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35900000018

第18章 中国篇(17)

“还送掉两个给人哩。小毛子给人家做养媳,他们家里穷,也在家里。”

“对了,还没有问你叫什么名子哩。”

“我叫凤子。”

听到这个好名字,却想到了许多不幸的小孩子们的名子了。她们叫金宝,她们叫银子,她们叫小喜子,叫小红儿……可是她们是贫贱的,褴楼的,饥饿的,她们毫无生气的在茅草棚里,在土坯洞里活着,像没有在地上映过一个影子似的那么寂寞,那么短促地又离散了又死亡了。不知怎么,这个初进城的风子,带来了一种时代的忧郁的气氛,仿佛把这一间房子罩得更阴沉了一些似的了。

晚饭的时候,让凤子也坐在一旁吃。拨了一碟腌菜,和空了一半的咸蛋。她吃得不住口,说也不住口:“我们乡里下的菜可没有这多油,一酒杯要炒一大锅,蛋是谁也舍不得吃,两个半铜板一个,拿去换盐换米,他们一贩到城里就卖六七个铜板了。我们有七只鸭,天天放到河里,有了歹人,偷一只,偷一只,偷一只,后来都偷光了。”放下了碗筷,拿手比着势子,说挺肥挺大的。她爹也想出来了,乡下的日子过不了。

问她爹会作什么,风子说顶有力气,会烧大锅的饭。

“我进城来爹爹送了我很远很远,他说他长了这么大还没有进过城,倒是我能来了。他又回去了……真的,他顶有力气,他会烧大锅的饭。”

她停顿着,像在探试着她的推荐有没有效果似的。

谁能告诉她的爹的力气有什么用处呢?城里头就是有千万个烧大锅饭人的地方,饥饿的乡里人怕也只是徒然望着他家里的那个张着大嘴的空大锅叹息罢?

吃罢饭,凤子到老虎灶冲水去了,去了很久,她的介绍人又来了。笑着,是一个狡猾的有油的家伙。他把风子带走了。

后院的陈妈说刚才老虎灶上有人拖凤子的辫子,摸她的脸。

“外边尽是歹人!”是她的结语。

凤子进城了,怕又到了城的另一隅了。城像一个张着口的大锅,恐怕不用油,也能炒熟了许多许多东西的罢。

(选自《度墟集》)

梦呓

——缪崇群

夜静的时候,我反常常地不能睡眠。枯涩的眼睛,睁着疼,闭着也疼,横竖睁着闭着都是一样的在黑暗里。我不要看见什么了,光明曾经伤害了我的眼睛,并且暴露了我的一切的恶劣的行迹。

白昼,我的心情烦躁,比谁都不能安宁,为了一点小小事故,我詈骂,我咆哮,有时甚或摔过一个茶杯,接着又去掼碎两只玻璃杯子。我涨红了脸,喘着气。我不管邻人是否在隔壁讪笑,直等发作完了,心里才稍稍觉得有点平息。

说不出什么是对象,一无长物的我,只伴着一个和我患着同样痼疾的妻:她也是没有一点比我更幸福的运命:操劳着,受难着,用着残余的气力去挣扎:虽然早晨吃粥晚上吃粥,但难于得来的还就是作粥所需要的米。我咆哮的时候是没有理由,然而妻在一边阴自啜泣,不知怎么又引起了我暴虐的诅咒。

追求光明的人,才原是没有光明的人:现在,黑夜到来了,邻人的鼾声,像牛吼一般的从隔壁传来,它示着威,使我从心底发着火一般的妒忌,可是无可奈何地只有自己在床上辗转,轻轻地,又唯恐扰醒了身旁的妻。

——一个可怜的女人!我仿佛在心里暗暗念着她的名字,安息的时候你是安息了。忘掉了白昼的事罢,生活在黑暗里的人们也就不知道什么叫黑暗了。

不时地,妻忽然梦呓了,模模糊糊地说着断续的句子,带着她苦心的自白和伤怨的调子,每一个字音,像都是对我有一种绝大的刺戟。

我凝神地倾着耳,我一个字也不能辨地自己忏悔了,虔诚地忏悔了。

梦呓是她的心灵的话语,她不知道的她的长期沉郁着的心灵是在黑暗中和我对话了。

“醒醒!醒醒!”被妻唤醒过来,我还听见自己哭泣的余音。我摸一摸潮湿了的脸,我没有说什么。

因为妻也没有问什么,倒使我非常难堪了。她不知道她的梦呓会使我的心灵忏悔,但她也不知道白昼以丑角的身份出现于人间舞台而黑夜作妇人的啜泣的人又是怎么一回事的。

(选自《废墟集》)

