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1900000011

第11章 第三编 爱情,亲情,友情(2)

那天,我发现丈夫从医院回来的脸色不对劲,反复询问后才得知,医生发现儿子的肾脏有问题,情况还很复杂,初步诊断为:由先天性马蹄肾而引起的“肾盂积水”,必须切掉一只坏死的肾,才能保住性命。但现在孩子太小,经不住大手术,所以得分两步进行。先做个小手术,插管引流,将积水排出,才能保住另一只肾。然后把插着引流管的儿子接回家,疗养1个月后,再住院,实施大手术。

丈夫还说,医生认为儿子要经历大手术,不适合母乳喂养了,你把奶回掉吧。

我目瞪,我口呆!

这是在讲别人,还是在说儿子?

我听完:居然一动也不动。

我的头、心、双手、双脚,整个人从上到下都凉了——因为天塌了!

我和丈夫都哭了。

“我们上辈子作了什么孽啊?!”

无人回答。

“老天爷,您对我怎么都行,只要放了我的儿子!我求您了!”没有回复。

坐什么月子?

我得去医院看儿子。

医生破例让我在非探视时间进病房看儿子。

儿子躺在他的“屋子”里。

当我走近暖箱时,他睁开双眼迎接我,我噙着微笑的泪水,与他对视。好多天不见了,他好像长大了些。两只眼睛:一只大些,双眼皮;一只小些,单眼皮。儿子真会做人,爸爸妈妈各遗传一只。眼睛、鼻子、嘴巴组合在一起,还挺招人的,难怪护士小姐们都很喜欢他,经常会给他很多特殊的待遇。

“你儿子真漂亮,很乖的,胃口很大。你放心吧,不要来了,回去好好养身体,以后有得你操劳了。”护士长看见我脸色不好,走路也不稳,劝我赶快回家。

我发现自己走路像脚踩棉花似的,而且脚跟很痛。

为了儿子,我必须回家养好身体。

7月中旬,儿子回家了。

医嘱:引流管的伤口处每天要用酒精棉球消毒,并贴上消毒纱布,千万不能感染;每日早晚各服0.125克的SMZ消炎片,捣碎后,和着水吞服,小心呛到气管;尽量让他多吃点牛奶,长得强壮些;特别是这根引流管,无论如何不能让它滑脱,否则,他又要吃苦头了,要到医院重新插上的。

显然,我们必须一丝不苟地承担起“特级护理”的职责,才能让儿子少受些苦难。

婆婆把我们3人接到了她16平方米的家。婆婆曾经当过托儿所所长,护理婴儿有经验。

时值大热天,那时的中国人,家里都没有空调。为了儿子,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才凑足了购买1台12寸台扇的资金。

儿子的右腹部,插了一根引流管,很难用平常的姿势抱他。所以,医生不主张我们多抱他。

最艰难的是每天3次在儿子睡的小床里帮他洗澡,必须3个人一起分工合作:一人将他托起,两人小心翼翼地将他整个身体分段洗:动作既要轻,又要麻利,特别是要巧妙地避开他右腹部的伤口处;更换温度合适的清水,既要迅速,又要稳当,不能外溢在他的小床上。

这个出生才两个月不到的婴儿,却已经让他经历了两次“无影灯”下的刀光针影。每当想到他还要再见一次更大的“刀光针影”时,我仿佛被置于刺尖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削薄,一滴一滴地淌血,我似乎陷入了一个无法逃脱的炼狱。

看着儿子吃苦,我有“入炼狱”的感受,因为我是他的母亲。

经受了身体劫难后的儿子,一定会更健康。有这样坚定的信念,也因为我是他的母亲。

人,不会一直倒霉的!

阳光总在风雨后。

孩子出生100天,也是一个庆祝日。一般爸爸妈妈都会特意为孩子照一张“百日照”。我们也要给儿子过这个节日。他爸向人借了一只135照相机,认认真真地给儿子照了一组特殊的“百日照”——尽管儿子是躺着的,但他笑得很灿烂。

这100天来,我们都不会笑了。

今天,儿子笑了,一切都笑了。

当儿子体重增加到5.5千克的时候,他再次入院。医生经过对儿子的体检,各项指标很满意,随后就安排手术。

术前医生找家属谈话。

手术风险如何如何大,这么小的孩子完全有可能下不了手术台。即便手术成功,还要艰难地过感染关,一只肾脏的排毒能力只有50%,云云……一大箩筐的恐怖语言,顿时让我跌进冰窟。

