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71000000003

第3章 农业与气候(3)

长江流域至南岭1月上12月下6000-7000

南岭以南全年7500以上

雷州半岛南部及以南地区全年8500-9000

表中资源表明:通过0℃的初终日南北相差达5个月左右,持续天数在150天以上,积温相差可达6000℃以上,从南向北积温平均递减率约200℃,纬度-1。西南、西北地区因地形影响,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有明显不同。四川盆地由于秦巴山脉的屏障,全年气温在0℃以上的天数和积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分别高出20天左右和500℃~1000℃;吐鲁番盆地积温高达5600℃,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高出1500℃~2000℃;青藏高原地处高寒,积温最少,多数地区在1000℃~2000℃,藏北高原在1000℃以下。

2.日平均气温10℃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持续天数和活动积温,其分布如下表。

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及活动积温

地区初日终日≥0℃活动积温(℃)

东北平原北部5月南部4月中北部9月上南部10月上2000以下2500-3500

华北平原北部4月上、中南部4月上北部10月下南部11月3500-45004000-5000长江流域3月下至4月上11月中、下5000-6000

华南地区北部1月下至2月上北部12月中、下6000-8000

南部全年≥10℃8000-9000

从表中资料说明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时间是自南向北、从东到西、从平地到高山,初日推迟,终日提前。初终日南北相差5~6个月,持续天数在200天以上,活动积温从南向北平均递减率约220℃。纬度-1。青藏高原有很大面积活动积温仅在500℃~1000℃之间,藏北高原几乎为零。雅鲁藏布江河谷一带可在2000℃左右。黄土高原、北疆在3000℃~3500℃,南疆在4000℃以上,吐鲁番盆地可高达5000℃以上。

3.最热月平均气温

农作物生长发育除要求一定界限温度的积温外,还要求一定的高温条件,喜温作物尤其如此。通常用最热月平均气温作为指标。我国夏季风北上很远,使最热月平均气温南北相差小。如广州和哈尔滨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8.4℃和22.8℃,相差仅有5.6℃。即使最南的南沙群岛和最北的漠河最热月平均气温也不过相差10℃左右。全国大多数地区最热月平均气温均在20℃以上,能够满足一般农作物的要求,这是季风气候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有利条件之一。我国最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不在最南的南沙群岛,而是在西北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高达32.7℃。长江岸沿一些地区如重庆、武汉、南京,以及湘江谷地、赣江谷地等是高温区,都在29℃~30℃左右。

4.无霜期

农作物生长季的长短,决定于各地的无霜期。大多数喜温作物,当地面温度降至0℃或0℃以下时,就会遭受霜冻的危害。农业生产中,常以地面最低温度≤0℃的初日、终日及其终日至初日的天数(无霜期)作为衡量作物大田生长时期的长短。我国各地初霜日、终霜日及无霜期的分布,一般的说:从北向南,初霜日推迟,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增长。同纬度地区,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受地形海拔高度、距海远近等地理条件的影响。东北大部、内蒙无霜期为150天左右,只能满足生长期较短的作物,一般一年一熟。东北北部的兴安岭山地无霜期仅有100天左右。华北平原,初霜日在10月底,终霜日在第二年4月上、中旬,无霜期约180~200天。一般可以两年三熟,南部地区一年两熟。主要受终霜冻影响,影响小麦产量。江淮地区初霜日在11月中、下旬,终霜日在2月底,五月上、中旬,无霜期为220~240天,可种稻麦两熟。江南丘陵地区,无霜期较长,可达270天左右,这是我国主要的双季稻产区。南岭及以南地区,无霜期在300天以上,终年都能种植作物。雷州半岛以南及云南元江河谷、西双版纳地区全年无霜,可种植橡胶、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我国西部的黄土高原无霜期为150天左右,北疆一般在100~150天,南疆在150天以上,吐鲁番多达200天。四川盆地受地形屏障作用,无霜期在300天以上,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多50天以上。云南中、北部因受从怒江、金沙江等河谷入侵的冷空气影响,加上海拔高,无霜期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短1~2个月。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无霜期仅有3~4个月,而青海西部、西藏大部分为高寒气候,全年没有无霜期。

