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04200000002

第2章 人体的由来和构造(2)

神经传导不易产生疲劳。有人做实验,连续给予9~12个小时的刺激,它一样迅速而准确地传送信息。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也叫作神经元。在高等动物中,有形态各异、功能多样的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有三个部分:

一是细胞体,其大小不同,有的直径为1/98厘米,有的则为1/1378厘米。它通常集中在脑和脊髓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里,在脑中形成“灰质”。

二是轴状突。轴状突很细,直径常常不到千分之一厘米。一种神经细胞一般只有一个轴状突,但长短不一,短的仅伸展几厘米,长的可从脊髓一直伸到手指尖或脚趾头。

三是树状突。它伸展比较短,也更细,直径常常只有1/5512厘米。因为多次分支,它的细胞体周围形成“小树”模样,这正是把它称之为树状突的缘故。

每个神经细胞的“突起”

与其他神经细胞的“突起”都是互相联系接触的,这相连的地方就叫“突触”。各种信息通过突触而接力传送。

从身体各处向脑或脊髓报告信息的神经纤维叫作传入纤维,也叫感觉纤维;从脑或脊髓向身体各处传送命令的神经纤维叫传出纤维,也叫运动纤维。绝大多数的神经都是“双行道”,即其中既有传入纤维,也有传出纤维。

由于神经系统在全身有一套精巧、复杂的联络网,才使我们能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大脑的进化

古代的中国和外国,都有鱼上陆地变人的传说。在古希腊,就有人认为,是鱼到陆地脱掉了鳞,才变成人的。山东曲阜孔庙里一块汉代的石刻上,也有简单的鱼——猴——人的演变进化图景。这些,有的虽说只是传说,却包含着某些朴素的真理。

人既然是由低等动物逐步进化而来的,那么作为人体的一部分的脑,自然也不例外了。

科学家告诉我们:原始海洋里的生命“团粒”已经能够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给别的细胞。腔肠动物最早有特殊的神经细胞,神经细胞间的连接使之有了神经节。蚯蚓就只有脑神经节。昆虫已经出现了原始的脑泡。两栖类动物已有两个大脑半球。爬行类动物才真正出现了大脑皮层。到了哺乳动物,大脑两半球的皮层大大地扩展,脑量才迅速增加了。

人类的祖先是古猿,那么,古猿的脑子究竟怎样进化成人类脑子的呢?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里明确地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

因为劳动,促使人类祖先直立起来,解放了前肢,逐步形成了手。手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长期的劳动实践使手脑的配合、各种器官的协调日趋完善;在共同的劳动中需要交流思想,于是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使用给脑的刺激更为频繁。这样,脑的灵敏度越来越高,思维能力也就越来越发达,终于形成了人脑。

在这个“逐渐变成人的过程中,除了劳动和语言是最主要的推动力外,还有促使脑发达的其他因素。

譬如,牛、猪等四脚动物,为了支撑那沉重的头颅而需要强大的肌肉,这就相对地限制了脑的发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也就看得多。直立以后,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必像四脚动物那样成天“两眼朝地”。这样,脑子接受到的信息大为增加,需要思考问题、处理应急的机会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脑的活动,自然也促进了脑子本身的发育。

考古材料证明:北京猿人在距今50万年前已经学会用火了,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就有厚达6米的灰烬。现在更发现了100多万年前的人类用火遗迹。火使原先不能吃的食物变得能吃了;经过火烧的食物,既好吃,又容易被消化吸收。熟食使人类食物愈来愈多样,得到的营养愈来愈丰富,这也为人类的健康和脑髓的发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不过,究竟是手的解放,是劳动和直立促进了脑的发展呢?还是脑的较早发展促进了四肢的进化呢?科学家们有过一番热烈的争论,现在大多数赞成劳动和直立先于脑的发展的观点。但不管怎样,人类现在能够拥有如此高度发达的脑子,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的。

人脑的性别差异

1970年以来,一些科学家发现,雄性金丝雀能够唱歌而雌性金丝雀不能唱歌的原因与雄激素有关。在胚胎期,雄激素使雄金丝雀的脑发育更好些。假如给雌鸟注射了这种激素,雌鸟也会唱歌。

