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8100000026

第26章 怎样才能搞活经济

◎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

◎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

◎ 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

孔、孟强调“义利之辨”,但他们并不否定求“利”。如孔子就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就是说,追求富贵、摆脱贫贱是人人都想的,但追求和摆脱的方法必须合乎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义”。承认不承认此点,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尺度。这才是原儒意义上的“义利之辨”。后来的“儒商”——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徽商——讲求“诚信为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买卖不成仁义在”等等,其来有自。

说到这里不妨再引申开去讲讲孔、孟对经商和搞活经济的看法。那个后来为孔子守丧六年的高足子贡(端木赐),一向有经商的头脑,会赚钱。孔子说他:“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这里,“受命”有多解,或曰不做官、或曰不安本分,不害文意就不去纠缠了;“亿”是判断、猜测。子贡有生意眼,猜测市场行情准得很,孔子不仅没反对,且语气还颇多嘉许。还是这个子贡,一次问孔子:这里有块美玉,是把它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求个好价钱把它卖了?孔子回答:卖了它!卖了它!我就在等肯出大价钱的人!(原文是:“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这是成语“待价而沽”的出典。君子比德于“玉”,“善贾”则喻贤君,孔子虽以此来表明自己想出仕做官的积极用世精神,但从中不也透露出他很强的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吗?

孟子也不逊色,他在批驳农家许行反对社会分工时,不仅充分肯定了商业活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更明确点出贸易交换的价格规律,不能乱来。费料费时的大鞋子与省料省时小鞋子一样价钱,谁都愿意去做小鞋,那大鞋岂不没人做了?又如他骂得那个“贱丈夫”商人,他不守商业规则、抢占高垄、左顾右盼,欲一罔市利。孟子的话虽然另有所指(暗讽齐宣王),但就商言商,垄断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孟子看得非常清楚。至于中国历史上的商业税是否就是从征这个“贱丈夫”的税开始的,恐怕也考证不出,就不必费心了,孟子用意不在此点。

无疑,最精彩的是孟子对如何搞活一个国家经济的观点。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解读:在市场上,提供场所让商人存货但不征税,如商品滞销国家按法征购而不使其长期积压,那么天下商人都会高兴,愿意到你这里来做生意;关卡上,只稽查而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会高兴,愿意到这样的国家来旅游和消费;种田的人,只须帮着耕种公田而不必另交租税,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会高兴,愿意留在田里来耕种;居民不必交纳额外的赋税、服额外的徭役,那么天下的民众都会高兴,愿意到这样的地方来居住。这其中除最后一点不太适应现在人口过剩问题(古代则相反,争取劳动力是成为大国、富国的重要国策)之外,其余数点,不就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等)、重视“三农”问题、全面搞活国家经济的“古代版”吗?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孔、孟决不是如后世一些陋儒所描述的那种只讲伦理道德、不讲民生经济、迂阔冬烘的“圣贤”。

原文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孟子·公孙丑上》)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廛:货栈;廛而不征,提供货栈而不征租税。法:贸易法;法而不廛:按法定价格收购。助:耕种公田。廛,无夫里之布:这里的廛指百姓住宅;无夫里之布,指没有额外的赋税徭役。氓:通民,多指从别处迁来的百姓。今译

市场上,提供藏货的货栈而不征税,遇上货物滞销按法定价格征购,不让它们长期积压在货栈中,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会高兴,愿意把货物存放到这样的市场上;关卡上,只稽查而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会高兴,愿意取道于这样的国家;耕田的人,只须帮着耕种公田而不必另交租税,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会高兴,愿意到这样的田里来耕种;居民不必交纳额外的赋税、服额外的徭役,那么天下的民众都会高兴,愿意到这样的地方来居住。

原文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

蓰:五倍;什、伯、千、万:都是指倍数。

今译

货物的品种质量不一致,是货物本然的情形。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你强把它们等同起来,这是要淆乱天下。大鞋小鞋一样价钱,又有谁肯做(大鞋)呢?