上述热量资源分布状况,表明我国热量资源丰富多样。据统计,除约28%面积的高寒地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外,其余约72%的地区可发展不同种类作物和不同种植制度。我国从北至南,可种植温带作物、副热带作物和热带作物,以及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等多熟制。这是我国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一大优势。

(三)水分资源分布不均

水分是农作物的基本生存因子之一。这里是以降水量作为各地水分资源指标。我国降水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分配具有明显不均一性,致使各地农业发展状况显著差异。

1.东南半壁水分充沛,雨热同季

我国东南半壁年降水量大都在400~2000mm之间。东南外流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7%,平均年降水量达896mm,全年总降水量占全国的90.5%。年干燥度从东向西,从南向北增大,干燥度为2的等值线与400mm年降水量线相一致。干燥度为1的等值线从苏北灌河口起向西、循淮河秦岭到四川西北角,折向南沿金沙江至西藏东南角。该线东南干燥度小于1,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一般降水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75%,≥10℃生长季内降水量约占全年的60%~90%。东南半壁由于热量丰富,降水量充沛,十分适宜农作物的需要,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大。可见东南半壁雨热同季的优越条件,是我国农业气候资源潜力最大的地区。

2.西北半壁干旱少雨

西北半壁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西北内陆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3%,平均年降水量仅有164mm,全年总降水量只占全国的9.5%。年干燥度在2以上。虽然辐射十分丰富,热量也较多,但水分短缺。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必要的农业耗水。水分不足是农林牧业发展的限制因子。年降水量少于250mm,又无灌溉条件,很难发展种植业。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气候干燥,降水极为稀少,无灌溉就无农业。惟有河西走廊和新疆部分地区,受益于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的冰雪融水的补给,形成西北“绿洲”的独特气候优势。成为西北地区小麦、棉花、甜菜以及瓜果优质产地。

综括上述,我国光热水资源的地理分布在配合上是比较协调,热带、副热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量丰沛,辐射量也较丰富。但有些地区分布并不协调,北方地区一般降水量自东部向西部递减,但光热资源西部则优于东部。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资源不足,限制了农业对丰富的光热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多样性的山地气候

我国地形复杂,高原和山地占据很大面积。对山地气候的利用是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东部农业区东西走向的秦岭、南岭山脉的南北两侧的降水和温度都明显差异。如秦岭南面的汉中年降水量8718mm,年平均气温度14.3℃,最冷月平均气温21℃;而北面的西安年降水量580.2mm,年平均气温13.3℃,最冷月平均气温-1.0℃。汉中地区的农业以水田稻作为特点,一年可两熟。以南可种植副热带作物柑橘、油桐、茶树等。西安地区则以旱作为主,一年一熟制。又如南岭南侧比北侧年降水量多100~200mm,年平均气温高2℃~3℃;最冷月平均气温南面的韶关6.3℃,北面的郴县2.6℃。南岭以南可种植荔枝、龙眼、香蕉等。这些作物在北面则不能越冬,而且南面一年三熟制较稳定。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山体两侧干湿明显不同。两侧的降水量相差100mm以上,气候由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农业从种植业为主向半农牧业为主过渡。其他各大山系因走向都有类似上述的气候效应。

地形海拔高度对气候影响也很大。我国山体的海拔高度由数百米至数千米,最高可达8000m以上。农业主要集中在2000m以下。≥10℃积温每升高100m减少150℃~200℃,生长期(日平均气温>0℃的日数)缩短4~5天。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差异,使农业具有“立体农业”特色,决定着作物和林木的种类及分布界限。例如我国西南副热带山地,海拔1500m以下的河谷≥10℃的积温6000℃~7000℃,作物一年三熟,可种植番木瓜、芒果、芭蕉等热带果树;海拔1500℃~2300m,≥10℃积温4300℃~6000℃,作物一年二熟,可种植棕榈;海拔2300℃~3000℃,≥10℃积温2500℃~4300℃,作物一年一熟,主要分布高山栎、箭竹、野酸梅等。

上述山体走向、海拔高度造成的气候差异,沟谷、盆地的“冷湖”效应,和江河湖面的水面作用等,改变气候的特性。复杂的地形使气候发生变化明显超过地带性的水平差异,导致气候类型的多样性和相应的农业布局和熟制。这对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组合的农业气候资源,发展多种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五)气候灾害频繁、种类繁多

