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8100000033

第33章 与民同乐

◎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 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统治者如何能得民心?孟子认为,能“与民同忧乐”也算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与民同忧乐”,简称“与民同乐”,其原理按孟子的概括就是:“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为了劝说梁惠王,尤其是齐宣王能与民同乐,推行“王道”、“ 仁政”,孟子可说是用心良苦,很费了一番口舌。

孟子去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水池边,眺望着鸿雁和麋鹿,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问孟子:“贤德之人也喜欢享受这些东西吗?”其中隐含着轻视孟子的意味,意思是你们这种讲求仁义道德的人是根本不懂得享乐的。孟子不客气地回答说:“只有真正贤德的人,才能享受这些东西;不是贤德的人,有了这些东西也享受不了。”更进一步,孟子借这个话题,给惠王上了一堂严肃的“政治课”。他借文献的记载,通过历史上贤君周文王与暴君夏桀的鲜明对比,讲明了统治者应该“与民同乐”的道理:统治者必须与民众忧乐相通,体恤下民;百姓高兴了,统治者自然也可以高兴。这是“仁政”才能引出的上下和谐的政治局面。反之,把自己的享乐建筑在百姓的痛苦之上,这种享乐不仅难以持久,而且即使具备了享乐的条件,也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与梁惠王相比,齐宣王对孟子还算有足够的尊重。尽管对孟子的劝说他一样不愿听,但态度较好,也比较坦白。不过,宣王又是个滑头人物,很会打岔,转移话题。他们之间有好几次关于这方面的有趣对话:

宣王说自己喜欢听世俗的流行音乐。孟子提出娱乐本身不是问题的关键,同样是娱乐,施恩惠于百姓的君主还是能得到百姓的拥戴,使百姓困苦的君主得到的却是百姓的反感乃至唾骂。

宣王说自己游猎的花园百姓嫌太大。孟子提出花园的大小不是问题的关键,文王的花园比你大近一倍,但百姓还嫌太小,因为文王能与百姓同享花园之利。

宣王一问政事,孟子就往“王道”、“仁政”上靠。宣王受不了了,经常一面给孟子戴高帽子说“这太好了”,一面赶紧打岔开溜说自己素质不够做不到——“寡人有疾”。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一次比一次厉害:先推说自己有“好勇”的毛病,孟子顺势就说周文王、周武王的“大勇”事迹来宣传“王道”、“仁政”。接着又推说自己有“好货”的毛病,孟子顺势就说周朝开创者公刘也爱钱财,但能“与民同之”,不失为“王道”、“仁政”。最后干脆推说自己有“好色”的毛病,看你这个自称“圣人之徒”的孟子究竟如何应对。这也没难倒孟子,照样举出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也喜欢自己的妃子,但能“与民同之”,让其治内内没有找不到丈夫的老姑娘,外没有娶不到老婆的穷光棍(“内无怨女,外无旷夫”),亦不失为“王道”、“仁政”。总之,孟子的态度是纵使你千变万化,我自有一定之规,先举个历史上的例子给你看看,然后借题发挥,运用“与民同乐”的原理,把话题引向他“王道”、“仁政”的主题上去。

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对国君说的,但这句话经北宋大儒范仲淹的引申发挥——“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来成了读书人也应该追求的理想人格。不过,有人对范仲淹的引申发挥很不满。谁?清朝的那些皇帝们,包括电视剧里演得煞有介事的那个雍正,他治笃信理学的吕留良、曾静的那场著名的“文字狱”,就明显含有此意。而他的儿子乾隆就更挑明了说:你们读书人讲“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我皇帝不就要“下岗”了吗?那个号称“铁齿铜牙”的“大烟袋”纪晓岚(纪昀),因婉转地讲了江南百姓不堪忍受乾隆屡次“下江南”所摊派的重负,结果引来乾隆一顿臭骂:看你有点学问才给你个官做做,这就如同养个娼妓一样,你居然敢议论国家大事!

要想让那些皇帝“与民同乐”,谈何容易!

