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98900000030

第30章 葛莉娅养鹦鹉

韦·恰蒲丽娜

葛莉娅是大学生物系研究鸟类的女学生,她很想在动物园工作。她希望自己能够在动物园里多有一些接触鸟的机会,好熟悉它们的生活。

葛莉娅来到动物园,问鸟类饲养部主任安娜·华西丽叶芙娜让她干点什么。安娜·华西丽叶芙娜把葛莉娅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再看了看她那头时髦的长发和那双高跟鞋,然后说:

“饲养员。”

主任的回答就这么简单,说完就不再说了。

“饲养员?”葛莉娅重复主任的话问道,“什么叫饲养员?饲养员都该做些什么事?”

“饲养员就是侍候动物的人员。”安娜·华西丽叶芙娜回答说,“什么事都得干:扫笼子,给鸟喂食,准备饲料,洗鸟用过的餐具……一句话,需要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这些事干起来很难吧?”葛莉娅迟疑地说。

也难怪,葛莉娅以前从来没有工作过,所以乍一听要做怎么多工作,心里不免害怕起来。

“工作说不上难,”安娜·华西丽叶芙娜说,“只要你全心全意去干,就能干好。”她随手递给葛莉娅一张纸条,说:“这是您可以到人事处报到的证明。如果您想到我们这里来工作,您就去人事处办手续吧。明天早上八点前来上班。”

葛莉娅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安娜·华西丽叶芙娜用疑惑的眼光瞅着她,料这位时髦的、穿高跟鞋的长发姑娘不会真的来上班。

然而,出乎安娜·华西丽叶芙娜的料想,葛莉娅来了,而且是在八点前准时来了。她在养鹦鹉的观赏厅里当饲养员。她看管的这些鸟,同家里养的家禽,譬如鸡呀鸭呀,完全不一样。她上班头一天,鹦鹉的尖叫声就把她震得头都晕了,下班回家的时候,头还疼呢。

葛莉娅头一天进鹦鹉笼子,是由对鹦鹉有丰富饲养经验的纽拉大婶带着去的。她们一起进了笼子,葛莉娅就在一旁看着,纽拉大婶一边打扫笼子、给鹦鹉喂食,一边讲解说:

“这些鹦鹉你不用怕,你一进来,它们马上就会躲到上面去的。”

果然如纽拉大婶说的那样,她们一进去,鹦鹉就用嘴和爪子钩住铁栅栏,快快爬了上去。老饲养员给它们的食槽一一放上食物,就和葛莉娅一同走出笼子了。这时鹦鹉又全爬了下来。它们用爪子灵活地抓起大核桃,然后拿钩状嘴壳猛一咬,核桃就咔嚓一声碎了。

接着纽拉大婶带葛莉娅进到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关着两只暗蓝色的鹦鹉,嘴大得惊人。这样的大嘴鹦鹉,葛莉娅以前从来没见过。

“这种鹦鹉叫金刚鹦鹉,”纽拉大婶一走进这笼子就提心吊胆,并提醒葛莉娅说,“记住,不能你一个人到这里来。我照料它们这么久了,它们现在还咬我,这两只鹦鹉太恶了!”

葛莉娅饶有兴致地望着这两只恶鹦鹉。它们不跟别的鹦鹉那样往上爬,而是下来,拼命用自己的大嘴钩饲养员,拉她的衣裳,摘她的头巾。葛莉娅倒很喜欢它们来亲近自己。它们精力特别旺盛,特别讨人喜欢。葛莉娅甚至想有更多机会接近它们,驯服这两只犟头犟脑的鹦鹉。不过她也只是在心里这么想,没告诉纽拉大婶。从第一天起,她就常常去看金刚鹦鹉,跟它们说话,把好东西给它们吃。她费尽心机去吸引它们,很快就有了她希望的结果:没过一个星期,两只金刚鹦鹉就开始喜欢上这位年轻漂亮的饲养员了。

