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1800000008

第8章 中西传统建筑的时空意识(1)

建筑是划分空间的艺术,人们常说“建筑的主体是空间、“空间是建筑的灵魂、“空间是建筑的核心、“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等等,可见空间之于建筑,其关系确实非同寻常。人们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来建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其直接的目的就是为求得能满足各种不同功能需求的建筑空间。所以,建筑与空间密不可分,离开了空间也便无从谈建筑。

空间对于建筑既然如此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建筑的空间呢?一般说来,凡与建筑相关,供人生活居住和活动使用的场所,无论其开敞与围合的程度如何,也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都可以统称为建筑的空间。空间既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审美属性,它不仅赋予建筑以“住的用途,而且也赋予建筑以“美的内涵。但是,建筑的空间观念又是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的综合反映,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都使得中西建筑在空间内涵、构成要素、组合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住的用途与“美的内涵上也有诸多的差异。

一、宇宙即建筑

时空观念作为人们把握物质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客观物质世界现象在人类头脑中综合反映的结果。中国古人对时空观念的把握和理解,是建立在以农耕生活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生产力的相对落后和对大自然中种种现象的不理解甚至于无法解释,郁积在中国古人内心深处的那种对大自然的恐惧、敬畏和崇拜的情感是不言而喻的,因而中国古人的时空观带有素朴、混沌的原始意绪。

中国人的时空观念,缘于对素朴的农耕生活的切身理解。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农业与自然现象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从几乎亘古不变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首先感悟和理解到的是自然现象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时间变化,也深知自然界的四时合律、天地谐和对于农业丰歉的重要性。所以,那种春种、秋收、夏晒、冬藏的生活规律契合了他们对时间观念的朴素情感,他们不知道甚至于也无需知道周围的世界还有什么,会是什么样子,而只管在自己生来就有的方寸土地上播撒耕耘。这样,时间观念进入到他们的文化视野,也自然成为一种合情合理的事情。

同时,建立在这种生活基础之上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他们对空间的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感觉的因素多于理性的分析,他们往往会对自然现象做出种种带有牵强比附的解释,而不管这种解释能否说得通,只要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有用就行。比如,太阳每天从遥远的地方升起,而又落到另一个遥远的地方;风从一个方向刮来,又吹向另一个方向;等等。他们对这些自然现象尽管还难以说得清,也难以有四方的概念,但分明已经感觉到在时间的延续中,包围于自身周围的那种空间的存在了,而这又与日常的农事生活有极大的关系。吕思勉先生对于中国古人的这种朦胧的思辨曾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日月之代明,水火之相克,此皆足以坚古人阴阳二元之信念者也。顾时则有四,何以释之?于是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暞之说。日生于东而没于西,气燠于南而寒于北,于是以四时配四方。四方合中央而为五;益之以上方则为六;又益四隅于四正,则为八方;合中央于八方,则成九宫。伏羲所画八卦,初盖以为分主八方之神;其在中央者,则下行九宫之太乙也。至于虞、夏之间,乃又有所谓五行之说。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此盖民用最初之物,宗教家乃按其性质,而分布之于五方。思想幼稚之世,以为凡事必皆有神焉以司之,而神亦皆有人格,于是有五帝六天之说。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主春生。南方赤帝赤熛怒,主夏长。西方白帝白招拒,主秋成。北方黑帝汁光纪,主冬藏。而中央黄帝含枢纽,寄王四季,不名时。以四时化育,皆需土也。

古人这种对于四时、八方与百神的体认和感悟,产生了他们对所谓“宇宙概念的原初理解。何谓“宇宙?古人有多种解释。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是这样解释的:“天地,万物之橐;宙合,又橐天地;“宙合之意,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纳天地以为一裹。其间无疑透露出空间的广延性。但是,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离开时间的空间和离开空间的时间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不管古人是否意识到,这空间的广延性中也必定包含着时间的连续性。如果说,《管子》对“宇宙的解释尚嫌含糊的话,那么,东汉高诱把《淮南子·原道训》中提到的“宇宙解释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的说法就更清楚了。“宇即指东、西、南、北、上、下各方向延伸的空间,“宙则指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而且“宇和“宙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而存在着,宇宙即为无限延展的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换句话说,它们只有在被看作是一个“时空的统一体时才有意义。不难看出,古人对“宇宙理解体现出一种恢宏悠邈、既大且久的时空意识。

