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4000000006

第6章 人生面临的困惑(4)

教育,就是要基于前人总结的理论、技术、经验、教训等知识,启发学生的思考,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和方法,约束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少走人生弯路。尤其是在过于强调专业化的教育环境中,教育还应该引导、鼓励、培养学生养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突破单一的量化性思维定式。

三、读书如何才能有用

(一)生活是知识之源

任何知识,其本质都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将个人得到的知识简单地分成两种类型:社会常识性的知识技能和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一生下来,每个人就从其周围的社会环境学习第一个方面的技能知识;第二个方面包括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性技能、各种人文思想、各种专业技术等。后者虽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但却是前人基于生活经验总结形成的。因此,前者可以说是后者的源泉,甚至可以这么比喻:前者是皮,后者是毛。

在高钢的《遭遇美国教育》一书中有这么几句话:“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已经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了”;“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这些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点启发吧。

(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如果教育只关注书本理论、技能的学习,脱离社会常识,缺乏针对实际问题的知识应用,相当于“只要毛,不要皮”,可否?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说明了其中的道理。同时,学习掌握不同类型的知识,对个人发育成长所贡献的方面和贡献度也不一样。因此,在“术业有专攻”的同时,加强人文教育、交叉学科的课程选修,不仅有用,而且十分必要。

通常来说,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是理性认识,可以指导实际应用。反之,实际应用是感性认识,又可以进一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读书不仅要读万卷书,广义地说,还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包括“行万里路、识万个人、做万件事”,完全没有必要将书本教学与现实生活完全隔离。只有这样,方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我们常见某些成功的创业者再进入大学“充电”,系统地学习专业性、管理性的知识,原因即在于此。

有些固化下来的书本知识是规律性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需要懂得很多原理,只要根据经验,遵循自然规律,即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同样可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我们知道“水往低处流”,即使不懂其中的自然原理,但只要知道这个现象和道理,即可设计水车,建设水利工程,设计实施建筑工程等。都江堰工程不正是如此吗?

经验性的方法、技术都是人们总结、发明的知识。我们以老祖宗的四大发明而自豪,但我们更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些东西你不发明,别人迟早也会发明;一些经验你没有总结,有人迟早也会总结。尤其是各种经验,套一句时髦的话,不管你总结,或者不总结,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因此,当笔者看到有人刻意强调: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应用了咱们的“孙子兵法”,心里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别扭,似乎又一个“阿Q精神”的典型示例。

第四节 素质教育的困惑

一、素质教育的尴尬

以前我们总说,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比例比我们高很多,因此,他们的国民素质比我们好。到现在,我国的大学生比例已大大提高了,甚至接近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为何我们整体的国民素质并未得到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素质究竟是什么?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

个人素质是个人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软知识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道德、态度和习惯。从某种程度来说,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民族的软知识分别表现为个人素质、集体素质、社会素质、民族素质。

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这样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良好的软知识,尤其是关于生活、学习、思维以及遵守各种规则等多方面的态度和习惯,而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影响,可以培养并形成个人良好的软知识,提升其素质。社会中更多的人具有良好的软知识,就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素质。所以,民族素质的改善,何尝不是通过教育培养每个人形成良好的软知识,改善每个具体的人的素质来达到的呢?

很多学校常常采用的素质教育形式,就是在课外教学生唱歌、跳舞等。我们常常采用一种表象的结果导向性思维认识素质,简单地将素质这种抽象概念与知识、文凭、爱好、技能等价起来,似乎是“知识多了、文凭高了、爱好和技能多了,素质就高了”。其实,这些概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关系和等价关系。学习掌握很多书本知识、获得较高的文凭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素质,同样地,多学一些技能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素质。对个人软知识的培养形成,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的影响大得多。因而,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难以培养优秀人才,更无法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一些社会现象之我见

笔者某次在成都机场候机时,因为天气原因,很多飞机晚点,机场聚集了很多误机的人。有的人在空地上铺开报纸打牌,很多人在围观。尽管吸烟室内还有少量座位,抽烟者也可以在吸烟室内站着抽烟,可很多人却在吸烟室外抽烟。我向机场工作人员反映,这种打牌实在不雅,他们说管不了。而针对吸烟室外的抽烟行为,我向机场内四个不同的人反映:有人告诉我旁边有投诉电话;有人告诉我这事不归他们管;有人告诉我他向相关的人反映;还有人告诉我“这种事情他妈都管不了,我们怎么管得了”。我对在吸烟室外抽烟的人说里面还有座位,那个人似乎觉得我是神经病,无动于衷地看了我一眼。

我欲找一空座位坐下,一小伙坐了旁边的位置,但他把该空座位占了三分之一。我坐在那个三分之二空位时,他旁若无人,一点反应也没有,我就请他让一点,他非常不情愿地挪动了一点,还是占据着那个座位的一部分。后来,我换到另一个登机口候机区坐下来,旁边座位上的人在看报纸,他打开报纸后,报纸的角碰到了我的头。我告诉他,他没有道歉尚且不说,还一声不吭,满脸不高兴地挪动了一点点位置。

