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1100000050

第50章 康熙智除鳌拜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皇帝第三子。顺治病死后继位,为清入关后第二个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帝继位的时候只有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国家政务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个辅政大臣掌管。四个辅政大臣中,鳌拜虽位居四大臣之末,但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苏克萨哈又隶属正白旗,是多尔衮部为索尼所恶,因而鳌拜得以擅权。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鳌拜结党营私,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有时还敢在朝堂之上,当着皇帝的面呵斥大臣。朝贺新年时,鳌拜身穿黄袍仅其帽结与康熙不同。

少年老成的康熙,不仅意识到鳌拜的存在直接威胁着自己的权力和安全,而且更知道现在自己正处于劣势,不具备反击的实力,只能静观其变,等待时机。为了不打草惊蛇,康熙有时还要随机应变与之周旋。有一次鳌拜装病,康熙去探望他。康熙的侍卫竟然在鳌拜的床席搜出一把刀,当时的局面很是尴尬。小皇帝却从容镇静,笑着说:“刀不离身是满洲故俗,不要大惊小怪!”小皇帝的机智可见一斑。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开始亲自执政。这时候鳌拜不仅毫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当时,四位辅政大臣中的索尼已经病逝,遏必隆依附于鳌拜,只有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与鳌拜不和经常发生争执。为了巩固自己目前的权力,为将来篡位做准备,鳌拜指使同党给苏克萨哈罗织了二十四款罪状,要求判处苏克萨哈以及族人死刑,并籍没家产。康熙帝心知肚明这是鳌拜的诡计,因此坚决不允。鳌拜竟然在朝堂上跟康熙帝争执起来,后来竟挽起袖子,拔出拳头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气,但是一想鳌拜势力不小,只好忍痛将苏克萨哈杀了。

至此,四位辅政大臣只剩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遏必隆,鳌拜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虽然康熙已经亲政,但鳌拜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毫无归政的意思。康熙决意铲除鳌拜。但是,当时鳌拜的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酿成大变。康熙决定不露声色,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满族的一种角力游戏,类似摔跤)。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

康熙八年五月,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然后他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此前常常出入宫廷,不是什么奇事。这次一召,他也就大大咧咧地来了。等到鳌拜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一代骁将就这样戏剧性地败在一群少年手下。

接着,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众大臣审讯之后,宣布鳌拜犯有三十条大罪,应处以革职、立斩。但康熙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遂对他宽大处理,免除死罪,改为终生禁锢。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

——选自《清史稿·圣祖本纪》

【智慧心得】

韬光养晦,不露锋芒

如果将中国历代帝王按照智商高低的大小进行排名,那么康熙皇帝无疑会名列前茅。康熙皇帝的聪明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他明辨是非、洞悉忠奸,更表现在他善于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智慧。

所谓的韬光养晦,指的是一个人、一个集体或者一个国家,能够掩藏自己的真实动机,以麻痹对手,先争取生存发展的空间,然后获得竞争中胜利的策略。之所以要选择这样一种策略,是因为竞争是很残酷的,一方的胜利是以另一方甚至是另几方的失败为前提的。一旦我们过早的暴露自己的真实意图,必然会引起竞争对手的警觉,使他们早做准备来应付挑战,这样就增加了胜利的难度。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过早的暴露自己的锋芒,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东汉质帝即位的时候只有八岁,皇权操纵在大将军梁冀手里。梁冀为人骄横跋扈、胡作非为,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汉质帝虽然年纪小,却十分清楚自己才应该是无上的至尊,而梁冀的所作所为分明是在威胁皇权。因此,他渐渐对梁冀的行为产生不满。有一次,梁冀又在朝堂上目无君主大放厥词。小皇帝忍无可忍,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指责梁冀说:“你真是个跋扈将军!”梁冀听了,不禁冷汗直流,心想,这孩子小小年纪就那么厉害,长大了还了得。于是,暗下毒手,毒死了这个八岁的小皇帝。

与汉质帝相反,如果我们在对方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发展自己,积蓄力量,那么等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大兵压境,为时晚矣。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最后自缢煤山,做了亡国之君,但是实事求是地分析,朱由检这个人还是很有韬略的。但是自他成年以来,与自己的兄弟相比,从未表现出天生异禀,卓尔不群。朱由检这样做其实是有苦衷的。

当时的明朝,生杀予夺的大权不是掌握在身为皇帝的明熹宗手里,而是控制在魏忠贤手中,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都有他的亲信。随着权力的扩大,魏忠贤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他害怕将来帝位的继任者不甘心受自己的摆布,因此,一旦哪个皇子表现出才智,他立即将其谋害。崇祯的哥哥和弟弟就因此而先后被魏忠贤害死。朱由检明明心里愤恨,但他表面上却满不在乎,通过这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愚鲁,迷惑魏忠贤等人。待到一朝登基,大权在握,崇祯皇帝马上大张旗鼓地抓捕阉党,首犯魏忠贤畏罪自杀,余党也都受到应有的处罚。