——缪崇群

妻在她们姊妹行中是顶小的一个,出生的那一年,她的母亲已经四十岁。妻的体质和我并不相差许多。没料到她却比我在先的把血吐尽,仅仅活了二十六年,就在一个夏末秋来的晚上静静的死去了。留给我的是整个的秋天,和秋天以后的日子。

这个不幸的消息,一直隐瞒着一个老年人(没有一个老年人不在翘盼着她的幼小者的生长,对于自己的可数的日子倒是忘得干干净净的);使老年人眼见着“黄梅未落青梅落”的情景,这种可怜的幻灭感,恐怕比他自己临终时所感到的那种情景还要伤恸的。

妻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老人。

“五姑的病,转地疗养去了。”起初是用这样分隔的话来隐瞒着她。那时妻已经躺在一块白石碑的底下。

“发了疯的日人,不分城里城外的滥炸,把五姑糟踏了!”过了一年,抗战的炮火响亮了,时代正揭开了伟大的一幕,才把幼小者已经死亡的故事!传告了这个老人。因为唯有这种措辞是合理的,也唯有这种措辞足以取信。全中国的父母都知道,为国家牺牲了的骨肉,这骨肉还是光荣的属于自己的;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结,那解不开的仇恨,早已使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睛发光,清清楚楚的认识了:唯有凶暴的侵略者,才是我们所有的生命的敌人!

妻的墓,那是正浸在汤山的血泊里。

在炮火中又过了一年,想不到我会来到的地方,我会和妻的母亲再见了。如果这回和妻同来,我不知道对于这个雪发银头的老人,她将怎样惊异而发怔了。

“妈,看我走过千山万水还是好好的,你喜欢么?”

“喜是喜欢,只是看见落了你一个人。”

像是拾到了一件可怜惜的东西,同时也就接触到那件东西的失主的一颗更可怜惜的心。

幼小者的墓,遥遥的还留在沦陷了的区域里。梦也不会梦到。如今我竟一个人又立在她的母亲的面前了。

虽然是轰炸之下,我们还依常的度了一些日,子。

母亲戴着花镜,常常一个人坐在窗下,为我缝缀着一些破了的衣什,我感泣,我没有语句可以阻止她。

“天已经黑了,留到明朝罢。”

她不理睬,索性撕掉那些窗纸——前次已经被日人的炸弹所震裂了的窗纸,继续缝缀着。

“成功了。至少还可以穿过几个冬天的。”

人世上悲哀的日子没有停止,爱的日子也正长着……

遥想着油绿的小草,该是在妻的墓畔轻轻招展的时候了。

愿春晖与弱草,织缀着墓里的一颗安息着的心。

母亲和我,不久都会返来的。

(选自《夏虫集》)

菊英的出嫁

——鲁彦

菊英离开她已有整整的十年了。这十年中她不知道滴了多少眼泪,瘦了多少肌肉了,为了菊英,为了她的心肝儿。

人家的女儿都在自己的娘身边长大,时时刻刻倚傍着自己的娘,“阿姆阿姆”的喊。只有她的菊英,她的心肝儿,不在她的身边长大,不在她的身边倚傍着喊“阿姆阿姆”。

人家的女儿离开娘的也有,例如出了嫁,她便不和娘住在一起。但做娘的仍可以看见她的女儿,她可以到女儿那边去,女儿可以到她这里来。即使女儿被丈夫带到远处去了,做娘的可以写信给女儿,女儿也可以写信给娘,娘不能见女儿的面,女儿可以寄一张相片给娘。现在只有她,菊英的娘,十年中不曾见过菊英,不曾收到菊英一封信,甚至一张明片。十年以前,她又不曾给菊英照过相。

她能知道她的菊英现在的情形吗?菊英的口角露着微笑?菊英的眼边留着泪痕?菊英的世界是一个光明的?是一个黑暗的?有神在保佑菊英?有恶鬼在捉弄菊英?菊英肥了?菊英瘦了?或者病了?——这种种,只有天知道!

