇嘛塔,象征着佛祖释迦牟尼的降生、得道、初转法轮和涅¤。在阁的东南和西南角,各有小殿一间,是乾隆皇帝来寺休息和听活佛讲经的地方。

大乘之阁是仿照西藏扎囊县桑耶寺乌策大殿的形式修建的。高36米多。阁的前面为6层,两侧为5层,后面为4层,俗称三样楼。阁顶由五个攒尖式屋顶组成,中间的一个较为高大,四角的四个较为矮小,构成了一个金刚宝座的形式。阁内有一尊重达120吨、高22.28米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木雕像。在菩萨像头冠前面和上面各有一尊佛像。这就是观音菩萨的老师无量寿佛。在观音菩萨的手上,分别拿着日、月、杵、乾坤带等法器。这尊菩萨像,是用榆、杉、柏、桧等十四根大木拼接雕刻而成的。它不但体量高大,而且各部比例匀称,堪称我国木雕艺术精品。

在观音菩萨像前,还有两尊各高14米的木雕神像。这就是观音的弟子善财和龙女。

(二)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山坡上,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外八庙修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13—1780),由溥仁寺、溥善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普佑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广安寺和罗汉堂等1l座寺庙组成,因这11座寺庙分八处受北京雍和宫管辖,故名“外八庙”。乾隆三十五年(1770)是乾隆60大寿之年,次年是皇太后钮钴禄氏80寿辰。西藏、青海、新疆、蒙古等地各族王公首领都要求赴承德贺寿。乾隆异常重视这两次盛大集会,特令内务府仿前藏政教领袖达赖驻地拉萨布达拉宫,在承德修建此庙。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月开工,原计划3年竣工,因施工后期失火,延至三十六年(1771)八月竣工,占地324亩。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译,因此庙规模比西藏布达拉宫小,俗称“小布达拉宫”。

普陀宗乘之庙总体布局与西藏布达拉宫相似,无明显中轴线。气势虽逊于西藏布达拉宫,但其占地之广、体量之大却为内地寺庙所罕有。全寺平面布局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位于山坡,由山门、白台、碑亭等建筑组成;后部位于山巅,布置大红台和房堡。按特征分,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组成;第二部分是白台群,由若干大小白台组成;第三部分为大红台。白台群成“x”形,上拱大红台,下围山门、碑亭、五塔门和牌坊,这种建筑布局是中国寺庙建筑中所独有的。

第一部分,山门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城台上起庑殿,前后设廊,廊内槛窗,两侧封实壁,面阔五楹,进深二间,单檐黄琉璃瓦顶,边沿施绿琉璃瓦边,中供护法神。山门北为碑亭,重檐黄琉璃瓦歇山顶,砖拱结构,土壁,四面开拱门,下承须弥台基。亭内立石碑三座:中为《普陀宗乘之庙碑记》,东为《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西为《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汉文为乾隆亲笔。碑亭以北为五塔门。此门高10多米,中辟三拱门,拱门上方有三层藏式假窗。门顶上建有一排五座覆钵式琉璃塔。五座喇嘛塔形式同中有异:高低、大小相同;都是下部为重叠的覆体,上部为相轮和宝盖,各部分比例相同。不同的是覆钵的形状和塔的颜色。对五塔门的象征意义说法不一。一说五塔为佛教中的胜利塔,表示长寿,一说五塔分别代表金刚界五佛,又一说五塔分别象征佛教中的五个教派。塔门前的一对石象,是大乘派的标志。普陀宗乘之庙内还有五塔台,其意义与五塔门应为一致。五塔门北为琉璃牌坊,三间四柱七楼形制,中楼前额“普门应现”,意为观音显现普渡众生之门。后额“莲界庄严”,意为观音道场。

第二部分,大红台南及第一部分两侧散置30余座大小白台,成“x”形不规则布置。白台分殿台、楼台、敞台、实台,形状不一,体量不等,功能各异。层高一至四层,二、三层者居多,大都白灰抹面,青砖镶边红色盲窗,琉璃砌顶,上檐挑出淌水长瓦。白台为藏式平顶碉房形制,建筑用汉族砖混结构法式。有的两座白台组合成一处院落作僧房;有的白台砌成实心。只起障景增景及点缀作用。白台群总体效果表现了西藏布达拉宫前山脚下梵宇的特征。琉璃牌坊北为罡子殿,四面砌藏式碉房高墙,墙面设三层盲窗,东、南为僧房,借用围墙为后墙。西砌蹬道,北面僧房顶起庑殿,单檐琉璃瓦顶,内设大威德坛城一座,供吉祥天母、四面护法神、大梵天。