葛莉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那只公的金刚鹦鹉比母的胆子要大些,也沉静些。葛莉娅给公鹦鹉起名叫“库嘉”,给母的起名叫“阿拉”。当她拿一块糖隔着铁丝网往笼子里塞的时候,库嘉就从横杆上跳下来,大胆地抓过塘去,而胆小的阿拉不管葛莉娅怎么引诱它,总也不敢来抓她手里的任何东西。但是不难看出,两只鹦鹉都很喜欢葛莉娅,特别是葛莉娅同它们说话的时候。过了些天,两只鹦鹉也能喃喃地回答她几句话了,库嘉还紧紧贴在铁栅栏上,把身上的羽毛根根直立起来——这是什么意思,是表示亲热吗,还是表示生气,葛莉娅弄不明白。

葛莉娅每次进金刚鹦鹉的笼子,仍都由纽拉大婶带着。纽拉大婶不让她一个人进这笼子。

“纽拉大婶,可不可以让我一个人进去扫笼子?”葛莉娅不止一次地请求说,“我都来工作两个星期了呀!”

“还早呢,别急,”纽拉大婶回答说,“鹦鹉虽说不过是鸟,也得跟它们混熟了。再干上个把来月吧,等你跟它们混熟了,再自己进去。”

实际上,葛莉娅开始独立工作的时间比她预想的要早得多。那是因为纽拉大婶病了,没来上班。当然,葛莉娅可以去找安娜·华西丽叶芙娜,请求另派一人来顶班。但是,葛莉娅很想乘机试试,看自己能不能单独干好。于是,她拿起水桶、抹布和扫帚,自己一人进笼子去打扫——这是她独立工作的第一天。这一天,她打扫的笼子算不得很干净,打扫的时间也花了很多,还不敢到金刚鹦鹉笼子里去,而且饲料也准备得不及时,使所有的鹦鹉饿得唧唧直叫。但是,第二天她就干得很不错了,不用说,她进金刚鹦鹉的笼子时,心里还是微微发颤。

库嘉和阿拉见到这位新来的饲养员,马上从架子上跳下来。它们在铁栅栏上爬上爬下,想用嘴钩葛莉娅。葛莉娅没有用扫帚和抹布赶开它们,而是亲切地柔声劝导它们。鹦鹉没碰葛莉娅。葛莉娅一边同鹦鹉说着话,一边把手伸给阿拉,阿拉用大嘴咬住她的一个指头,过了一会儿,又自己放开了。显然,姑娘亲切的声音和语调对鹦鹉发生了作用,使它们安静下来,不咬她了。

现在葛莉娅知道该怎样去接近金刚鹦鹉了,她找到了接近它们的诀窍了。原来,它们喜欢姑娘同它们亲热、轻缓地说话。葛莉娅于是更加经常和阿拉、库嘉在一起,很快就不再害怕它们了。

葛莉娅和金刚鹦鹉相熟后,一直一个人去打扫笼子。纽拉大婶病愈上班后,对这位年轻的助手感到很惊奇,私下里对人夸奖她说:“好样的!”她说:“看看,她把鹦鹉驯得多听话呀。一准是,它们欺负我这老太婆,不欺负年轻姑娘。”

其实不是,是两只鹦鹉都跟姑娘处熟了,知道不用怕她。所以葛莉娅一进笼子,刚把水桶放下,两只鹦鹉就从架子上滑了下来。阿拉喜欢用爪子抓住桶边,把头伸进桶里叼抹布玩。它把抹布从水里拖出来,紧紧抓着它爬到笼子顶上。

库嘉也不是省油的灯,它急急忙忙抓起刀子,叼住木头把,也爬到笼子顶上。葛莉娅怕刀会割伤库嘉自己,或是猛然回头时伤到阿拉,所以一个劲儿劝它把这件危险品交还给她。

然而葛莉娅怎么劝也不奏效,怎么劝库嘉也不肯丢下好容易弄到手的玩物——它太喜欢这把刀了。这时,它发疯似的狂叫起来。这一叫帮了葛莉娅大忙,库嘉一叫间忘了嘴里的刀子,嘴巴一张,刀就掉下来了。