在这种明火执仗的斗争中,无论是优势一方还是劣势一方,都需要适当收敛,不可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实力暴露出来,就是在正常的升迁竞争中,也需要韬光养晦,藏锋隐芒。

一个人要积极进取,就要得到领导同事对你才能的认可,要认可你的才能就需要你尽力抓住一切机会展示才能优势。这本是一组正常而简单的因果关系。可是社会决不会像哲学书中的因果关系那么简单,过度地显露自己的才华,发挥你的优势,有时不仅不能够让你青云直上,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一方面,这是由我们的民族心理决定的。在国外,一个人可以大声地宣称“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在中国,尽管人人都有这种上进心理,却不能直接表露出来。一旦这样做了,就会被扣上官迷、有城府、野心家的帽子。那些原本在事业上缺乏追求的人会主动疏远你,以减轻心理压力;那些同样有进取心的人们也总喜欢将目光集中到浮出水面的竞争对手身上,大家结成攻守同盟,先除去显性的威胁再说。这就是古人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枪打出头鸟”。所以,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时候,一定要适应中国的游戏规则,虽然彼此心知肚明,但决不说破。就如同元末农民起义的时候,各路起义军首领都有称王称霸的野心。特别是朱元璋这一路势力发展越来越快,可是大家却都不把精力集中在他身上。原因就在于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韬晦战略,迟迟不肯打出帝王旗号,减少了对手们的敌视情绪。

另一方面,锋芒太露还会令前辈对你有所戒心。不论是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人员的晋升是由下向上,层层推进的。很多人甚至是熬到头发花白才拥有今天的位置的。突然之间,一个年轻后生因为学历高,能力强早早坐在自己身后,还深受一把手的青睐。这时他们的感觉里不光是嫉妒,还有辛酸和将要失去位置的恐慌。而这些人又城府极深,决不会像你的同事一样与你针锋相对的争口舌之能,更不会明刀明枪的和你争宠夺功。他们会利用自己经常与更上一级领导见面沟通的机会,诋毁你的名誉,贬低你的才能。而你就会在毫无防范,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失去晋升的机会。

贾谊是西汉时洛阳人,少有才华、见识超人,十八岁时,便以诗书闻名于乡里。后来经吴廷尉向孝文帝推荐,被任命为博士。当时的贾谊年仅二十岁,是博士中最年轻,每次有诏令议事,年老的博士都不能应对的,贾谊却对答如流,大家都自认才学不如他。文帝更为赞赏贾谊,给予越级提升,一年之中升到太中大夫。贾谊更是不负众望,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提出卓有见识的建议,并抨击当时的弊政,极力主张改革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当时许多律令的重新制订,如促使列侯返回封地,都是贾谊发难建议的。巨大的成绩令文帝十分赞赏,同时也令周勃、灌婴等为代表的老臣深感不安。

当文帝拟定任贾谊为公卿时,这些人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黄口孺子这么轻而易举地爬上自己半生心血才赢得的位置,并逐渐取代自己在朝廷中的影响。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反对这一决议,并诋毁说:“这个洛阳来的人,年纪轻轻的初学之士,整天想着独揽大权,纷乱诸事。”众口铄金,文帝开始对贾谊的才能和品质有所怀疑,并逐渐疏远了他,再也不用他的计策。后来汉文帝把贾谊贬出长安,到长沙任长沙王太傅,随后又任梁怀王太傅。由于长期的不得志,再加上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最后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三岁。

对于与这些元老级人物之间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在于谦让不争,适当给予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维护自尊的机会。据《国语》记载:

一天,范文子很晚才从朝中回来,他的父亲范武子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文子得意地说回答说:“有一个秦国客人在朝廷上问了许多隐伏诡谲的问题,大夫们都不能回答。我知道其中三个就作了回答,所以回来晚了。”

武子很生气,教训他说:“大夫们不是不会回答,而是尊敬长辈。你这小子凭三件事在朝廷上贬低别人,我要不在了,我们家族在晋国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说完气得直拿木杖打他。范武子之所以如此动怒,是因为他深谙官场的险恶和为官之道。他认为,过度地显示自己就会贬低前辈领导,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不语,把机会留给前辈去表现,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后辈并不能完全超越自己。对集体来说,他们会感到自己这个老人儿,还是很有价值的。

但是要说明一点,韬光养晦决不等同于钻空子,坐等机遇,更不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而是在一段相对平静的时间里,趁对手不注意,以超过他的速度发展。这本质上属于一种积极上进的策略。就如同凶猛的大鸟在袭击目标之前,一定先隐藏起来一样。

同类推荐
  • 混在古代当王爷

    混在古代当王爷

    我叫赵信,天生的富贵闲人,生来最大的梦想是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是圣人却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只好爱江山更爱美人。
  • 另一半中国史