据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三年就有一年发生较大范围的气候灾害。气候灾害是农业生产的一个制约因素。1949~1988年,我国农业平均每年遭受旱、涝、低温、干热风、风、雹等灾害面积为4.95亿亩,成灾(损失三成以上)面积2.1亿亩。其中以旱涝灾害最为严重。旱涝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干旱分布: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主要是春旱或春夏连旱居多。秦岭淮河以南至两广北部多为夏旱或夏秋连旱。华南以秋冬或冬春旱为多。西南多冬、春旱。川西北常有春、夏旱,川东常有夏、秋旱。据统计,自1949年到70年代末,我国发生严重的干旱就有6次之多,其中1972年和1979年干旱范围广,旱情极为严重。1972年全国受旱面积4.6亿亩,成灾面积达2.04亿亩;1979年北方春旱,南方夏旱,全国受灾面积达6亿亩。水涝主要发生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和辽河等大江河的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因此直接影响农业产量收成。各地涝灾发生的季节及百分率如下表。

各地涝灾发生的季节及百分率

地区季节春春夏*夏夏秋**秋合计

华南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2120062216004759879421608470100100100100

*春末夏初连涝,**夏末秋初连涝

从表中看出,我国以夏涝最多,而且越往北夏涝百分率越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涝灾发生的季节从春到秋均可发生,但以夏涝为最多。黄淮海地区以夏涝为主,秋涝也可发生。东北地区以夏涝最为严重,春涝偶有发生。据统计,1950~1979年全国每年平均受涝面积约1.1亿亩。这30年内全国因水涝减产近843亿公斤粮食,其中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损失最重,占全国总损失的40.3%;其次是东北地区,占20.2%;第三是黄淮海地区,占17.6%。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松嫩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国造成重大的损失。

低温灾害包括低温冷害和低温冻害。低温冷害是指作物生长期间遭受的0℃以上的低温危害。低温冻害是指作物在春秋转换季节或在越冬期间遭受的0℃以下的低温危害。低温冷害发生地区很广,从南到北均有发生。春季冷害,主要在南方春播育秧期间低温阴雨造成的烂秧死苗。发生时间,华南地区在2~3月间,长江中下游在3~4月间。夏季冷害,各地都可发生,但以东北最为严重。本世纪的近80年中,东北地区夏季冷害发生19次,频率大约为四年一遇。秋季冷害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晚稻抽穗开花期寒露风的危害。据统计广东北部地区9月下旬和10月上旬,1951年之后的30年间寒露风出现频率高达93%以上,已成为规律。武汉气象台统计1957~1972年和上海气象局统计1950~1974年寒露风出现频率前者63%,后者48%。低温冻害,1949年以来冻害面积最大是1972、1974和1977,其中1977年发生冻害最早的一年。我国有两个冻害多发带,一个是从东北中部经华北北部到西北东部,另一个是长江中下游和南岭山地一带。

此外,干热风、大风、冰雹也常有发生。都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

我国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它具有雨热同季、水热共济的农业气候优势,但同时气候灾害频繁,种类繁多又是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造成这种气候弊端的主要原因是季风的不稳定性,气候要素年际变化大。当某一气候要素(如降水或温度)年际波动大,偏离常年平均而出现极端值时,就会发生气候灾害。

同类推荐
  • 科学家传奇

    科学家传奇

    《科学家传奇:科学家的最高荣誉》收集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大奖,为读者讲述众多科学家获得巨奖背后的故事。一个个如雷贯耳的科学大奖,如同竞争激烈的竞技场,引来无数的科学巨人一展风采;一个个走上领奖台的科学巨匠,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闪耀在科学的天空中。在通往科学的道路上,满是荆棘与鲜花,留下的是他们的一个个动人又神奇的故事。期望读者从这些神奇的故事中,既能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更能感受到科学家们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从中受到激励。得到人生的启迪。
  •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人工影响天气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影响天气,就是在一定的有利时机和条件下,人们通过一定科学技术手段,对大气施加影响。希望大气向着人们希望的方向转化,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基础,就是通过在大气中播撒各种催化剂,使大气中的云物理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达到降雨、除雾、防雹、消除雷电等效果,达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目的的一种科技措施。
  • 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外貌