但是菊英长得高了,发育成熟了,她相信是一定的。无论男子或女子,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想要一个老婆或老公,她相信是必然的。她确信——这用不着问菊英——菊英现在非常的需要一个丈夫了。菊英现在一定感觉到非常的寂寞,非常的孤单。菊英所呼吸的空气一定是沉重的,闷人的。菊英一定非常的苦恼,非常的忧郁。菊英“定感觉到了活着没有趣味。或者——她想——菊英甚至于想自杀了。要把她的心肝儿菊英从悲观的、绝望的、危险的地方拖到乐观的、希望的、平安的地方,她知道不是威吓,不是理论,不是劝告,不是母爱,所能济事;唯一的方法是给菊英一个老公,一个年轻的老公。自然,菊英绝不至于说自己的苦恼是因为没有老公;或者菊英竟当真的不晓得自己的苦恼是因何而起的也未可知。但是给菊英一个老公,必可除却菊英的寂寞,菊英的孤单。他会给菊英许多温和的安慰和许多的快乐。菊英的身体有了托付,灵魂有了依附,便会快活起来,不至于再陷入这样危险的地方去了。问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要不要老公,这是不会得到“要”字的回答的。不论她平日如何注意男子,喜欢男子,想念男子,或甚至已爱上了一个男子,你都无须多礼。菊英的娘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毅然的把对女儿的责任照着向来的风俗放在自己的肩上了。她已经耗费了许多心血。五六年前,一听见媒人来说某人要给儿子讨一个老婆,她便要冒风冒雨,跋山涉水的去东西打听。于今,她心满意足了,她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女婿。虽然她现在看不见女婿,但是女婿在七八岁时照的一张相片,她看见过。他生的非常的秀丽,显见得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因了媒人的说合,她已和他的爹娘订了婚约。他的家里很有钱,聘金的多少是用不着开口的。四百元大洋已做一次送来。她现在正忙着办嫁妆,她的力量能好到什么地步,她便好到什么地步。这样,她才心安,才觉得对得住女儿。

菊英的爹是一个商人。虽然他并不懂得洋文,但是因为他老成忠厚,森森煤油公司的外国人遂把银根托付了他,请他做经理。他的薪水不多,每月只有三十元,但每年年底的花红往往超过他一年的薪水。他在森森公司五年,手头已有数千元的积蓄。菊英的娘对于穿吃,非常的俭省。虽然菊英的爹不时一百元二百元的从远处带来给她,但她总是不肯做一件好的衣服,买一点好的小菜。她身体很不强健,屡因稍微过度的劳动或心中有点不乐,她的大腿腰背便会酸起来,太阳心口会痛起来,牙床会浮肿起来,眼睛会模糊起来。但是她虽然这样的多病,她总是不肯雇一个女工,甚至一个工钱极便宜的小女孩。她往往带着病还要工作。腰和背尽管酸痛,她有衣服要洗时,还是不肯在家用水缸里的水洗——她说水缸里的水是备紧要时用的——定要跑到河边,走下那高高低低摇动而且狭窄的一级一级的埠头,跪倒在最末的一级,弯着酸痛的腰和背,用力的洗衣服。眼睛尽管起了红丝,模糊而且疼痛,有什么衣或鞋要做时,她还是要带上眼镜,勉强的做衣或鞋。她的几种病所以成为医不好的老病,而且一天比一天利害了下去,未始不是她过度的勉强支持所致。菊英的爹和邻居都屡次劝她雇一个女工,不要这样过度的操劳,但她总是不肯。她知道别人的劝告是对的。她知道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的缘故。但是她以为自己是不要紧的,不论多病或不寿。她以为要紧的是,赶快给女儿嫁一个老公,给儿子讨一个老婆,而且都要热热闹闹闹阔绰绰的举办。菊英的娘和爹,一个千辛万苦的在家工作,一个飘海过洋的在外面经商,一大半是为的儿女的大事。如果儿女的婚姻草草的了事,他们的心中便要生出非常的不安。因为他们觉得儿女的婚嫁,是做爹娘责任内应尽的事,做儿女的除了拜堂以外,可以袖手旁观。不能使喜事热闹阔绰,他们便觉得对不住儿女。人家女儿多的,也须东挪西扯的弄一点钱来尽力的把她们一个一个、热热闹闹阔阔绰绰的嫁出去,何况他们除了菊英没有第二个女儿,而且菊英又是娘所最爱的心肝儿。

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

——梁遇春

情人们常常觉得他俩的恋爱是空前绝后的壮举,跟一切芸芸众生的男欢女爱绝不相同。这恐怕也只是恋爱这场黄金好梦里面的幻影罢。其实通常情侣正同博士论文一样地平淡无奇。为着要得博士而写的论文同为着要结婚而发生的恋爱大概是一样没有内容罢。通常的恋爱约略可以分做两类:无情的多情和多情的无情。

同类推荐
  • 在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

    冰心散文奖的获得者周芳,进入具备新闻与文学特质的非虚构写作,也是她对自己创作极限的一种挑战。这部近二十万字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神秘的领域——精神病院,面对疾病和痛苦,面对人类癫狂,作者试图寻求人之意义、社会之意义,阐发爱与尊严。《在精神病院》原名为《17路车》,17路车是一辆开往精神病院的公共汽车,周芳曾经坐着这辆车去精神病院工作了大半年的时间,她以义工、病人口中“周医生”的身份,观察医院机制,观察人间故事,挖掘这些让人望而生畏却与生死、命运相联发生在精神病院的故事。她通过观照这些癫狂生命的存在,呼唤理解与爱,正如她书中所言:“在这里,我看到‘人’的存在,即便他们被冠以‘那样’。我仍旧渴望看到爱,自由和尊严。”
  • 文学欣赏:散文卷