那么,“宇宙这种既大且久的时空观念与建筑有何瓜葛呢?确实,如果仅从上面对于“宇宙的理解,我们很难看出它与建筑之间的关联。但字源学的理论视角,为我们揭开了这一文化之谜。从字源学的观点来看,“宇,屋边也(许慎),“宙,栋梁也(高诱)这“屋边、“栋梁指的正是建筑,这是“宇宙的最初含义。原来,在古人的心目中,宇宙观和建筑观是相通的,宇宙其实就是一所大房子,它横亘四方上下,穿越往古来今。而自己居住的小房子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宇宙,由自己生活的小宇宙来反观其外的大宇宙,又由外在的大宇宙而回归到人自身,这正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宗白华先生可谓深谙其道,他说:“中国人的宇宙概念本与庐舍有关。‘宇暞是屋宇,‘宙暞是由‘宇暞中出入往来。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们的世界。他们从屋宇得到空间观念。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暞(击壤歌),由宇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空间、时间合成他的宇宙而安顿着他的生活。他的生活是从容的,是有节奏的。对于他空间和时间是不能分割的。春夏秋冬配合着东南西北。这个意识表现在秦汉的哲学思想里。时间的节奏(一岁十二月二十四节)率领着空间方位(东南西北等)以构成我们的宇宙。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栙因此,在中国古人看来,宇宙(时空)绝非是一个均匀流逝的时间与寥廓枯寂的空间的物理组合,而是春夏秋冬的时间推移、东南西北的空间变化、天地万物的生长衰枯、人类身心的喜怒哀乐的有机统一。因而,中国古代建筑空间艺术所展现的,也不是独立于生命活动之外的物理时空,而是融时间、空间和情感于一体的生命时空。

中国古代建筑的时空意识,还有着更为广泛的哲学基础。《道德经》和《周易》的宇宙观念以及阴阳学说,是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理论的重要文本。

“道是老子思想理论的核心范畴,它作为“天地之始和“万物之母,具有“有和“无两种属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认为,可以言说,可以命名的“道决不是恒常的“道;而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则是不可言说、不可命名的。这个“道是“常无和“常有的统一,就其形而上来说,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的“常无;就其永恒存在、“先天地生而言,它又是“常有。“道的这两种属性异常玄妙,但却是产生万物的总根和本源。

“道既然是“常无和“常有的统一,它又是通过何种途径与建筑相联的呢?老子以“车、“器、“室为喻,认为建筑(室)与车、器一样,都是“有和“无的统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栛既然“道是“常无和“常有的统一,那么,作为“道所生之物(车、器、室)自然也是“无和“有的统一。“有指器物,“无指空间,车辆、器皿、房屋之所以能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并不在于围护空间的那个实体,而是空间本身。但这个空间又不能脱离这些围合物而单独存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老子关于“有无相生的辩证论述,深刻地揭示出建筑空间的本质特征,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时空观念重要的理论基础。

《易·系辞传下》则用“上栋下宇揭示了建筑空间的另一内涵,即建筑是人造的空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易传》认为,上古人类居住在天然洞穴和野地之中,不时遭受到洪水、野兽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苦不堪言。后世圣人为拯救众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就发明了建筑物让人们居住。这一发明,正是从“大壮卦象中得到启迪的。所以,中国古代常以“大壮来指代宫室建筑。《艺文类聚》称“创兹秘宇,度宏观于大壮,“太极殿者,资两仪之意焉,大壮显其全模,土圭测其正影等等,都反映出大壮卦象与建筑艺术的意义关联。清代学者陈梦雷认为“上栋下宇是指房屋的“脊和“椽,是人们营造的“空间,它可以抵挡风雨雷霆,所以取《大壮》卦象所寓含的“壮固之意。他说:“栋,屋脊,承而上者;宇,椽也,垂而下者,故曰上栋下宇。风雨动于上,栋宇履于下,雷天之象,又取壮固之意。