    随着地球上生命的诞生,这里才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人类出现以后,地球更闪现出智慧的光芒。美丽的山川、蜿蜒的河流、宁静的湖泊、平坦的高原、蔚蓝的大海、广垠的沙漠,这些组成了地球的外貌;五彩缤纷的植物和千奇百怪的动物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居民;美丽的地球往往又变幻莫测,火山爆发展现出它狰狞的一面,这一切都吸引着人类去探索。
  •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硝烟散发的诗情诺贝尔的故事

    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对象、介绍诺贝尔——发明家与实业家的故事,阐述其“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的始末”,及他“生命最后的两项工程”等。
  • 未来科技新看点

    未来科技新看点

    本套系列丛书推出10辑,主打科技牌。少年儿童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热点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兴趣和爱好。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粥粥难爱

    粥粥难爱

    回趟奶奶家还会遇到小偷,幸好追回来了。可是这男生怎么回事?请他吃顿饭都会碰到奶奶出来散步,他还一口咬定自己是他女朋友,等等,这是什么鬼操作!奶奶你可千万别信他啊!……“粥粥,官宣不?”某人望着某女。“想的美!”某女直接反对。“那好吧。”某女的嘴巴直接被堵住了,没有什么是亲解决不了的,一次不行来两次,总会行的。
  • 陌然初上

    陌然初上

    少年的喜欢很简单很干净,但她希望从未喜欢。
  • 乾坤宿命之天道轮回

    乾坤宿命之天道轮回

    一个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的背尸人,却无意中通过了地府的考核,成为了地府的阴差,从无知到成熟,需要经历多少生死离别...
  • 神女噬命

    神女噬命

    神魔大战,众神陨落,创世女神舍弃神躯封印魔族大陆分裂。七万年后神女转世历劫而归。她是萧家痴傻废物七小姐,是二十一世纪顶级军医、将官,意外身死,契约上古神器,三魂归一,从痴傻废物一夕成为绝世天才。他是上界主战神,吞噬魔君两败俱伤陷入沉睡,七万年后苏醒。她祭出神力打散魔祖的神魂:“我若成魔魔奈我何,我若成佛天下无魔!”他自云端跌落他抱紧她的冰凉的身体:“柒柒。”他将她紧抱入怀:“从今以后我生你生,你死我便死。生生世世,你陪我可好?”她笑了:“好。”
  • 快穿系统:女配称霸天下

    快穿系统:女配称霸天下

    林倾歌,一个落魄的豪门千金,被男友背叛,被家人抛弃,她发誓,下一世,一定不会放过他们。不料,却莫名其妙进入了快穿系统,为原配报仇。就这样,她踏上了坑爹的任务之路,无论什么霸道总裁,高冷男神,阳光暖男,邪魅反派,温柔校草,统统收入囊中。她还有野心,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意支配渣男贱女,好完成原配的心愿。欲知后事如何,敬请关注《快穿系统:女配称霸天下》!
  • 穿书之女配的自我修养

    穿书之女配的自我修养

    穿越成反派女配的成月被强迫完成一系列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先后认识了性格温柔腹黑的顾星烂、高冷不擅表达的宵晖,还有与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的傲娇直男白时寒。在神魔共存的世界,她为揭开一桩百年前关于宵晖的屠城案,周旋于六界,抽丝剥茧终于将真相重现。但这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阴谋,一场正邪较量也由此展开。-------------------------憨憨作者的第一本长篇,希望小可爱们多多支持。
  • 格列弗游记

    格列弗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里梅尔·格列佛(又译为莱缪尔·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 星耀神话

    星耀神话

    流落异界的少年,没有强健的体魄,只有强大的精神力日月星辰为我用,光明之焰灭世开星武者,月行者,日尊者,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巅峰成就不朽的神话星辰箭!震慑之眼!超级冲击波!求收藏!求推荐!
  • 道战无尽

    道战无尽

    数万年一场大战,三代道天道神族族长道无忌陨!为了一个女人的承若,甘愿放弃时光长河里重生!化为道光守护着道神族最后的领地,自己的家乡,道尽大陆!众多种族偷窥着这片大陆!然后这毕竟是曾经最璀璨的种族-道神族的族地!道神族的道战强者们,征战四方!威慑着监视这边大陆的种族!道神族,战,只有血!。。。。。。在道尽大陆的赤明郡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城,枫华城!故事,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