第三部分即大红台,位于普陀宗乘之庙最高处,面积l.03万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视觉上予以夸张,更显威严庞大。正面基层是白台,实心,高17米,下部砌花岗岩条石,上部砌砖,壁设梯形盲窗,东西两面砌石阶磴道可达白台顶部。白台之上起红台,高25米,上宽58米,下宽59米,七层。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6个,黄绿相间,不仅起装饰作用,也是中轴线的标识。红台顶部砌女儿墙,墙下三面(东、西、南)装饰黄琉璃佛龛。红台内里五至七层为三层阁楼,每层44间,四面合围,亦称群楼。群楼顶部西北角建慈航普渡殿金铜瓦,檐六角亭形,二层匾额“普胜之界”,殿内匾额“示大自在”。内设讲经地坪,坪上供观音。东北角建殿,门额“权衡三界”,内有额“精严具足”,内供铜质鎏金造像吉祥天母,前后有两个兽头人身的小型造像,底盘为大海。整组造像用青铜598公斤,黄金57两,用工6425个。

万法归一殿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殿,隐于大红台群楼之中,殿顶高出群楼,金光闪烁。底部因三层群楼合围,色调阴暗,上下光照对比鲜明,造成了森严肃穆的宗教气氛,是内地宗教建筑中的瑰宝。

普陀宗乘之庙,不仅以楼阁殿宇之宏伟壮观闻名于世,而且以寺庙与园林之浑然一体驰名远近。寺内松柏成荫,花草烂漫,为庄严的寺院平添了许多秀色。

1961年,普陀宗乘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承德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的东边。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70岁诞辰寿日,后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要来避暑山庄祝寿。为了隆重接待班禅,乾隆帝下令仿班禅所居的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形式,兴修了这座庙宇。“须弥”即须弥山,藏语名“扎什”,“福寿”藏语名“伦布”。须弥福寿的意思,是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乾隆在《须弥福寿之庙碑记》中写道:“布达拉既建,伦布不可少。择向兴工作,亦以不日成。都纲及寝室,一如后藏式。”由于建庙是为了接待班禅,所以又俗称“班禅行宫”。

整个庙宇占地面积37900平方米,自南而北有山门、碑亭、琉璃牌坊、大红台、金贺堂、万德宗源殿、琉璃万寿塔等主要建筑,沿一条较明显的中轴线采取左右基本对称的排列布局。从总体上看,是典型的藏族寺庙.但某些建筑个体和细部装饰,又具汉族风格,形式十分独特。

庙周围以墙壁围绕,东西两端转角处,各建隅阁一座。山门前有五孔石桥,长约40米,宽6米余。山门悬挂着乾隆御书“须弥福寿”匾额,与普陀宗乘之庙山门略同,门前列石狮子一对。山门西北为碑亭,亭四面墙壁开有拱门,内有乾隆四十五年(1780)立的《须弥福寿之庙碑》。碑文用四体文字镌刻,全高8米余。碑头碑身为一块整石所造,周围和两侧都刻有云龙纹样;碑座为一巨石雕成的龟跌,下部基石刻有波涛纹样,四角还有鱼、虾、蟹、龟等动物装饰。在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全部立碑中,此碑的规格是最高的。

须弥福寿之庙的主体建筑物是大红台。大红台顶部为平面,平铺方砖,砖下为锡板防水。壁面上辟有三层中国式垂花窗户,盲窗与实窗相间。窗头上浮嵌琉璃制垂花门头,有着明显的汉民族建筑风格。大红台顶部平坦,四角各建有庑殿顶式小殿一座,琉璃瓦顶。脊上吻兽,南面两殿用孔雀,北面两殿用鹿。各殿皆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内供金刚佛像。

大红台内部四周是群楼,上下共三层。妙高庄严殿高耸在群楼中央,象征黄教始祖宗喀巴成佛的佛境,是六世班禅在此居住时讲经的地方。妙高殿平面方七间,高三层。大殿的屋顶,上覆铜制鎏金鱼鳞瓦,角脊下面做成龙头形,脊身波状,匍匐金龙两条,一只朝上,一只朝下,每条重量都在一吨以上。屋上八条金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金光闪烁,活龙活现,大有腾空欲跃之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金碧辉煌,庄严富丽。据说殿顶的金龙等饰物用了头等黄金11500两,这在国内是罕见的。