由鸟及人。许多学者也认为男女之别与雄激素有关系。

据研究,男胎儿要比女胎儿早4个星期显示出性别。正是雄激素的较早和较多分泌,结果才抑制了左脑和促进了右脑的发育。

应该说,男女的思维、学习能力是相同的,无所谓“女不如男”或“男不如女”。果真有什么差异的话,那是后天环境造成的。

然而,英国遗传学家安妮·莫伊尔却宣布:男女大脑有区别,因而男女能力也有所差异。比如,男孩长于学习数学,女孩长于学习语言,就与脑担负的功能有联系。男孩讲话比女孩晚,女孩口吃的也比男孩少得多。女孩的同情心和理解别人的本领往往高于男孩。男孩做事比较专一,手眼运动也胜于女孩。凡此种种,是因为:女孩的左脑较发达,左右两脑的沟通较紧密;男孩的两脑分工相对来说比较严格一些,脑机能分化也比较早一些。德国有位女病人,因严重脑伤被送进了医院。她不仅起死回生,而已没有任何后遗症。医生说,假如是男性,那至少会丧失说话能力。

美国的一项研究告诉我们:男子的脑细胞死亡速度要比女子的快。根据对年龄在18~80岁的34名男子和35名女子的研究,男子脑细胞的死亡数大约要比女子高2~3倍。女子左右脑失去的脑细胞数量大体是相等的,可男子左脑失去的脑细胞要比右脑失去的多约两倍,功能更高级的大脑皮层细胞失去的也比稍为原始的中央部位脑细胞要多。这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男子的智力衰退要比女子的早一些。果真如此,那么单就智力方面考虑,或许应要求男子比女子更早退休。

脑脊液的作用

脑子的外面有一层脑壳包裹着,当人活动时,柔软的脑子会不会被硬硬的脑壳碰伤呢?

请不用担心。在脑子外面除有一层脑壳包裹外,还有“水”把脑子和脑壳隔开。脑水像软垫子一样,使脑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因受震动而被碰坏。这“脑水”,医学上叫做脑脊液。脑脊液不仅保护脑,对脊髓同样有保护作用。因为脑和脊髓都是生命的“司令官”,容不得出差错的。

脑脊液是透明而稍带黄色的液体,它在婴儿期约有40~60毫升,在幼儿期约有60~100毫升,在少年期约有80~120毫升,到了成年,则在150~200毫升之间。

脑脊液是活水,它不断地被生产出来,每分钟的产量约为0.35毫升,又不断地将大约相等的数量吸收掉。它就这样时时刻刻、周而复始地保持着恒定的数量。在脑血管搏动的推动下,它顺着一定的路线,经过几个脑室而循环运行。

脑脊液日日夜夜地“走来走去”,它究竟在忙什么呢?原来,脑脊液并非是什么都没有的“清水”,它里面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等,可以带给脑和脊髓必需的营养,还可以把大脑和脊髓不需要的、有害的废物带到血液里从而分泌出去。

此外,脑脊液还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可以防止某些细菌、病毒或有害物质侵犯脑子和脊髓。

脑和脊髓毕竟还是会生病的,甚至细菌、病毒都能钻进去危害它们。在这个时候,医生往往会从后面腰椎处作穿刺检查,抽出一点脑脊液化验,根据脑脊液的成分等情况协助诊断疾病。有些病人因脑壳内(颅内)压力增高而引起剧烈头痛等症状,医生也会在需要时抽出一些脑脊液以减轻颅内压力。

因为脑脊液在不断地循环流动,所以脑和脊髓得了病,有时也可以直接将药物注射进脑脊液中,借脑脊液“走来走去”而将药物直接送到有病部位,以达到施治的目的。

脑脊液不可没有,也不能过多,更不能浑浊变质,否则都属病态,都对人体不利。

神童与低能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与众不同的聪明孩子。这些与众不同的聪明孩子,我们习惯上称之为“神童”。

神童有多“神”呢?请看一些例子:

唐代诗人白居易“半岁能识字”。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宋代诗人陆游自己就说:“我生学语即耽(爱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战国时代的甘罗,由于博学广识、智力超群,12岁就当上了秦国的宰相。

意大利诗人但丁的成名诗作,据说是在9岁写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不足10岁时,计算能力相当于一名大学教授;1721年2月6日出生的克里斯蒂·海利希·海因乃肯,幼年就成为研究丹麦史的专家并撰写了一本著作,丹麦国王因此而邀他赴宴,可他用风趣的语言谢绝了:“我万分感谢陛下的恩典,奈何我现在以面糊为食。”

国外有位华裔男孩,7岁获准读大学;另一位9岁孩子,考进了美国的华盛顿大学。俄罗斯有位10岁神童,竟然已经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了。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也是神童荟萃之地。有的年龄也很小。