葛莉娅稍不留神,打扫笼子的工具就会被鹦鹉抢走,要是她把水桶放到另一个笼子里,库嘉就会用嘴灵活地把门上的搭钩摘掉,钻到里面,别的鹦鹉见它进来都很害怕。而如果葛莉娅把门锁起来,鹦鹉就马上把注意力转移到扫帚上来。它们使劲儿啃扫帚,待到葛莉娅打扫工作完毕,扫帚也只剩一根空木杆了。

这些恶作剧玩笑虽然妨碍了葛莉娅打扫笼子,但她很喜欢鹦鹉的这种淘气劲儿。每天她都有意把它们的笼子挪到最后去打扫,这样她好跟金刚鹦鹉多待一会儿。鹦鹉同自己的饲养员处得越来越熟了!它们甚至还让她抚摩自己的羽毛,特别是库嘉,它见葛莉娅去,就第一个蹿到葛莉娅跟前,低下头,竖起羽毛,让葛莉娅给它挠后脑勺。葛莉娅温柔地捋着它的羽毛,库嘉惬意得咕咕叫唤,羽毛就竖得更直了。

库嘉常常爬到葛莉娅手上,把嘴灵活地钻到葛莉娅口袋里掏东西吃。趁葛莉娅抚摩它的时候,它还会偶尔咬掉葛莉娅工作服的纽扣。

“你把纽扣弄哪里去了。”妈妈总是没好声气地问葛莉娅。她现在几乎每天都得为女儿钉扣子,要么是钉工作服上的扣子,要么钉连衣裙上的扣子。

葛莉娅只好说出扣子是被鹦鹉咬掉的。起初妈妈很生气,后来她说:

“葛莉娅,我给你想出了个办法:咱们去做一条不带扣子的连衣裙,这样,你爱在鹦鹉笼里待多久都可以了。”

葛莉娅是个爱打扮的姑娘,她对妈妈的建议另有想法。妈妈知道女儿爱穿连衣裙,就想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没有纽扣的连衣裙中挑选一款好看的式样,做给葛莉娅穿。这样款式的连衣裙就成了葛莉娅以后上班最喜欢穿的衣服。这连衣裙又很合身,又不怕库嘉来咬纽扣,可以放心地到鹦鹉笼子里去干活。

阿拉则不一样,它喜欢跳舞唱歌。它老跳一种舞:一会儿钩钩这只爪子,一会儿钩钩那只爪子。要是葛莉娅为它鼓掌,它就跟着鼓掌的节拍一下连一下点头,跳得越来越起劲,爪子也就越抬越高,这样子,谁看了都会笑得前仰后合的。阿拉跳舞没有时间选择,情绪好的时候自然跳得更带劲。它唱歌的时间倒是有选择的,选择在早晚没人的时候。它不知道从哪里学来高调和低调,唱起来声音拉得老长老长,长得让人觉得可笑。

有一天,葛莉娅带来一个电唱机和一些唱片。她想知道心爱的鹦鹉对音乐的反应。她一试,两只鹦鹉反应很不一样。阿拉最喜欢听华尔兹舞曲和吉卜赛歌曲,它能马上跟着唱,竭力模仿唱片里的声调,有时还模仿得很像,模仿高调和笑声那就更绝了。而库嘉则对华尔兹听而不闻,依旧做它自己的事。不过,一旦响起热闹的爵士音乐,它就抖抖羽毛,马上拉开嗓门唱了起来,说得更确切些,是开始刺耳地尖叫。显然它的乐感远不及阿拉,不像阿拉那样有音乐舞蹈天赋。

别的鸟对音乐也有莫大兴趣。所以唱片一放完,整个鹦鹉笼子就都闹腾起来。所有的鹦鹉都嚷嚷开了,就像是菜市场的小商贩咦里哇啦在向顾客兜售。葛莉娅看着它们,不由得会心地笑了——这些鹦鹉真让人开心啊!