在古代,“大壮与中国建筑有不解之缘,成为历代帝王大兴土木重要的指导思想。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每逢朝代更迭,都把建造宏伟的宫殿作为最重要的活动。据载,建于公元583年的隋大兴,面积为84.10平方公里,约为外国古代名城巴格达(30.44平方公里)的2.8倍;罗马(13.68平方公里)的6.2倍;拜占庭(11.99平方公里)的7倍。再如,北魏洛阳面积约为73平方公里,元大都为50平方公里,明南京为43平方公里,明清北京为60.2平方公里。这种一脉相承的尚“大之风,正是“大壮之美的充分展示,也是中国建筑时空意识的具体体现。

然而,“大壮卦符在寓指建筑空间的同时,还包含着更为丰富的时间蕴涵。大壮卦象为乾下震上,乾为天,震为雷,是天上雷震、大雨滂沱之时的自然景象,在“穴居而野处的上古时代当然是可怕的。但当人类有了建筑物并能居住其内时,这些令人恐怖的自然景象也就成为审美的对象:人们在欣赏它壮丽无比的形象的同时,还能体会到时间运动的美感。王振复先生认为,构成大壮卦符的诸个阴阳爻符都是表示时变的线条,我们在领悟到建筑“大壮的空间意蕴时不可忽视其间的卦时、爻时的意义:“第一,上古之时无有宫室,直到宫室发明之时人才进入‘大壮暞的生活境界,此种境界是依时而出现的;第二,雷雨大作之时的人之‘大壮暞生活境界又不同于平时,它比平时更令人有壮美与崇高之感。可见中华古人在审视建筑艺术的美时,不仅将其看作一种庞大的空间存在,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其时间运动的美感,人们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暞,建筑是‘凝固暞不动的空间造型,却在这空间的‘凝固暞中渗溶着时间流动的美,这美,早在《周易》的大壮卦符中已经深深地孕育着。

阴阳学说也是影响建筑时空意识的重要理论。《易传》认为“变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刚柔相推,变在其中、“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相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万物来源于变化,它们周而复始,运行不殆,宇宙万物生成毁亡的变化,刚柔动静的状态,虚实有无的结构,都是对立的阴阳两极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人生的变迁也是如此。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中国人的最根本的宇宙观是《易经》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暞。栙空间同样具有阴阳交替变化的属性,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空间也是如此,它的本质就是时间进程中的阴阳变化。《系辞传》也认为:“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意思是说,关起门来时,室内空间就会显得幽暗封闭,这就是“坤,也就是“阴;当打开门时,阳光射入,就会顿觉开敞明亮,这就是“乾,也就是“阳,随着门的开闭,室内空间或阴或阳,就产生“变;阴阳变化,无穷无尽,也就是“道。由此可见,室内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有在阴阳变化的时间进程中才有意义。

同类推荐
  •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本书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秉持“融贯学科”的系统理论观,探索古镇保护研究的地域时空视角与理论方法。研究立足于城市规划学科,以巴蜀古镇为课题对象,在古镇保护历程回顾的基础上,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分析了古镇保护导向,并对古镇保护的总体策略、技术方法与制度环境进行了展开研究,意图探索并建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的基本理论。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建筑学、历史学、城市社会学、文化地理学等研究、设计及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 工程地质基础实习实验教程

    工程地质基础实习实验教程

    本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课程的基础实践类教材,书中系统介绍了工程地质基础实习的内容与方法。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常见主要造岩矿物和岩石的基本特征与实验室标本鉴定的基本方法,野外地质实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与分析,地质图件的识读与分析,滑坡的现场调查与稳定性分析,北京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北京地区地质实习路线的基本地质特征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等内容。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各专业及相近专业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土木、水利、交通等有关专业领域的师生学习、参考。
  •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本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 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

    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策略两方面全面总结了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手法。分析了建筑与景观形态整合的缘起,进而在历史和文化的维度上对不同文化和时代的建筑与景观的整合形态进行了分析解读,并进一步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代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理念。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解析了景观形象、空间和结构三个层面的形态构架,结合大量建筑实例,从这三个层面分析、归纳和总结了当代整合于景观的建筑设计手法。本书可供建筑和景观设计领域的从业人员、城市管理人员以及大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学科等相关学科的师生参考。
  •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中国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代建筑是从中国营造学社建立后逐渐展开的。从中国营造学社名称看,其“营造”两字即取自于宋代的《营造法式》,因此也可以说,近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首先是从关注《营造法式》开始的。中国营造学社所创立的以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和所取得的大量实证性成果,为中国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虽然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的中国营造学社于1946年无声地消失了,但它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余波至今仍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和文物建筑保护。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多学科的关注和各类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把中国建筑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信仰收集系统

