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03000000003

第3章 道教第一仙境——龙虎山(2)

所以人们又称它为丹井。穿过甬道便可到达玉皇殿。玉皇殿是历代天师实施道政的地方。玉皇殿前距二门九九八十一步,此殿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是天师府内最大最高的宫殿,殿内供奉着身高9.9米的玉皇大帝像。

在道教文化中,玉皇大帝是支配日、月、风、雨、雷霆和掌管人间吉凶祸福的最高神灵,素有诸天之王,万天之尊的称号。

在玉皇大帝旁边,有金童、玉女和20个天君配祀两边,并且有8条金龙飞舞楹柱之间,使整个玉皇殿显示出天廷的庄严之感。

在玉皇殿后面便是私第了。私第是历代天师的住宅,也称为天师殿。这一部分是天师府的主体,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前、中、后大厅组成。

在天师殿院门前的隐壁上画有鹤鹿蜂猴的一幅巨画,它象征着高官厚禄和宰相门第。院门前上书白底蓝字对联一副:南国无双地,西江第一家。

这不仅体现了当时天师府建筑的豪华是举世无双的,同时也告诉了人们当时道教文化的兴盛程度。

进入殿门,前厅为客厅。在客厅里有一块浑圆的翠绿色盘石,名叫迎送石。这是历代天师迎送客人到此留步的地方。在堂壁上挂有墨龙穿云图和祖天师像,在东西四壁上都题写着名诗,描绘着古画。

再往里走就是中厅。中厅为会客厅,有狐仙堂的美称。在中央供奉着3尊神像,中间是在刀剑斧戟和龙虎旌旗的拥簇下正襟危坐的道祖天师张道陵,侍立在张道陵两边的则是他的两位高徒王长和赵升。

张道陵身旁悬有歌颂他道尊德贵的对联一副:有仪可象焉,管教妖魔丧胆。无门不入也,谁知道法通天。

在前厅和中厅搭接处,在左右两旁开辟有金光和紫气两个门,中间还有一个门,上面刻着道自清虚四字,这是为了提醒世代天师要依道传教。

再往里走就是后厅,后厅也叫上房,是张天师食宿生活之处。后厅的中堂原是天师用餐的地方,清代的时候里面有几把太师椅,四壁上也有很多书画。中堂后壁悬挂着祖天师张道陵的画像。香案上有屏风、净瓶、时钟、灯台和香炉供器等,非常古朴典雅。

除此之外,天师府内还有灵芝园、敕书阁和观星台等,宫楼阁宇多得数不胜数。但是,如此豪华的天师府,后因洪水被冲毁了。后来虽然重建了,但又因战争惨遭焚毁。后来,经过历史创伤后的嗣汉天师府,在政府的扶植和海内外信徒的赞助下,逐年得到了修复。

在保持明清建筑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和私第为中轴线,又修建了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箓局、提举署和万法宗坛等,从而把宫观与王府建筑合为了一体,再现了这个蕴含着巨大道教文化内涵的府邸。

【旁注】

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或兼有山水,也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在道教文化中认为,福地有神仙治理,是众仙居住的地方,道士在此修炼或登山拜见,则可得道成仙。

八卦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描绘的是宇宙的本源。后世道教将伏羲供奉为神。汉朝时道家由根据八卦等创出了无数的道术和教理。

法旨指佛、道或神仙首领的命令。一般情况下,信徒在完成首领传达的法旨之后,自身的修为会得到提升,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信徒都会遵照首领法旨行事。

天廷指玉帝的宫廷或三界的中央权利的中心,三界都归其所管辖。在道教文化中,是富丽堂皇,而且庄严肃穆的地方,有诸多的规条,称之为天条。

【图注】

香炉是祭祀文化发展而来的产物,前身是鼎。我国古代青铜鼎有烹煮肉食、祭祀等用途,后来被作为祭祀礼器的香炉已被普遍使用,多用于佛教或道教的祭祀。形状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阅读链接】

传说一天清晨,天师府的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发觉有妖气出现,正在思忖时,看见一身穿黄衫的青年美女气喘吁吁地跪在地上流泪说:天师真人,请救救我!