葛莉娅在鹦鹉笼子里工作时间越长,对鹦鹉也就越了解。她对它们的记忆力和敏感性越来越感到惊奇。无论葛莉娅穿什么衣服进来,库嘉和阿拉都能一眼就把它辨认出来,随即匆匆跳到门口,向她表示亲热。它们对葛莉娅很好,纵然葛莉娅因为它们不听话而打了它们,它们也只是生气地叫几声,从来没有咬过她一口。鹦鹉委屈的时候,只要葛莉娅伸伸手,说几句温柔的话,它们就立即安静下来,又爬过来同她亲热了。

然而要是别人欺侮了它们,它们就会记恨他。技术员库普里亚诺夫就发生过这样的事,鹦鹉始终不肯饶恕他。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年初夏时节,动物园需要把鹦鹉搬到夏季饲养室里去住,这件事通常都是技术员做的。虽然葛莉娅提出由她来做,但纽拉大婶不同意。

“你怎么啦,手不想要啦?”纽拉大婶生气地对葛莉娅说,说着把兜鸟网递给了库普里亚诺夫。

库普里亚诺夫拿着兜鸟网,走进了库嘉和阿拉的笼子。金刚鹦鹉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它们来这里的时间还不长,所以想认识认识这个走近了的人。像往常一样,库嘉首先飞下来。库普里亚诺夫挥起兜网一扭手,库嘉连叫都来不及叫一声,就被兜进了网里。库普里亚诺夫再一抖网,把库嘉兜到了夏季饲养室。库嘉的一身羽毛全蓬乱了,它还在惊恐万状中来不及清醒,库普里亚诺夫已经去兜阿拉了。

这时阿拉发现自己的伴侣不见了,闹不清是怎么回事,心里害怕,感到情况不妙,赶忙爬到笼子顶上。

阿拉在笼子顶上居高临下看着库普里亚诺夫走过来,一下子就认出了他。它惊慌得不行,就拍打翅膀大叫起来。这下技术员要抓住阿拉可就太难了!阿拉躲进了一个角落,网兜根本伸不进去,而且它拼命挣扎,拿爪子推网,拿嘴巴咬网,弄得库普里亚诺夫一点办法也没有。

技术员费了好大劲才把阿拉兜住,把它同库嘉放在一起。

从那个时候起,这两只鹦鹉可是恨死了技术员,并把这份仇深深记在心中。不管他穿什么衣服,不管他怎么悄悄地走近它们,或是躲在游人后头,鹦鹉都能发现他、认出他,并且立即大叫大闹起来。大鸟笼的饲养员只要一听到鹦鹉疯闹,就知道是谁来了。

“哎,库普里亚诺夫,”他们笑着说,“现在你休想偷偷到我们这里来了,我们在一公里外就能知道你来了。”

库普里亚诺夫好几次想同库嘉和阿拉和解,但是他的努力没有效果。他把最好的东西给它们吃,也消不了它们心中的恨——它们不吃他的任何东西,只是凶相毕露地对着他叫,想咬他。

有一天,库普里亚诺夫在库嘉和阿拉的笼子铁丝网上挂一块动物介绍牌,它们立刻大闹起来!它们嘶声乱叫,这种刺耳的叫声连在动物园工作多年的纽拉大婶都从来没有听到过。库嘉叫得最起劲,它向铁丝网猛扑过去,用翅膀拍打。技术员刚把铁丝穿过网去准备接着拴牌时,库嘉立刻飞过去把铁丝给拖走了。

库普里亚诺夫只得认输,请葛莉娅来帮他的忙。葛莉娅打开了笼子门,若无其事地走到发怒的鹦鹉跟前。

“当心,别让它们咬到你。”技术员提醒她说。

但是,葛莉娅对自己饲养的鸟儿很有把握。她让技术员走开,以免鹦鹉再发脾气。库普里亚诺夫走后,葛莉娅躬下身去,亲切地对库嘉说:

“库嘉,别耍脾气……别这样……谁也不会碰你的……大家都喜欢你呢……”