“这个孩子,以后跑医院,就像跑外婆家,麻烦大着呢!我们可以给你们开个证明,再养一个吧!”医生说得如此轻松,当然他也是一片好心。有医院证明,就不违反当时“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国策了。

我边摇头边擦泪,眼眶里始终是湿漉漉的一片混沌……

儿子手术很成功。

他住了1个月的医院,白天是丈夫和婆婆轮流陪着,而我上班,下班后我再到医院替换他们,陪夜。

那个时候的医院,不像现在,家属陪夜可以向医院租用躺椅睡觉,而是每个病床只配备一只板凳,这一只板凳是无法睡觉的。我只能和衣爬在儿子的婴儿病床边,打个瞌睡而已。就这样,我陪了30天的夜。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30年都忘不了。

儿子的病房有3张病床,靠窗的并排有两张,儿子住的是窗的右边。

有一天,窗左边的病床新进了一位男婴儿,出生5个多月,他和我儿子患的是同一种病。来自农村,具体哪个地方我已经忘了,但我清楚地记得,他的床头卡上的名字,叫“殷军”。

可怜的“殷军”面色蜡黄,看上去脸很小,而五官就显得特别大了。他比我儿子大两个多月,体重却比我儿子轻。但他很乖,不怎么哭,只是用呆呆的眼神,在向他能环顾的空间发问:我属于这个世界吗?

几天后,殷军动了手术,还输了好几袋血,而且一直高烧不退。

“你这孩子,腹部已严重感染,肾功能也不好,就医太晚了,情况不乐观,你们要做好准备。”医生查房时对陪在旁边的孩子母亲说。

母亲听了,一声不吭,同样是那呆呆的眼神。她也许在说,我们农村人不懂呀;或者是说,我们没钱看病呀;也可能说,已经看了很多地方了,都查不出到底是什么病呀;抑或,事到如今,什么都不想说了……

有天傍晚6点钟左右,我拿出一包从单位食堂买来的包子,递了两只给殷军的母亲,她不肯拿,说吃不下。随后,又不说话了,一直呆呆地看着病床上瘦得掉了形的儿子。

我的心,一阵酸楚:同是天涯沦落人!

晚上11点钟,中晚班护士交接班查房时发现:殷军脸色发青,呼吸很弱,脉搏不好,情况危急,马上呼叫医生抢救,但陪着的母亲却不在。

我也不知道,那位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开的,大概我刚才迷糊了一阵。

大约抢救了三刻钟,一块大白布盖上这个小小的“生命”。

我双手立即紧紧地抓住儿子病床的床栏杆,紧紧地,紧紧地,好似抓住儿子的手。“孩子,快握紧妈妈的手,妈妈带着你向前走。”我的心在呼唤!

我当时在心里默默地做出一个决定:我必须去做绝育手术,我对儿子不存二心,他就一定是我的!

次日早上,护士告诉我,殷军的母亲昨晚偷人家东西,被人送到了派出所。刚才派出所来电话,核实她的身份。

“她不陪儿子,而去做小偷?不可思议。”小护士不解地说。

没有不可思议,作为母亲的我——理解:她为了救儿子。

“她是小偷,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我们举起的左手是不能随意撼动的“法律”;我们举起的右手是遮蔽不了的“母爱”。在她无法逃脱法律的无情之时,拜托各位:不要再冷漠地称她为“小偷”。

儿子终于出院了。

整个医疗费用,让我瞠目!

我和丈夫是同一个企业单位的。那时的医疗体制,家属可享受半“劳保”,即有一半的医疗费用单位可以报销,而另一半则是自负的。

“单位”发扬了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把我们自负部分的费用先给垫上了,以后每月从我们72元(我和丈夫都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工资:36元)的工资里扣10元,总共要扣163个月。也就是说,等到儿子14岁时,我们才能还清这笔相当于现在水平近24万元的债务。

能让我无息贷款,解决燃眉之急,我实在心存感激!