天师问清缘由后得知,这个狐狸精32

正在经历得道成仙前的天劫。天师怜悯狐狸精千年修行不容易,便对狐狸精说:我可以救你,但是你要答应3件事。第一要持斋,不许残害其他动物;第二要择地隐居,不得骚扰百姓;第三要受戒入道,早晚诵经,改恶从善,为民做好事。

狐狸精拱手立誓说:一定做到,决不违犯。如有违抗,甘愿受死。

天师见她有悔改之心,便叫她起立受戒。并命人在天师府内给她腾出了一个房间让她修行。后来,那个房间就成了供奉狐仙的狐仙堂。

龙虎山道教文化的兴盛之路

自从宋徽宗建造了天师府之后,张道陵的后嗣也逐步受到了朝廷重视,龙虎山的正一道便开始兴盛起来。

在宋代期间,宋王朝在龙虎山建造了大量宫观。一是旧有几座宫观得到了扩建和赐额;二是新建了大批宫观,宋代新建的宫、观、庵和院近20座。

其中,有建于1056年至1063年间的凝真观。1102年至1106年间的静应观和祈真观。1107年至1110年间的灵宝观。1119年至1125年宣和年间的逍遥观。1208年至1224年间的金仙观等。

另外,宋代还建有云锦观、仙隐观、归隐庵、蒙谷庵和天乐道院等。

在这个时期,龙虎山正一道掌教的是张道陵的第二十四代至第三十五代后嗣。从第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开始,每代天师都曾被诏面圣,并被赐予先生称号。

其中,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和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最得朝廷恩宠。

在1104年,宋徽宗召见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张继先与宋徽宗相谈甚欢,于是宋徽宗赐号张继先为虚靖先生。

第二年的12月,张继先回到了龙虎山。这次面圣,张继先的父亲和兄长全都被赐予了爵位。而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先后被封为正应先生和仁静先生。这些都表现出当时宋王朝对龙虎山道教的支持和重视。

正是因为宋王朝的支持,在宋代初期龙虎山便成为与江苏茅山和江西阁皂山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后来经过200年至元代,龙虎山的正一道便跃居成为了三山符箓之首。此时,龙虎山正一道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龙虎山正一道的鼎盛时期,掌教的是张道陵第三十六代至第四十一代后嗣。

从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起,每代天师均被元王朝封为天师或真人,让他们主领江南道教。至第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时,朝廷更封他为正一教主,让他主领三山符箓。也正是因此,龙虎山道教成为了诸符箓派之首。

在这期间,龙虎山出现了大批着名道士。这些德高望重的道士一部分被输送到了大都燕京,由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弟子张留孙组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龙虎山道教支派玄教,用来主领江南广大地区的道教事务。

例如,张留孙,又称张宗师,是张宗演弟子,被元世祖忽必烈授以江南诸路的道教都提点之职。

剩下的道士则留在了龙虎山,管理山上的道教事务。其中也不乏杰出的道士。

李宗老,达观院道士,是着名玄教道士吴全节的老师。在1264年至1294年间被授江东道教都提点,主持本山上清宫。

吴元初,龙虎山高士,就学于道教学者雷思齐,所着诗文集为《元元赘稿》,元代着名学者、诗人虞集为之作叙说:

元初服黄冠以自隐,无所营于时,故无所争于人,交游天下名士,诗文往来,皆一时之盛。其言温而肆,清而容,杂而不厌,几于道者之乎?

张彦辅,龙虎山道士,精绘事,元代着名学者、诗人虞集曾为其所作《江南秋思图》赋诗。

另外,在此时期,元王朝还对龙虎山道教宫观进行了修正。它除了对龙虎山原有宫观进行了大量修葺以外,又新建了大批的道教宫观。

据元代散文家元明善和清代正一道道士娄近垣所写的两本《龙虎山志》中的不完全统计,新建的宫、观、庵和院多达37座。

这些道教宫观大部分都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建于1264年至1294年间,有文惠观、乾元观、会真道院、望仙道院、八卦庵、止止庵、太极庵、西华道院、东山道院、云山道院和瑶峰道院等。