她说得那么平静,那么温柔,说得库嘉立刻就不再叫喊了,也不再拖铁丝了。后来,它完全安静了,爬到葛莉娅手上,贴在她脸颊上,驯驯顺顺地让葛莉娅把牌子拴好。

两只鹦鹉搬到夏季饲养室后,变得活泼、快乐多了。这里阳光充足,爱晒太阳的它们可以好好享受阳光了。周围不再是单调的墙壁,而是绿树掩映,浓荫匝地,一排生气蓬勃的景象。有时候,一片绿叶掉在铁丝网上,鹦鹉便用嘴去叼,要是叼到了,就高高兴兴地吃了。现在一天到晚都可以听见它们的欢笑声、歌声和学人说话的声音。但是,它们究竟说些什么,葛莉娅却并不都能听明白。

库嘉和阿拉能叫出许多单词和简单的句子,但是它们的发言并不清晰,而且完全是无意识的。比方说,如果阿拉说“鹦鹦想吃东西”这句话,并不是它真的肚子饿。它一进食完毕就爱说这句话,而要是葛莉娅再给它添食,它一点也不吃。

鹦鹉吃的东西,夏天同冬天有很大不同。夏天,要多喂它们蔬菜、水果、浆果和核桃。起初,葛莉娅把核桃敲开了喂它们,她以为鹦鹉要咬开核桃会很困难的,但是后来她发现鹦鹉的嘴壳咬劲很足,咬核桃就跟人嗑葵花子儿一样,咔嚓一声,就碎了。

葛莉娅原先不了解,鹦鹉从咬硬壳中能得到一种快乐。葛莉娅发现这一点以后,就去拖来一根圆木木柴,放在鹦鹉笼子里。两只鹦鹉这下高兴了,瞧它们啃得多欢啊!它们啃得十分带劲,不多工夫,木柴就全变木屑了!

鹦鹉还喜欢洗澡,特别是喜欢夏天在雨中洗澡。只要一下雨,阿拉和库嘉就不再在屋檐下了,而是急急忙忙爬出来,爬到笼子顶上,露出肚皮让雨水浇淋。鹦鹉竖起羽毛,张开翅膀,就像人在洗淋浴。三四十分钟后,它们才下来,回到自己的横杆上,痛快地叫唤着,抖掉身上的水,再擦干净羽毛。

两只鹦鹉生活得相亲相爱,不过有时它们也争吵。尤其是夏天。库嘉有时用嘴啄母鹦鹉,逼得它尖叫着躲到角落里去。葛莉娅已经非常了解它们的脾性,听到叫声后,马上就能猜到,这十有八九是库嘉在欺负阿拉了,于是就赶去帮助母鹦鹉。

库嘉一见到葛莉娅,立刻就停止啄母鹦鹉,而且连忙向门后跑去。葛莉娅进了笼子,它就飞去爬到她手上,任她摆布。它甚至可以仰身躺在葛莉娅手上,让她摇晃,任她摆荡,像人拨逗小孩一样。它安安静静地躺在葛莉娅手上,肚皮朝天,轻轻柔柔地叫着。后来,葛莉娅把它放到横杆上,走了,它这才去挨到母鹦鹉身边,再也不欺负它了。

夏季不知不觉间过去,秋天到了。这时得把鹦鹉重又迁回冬室里去。但是这一次搬家的不再是库普里亚诺夫,而是葛莉娅。她不需要兜网,她走进笼子,先抱起库嘉,把它贴在自己身上,挠挠它的头,把它送进了冬室里,接着转身,又把母鹦鹉送过去。

鹦鹉对迁入冬室很不高兴。它们生气地在笼子里爬来爬去,望着窗外尖声叫嚷。别的笼子里的鹦鹉也跟着它们叫。鹦鹉在冬室内乱哄哄地吵闹,任何一个新来的人都会受不了。但是葛莉娅听惯了这种吵闹声——它们的吵闹声一点也影响不了她的情绪和工作。

