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65400000025

第25章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

5月2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美国著名杜克大学的几位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的一份最新实验报告。7年前,这几位科学家在杜克大学校区附近选择了两片森林,开始了评估树木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实验。据推算,到2050年,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将比现在增加35%~50%。于是,他们就在第一组森林中不断施放二氧化碳浓度为56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的气体,以模拟50年后的浓度水平;第二组森林则保持目前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即浓度在365ppm左右。

在实验开始的前两年里,第一组森林的树木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生长明显加快,生长速度比第二组森林的树木大约快25%。但两年后,生长速度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下降,最终和第二组森林的树木的生长速度基本持平。分析原因,主要是土壤中的养分,特别是氮养分随着树木的迅速生长而消耗殆尽。

实验结果显示,树木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养分等多种因素,缺一不可,森林可以在短期内加速吸收二氧化碳,但因为土壤中的养分无法配套供应,所以从长期来看,无法指望森林会消化掉50年后增加的50%的二氧化碳。另外,科学家们在跟踪观察二氧化碳在树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后发现,树木吸收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对树叶的生长起作用,对树干的作用则不明显。这样带来的最要命的后果是,树叶脱落以后会慢慢腐烂,它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在3年内将几乎全部回到大气中,而并非像以前人们所说的那样,会留在土壤里。

主持这项实验的杜克大学生物学教授戴维·埃斯沃斯对这一结果评价说:“如果这一结果在全球植被生态中被普遍证实,人们就不得不对环境问题进行再思考了。”目前,已经有实验表明,热带树木与其他地区的树木相比,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相对更低一些。

外界对这份报告给予了极大关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位植物学家说,这一结果的“潜在重要性”会越来越明显,它彻底推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尽管森林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大量消化二氧化碳的能力上,人们不能太乐观。参与这项实验的另一位生态学教授拉姆·奥林认为,这一实验结果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他说,也许人们只能从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入手来解决温室效应问题了,这将使全球的环保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利益冲突更为尖锐。

缅因州鲍登大学的科学家对火炬松的研究则发现,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里,落叶分解并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速度也更快。树木吸收的碳有一半储藏在树叶中,树叶掉落后有的迅速分解,重新向大气中释放出二氧化碳,有的缓慢被土壤吸收。树叶分解速度加快,将使森林本身的碳沉降能力大打折扣。

在营养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下,环境变化甚至可能使一个生态圈由二氧化碳吸收者变成污染源。认为只要多种植树木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排放二氧化碳的想法,会导致决策者制定错误的环境政策,损害人类为遏制全球变暖作出的努力。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一直是国际间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去年的海牙国际环保会议不欢而散,美欧之间争执的关键问题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美国坚持认为,对发达国家排放量的限制应当考虑到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因素。如果考虑这一因素,对50年后的前景就不必过于悲观,对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要求就不必过于苛刻。现在,这项最新的实验成果可以说正击中了美国的要害。果真如此,美国将不能以森林为借口来逃避自己的责任,而全球只能进一步严格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又将直接影响到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生态系统与生态循环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和其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主要分支。

一个物种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个体的总和在生态学里称为种群(population),所有不同种的生物的总和为群落(community),生物群落连同其所在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其特征是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系统外部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和由此推动的物质的循环。例如,森林、草原、河流、湖泊、山脉或其一部分都是生态系统;农田、水库、城市则是人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等级结构,即较小的生态系统组成较大的生态系统,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结构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由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两大部分组成。阳光、氧气、二氧化碳、水、植物营养素(无机盐)是物理环境的最主要要素,生物残体(如落叶、秸杆、动物和微生物尸体)及其分解产生的有机质也是物理环境的重要要素。物理环境除了给活的生物提供能量和养分之外,还为生物提供其生命活动需要的媒质,如水、空气和土壤。而活的生物群落是构成生态系统精密有序结构和使其充满活力的关键因素,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生命舞台上各有角色。