美国有个孩子,13个月开始读书,很快就能讲五种语言,并且能用其中的三种语言朗读。美国另一小孩叫艾丽西亚,5岁时已能写中篇小说。专家对她的检查结论是:“她的思维与一个知识丰富的25岁的人相仿。”

俄罗斯有个孩子,也自5岁开始写作,10岁时就由出版社出版了她自己插图的一本诗集,那本诗集印了75000册,销售一空。

巴西也有一位6岁儿童写了书,并且出版了。

这些,若不是白纸黑字印着,真以为都是天方夜谭的神话呢。

不过,看看我国的小神童,可以推测这些报道或许都是可靠的。我国的小神童名叫任寰,石家庄人,曾在全国20多家报刊发表过60多篇诗歌、小说和散文,1986年她10岁之际,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诗文选。

为什么小小年纪能够这么“神”呢?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找原因。

从生理解剖材料看,刚生下的孩子脑重虽只有300多克,但到12个月时脑重已达1000克,两三岁时脑重可达1200克,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了。人脑细胞约有140亿个,然而其中的百分之七八十是在3岁以前形成的。由此可见,即使是幼儿,也已具备了接受大量信息的条件。

不过,“神童”毕竟还是少数,与总人口相比,则更属凤毛麟角。问题很明显,这些孩于所以“神”,不能不与“天赋”有一定的关系。天赋是生而就有的“天资”。就是说,“神童”的脑结构和脑机能要比一般孩子“优秀”一些。国外的生理学家告诉我们:在100名孩子中,将有3名孩子的大脑是“优秀”的。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调查了20万人以后则认为:其中智力特高的人约占3%,智力特低的也占3%左右。学者们估计,在教学质量较好的中小学中,约有3~5%的有良好天赋的学生,可惜的是他们不一定被老师和家长发现。

现在公认:“优秀”的孩子往往与“优生”有关。近亲婚姻常常造成呆头呆脑的“愚童”,所以国家禁止近亲婚姻,反对精神病患者生育后代。

然而,具有良好天赋的孩子是否就一定能成为“神童”了呢?

不是的。根据“神童”家长的体会,天赋较高的孩子只有加上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才能造就神童。早期教育是造就神童的关键步骤。

早期教育早到何时?应该说,从一出生就要开始。例如,让孩子抚摸母亲的身体以尽快发展触觉;与不懂事的孩子说说话、唱唱歌,以尽快发展他的听觉和语言能力;让孩子看看色彩,看看周围事物,以尽快发展他的视觉;让孩子接触各种玩具,以训练他的协调动作和思维,等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对1000多名儿童跟踪研究,他后来认为:如果把17岁所达到的智力看作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已得到其中的50%;4岁到8岁又获得其中的30%;实际上,从8岁到17岁期间,只不过获得其中的20%的智力而已。尽管这是他的一家之说,但有一点已为国内外心理学家所肯定,那就是:早期教育十分重要!

有“神童”,相对来说就有“愚童”。“愚童”就是低能儿,医学上称为精神发育不全。造成低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治疗低能的方法已获成效,低能并非是“无用”的代名词。

要知道的是,不少“愚童”其实并不“愚”。有些所谓的“愚童”,脑生理是正常的,只是由于教育不得法或其他原因,在某些方面智力发展慢些。这样的孩子,只要好好教育,完全可以健康成长,甚至还能成为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才呢。

爱迪生小时候曾被认为“太笨了”,可他后来却是有100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贝多芬曾被老师断定为“不可能作曲的”,事实上他是闻名于世的大音乐家。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即使天赋差些,或在婴幼儿时期缺乏良好的教育,如果以后培育得当,加上个人的勤奋,仍是可以成为人才的,只不过要花费更多的心血罢了。

反面的教训也告诉我们,要是不对“神童”继续培养,那他也会退步,成为庸才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我国古代的仲永。仲永姓方,宋朝人。五六岁时很聪敏,“指物作诗立就”,文章也写得不错,大家都很赞赏他的才能。但由于他父亲未给他继续学习的机会,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文就很平平,以后则连一般人都不如了。

同类推荐
  • 水是人类的朋友

    水是人类的朋友

    本书分为“水世界”和“中华源”两篇,从大历史观角度呈现出水与人类健康的本然关系,探寻水与人类健康的故事。
  • 科学伴你行-地球之苦

    科学伴你行-地球之苦

    本书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内容深入浅出,将青少年带入一个奇妙的旅行,由此为切入口,介绍地球的知识,有利于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球知识。
  • 趣说万事由来