葛莉娅热爱自己的工作。打扫笼子和喂鸟食,对她来说已经没有什么难处。每天做完这些还来得及赶回学校去上课呢,有时候,晚上她还有时间去看看电影看看戏。她有一套严格的作息制度。

但是,有一天,她的作息制度被打乱了。这是在冬天,恰恰是在她需要准备考试的时候。

天冷极了,突然,真是太不走运了:取暖锅炉坏了。动物园只好立即改烧备用锅炉取暖。但是,这锅炉太小,室内的温度还是在不断下降。

安娜·华西丽叶芙娜跑来了。

“得赶快用电炉提升温度,”她说,“不然鸟会受凉的。你们看,它们现在已经冷得受不住了。”

主任说得不错,鹦鹉们都冷得竖起了羽毛,相互身挨身紧紧贴拢。葛莉娅甚至感觉它们在发抖。她走进笼子,本想收拾笼子的,结果却抱起了蹲在横杆上的两只金刚鹦鹉,放进自己的怀里焐着。过了一会儿,库普里亚诺夫拿着两个大电炉进来了。安娜·华西丽叶芙娜吩咐把电炉放到屋子中央的地板上。电炉一热,白气就冲腾起来。过不多久,温度计上的水银柱开始上升了。

“这下好了,”安娜·华西丽叶芙娜松了一口气,“但是得有人在这里值班。电线是旧的,弄不好,会着火的。”

第一夜值班的是库普里亚诺夫。后来鸟类饲养部排出了个值班一览表,除了葛莉娅,其他的人全排上了。

“为什么不把我排上?”葛莉娅生气地问。大家对她说,她需要复习功课,需要准备考试。

主任也这么说。

“好好去准备考试吧,”她说,“你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已经够不容易的了。”

“一点不困难的,主任,我不会因为工作而耽误功课的。”葛莉娅一再请求把她也排上,但是安娜·华西丽叶芙娜坚决不给排。

葛莉娅就自己决定帮动物园做点事。她上班上得更早了,这样好在大家上班前尽量多打扫几个笼子,下班也走得比别人晚。她已经来不及回家换衣服和用餐,而是下班前就换好衣服,一边走一边啃面包,赶到学校去。葛莉娅很晚才回到家,她一到家就睡,早晨天刚蒙蒙亮就往动物园赶,争取在大家上班前能为动物园多做些事。

后来,锅炉终于修好了。这一天,葛莉娅准时下了班,回家的时候,她感到特别轻松、愉快,她仿佛觉得自己的考试已经获得了满意的成绩。

同类推荐
  •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走不出的数字迷宫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走不出的数字迷宫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走不出的数字迷宫》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
  • 泡泡的奇妙冒险·零

    泡泡的奇妙冒险·零

    泡泡的奇妙冒险,特别的经历总能帮助我们成长,多看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 水浒故事

    水浒故事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一颗明珠,讲述的是中国北宋时期的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故事,它以鲜活的江湖豪杰人物形象和波澜起伏的情节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儿童文学作家管家琪历时三年潜心研习,巧妙地将古典名著与孩子们的需要相结合,为小读者们引入浩瀚奇妙的经典文学旅程,让孩子们接触经典名著,亲近经典文学,在充满想象与快乐的阅读之旅中享受读书的乐趣,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 蒙学故事(上册)

    蒙学故事(上册)

    《蒙学故事(上册)》本书囊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十多种经典蒙学读物之精华,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小读者在读故事的过程中便能了解有关品德、修养、志向、求知、为人处事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 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

    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

    在世界儿童文学长廊里,活跃着一只古老而又年轻、顽皮而又惹人喜爱的兔子--彼得。1902年,他以在花园里狼狈逃窜、丢掉了蓝上衣的形象首次亮相,随后,他和他的伙伴们便一个接一个地以不可抗拒的魔力闯进了数以千万计孩子的童年生活。淘气而又胆小怕事的兔子彼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松鼠特纳金,不谙世事而却又颇有主张的水鸭杰迈玛,勤劳的刺猬提吉o温克夫人,爱搞破坏的小老鼠露辛达和简……他们可爱、调皮、爱犯懒,时不时有点小脾气。书中的画面将孩子们的日常世界与幻想世界结合到一起,字里行间洋溢着友情和爱心的温馨。
热门推荐
  • 踏仙屠魔