在大红台东,建有连续重层红台,名为“东红台”,又称“御座楼”。原为乾隆来此休息之所,外观与大红台基本相同。

在大红台北面中轴线上,是金贺堂和万法松缘殿,又合称“万花仲院”,原为六世班禅弟子的住室。该院平面呈凸字形,外观为一白台形式。庭院北面是万法松缘殿,阔九间,深三间。殿前为中庭,东西两侧有深一间的廊庑。南面正中三间,又向南突出二间之深,称“金贺堂”,前间单层,后面两层,都是平顶结构。

琉璃万寿塔巍踞于须弥福寿之庙中轴线最北山巅。建在方形基坛上,坛上再承以八角形须弥台基。塔身为八角形,共七层。底层具有广阔的木廊,廊上覆以黄琉璃瓦,上面又设有八角形平台,平台周围又有石栏杆。各层塔面用绿琉璃砖砌成,壁面上饰以精致的佛龛和佛像。塔身色调雅而不俗,轮廓清晰,结构美观,在两侧白台衬托下,显得十分秀丽。

据记载,为迎接六世班禅,年已70的乾隆帝,专门学习了一般常用的藏语,还研究了藏史。在引导班禅参观了整个寺庙后,乾隆还请班禅六世讲经。班禅将途中每一站祈祷、祝福乾隆万寿的记录送给乾隆,并献哈达等礼物40余件。乾隆欣喜万分,回赠班禅身穿袈裟的画像一幅及弓、箭、金币、金丝袈裟等,还颁发了金册、金印,并为他题写了“宝地祥轮”匾额。

须弥福寿之庙不仅富有高度的建筑艺术和特色,还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寺庙,它对于加强清王朝和西藏地方的联系,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

1961年,须弥福寿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河北正定隆兴寺

在河北省正定县城东门内。寺内保存的宋代建筑、宋铸大铜佛像、明铸毗卢佛铜像、明塑五彩观音像,以及被誉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名闻海内外。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宋代扩建,更名为龙兴寺。清康熙时期(公元1662—1722年)更改为今名。

隆兴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米。其重要建筑有:天王殿、大觉云师殿、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御碑亭、大悲阁、弥陀殿等。

摩尼殿是隆兴寺建筑群的精华,面积达一千四百平米。此殿建于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在底层方形平面的四面正中各出抱厦一间,构成了一个十字形。这种布局形式,在现存的宋代建筑中甚为少见。殿内共有五尊泥塑神像。其中的释迦牟尼佛像和阿难、迦叶像为宋代作品。殿内有明代壁画四百多平方米。后壁上有明代彩色泥塑须弥山,山中的观音塑像神形兼备,酷似一位美貌的少女,为明塑精品。

大悲阁外观3层,高33米。阁内供奉着一尊千手千眼观音的铜铸像。像高22米,端坐于须弥座上。观音的42只手臂,除胸前的两只仍为铜铸外,两侧的四十只已于清代换为木臂了。这座观音菩萨铜像和大悲阁,均造于宋代开宝四年(公元971年),1944年重建时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

弥陀殿,也称毗卢殿。殿内有一尊高达六米、状似塔形的明铸毗卢佛像。佛像分三层,每层各有一尊毗卢佛,分别面向四方。佛冠上有小佛像60尊。莲座的每一瓣莲花上均有一尊小佛,全莲座共有小佛一千余尊。这是一件制作精美的铜铸艺术品。据记载,毗卢阁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1959年才从正定城内移入寺中。

《龙藏寺碑》是隆兴寺的一宝。此碑高2米,宽零点9米,刻立于隋代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十一月五日。碑文记述了当年的恒州刺史王孝仙,动员百姓修建龙藏寺的经过。碑文书写工整,是隋代书法中的精品,被称为“隋碑第一”;因其字体方正,虽还有隶书的余韵,但已经是正式的楷体字了,所以又被誉为“楷书之祖”。