我是幸运的。

因为我是“单位人”。单位不会让“无产阶级的革命接班人”在走投无路时,沦为“小偷”的。

计划经济年代,很多供给都是按人头计划的。

我们三口之家是小户,小户的鱼、蛋、肉、糖、粮,甚至香烟、火柴、肥皂等都是最小量的,这当然是非常公平的。但我碰到的“不公平”的是儿子术后需要大量的营养,而“最小量”的供给是远远不够的,比如牛奶和鸡蛋。

先说牛奶。牛奶是那时的短缺产品,所以它必须被计划为只有两类人可以享用:婴儿和有医生证明单的病人。儿子既属前者,又属后者。因此,牛奶的需求量是满足了,可双倍的费用,让我的经济又紧了一层。

再说鸡蛋。小户的鸡蛋量是每月1斤。1斤蛋有10只,只够儿子10天的量,每月缺口2斤。怎么办?买计划外的高价蛋,我实在囊中羞涩。

我动起了不增加费用负担又保障供给的脑筋——用香烟票换鸡蛋,反正丈夫不抽烟。“石油换大米”,与农村烟民资源互换,各得其所,这算得上是:计划经济中的市场行为。而这种“市场行为”在当时是违法的,也违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纪律。所以,我是提心吊胆、偷偷摸摸干的,心虚得很,有点犯罪感,但又实在迫于无奈。

每次党员组织生活,当要求党员进行“斗私批修”的时候,我心怦怦跳,几次想主动坦白交代自己那“违法乱纪”的事,可为了儿子的鸡蛋,终究没有勇气“自我揭发”。

为了给儿子最好的营养,我们夫妇节衣缩食,但每月的经济还是捉襟见肘,相当拮据。我再次想到了做绝育手术。理由一,是实现我曾在儿子病床前许下的愿;理由二,我绝育以后,儿子就是标准的独生子女了,可以提前3年享受每月5元的“独生子女费”。而当时的政策是:孩子必须满4周岁,除非夫妇已有一人绝育。

每月5元的“独生子女费”,1年就是60元,3年就是180元。这个数目,对解决巨大的债务,虽然杯水车薪,但分摊在每个月中,着实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箭”能“双雕”的事,我绝对应该做!

我做通了丈夫的思想工作,开始打听哪种绝育手术最不痛。

报纸上报道了上海有一家大医院,开始试行一种“无痛无切口不流血”的药物绝育方法,是将药物直接打入输卵管,使其结痂堵塞,达到绝育的目的。我看了很高兴,居然能让我心想事成。

医院妇科门诊手术室的候诊室。

“你们谁先做?”护士手里拿着一张名单,对着我们5位准备做新式绝育手术的女士。

没有人回答。

“我”。既然来了,后做还不如先做,我起身跟护士进了手术室。

手术做完了。真的无痛,我准备回家休息。

怎么回家?叫出租车,还是坐公交车?前者要花5元钱,后者只要5分钱。当然是坐公交车回家。

一到家,我就感到肚子不舒服,腿一软,下身一股热流涌了出来。

“血,流血了!”带着体温的血,顺着裤腿一直流到脚跟。“不是说不出血的吗?”

我心里有点紧张,那时的家中都没有电话,无法与医院联系。我先让自己镇静镇静,而后一想,估计是刚才坐公交车颠簸所致的。我处理干净后,马上平躺休息。

我完成了一件我想干的事。

心里是舒服的。

那个时代,有一件事,既光荣又能赚钱,就是“献血”。

我报名参加单位的献血。

当时的献血待遇是:献血200毫升,获营养费18元,公休3天。报名人的名字是用大红纸贴在单位大门口的墙上,凡进出的人都能看到,真是光荣得鲜艳。

“医生,我身体很好,我能多献100毫升吗?”

在给我手臂静脉处消毒的医生,停下她的动作,抬头看看我,我朝她自信地微笑着。随后,我看见她将储血的袋子换了一只,我知道她同意了。

我拿着一张写有300毫升献血量的卡,先去指定的窗口领取献血费:27元整。相当于我1个月的工资啊!然后,去休息室领取一杯热牛奶、两块蛋糕。我刚要走,发食品的同志就叫住我,“等等,你还有一包饼干。”

献完血,大家都在休息室里吃营养。突然,有人问,你怎么比我们多一包饼干?

“医生一不小心多抽了我100毫升血。”我一语予以搪塞。

这包饼干,蛮高级的,隔着塑料袋都能闻到阵阵香味。这么好的东西,带回去,给儿子吃。

我参加了单位3次光荣献血,每次都如法炮制我的小技巧。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我如久旱的禾苗逢甘露!