生态系统的生命角色有三种,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别由不同种类的生物充当。生产者吸收太阳能并利用无机营养元素(C、H、O、N等)合成有机物,将吸收的一部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有机物中。生产者的主体是绿色植物,以及一些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菌类。由于这些生物能够直接吸收太阳能和利用无机营养成分合成构成自身有机体的各种有机物,我们称它们是自养生物。消费者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作为食物和能源,而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和无机态的营养元素的生物,并最终还原为植物可以利用的营养物。消费者和分解者都不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和物理环境中的无机营养元素,我们称它们为异养生物。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物理环境(太阳能、水、空气、无机营养元素)、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而消费者是可有可无的。这一点可以在图2~2中得到直观的反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从物理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物理环境,完成一个由简单无机物到各种高能有机化合物,最终又还原为简单无机物的生态循环。通过该循环,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物理环境得到更新并变得越来越适合生物生存的需要。在这个物质的生态循环过程中,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被固定在有机物中,供食物链上的各级生物利用。

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虽然为数众多,但有机体的97%以上是由氧、碳、氢、氮和磷五种元素组成的。作为物质循环的例子,下面分别介绍碳、氮和磷的生态循环过程。

①碳循环

碳是构成生物原生质的基本元素,虽然它在自然界中的蕴藏量极为丰富,但绿色植物能够直接利用的仅仅限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O2)。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水的参与。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由于这个碳循环,大气中的CO2大约20年就完全更新一次。

②氮循环

在自然界,氮元素以分子态(氮气)、无机结合氮和有机结合氮三种形式存在。大气中含有大量的分子态氮。但是绝大多数生物都不能够利用分子态的氮,只有象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一类的细菌和某些蓝绿藻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变为硝态氮(硝酸盐)加以利用。植物只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态的铵态氮(铵盐)和硝态氮(硝酸盐),用来合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合成各种蛋白质。动物则只能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合成的有机氮(蛋白质),经分解为氨基酸后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在动物的代谢过程中,一部分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尿酸和尿素等排出体外,最终进入土壤。动植物的残体中的有机氮则被微生物转化为无机氮(氨态氮和硝态氮),从而完成生态系统的氮循环。

③磷循环

磷是有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生物的细胞内发生的一切生物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移都是通过高能磷酸键在二磷酸腺苷(ADP)和三磷酸腺苷(ATP)之间的可逆转化实现的。磷还是构成核酸的重要元素。磷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不同于碳和氮,属于典型的沉积型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磷的来源是磷酸盐岩石和沉积物以及鸟粪层和动物化石。这些磷酸盐矿床经过天然侵蚀或人工开采,磷酸盐进入水体和土壤,供植物吸收利用,然后进入食物链。经短期循环后,这些磷的大部分随水流失到海洋的沉积层中。因此,在生物圈内,磷的大部分只是单向流动,形不成循环。磷酸盐资源也因而成为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

同类推荐
  • 300字作文直通车(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300字作文直通车(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300字作文直通车》本书收录了数篇金榜作文,有助于写作的提高。
  • 综合布线技术教程

    综合布线技术教程

    本书从综合布线系统技术性和工程性相结合的特点出发,系统地介绍了综合布线技术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内容包括: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的概念与关系、常用传输介质及连接件、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管槽及设备安装技术、线缆安装技术、综合布线测试与验收、综合布线典型案例等。
  • 电路基础作业集

    电路基础作业集

    本作业集是按照普通高等院校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适用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加强课后习题的训练。本作业集中的所有习题都是大学物理学教学中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概念和题型,难度适中。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又能指导广大读者自学,本作业集中各章都有基本要求、练习题答案,特别是每个计算题都给出了详细解题过程,并在书后附了模拟考试题两套。由于课时方面的原因,教材中的内容并没有全部讲授。因此本作业集中涵盖了讲授部分的内容,考试也只要求掌握这一部分章节(未讲授的内容在目录中用(略)表明)。
  •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思维(上)

    学校怎样培养学生科学幻想思维(上)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学生心理现状因素的培养(上)