    趣说万事由来

    水有源,树有根,大干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由来。各种各样的事物,经过时间的打磨,最后静静地置于我们身边,用自身的存在,讲述着自已不平凡的故事,证明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顾四周,各类事物围绕在我们身边。追本溯源,谈古论今,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万物之中,有的微不足道,有的则与历史紧密相连,独领时代风骚,开创时代潮流。无论其影响大小,有趣的永远是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 可变的超越——登山英雄启示录

    可变的超越——登山英雄启示录

    “我知道在许多人眼里,我只不过是个堂吉诃德,但我总想知道人类耐受力的极限,或者说我自己潜力的极限。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冒着生命危险不断地去探险的原因。”著名的登山家植村直己这样回答。登山既然具有这么神秘的魅力,这也就注定当一个人与山相逢时,必然发生扣人心弦的故事。在本书的这些故事中,深刻揭示了这些登山英雄们内在的心态。这些登山英雄用他们超人的忍耐力完成了登顶。他们在充满危险的旅途中身体力行地垂直丈量了世界高峰的身高,在危险的地带中留下了坚强的生命之歌。读探险故事,悟人生哲理!走出校园,走出公司,走出家庭,让“探险励志书系”带你走入自然,走入快乐,走入美的心灵!
  • 自然发现大百科

    自然发现大百科

    无论是浩瀚的宇宙、神奇的自然界,还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生活,都充满了种种奇妙而有趣的现象。《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共分为十五册,分别介绍了“宇宙”“动物”“植物”“人类”“科学”等内容,引导青少年不断地去探索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热门推荐
  • 非道非理非灵玄

    非道非理非灵玄

    形形色色的平行宇宙中,有这么一个世界。我们暂且称它为非道界好了。百年之前,一个意外,使得两位分别来自不同世界的异界人,进入了皇帝的视线。他们一个带来了以精神能力为代表的超能力文明,一个带来了以超反应能源为代表的科技文明。于是世界变动了。自然科学,超能开发,历史开始了高速发展。百年之后,世上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超文明的发展不断地削弱着传统皇家的控制力,群雄割据的时代即将到来。在这样混乱的局势中,那个传说中的少年回来了。
  • 唐朝的事

    唐朝的事

    武德殿。“父皇,退位吧。”李世民一身戎装,跪在了李渊的身前,浑身散发着刺鼻的血腥味,看着眼前衰老的不像样子的唐高祖李渊,声音低沉的说道。“事情真的到了这样的地步,罢了,罢了”李渊绝望的摆了摆手,就像是生了一场大病,看上去仿佛随时会死掉的样子,眼底流露出的那种哀伤,动人心魄。即便是无情的帝王之家,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骨肉相残的丧子之痛,也不是能轻易承受的。
  • 捧月心理咨询

    捧月心理咨询

    我是人,也是鬼,我是人间的医生,我是地狱的噩梦,我是捧月心咨询所的谈话师,我是精神病院的王。
  • 传奇百区

    传奇百区

    传奇百区,到底是怎样一个游戏?它是十万玩家扞卫尊严而迫使游戏运营商让步的产物。它是曾经火爆到排队一小时进不去的超人气大区。它是BUG多到数不胜的变态畸形。它是装备价值最高的赚钱机器。小弟虽不才,但却以满腔热血以基本纪实的方式为您阐述一个争议满天却具有独特魅力的游戏,一群踏过枯萎青春绽放别样光彩的人,一种捧腹大笑后深深哀切的莫名情绪,一场爱恨情仇尔虞我诈没结局的战役。
  • 剑候

    剑候

    萌新掌门混迹江湖和朝堂之间的各种神仙操作
  • 花飘飘的闲散生活

    花飘飘的闲散生活

    花飘飘是一朵金灿灿的向日葵,每天勤勤恳恳的晒太阳。有一天阳光明媚,万里乌云,她揉着自己满是瓜子的大圆脸,哇,我收到了向日葵女神大长老的脑电波,迫不及待读取了内容,之后花飘飘吓的瓜子都掉了两颗,她要代表向日葵全族参加“小太阳”比赛,放爱全宇宙,暖遍全世界。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 将都神域

    将都神域

    从小失去双亲的慕容离,天天受同学的排挤和歧视,从小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变的强大来证明自己
  • tfboys之爱的风暴

    tfboys之爱的风暴

    tfboys与三个女生掀起一场爱的风暴,有泪,有笑,他们能不能成功呢?
  • 我们的恋爱日记本

    我们的恋爱日记本

    刚刚步入大学大门的秦皓与同时期报道的桃之玥因一次相遇而相知后相爱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