在宋元两代,龙虎山道教发展极为迅速,其中大部分道观都是在这两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但是这些建筑后来因为遭到了天灾兵火,大多先后被毁,后存留下来的仅有天师府一座,上清宫、正一观等宫观都是后来重修的。

但是,从那些被毁的道教宫观遗址上,可以看出当时道教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旁注】

后嗣指后代子孙,也含有继承人的意思。在古代,后嗣是获得继承权的一个标准。在道教天师道中,历代天师都需要是创教祖师张道陵的后嗣。

赐额大多指皇帝对某个建筑或是人赐予匾额或题额,多用来彰显地位和颂扬功绩。在道教兴盛的时候,经常会得到帝王的赐额。

掌教指执掌所有教务的领导人。有的掌教是由群众推举而来,有的则是传承下来的。道教天师道的天师就是由张道陵后嗣传承下来的。

玄教是从龙虎山道教的天师道分衍而来的一个支派,创始于元初,流传至元末。创始人为元初的龙虎山道士张留孙,其基本信仰和主要方术与龙虎宗无异。

龙虎山志元代文学家元明善编纂,其中记载着龙虎山的山川、建置、人物和道侣等,内容颇为庞杂,其中记录了关于正一道天师的传承及道规。

【图注】

张继先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北宋着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羽化后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他为龙虎山正一道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阅读链接】

传说在宋代,宋徽宗礼聘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来京,对他说:解州盐池孽蛟作怪,民众遭受灾害,所以召你来救治。

张继先受命之后,马上在铁简上画符,让弟子祝永佑跟着太监同往解州,将符投入盐池的决堤之处,只见电闪雷鸣,孽蛟被斩死在水中。徽宗听了太监回来报告便问张继先说:你治死孽蛟,派遣的是哪位神将?能让我见一见么?

张继先听后,便手握印剑施法召将,关羽随之现身。徽宗吃了一惊,手上正好拿着枚崇宁年间铸的铜钱,便掷给关羽,说:以这钱名封你。

所以后来人们又称关羽为崇宁真君。

风水吉象中孕育的道教文化

龙虎山之所以成为道教第一仙境,也是有其必然性的。龙虎山在风水学上,堪称是独一无二的经典。

风水最看重的就是理想环境的选择,而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其中尤以水为生气之源。

风水学经典《水龙经》中曾说:

穴虽在山,祸福在水。夫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

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两者本身就是有机融合的,更何况龙虎山的山水暗合了道教的太极阴阳教理,所以龙虎山成为道教祖庭也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

龙虎山的风水吉象,主要体现在两处:

一是卢溪河畔的太极形势图。这里山环水抱,溪水与山势,正好形成一个阴阳太极图。

从卢溪河畔的地形图就可以发现,在这一段,溪水为阴鱼,鱼眼鼓出在头部。山势为阳鱼,鱼眼也鼓出在头部。这样一个太极就呈现出来了,自然天成,鬼斧神工,蔚为大观。

太极是道教理论与形象的标志,又是道教的灵魂。而此处的风水气场就非常旺盛,人天感应度也相当高,非常适合炼丹修行,所以张道陵天师才选择在这个地方炼九天神丹。

二是龙虎山与正一观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如果说太极山势是龙虎山的灵魂,那么龙虎山本山,则是龙虎山的山身。正一观后面的山脉是象山余脉,本来这个余脉一直向西,但是到了此地突然折回,形成了两峰对峙的龙虎形状,不能不说这里是修道的宝地。

有人、有山、有魂,构成了我国风水的综合吉象:天地人合一。人为天师,山为龙虎,神为太极。再经过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成就了龙虎山在我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

【旁注】

风水是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道教中常通过风水术来寻找修道宝地。

修道即修真,指道教中学道修行,求得真我,去伪存真,后又延伸出多种修真门派及修真相关理论。在道教文化中,人可以通过修道脱去肉身,飞升仙界。

祖庭道教中特指开创各大宗派的祖师,即创始人所居住、修炼或讲道布道的地方,一般多为秀水灵山。我国正一道祖庭是江西龙虎山。

【图注】

水龙经是明末清初着名风水大师蒋大鸿所着。我国关于风水的着作数不胜数,但对于水的论述却不多,这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水的走向和优劣,在诸多风水着作中,堪称一绝。

【阅读链接】

在泸溪河东岸有一个许家村,依山傍水,峰峦秀丽,最奇特的是村里没有一只蚊子。为什么没有蚊子呢?