    学生心理现状因素的培养(上)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心理素质则是生命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热门推荐
  • 垂垂老矣愿你欢喜

    垂垂老矣愿你欢喜

    青春永远是最美的,在那段短暂的青春里我们会遇见很多人。这些人里或许会有你讨厌的、你喜欢的、你不能忘怀的……但只有这样的才叫做青春不是吗?
  • 诸天之反派的逆袭

    诸天之反派的逆袭

    新书《我的徒弟都是天才》已经签约。凌天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回到前世十三岁的时候,而且还带着巅峰时的一切。惊天修为,所向披靡!啥?你说我是反派?其实主角不一定是正派。我要让这天不遮我眼,要让宇宙,有我的传说;要让主角,后悔他曾经做过的一切!诸天万界,臣服脚下。………………无尽虚空,妖魔鬼怪在嘶吼,人类遇到灾难之际,有人想起凌天大帝。拯救者出现,就是反派与正派,较量的时刻。诸天万界,无数的位面,魔鬼攫取混沌与秩序,出现一个个神秘种族和强者。当大混乱来临的时候,我,大反派,才是星域世界真正的救赎、真正的星空守护者!
  • 和平精英之一枪一个小朋友

    和平精英之一枪一个小朋友

    陈煜,一个富二代,同时也是一个游戏迷,但是他却是一个十足的游戏菜鸟,典型的又菜又爱玩。不过,一次偶然的事件,让他从一个游戏菜鸟逐渐晋升为游戏界的传奇大神。到底是什么偶然事件呢?预知后事如何,请入坑详听分解!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原罪:夕颜女帝

    原罪:夕颜女帝

    这个故事,错综复杂,爱恨纠缠这个世界,弱肉强食,血腥犀利这些人物,亦正亦邪,自私自利这样的一个世界,处处充满算计与被算计、杀戮与被杀戮,这样的一些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机关算尽,只为天下至尊之位。可是这个世界,真的能用好人和坏人来明确定义?用邪不胜正概括所有的成败?谁不是在坚持着什么?执着着什么?为了自己的信仰,为了也许会背弃自己的主子或者挚爱,而手染鲜血亦在所不惜?
  • 危险纯爱:我的初恋属于你

    危险纯爱:我的初恋属于你

    高中时,我爱上了班主任、数学老师余亮。但我默默把这份爱藏在心底,直到考上大学前夕,我终于勇敢表白,与此同时,余亮与大学女友分手,遭遇重大感情挫折,接受我的爱。爱情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一直真实的情感记录。
  • 男人要懂礼仪学

    男人要懂礼仪学

    礼仪是潜移默化的东西,掌握以后多多应用,自然可以影响你的一生。《男人要懂礼仪学》收录了大部分社交礼仪,包括穿衣礼仪、沟通礼仪、交际礼仪、电话礼仪、职业形象礼仪、商务礼仪等。编者墨墨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在阅读《男人要懂礼仪学》以后,懂得礼仪,在交际场合可以应用自如。
  • 我在末武时代修仙

    我在末武时代修仙

    陈有志作为大二学生,穿越到末武时代,看到修行境界后,又看了一下自己的修为,他……他不想沾因果,他想低调修行,他想成仙……可是,他先得改人设……“陈有志是一个无恶不作的色胚……”“陈有志是一个最大不良青年……”……面对这狗血剧情,陈有志想要生存,所以他先得改人设。“冤枉啊!我曾经是地球上的十好青年……”“你别不信啊!我真的不是那种人……”“我已经改了,再说一遍,我已经改了……”……可,众人看他的眼神依旧怪怪的……
  • 诅咒之巅峰

    诅咒之巅峰

    无论你在那我都要找到你即使逆天伐道......
  • 玲珑鬼眼:狐狸老公超凶哒

    玲珑鬼眼:狐狸老公超凶哒

    一双玲珑鬼眼,让我从小能见鬼,天生招厉鬼。为了活命,我供奉狐族牌位,拜出马仙为师,走上捉鬼路。谁知结亲的老公都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