说了不少孟子的“仁政”思想,总结一下,权作这本小册子的结语吧:

必须承认,包括“仁政”在内,孟子的许多思想,在道理上说都是对的,但在现实中却很难行得通。真正的儒家思想家都是理想主义者,只愿根据自己认定的信念去言、去行。许多时候他们很无奈,但无奈还得坚持,因为他们富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情怀和意志。

或许你会认为孟子缺乏浪漫,不够洒脱,但你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猛志和毅力,那么一以贯之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想用道德规矩的天性唤醒世人,尤其是统治者,劝他们放下屠刀。但很不幸,没有多少人理会他的主张。

仁义仁义,奈天下滔滔者何?隐者长沮、桀溺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孔子、孟子又岂会不知道,那他们为何还要硬做?又为何不隐居起来呢?孟子回答了前者:“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立事业,传给后代,为的是能世代继承下去。至于成功与否,那就要看天意了。现在你又能怎样呢?也只有努力行善罢了。)孔子回答了后者:“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我们既然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如不同人群打交道,又同什么打交道呢?要是天下太平的话,我是不会来改变这世道的。)

原文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梁惠王上》)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古之人:这里指古代的“贤君”。《汤誓》:《尚书》篇名。时:是,这。害:通曷,何时。女:通汝,你。今译

古时的贤君能与民同乐,所以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尚书》的《汤誓》中说:“这个太阳(指夏桀)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与你一同灭亡。”老百姓要跟他一同灭亡,即使他有高台池沼、飞禽走兽,又怎么能独自享受下去呢?

原文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

刍荛者:割草打柴的人。雉兔者:捕野鸡野兔的人。郊关:郊外。阱:陷阱。

今译

周文王的花园,方圆七十里,割草打柴的人能去,捕鸟打猎的人也能去,文王与百姓同享花园之利。百姓认为它小,不是很自然吗?我刚踏上齐国边境,先打听齐国有哪些重大禁令,然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国都远郊有个方圆四十里的花园,射杀园中的麋鹿,如同犯了杀人罪一样,这就等于在国中设了个方圆四十里的大陷阱。百姓嫌它大,不也很自然吗?

原文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

非:前一个意为埋怨,后一个意为不对。

今译

人们得不到(这种享乐),就埋怨他们的君主。得不到(这种享乐)便埋怨他们的君主,是不对的;作为百姓的君主却不与百姓一同享受这种快乐,也是不对的。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他们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愁为他们的忧愁。乐与天下同乐,忧与天下同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

原文

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

何有:何难之有。

今译

如果大王喜爱财货。能与百姓一同享用,这(对实行仁政)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大王喜欢女色,也能满足百姓这方面的需求,这(对实行仁政)又有什么困难呢?

同类推荐
  • 孟子学院

    孟子学院

    如今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钻研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致力于拓展业务的管理人第一要务。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很复杂,确实如此。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也有人说管理很简单,其实,如果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实行,也确实很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但关键是要能实施成功而有效的管理,把工作程序合理化、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老庄人生:老庄哲学里的经典人生》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大象”就是大道的形象,一面它“大象无形”,一面它又像一头大象:庞大,有具体的形状,并且在走。庄子说:“心斋”,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心珍视起来。斋戒三日,对此心,如对神。
  •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行走中的言说:一个思想背包客的心路历程

    科学人文系列。本书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于科学、哲学与文化的全方位思考,主要集中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技与社会以及科技政策等。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语言流畅,适合爱好哲学的大学生及其他科技工作者阅读。
  • 情商的迷思:一种动物精神的导论

    情商的迷思:一种动物精神的导论

    本书是一本关于情商的长篇论著,用“输入维度”以及“输出维度”对“情商”进行描摹,给“情商”铺垫一个哲学基础,尝试整合“作为一种被严格定义概念的情商”,“一种唯心的、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和“一种情感主义伦理学”。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农民大明星

    小农民大明星

    新书《这个明星有些咸鱼》发书了!恭请各位大佬移驾赏阅!……一场意外,李凡重生到一个与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他住在小桥流水,如同世外桃源的乡下。他开了一个农庄,过着悠闲的乡村生活。这里有各种美味食材,更有神秘的护庄神兽,以及种种传说。他的农庄闻名全球,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纷纷前来。闲暇之余,他写童话,被封为“童话大王”;他写武侠,成为了武侠宗师;他写诗、写歌、写剧本、画漫画、拍电影……他让地球上的经典,在这个世界重现……他是小农民,他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明星!本书建群了,群号:530980493。欢迎大家来坐。
  • 魅世皇妃