传说,龙虎山有一代天师的母亲性情好动,喜欢游山玩水,而这位天师也格外孝敬母亲,对母亲唯命是从。

有一天,这位天师陪伴母亲游玩,夜晚借宿在许家村。当时正直初夏,村内成群结队的蚊子特别大,天师母亲刚住进来不久,便被蚊子咬得全身红肿,气得直骂天师无能。

天师满脸羞愧,抽出宝扇,口念法咒,轻轻地一扇。只看见蚊公蚊婆,哼着小歌,拖儿带女,逃出山窝。从此许家村就再也没有蚊子了。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野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野草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玛丽·林洛克斯被送到密塞威特庄园去跟她叔叔一起住的时候,所有人都说她是自己见过的长得最不招人喜欢的孩子。这是真的……
  • 文学鉴赏

    文学鉴赏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 三本主义

    三本主义

    本书探讨三本主义引领中国式管理,对于解决中国企业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时,采取的策略和手段都一一做了细致深入的论述。
  • 让学生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让学生养成高尚情操的故事

    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热门推荐
  • 佛说受岁经

    佛说受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下无城

    月下无城

    月里有时候就在想,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每个时代对英雄的定义也都不一样,但是顾望生这个人,这个英雄,无论在个时代,都当之无愧。
  • 王者的修炼之路

    王者的修炼之路

    我丑,我磕碜……但我不会像命运低头,现实就像是重重的大山压的我喘不过气,我要反抗,我不甘,人生总是在挑战,用自己的双手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拉风修仙日志

    拉风修仙日志

    王小星很无奈,像他这样低调害羞的人应该安静坐在一旁看花落花开才对。但是事实上,不管多大的事情,他都不能只看热闹,而是要插上一脚,最好成为主角,搅风搅雨,完事了还要“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云淡风轻”。不管多牛X的人物,他也要硬着头皮去踩上一脚,踩完了还要摆出“我还没用力你就倒下”的欠揍姿态。“是的,没错,我就是不出风头会死星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系统带我三界修仙

    系统带我三界修仙

    邓南阳本是一个非常苦逼的贫困青年,在成为拆迁户的当天,由于太过兴奋不知道发了什么抽,搬东西时直接站在了大马路上,住院过后当再次醒来发现竟然获得了系统,我擦,难道这种逆天改命的事情真的落到我头上来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文学考古: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隐型结构」

    文学考古: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隐型结构」

    「文学考古」与「隐型结构」乃此书提出的两个学术概念,前所未有。事实上,文学创作中多见有意识的移植,纯粹的移植不足称道,而金庸在其武侠小说中移植中、西小说中的原型、情节以至于故事结构及道具,均作了很大程度的改造以至于创造,甚至同一人物同一情节亦多有衍变,令人目不暇给,叹为观止。
  • 都市:最强杀手

    都市:最强杀手

    “哈哈哈,崔斯特,你又输了!”一间破烂的草屋里,一个身着各种地摊货的人,正指着眼前那个一身黑色风衣,头戴黑大檐帽的人笑道。“哼!再来一把,好歹我也是英雄联盟里唯一一个赌神!”
  • 一起走过的岁月

    一起走过的岁月

    本书讲述的是一群青春朝气的热血男女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故事,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其中侧重写出了男主人公吴宇和女主人公方晴的曲折爱情故事,俩人经过现实生活的历练后,最后终于明白了爱情的真谛。在大学生的眼中友情,爱情哪个更具魅力,本书将展现给读者。书本大致内容是,通过土木一班和413宿舍俩个环境映射出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生活,活灵活现的倒出了青年男女复杂的内心世界,另外从侧面描述了413成员,李梦,田东,二牛哥,少飞,小南和土木一班里的班长朱军,猴子,陈舒以及文学社团的方俊,院学生会的陈悦然等这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