作为“老三届”的我,如果考上全日制大学,当时的政策是:带薪读书,但没有奖金等其他福利。我的家庭经济是不允许我“没有奖金”等福利的。而如果读函授大学,因为是全业余的,家庭经济不受任何影响。

我没有选择地选择了这条路。

1978年春季,我考取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本科函授班,学制5年。

走在这条路上的我,成了五栖人物:白天是一所技校的校长,并兼任政治课和语文课的教师;每周3个晚上是社会上一所业余学校的语文兼课老师;剩下的时间,除了当一名函授大学的学生外,肩上还有每天必须承担的两个角色:妻子和母亲。

这条路,很挤;这条路,很累。

我实在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儿子,看看儿子的身体也没大碍,

于是我就用兼课换来的钱,将3岁的儿子送了近两年的全托。

我终于倒在了讲台上。

同学们立即把我送进了医院抢救。医生诊断:急性阑尾炎并穿孔。急诊开刀,住院。

那年,我33岁。有人说,三十三,乱刀宰。

我印验了?!

当我履历表的“学历”一栏中,能填上“大学”时,我进了一所成人高校,当起了一名大学教师。

同类推荐
  • 男人养生养肝肾

    男人养生养肝肾

    本书从中医角度的“肝肾”两大系统着手,系统全面地解释肝肾对男人生理、心理健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结合当今社会都市男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食疗、经络养生等简便易行的方法,扶助人体阳气,解决普遍存在的肝火旺、肾虚、亚健康等肝肾虚弱引发的疾病。
  • 有效克服近视

    有效克服近视

    本书详细介绍了近视及近视眼的发生机制、治疗及近视眼镜的选配方法,着重介绍了近视及近视眼的预防措施,还从眼科临床角度解答了近视眼的一般知识和以新理论为指导介绍了近视眼的光学防治方法。本书没按章节,是独立的标题形式,全书结构活泼,内容通俗易懂,适合普通老百姓及近视患者阅读。
  • 睡眠长寿经:不觅仙方觅睡方

    睡眠长寿经:不觅仙方觅睡方

    讲述了: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可是,你知道最好的养生方法吗?不是花样百出的运动,也不是各种精致讲究的保健品,而是睡眠。我国古代学问家李渔曾说过:“养生之决,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 四季健康养生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四季健康养生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古往今来,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息过。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人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也发现和总结了许多很好的方法,如饮食保健、运动锻炼、疾病防治等,这些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 毛泽东健康之道

    毛泽东健康之道

    本书主要讲述了毛泽东的一些健康养生之道,全书共分八篇,主要内容包括:体育锻炼、饮食健康、起居健康、衣着保健等。
热门推荐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我们真诚地希望读者,在全面掌握文化常识的同时能够从中感受到快乐,在轻松阅读中能够猎取知识滋养心灵,并找到您想要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田园之农女三夫

    穿越田园之农女三夫

    这是一个古武世家嫡女被后妈害死穿越到落后的古代凭着超级商场系统发家致富疼夫郎的故事。最后都回到了现代,李清莫和夫郎们将会面对艰难的选择,结局走向未知、、、敬请期待。
  • 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不可能做到科学和精确,也不能预言将来要发生什么,它是一种用来思考的工具——思考为了取得未来的结果现在该做些什么。本书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着眼于社会的发展,立足学生的现状,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开始,进行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能力特征等方面的探索,进而了解社会,进行职业探索,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明确阶段的目标,做出人生规划的决策,最后落脚于对成功人生最为关键的几个要素的管理上。未来规划应立足于当前,在青年时期,做好当前管理,让自己实现有价值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召唤猎魂开始

    从召唤猎魂开始

    野性的蛮荒巨兽巨化种奇异的结合体异化种神秘而强大的主宰巨龙种绝对力量的象征太古种能够掌握猎魂之力的强大伙伴
  • 我全家都是大反派

    我全家都是大反派

    王墨生有点烦。一觉醒来,却成了大反派的儿子。自己四叔,还自立门户建了个魔教。自己的三姑妈,也找了个魔教教主做老公。不仅如此,自己的二叔还倒插门成了个魔教女婿。算来算去,怎么这地方大半的魔教,都和我有关系?本书又名《我能百分百空手接白刃》,《从小连屎都不敢吃的我,却要走上大魔王的道路》。新书求支持,收藏,推荐。
  • 最终界

    最终界

    天地浩瀚,乾坤玄奥。一人能撕开天宇,一人能弹翻大海,一人能飞天遁地,一人能切开宇宙。万圣争霸,群雄杀伐。天道无情!仰头望天,自豪不甘!天下大地究竟谁能成为那最终界主!?
  • 我有个混沌魔神身体

    我有个混沌魔神身体

    一不小心把地球给复苏了.........
  • 帝尊极道

    帝尊极道

    文有琴棋书画,武有刀枪剑戟。一个琴音,可碎日月。一股刀风,可破星辰。书画里有世界,剑戟中藏玄机。三千大道,道道成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