    文学欣赏:散文卷

    全书主要分为亲情篇、师情篇、爱情篇、人情篇、闲情篇。亲情篇中,所选作品都是关乎父母兄弟、家庭伦理的佳作;师情篇中选择谱写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作品,让我们感受师生之间最真挚的情意;爱情篇中,我们希望从不同角度和方位来审视和理解“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所选作品的内容比较广;人情篇主要选择针对社会某种现象作者表达出自己独有看法的作品,涉及人生、社会风气、教育、人性的内容;闲情篇主要选择的是文人墨客关于大自然、人生的态度的思考作品。五个篇章从不同的方面来诠释人生。
  • 寻根文学研究资料

    寻根文学研究资料

    《寻根文学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寻根文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寻根文学的发展概况,展现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八九十枝花

    八九十枝花

    故乡,是一盏照在身上的灯;不管走出多远,都一直亮着;故乡是一种基因,离它越远,反而会越鲜明地展现出它的样子。沈书枝写故乡的风物、人情,用笔绵密平静,而又生动真实。江南的草木、花朵、食物、亲人、邻里,在她笔下,如被春日阳光照亮,一一醒来。真正的爱是完全接受一个人、一个地方如实的样子,而不夸张、不隐讳。沈书枝笔下的故乡,正是如此。故乡的可爱与荒凉,生活的乐趣与艰辛,在一支安静而克制的笔下,愈发跃然纸上,动人心弦。
  • 短简

    短简

    本书收录作者在报刊上公开答复读者的书简、散文16篇。正如作者所言,“近一年来有许多不认识的年轻朋友写信给我,他们把我当作一个知己友人看待,告诉我许多事情……我也曾尽我微弱的力量回答那些充满信任与热情的来信。我的话都是十分平凡。但我写的全是我所真实地感到的,全是我知道得最清楚的,全是从我的狭隘的经验里得来的”。此书可以看作他与读者坦诚交流的记录。本书于1937年3月由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现根据《巴金全集》本排印。
热门推荐
  • 瞬间爱情

    瞬间爱情

    蜘蛛的网,收起来是密密的网,幽幽的塔,张开来却是血肉人生。心魂在它势力范围之内翻扑打滚,万劫不复。瞬间的爱情,蛛网上的一滴晶莹的泪,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让你看众生百态。但是,泪很快就会消散,蒸发,或者掉落。因此,弥足珍贵。
  • 钟鸣鼎沸

    钟鸣鼎沸

    江湖是嘈杂的,庙堂是肃穆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也是江湖人的天下,我当侠行天下义字当先,为国为民披肝沥胆!
  • 年华成诗

    年华成诗

    本小说主要围绕以女主角“乔莞尔”的生活为主,她的身世,她的青春,她遇到的人。海连天走不完恩怨难计算,昨日非今日该忘。
  • 无上镇压

    无上镇压

    瑰丽世界,浩荡东荒;少年擒神兵踏破三山五岳。残破神城,沧桑天墟;翻掌镇压天地大能。以我之力,苍穹退避;镇压道统,神凡只在一念间。
  • 中国好民工

    中国好民工

    蹴鞠—现代足球的原型,它是个传说?它为何衰落?大陆民工李小兵,机缘巧合变身台湾流氓李梅,有幸一睹来至遥远古中国的神秘专著《足艺辑略》,从此半推半就地走上世界球王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他和他的各种朋友慢慢尝试着解答一个看似容易话题—什么是足球!
  • 异世界日常生活

    异世界日常生活

    魔法和科技的融合,属于异世界的日常。.....
  • 异行之圣殿

    异行之圣殿

    探索平行世界奇妙之旅,揭秘人类空间起源之谜
  • Irish Fairy Tales

    Irish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颗纸折星

    一颗纸折星

    我还没有想好呢所以说再等一下吧到时候这个好的简介
  • 鬼推背

    鬼推背

    生活中以“鬼”为核心衍生出的诸多灵异现象,如鬼、魂、魃、魑、魅、魍、魉、鬼火鬼打墙、鬼压床、鬼上身等等,它们究竟只是人们恐怖心理下的一种错觉,还是真有其事?若是后者,那么其生成原因是什么?本文将从一名药剂师药材缸子里一支酷似其夭折之子的小参讲起,将你带入那些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鬼魅灵异之间,并在经历一连串惊悚诡异的虐心事件之后,为你推理、论证出一个关于“鬼”之灵异现象的最初起源,至于信或不信,读者诸友不妨跟我走上这一遭……鬼灵崇拜:只是盲目敬畏吗?鬼打墙:为何走不出去?灵魂出窍:如何发生的?招魂: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签约作品,稳定更新,请朋友们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