    信仰收集系统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至死方休。我将不娶妻、不封地、不生子。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我是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神明的坚盾。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神明,今夜如此,夜夜皆然。楚云带着信仰收集系统穿越了,这个据说上一任主人是鸿钧的系统。异界传教太麻烦,那些粗鲁的光明神教和阴险的黑暗神教每天都要来送经验,就不能和平的解决问题吗?重建华夏神话世界的楚云看着脚下的芸芸众生,无聊的继续去调教那些狂热的小姑娘了。(本书合理YY)
  • 星盟特攻

    星盟特攻

    四百年后,太阳系发生粒子风爆,太阳系中只有地球幸免于难,粒子风爆后,宇宙中出现一个叫做星联盟的统治联盟,星联盟中有宇宙中一百七十八颗生命星球体组成。每一个颗星球都有自己的编号,地球编号为D36号星球,每一个编号所代表的是在联盟中的排名,也是资源分配的排名。联盟中存在一支最高执法队名为星盟特攻队,林楚作为地球上唯一的一名星盟特攻队队员,他所代表的是整个地球。
  • 万古阵皇

    万古阵皇

    人活一世不可胜天,万古之下终归尘土,少年从微末而来,不甘天命,逆天而起,一剑泯苍生,一手葬诸仙,一阵断万古,一念化诸天!
  • 美女总裁的终极特种兵

    美女总裁的终极特种兵

    【火爆新书】总裁遇到兵,暧昧理不清!最强特种兵‘叶凡’,一个任务出现意外,导致提前退伍,回繁华都市,由于缺钱找工作,竟成为了一位美女总裁的保镖,更要命的是美女总裁竟跟两位绝世大美女同居,作为贴身保镖,自然要跟着一起睡了,这……不太好吧?之前回归的计划彻底打乱,一位位不同身份的绝色美女跟他产生说不清的关系,要守护的‘家人’一下子,成群……【小曾已有两百多万字的完本作品,人品有保证,请放心阅读】
  • 陛下请接旨

    陛下请接旨

    【病娇男VS傲娇女】【纯爱撒糖CP】一贯吊儿郎当的公安大学女博士凤胭绯不寻常的穿越了,本来前途似锦,然而穿越之后,这专业知识成了安身立命之根本。 凤胭绯甚至怀疑这老天爷是不是看专业分剧本,不然怎么别人穿越都是郎情妾意,种田富裕,她却是命案缠身,危机四伏,风里来雨里去。 还有,她一心只想做个无忧虑小富婆,奈何有了倾城色,惹了一身粘人桃花债,实属恼人。 “绯绯,绯绯……”月夜里一声声的痴唤,是融进他骨血的名字。七窍玲珑心,阴谋诡计环环相扣环环解,却无法自控,整个人陷进他的深情里。我爱你,深爱你,无论碧落九天,地狱黄泉我都陪你。
  • 网游华山论剑

    网游华山论剑

    这是一本不一样的网游,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当全息模拟游戏到来,玩家在游戏中可以当成是一种穿越,进入到一个由AI组成的真实的世界,这里有喜怒哀乐,有恩怨情仇。屈席本来是巅峰王者的存在,却遭到背叛,且看他如何再次归来,逆流而上,华山论剑,一战封神。
  • 纯白魔女

    纯白魔女

    星河璀璨,未来莫测,异族争霸,大魔纵横。人类文明进入星际时代,以超能机甲为神舟,踏上星空进化之路。星空诡谲,犹豫,就会败北。“那么和我一个女高中生有什么关系呢?”“毕竟又要赚学分,又要考试,女子高中生也是很忙的!”?书友群:688300822,欢迎大家的加入。
  • 偏偏少年赖上门

    偏偏少年赖上门

    顾城野抚摸着姚菁菁背部那狰狞的疤痕,眼泪落下滴在那猩红的颜色上“一定很疼吧,一定很疼”顾城野颤抖的说不出话。“没有,时间那么久了,我都快忘了”姚菁菁轻轻的说着安慰他的话“有生之年,顾城野绝不让姚菁菁再收到一丝一毫的伤害,你自己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