    踏仙屠魔

    天资聪颖的少年,却被称‘与仙无缘’!是命运坎坷,还是千年机遇?亦或是,一切早已不由己定?家仇情恨,当退无可退时,我自当逆命而行!神秘元神指引,逆天轮盘相助,一段热血修道之旅,踏上征程!仙器仙符,灵兽宝丹,更是一样也不能少。何为仙?孤身入道剑指天!何为魔?不疯不狂不成活!大道立世,诸族争雄!究竟谁能主宰?谁为界尊?
  • 俗眼病

    俗眼病

    俗世、俗人多俗眼,俗眼是“病”!是这些“患者”令人绝望,又催人奋进。。。。。。
  • 崛起与没落

    崛起与没落

    【我们的崛起,他们的没落】。从21世纪回到了20世纪,从现实进入了虚拟,这个世界既陌生而又熟悉。“身为中国人,理当手执中国剑,头顶中国魂,脚踏中国龙,身缠中国之气节,力创中国之荣耀。”在那里,刘迪看见了这么一两行字。
  • 王牌大卧底

    王牌大卧底

    王牌战士张鸿泉自从被迫无奈离开怒龙后便过着混吃等死的生活,直到某一天那个人的到来,开启了他不一样的人生。全世界的科学家为何集体被人绑票?那股非人类的恐怖力量从何而来?谁是迷城这座罪恶之都下的幕后黑手?随着张鸿泉展开的深入调查,这个势力庞大的犯罪组织正被慢慢揭开神秘面纱。
  • 一不小心成大佬

    一不小心成大佬

    一念成神,一念成魔,那又如何?出身,我没得选择!我只能选择我认为是对的!既然我不属于这末世,那么就请这末世毁灭我,或者这末世被我毁灭。
  • 试爱临界点

    试爱临界点

    如果现实与虚拟可以交叠,异质间隙便是临界点;这里的尘烟缭绕迷人,这里的往事万劫不复,这里的战役注定打不赢。乐夭,《腾蛇传说》中的NPC,使命只有一个,为玩家献上鲛珠,然后灰飞烟灭!这就是孤独守候的宿命吗?“这不是我要的结局。”乐夭不信命,不顺命,她不愿意做玩家的棋子。乐夭就是乐夭,乐夭的命运必由自己决定!滕苏的自信比天高,没有自己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最爱的乐夭要守护,家族责任也不会放弃。无论现实时空还是虚拟世界,彪悍人生都要一路开挂。乐夭和滕苏的爱情,靠自己来守护。霸道,不是靠牺牲来成全,而是什么都不牺牲一样完胜!但是如果爱情导致时空错乱,山河日下呢?这般恋爱如何消受?乐夭和滕苏试爱临界点,能否抵挡所有困境?他们要顺应时空次序,逆天改命……
  • 一个疯女人的爱情故事

    一个疯女人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不知道故乡在哪儿的美丽的女子,一位父母早亡的大龄青年。他们的遇见离奇而又简单,他们结伴在乡村演绎出一场生死之恋。
  • 书录

    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职农夫

    全职农夫

    城市绿化所工作的张凡被无缘由辞退,心灰意冷之下回乡,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偶得神奇观音净瓶。净瓶有一空间,内存一汪潭水,潭水有催生动植物生长,改良生物的功效。怀有神奇净瓶,留在乡下的张凡同样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带领村民搞创收,一同走上发家致富之路。有了神奇净瓶,种菜、摘果、遛狗、养鱼……乡下生活同样精彩!
  • 数码传说

    数码传说

    主角本是一名在校学生,后因被数码世界所选中,进入到了数码世界,从而开启了自己的拯救世界之路,自第五代数码英雄大门大后成为了第六代数码英雄。q群:52372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