    魅世皇妃

    夏清璃,夏国的璃芮郡主。十六岁之前,无忧无虑;十六岁之后,飘若浮萍。他们三人惊才艳艳,都是这乱世的霸主,是世人敬仰的英雄,哪个才是她的真命归属?
  • 独宠

    独宠

    遇到禾生之前,沈灏从未觉得儿女情长有何乐趣,女人对于他而言,是一碰就晕的存在。遇到禾生之后,沈灏发现,他这二十八年简直白活,爱情竟比权利更让他着迷。“我嫁过人,丈夫刚拜完堂就死了,你不怕被我克死么?”“不怕,求嫁。”
  • 夫人可否许我一生

    夫人可否许我一生

    原本是21世纪的天才清华学女,在一次任务中无奈穿越到古代,成为顾府的大小姐顾念之“听说顾府的小姐,丑陋不堪,才疏学浅”“What??”好吧!不枉穿越一世,我定让你脱骨换胎!“夫人,今晚可有空?”身旁狡猾的男人说。“今天没空,以后更没有空!”尼玛,怎么还嫁给个傲娇王爷?我这辈子算是完了!!
  • 红楼别梦之溶黛情缘

    红楼别梦之溶黛情缘

    一卷红楼思几重,只缘此情与君同。恨无生花妙笔在,唯将终夜述文中。他,叱咤风云的一代侠王;他,负剑而行的青年侠客;她,美貌与才情并重的江南弱女。穿不尽绫罗与绸缎,谁曾见骨肉相残;咽不下玉粒与金波,谁曾知孤女心寒;道不尽甜言与蜜语,却不见落井石下。又是水溶与黛玉的故事。不过这里没有穿越,没有魔法异能,有的只是情比金坚。这里的黛玉终于得到了原来期盼却又不可得的幸福。
  • 重生到龙神天下

    重生到龙神天下

    龙神世界,无法想象的小说。李凌寒、18岁、本想着报了家仇,就可以轻轻松松地生活和环游世界。可是事情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被自己的亲舅舅们,带到悬崖边,本来想把他扔入大海,可是没想到,跟自己其中的一个舅舅,同归于尽,投向大海,陷入深底的漩涡!重生到龙神世界。看李凌寒怎样生存与这个不认知的世界,遇到亲情、友情、爱情、背叛、磨难、苦痛和生死,看他怎样闯出个精彩人生!
  • 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放弃的自己

    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放弃的自己

    年轻时就要胆大一些,在多变的世界面前,勇敢地打出自己的牌,展示出闪亮的自己!人生所有的完美演出,都是来自日积月累的准备;把握住当下,不怕输,执着追求梦想,你的生命会因此而精彩!年轻是最大的优势,绝不能作为浪费的资本;在“拼搏”的征途上,别让行动毁在口号上,你要做的除了行动,还是行动!
  • 黑色幻想:信仰

    黑色幻想:信仰

    我想写的就是一个孤独的小男孩在经受了冰冷的现实后期盼着再次得到爱的故事。在这里,黑子学会了魔法,认识了许多朋友,也有一批追随者,他的生活每天都充满新意。在这里,他拥有黑暗神殿的宝藏,有用不完的金币,有吃不完的美食。在这里,他的性格逐渐走向开朗,也磨砺的更为坚韧。在这里,只要敢想,什么都能做到……当他带着追随者踏上旅途,第一次点燃代表信仰的神坛时,冒险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 三个影子

    三个影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从生下来一直陪伴自己,直到死去。世界上有一个人没有影子。不幸的尤朵拉没有自己的影子,六岁那年她的影子突然消失了,于是她成了在普通人眼中的怪物,没有影子的怪物。尤朵拉每天躲在黑暗的屋子里不敢出门,她受不了别人见到她就躲闪的样子和指指点点的眼神。却期待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最终,他的父亲赫尔多伯爵认为她是不详的人,抛弃了她。尤朵拉从那以后再也没见过人类。直到十年之后的某一天。尤朵拉,可爱的,美好的赠礼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