    另一半中国史

    英国有一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成功与失败、兴盛与衰退、辉煌与悲怆、交替与更新,也预示着人类的未来。“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的最大作用正如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所说的,“历史之特殊功用在于能使人明白某种政策或政见的成败原因”,“使我们更谨慎、更大胆地面对现实”。历史的作用决定了历史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然而历史也往往最容易被改写,因为“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中国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的,富饶的黄河流域成为华夏族的源头,而生活在这里的黄帝、炎帝成为华夏族共同的祖先,缔造了华夏文明。
  • 大明帝国之再起

    大明帝国之再起

    君非君,臣非臣,千乘万骑漫胡尘。大明王朝已经到了危若累卵的时候,关外有凶残的建虏环伺,盘踞辽东,关内的士大夫们却依旧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朝堂上党争依旧没有停歇,甚至越演越烈。崇祯皇帝朱由检望着这满目疮痍的乱世,手持三尺之剑,决心重塑一个崭新的大明王朝。故事从崇祯二年的冬天开始......
  • 三国之我拐走刘备的人

    三国之我拐走刘备的人

    一次兼职,却因为遗迹中董卓的玛瑙匕首,穿越成三国乱世荆州外一贫民。好在有玛瑙匕首在,吴凉笑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再活一世,又岂可庸碌一生,逐鹿中原?带我一个!只是……好像没有人手啊……几年后。“该死的吴凉,把我的手下全都忽悠走了!”刘备欲哭无泪。
  • 明末乱世特种兵

    明末乱世特种兵

    明末乱世,崇祯年间,外有异族入关抢劫,内有陕西起义军,朝政腐败,土地兼并,民不聊生,一特种兵王志因一次任务穿越明末,娶公主,兴科技,扩疆土,且看王志如何振兴大明。
热门推荐
  • 圣帝绝恋彼岸花开

    圣帝绝恋彼岸花开

    [凤求凰系列]万年的恋情,一朝粉碎,当佳人回首之时,那人是否还在原地等待,远古众神皆双双陨落,他们又该何去何从。纵使轮回百世,我依旧爱你。彼岸花开,痴等万年,爱上你,是我生生世世的宿命。(男强女强,虐心,1v1)
  • 宠妻无度之寒兮天下

    宠妻无度之寒兮天下

    御寒轩,我何德何能,值得你为我如此?-云兮(放心,绝对的宠文)^?_?^
  • 重登仙途:绝世风华

    重登仙途:绝世风华

    她是冰中封印的千年美人,一朝破冰而出只为复仇,只为千年前的一个真相他是她千年的执念,深情款款的面容,隐藏的是爱还是恨其实正常剧情是这样的:“阿生么么哒!”某人无赖往上凑“滚!”某女冷声“嘤嘤嘤~~~~阿生你伤了我对你的一片真心。”某人捧心‘痛哭’“我再说一次,滚!”某女拔剑注:本文非穿越,无良作者可能间断更文,亲们入坑需谨慎哟!现更名为《重登仙途:绝世风华》
  • 龙魇幻想:尘汐若梦今生缘

    龙魇幻想:尘汐若梦今生缘

    尘汐若梦,痴心难付,缘已灭,魂消梦断有谁怜。眉间若雪,一生错爱,见亦难,千年思念化香魂。雪见,前世为天庭百草仙子,救死扶伤,有超高的医术,仙界神花曼珠沙华的守护者。爱慕同门师兄若风,与其有之三世情缘之劫。因若风与凡人相恋被天庭发现,被剥去仙籍,永世不得为仙,并且三生七世断情绝爱不得与相爱之人厮守。为化解心爱之人的诅咒,雪见甘愿忍受千年风吹雨打的考验,终获得下凡人间与心爱之人相见一次的机会。有些感情有些事,它不一定会得到,却一定会失去。女主的一生爱恋犹同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今世她能否把握机会唤回爱人的心...
  • 新版落魄小子

    新版落魄小子

    穷人出身,意外认识了小灵,本文纪录他和她的故事,从底层爬到最高层的梁平,还会有以前的憧憬吗?欢迎大家观看新版落魄小子,作风有点改变,本文还会融合一下现实的事情下去,所以本文有点意思(作者现实中有事情先断更一段时间)
  • 小巷先生

    小巷先生

    短篇小说(特别短),灵感来源于歌曲:尽管我们手中空无一物。
  • 慢慢喜欢慢慢爱上

    慢慢喜欢慢慢爱上

    程妗一直以为自己对割舍的定义,那就是从放下的那一刻起直至后来的死亡也都不在有任何牵绊。可她这一次错了,错在了对词语妄断的定义,更错在了对老天爷的安排
  • 神魔之钥

    神魔之钥

    是谁?,开启了神魔之钥,超能力者的浮现,神秘又黑暗的组织。让我们一一找到答案。这是关于主角一步一步揭开事实真相找寻儿时的玩伴的故事,有超能力,但尽量不那么无敌,我很讨厌后宫、网游类的作品。所以男主身边不一定有很多女人,总之希望大家喜欢看,有意见随便提,别骂人就可以了,本人是个实在人,谢谢,o(∩_∩)o
  • 风尘隐侠鹰爪王4

    风尘隐侠鹰爪王4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