同类推荐
  •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谈佛(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国内外公认的佛教研究权威,一生对佛教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羡林从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切入,修正了原来的很多假设,考证了佛教是间接传进中国来的。全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经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羡林先生重要的佛学研究成果,呈现季羡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体现的思想和文化观。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零点星光

    零点星光

    本书内容包括夏季的川藏线、川藏茶马古道、草原明珠理塘、天地巴塘、巴塘弦子、英雄格萨尔等,展现了青藏线的旖旎风光,追溯了佛教源流,介绍了藏民的神秘习俗。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星云日记14:说忙说闲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人生三昧”、“苦乐之间”、“说忙说闲”、“人生加油站”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热门推荐
  • 大巫医

    大巫医

    人的一生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主宰巫星的巫王,因为手下十二祖巫的背叛被暗杀,灵魂穿越到现代流浪儿身上,被医馆的美女刘雨欣救回。巫云为报答救命之恩,留在医馆解决掉接二连三的疑难杂症,为寻凶手,重新修炼,且看巫王如何在花花都市走向巅峰。
  • 雷动仙惊

    雷动仙惊

    雷狱魔霄裂天地,九天剑心落凡尘。清酒一壶此生异,逍遥天下风云惊。他不知道父母是谁,在嘲笑中渡过的年华,不过是为他崛起的那日留下更加精彩的传说。他遇见她,可有斗仙撕天地的魄力,遇见她,拥有斩乾坤变神魔的英华。他要逆天而行双剑在手逆转阴阳,雷霆惊怒苍穹悲鸣。追寻属于自己的道。
  • 时空大陆之异元古界

    时空大陆之异元古界

    在这奇异的世界,魂元之力横溢,各种武技惊天动地,一次意外,导致于浩从时空界限限传送至异元大陆,为了能返回故里,他拼命变强,抛弃所有愿望。但......总有那么一些事,在他心里永远留下了痕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刍静姝

    白刍静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前世你追我,今生换我追你可好?喻静姝:原来爱情和面包可以同时拥有。白刍:原来无论你是安乐还是静姝,我都愿许你生生世世。————小剧场静姝把头转向一边,气呼呼的说:【分手!】白刍看着她这模样,忍着笑道:【今天不宜分手。】静姝听罢,一双勾人的狐狸眼幽怨的看着对方【那什么时候宜?】白刍挑眉,薄唇微启:【一辈子,都不宜。】—————明琉反复开关了手机之后,终于扭扭捏捏地开口问道【小酥子,你说网恋靠谱不?】那头白豫皱了皱眉,假装严肃的微咳了一声,才向对面等得不耐烦的白刍开口道【阿刍,你说给你找个嫂子好不好。】
  • 你给予的温柔很甜

    你给予的温柔很甜

    【原书名《仅仅对你温柔》】【学霸vs学神】一条猝不及防地娃娃亲,两件带有疑点的死亡,互相不喜的两人在慢慢的相处过程中日久生情。在有人怀疑他们之间的感情时,夏晨曦淡定自若地说:“我会努力将这些差距减小,努力不行,那我就加倍努力,还是不行的话,那我就加加倍努力。反正一辈子那么长,我就不信追不上他的步伐。”在有人质疑她的能力时,殷涵衡勾着唇角说:“我原本不是个很爱笑的人,可在遇见她以后,感觉全世界都灿烂了起来。”原来,寂寞时是自己的手指数脚趾;原来,思念时是连呼吸也会肉痛;原来,一个人就是一辈子。(本文属于从头甜到尾的小甜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女主不是傻白甜。作者原创文章,禁止搬运,若发现,必究法律责任。)
  • 鹤总今天爱我嘛

    鹤总今天爱我嘛

    千金少爷和平民女孩产生了怎样的火花呢请自行阅读
  • 和平精英之我是独狼

    和平精英之我是独狼

    在游戏的世界里,我就像一匹冷酷的独狼,我不需要伙伴,因为在游戏的战争中,我只相信自己!不过……如果要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伙伴出现,和你的目标一致、想法相同、作风近似的话,尤其是团队中的女狙击手,还是你心仪的对象,我想…一切都会有改变!
  • 芒戒

    芒戒

    一枚可换万物的戒指,一位叱咤神界的神尊,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一个下界窝囊少年的重生封神故事。
  • 善良的灵魂

    善良的灵魂

    原创关于灵魂的短篇小说,讲述关于人与鬼魂的故事,但揭示了人性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