原文

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孟子·公孙丑下》)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

贱丈夫:低贱、受人鄙视的男子。龙:同垄;垄断,指平地耸立突出而又四面隔绝的土丘,作动词用有网罗市利之意。征:征税。

今译

古代的集市贸易,人们都是把自己有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没有的东西,有关部门对此加以管理罢了。有个低贱的男人,一定要找个唯一突出的高丘登上去,以便四面张望,把集市上贸易的盈利都网罗过来。人们都觉得此人卑鄙下贱,因此便对他征税。向商人征税,就是从这个卑鄙低贱的男人开始的。

同类推荐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和气生财

    和气生财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语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语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道德高于一切

    道德高于一切

    这本《道德高于一切》每一个人都是从管理自己开始学会管理他人、管理组织、管理企业、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管理自己最关键的是管理自己的心灵,管理别人也同样要从管理心灵开始。而道德就是心灵的最高管理者,她为我们的心灵世界站岗放哨,并捍卫着我们心灵的尊严,也保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受社会污浊之气的侵染。
  •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韬略“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毛泽东在1944年时对“忍耐”所做的一段精辟的剖析。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马南邨
热门推荐
  • 睥睨

    睥睨

    仙林中尔虞我诈,争斗拼杀,稍有不慎就会魂飞湮灭。且看少年陈子俊如何历经奇遇、磨难,最终红颜相伴,傲笑仙林!
  • 快穿游戏之花样女孩乖一点

    快穿游戏之花样女孩乖一点

    一次次的游戏,一次次的相逢,一次次的热恋,他们真的会动心吗?ps:1对1,双洁,甜宠文
  • 妖姬凶猛

    妖姬凶猛

    终于学会召唤术啦!往后余生,有钱是我、牛叉是我!可是……看着结界中走出的巨大妖兽,关成陷入了沉思。“我该不会被噬主吧?!”(平行世界,拒绝反驳)
  • 衍道纪

    衍道纪

    斗者强身健体,凝结斗气,只手破苍穹。魔法师冥思苦想,凝练精神,一念裂天地。炼金术士勤学苦练,绘制魔阵,智力造万物。希灵大陆,万族林立,群豪争霸,乱天动地,问苍天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从神秘的无尽翰海走出,一切都将从这里开始。
  • 我能看见它们

    我能看见它们

    它们已经介入我的生活,最近越来越猖狂,慢慢开始可以操纵我了接下来就让我讲讲我的故事吧,要认真听…别开小差哦……[暂不更新,半月后开始正常更新,我要去往各地寻找素材。]
  • 法祖

    法祖

    再续传承,魔法当兴!“吾名萧夜,今得证法祖之位,一年后将于东海逍遥岛重演魔法规则,众生有缘者皆可前来听之!”……流落异界的现代青年一步一步成长为异世界鸿均式的人物,重演魔法规则,弥补天地规则的缺失。一代法祖,逍遥法外!
  • 绝品全才

    绝品全才

    不学无术但武力值极高的混混林宇,因为一场争斗意外重回十八岁。与此同时,他脑中多出了一个神秘系统。这个系统,竟然有强大的搜索功能。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绝品全才,从而开启了一段逆袭纨绔之路。
  • 青灯孤煞

    青灯孤煞

    爱一个人有罪吗?没有!爱一个尼姑有罪吗?……该死的,沉默是什么意思?……见鬼,他就是爱上一个尼姑了,怎么样?不怎么样,只是这条路会比寻常人更受罪一点罢了!仅此而已?呃,可能这个一点比寻常的计量要稍微宽泛一点!……
  • 时间网

    时间网

    对现实状况不满又无力改变的时候,你会怎么做?想回到小时候重新开启辉煌人生?在小学阶段涅槃重生?可是带着现在记忆的你有改变命运的能力吗?真的给了你这个机会你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不一样吗?
  • 一年之痒

    一年之痒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页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