那些乘坐飞机之人,大多数都应该大学毕业,而且有的人看来还很有领导气质。按理说,他们的素质应该都不低吧,何以至此呢?在资源有点紧张等特殊情况下,如座位不够时,有的人就会表现出极端自私的一面,而且根本不关心会对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因此,笔者就想:平时我们很少碰到类似情形,也就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不去想很多。但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尚未损失财产、受到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就有了形形色色的表现。然而,机场工作人员和绝大多数乘客,却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想到这里,我不禁为我们民族的未来捏了一把冷汗。如果碰到泰坦尼克这种大悲剧,假定船上都是咱们中国人,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克拉玛依大火灾会烧死三百多名学生,而某领导事后却描述他如何平安逃生的“聪明”经历:在占据了可容纳多人、可让多人躲过火灾的卫生间以后,他怎么把门从里面抵死,让一些学生活生生地烧死在卫生间的门口。

由此可见,学习再多的知识、掌握再多的技能,如果不能培养良好的道德、态度、习惯等软知识,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的素质。同样地,拥有更多的高学历公民,也并不表示社会就具有了良好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了素质教育的问题。大学教授不一定比小学教师素质高,开宝马车的人也未必就比喂猪、放牛的人素质高,特别是当某些既得利益者联合形成利益集团,他们可以肆意打破法律规则、为所欲为而不能得到应有惩罚的时候。

显规则一旦被打破,潜规则就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盛行,法律、规章、制度有时形同虚设。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尤烈,因为犯罪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渐渐地,社会公平也就无法维持,个人的“恶性”就会被极大地放大,即使大学生比例已经很高了,整体国民素质却呈进一步恶化之势。直到有那么一天,所有显规则形同虚设,所有领域都有潜规则存在。笔者实在不敢想象,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即便遍地都是高楼大厦、高档轿车,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可历史的悲剧还是很可能重演。

三、软知识真有那么重要?

有的人很聪明,但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常常是“顾此失彼”。还有的人记忆力很好,学习时不记笔记,工作时常常凭记忆处理事情,可时间一长,经常忘记了重要的事情。这些表象性问题的背后原因是习惯问题,而习惯问题的背后原因则是态度、道德层面的问题。

培根关于习惯有很多论述: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作教育。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好或不好的习惯,还会改变人的性格。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培根的论述尚存不足,深层次地看,习惯的形成却取决于道德和态度。大学生比例的提高并不代表道德、态度、习惯能得到改善。习惯是素质的最直接体现,主要表现在细节行为上。如乱丢垃圾、不善解人意而以自我为中心、大声说话而不管周围人的感受等,就是低素质的表现。

我们时常碰到有的人说话阴阳怪气。这些人通常很聪明,却因为其聪明才智未得到别人的充分肯定,他们就通过异类的方式表达其看法观点。长时间如此,即成习惯和性格。其背后原因却是心态问题,甚至可能出现道德偏差。因此,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即通过家庭教育、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态度和习惯,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个人习惯与整体习惯是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整体习惯不仅取决于每个个体的习惯,也对个体习惯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个人习惯也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哪怕这种影响多么微不足道。其实,社会风气不仅包括整体习惯,更包括习惯背后的道德和态度。正如有这样一种说法:“好的制度使得坏人变好,差的制度使得好人变坏”,同样地,好的社会风气也会使得每个家庭的氛围、每个人的素质变得更好,差的社会风气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道德、态度和习惯虽然很抽象,但要朝好的方向培养发展,则需要有意识地示范、引导、培养和约束。如果缺乏家庭、学校方面良好的教育与引导,任由个人自由发展,那么,长大以后,绝大多数人很难意识到自身的不良习惯和心态,似乎是:我生下来就是这样,我的父母、身边的人也是这样。更为关键的是,小孩通常缺乏自主判断力、约束力,极易形成不良习惯。不良习惯一旦形成,要改善非常之难。即使少数人能自主地意识到自身不足,但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善。

小孩对脏话没有概念,也缺乏认识。在婴幼儿的意识里,“他×的”和“你是好人”并没有区别,只是两个词而已。就像不懂英语的人,或者只知道单词“good”而不知道“shit”的人,听到老外说出这两个词时,他不会有任何不同的反应。因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奠定个人未来发展的基础,而且也对社会风气的改善有积极贡献。也许有人认为个人的贡献实在太渺小了,但如果人人都这样,而不认为“他都可以这样,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甚至在发现别人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时,不觉得“事不关己”,能勇敢地站出来维护社会正义,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和谐。

第五节 社会的困惑

对小孩的教育,一代代的人更加关注知识、成绩、名次等结果性的东西,而很少关心过程引导和能力培养。这种思维不断地被“近亲繁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期望存在较大的偏差,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严重的错误。

家长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因为小孩某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忧心忡忡。整个社会一直强调素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如果不能发现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即使再过一百年,更换几十个教育部长,也于事无补。在分析这些困惑之前,作者可以肯定地说:仅仅依靠书本知识的教育,难以培养一流的创造性人才,永远培养不出完整的人。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同类推荐
  •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教改典型案例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教改典型案例

    《最新学校实用百科全书》非常注重实用,包括:教改典型案例、校园暴力防范、校园管理制度、校园心理诊断、学校管理表格大全、学校管理制度大全等图书。
  • 农村基层干部读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农村基层干部读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概要一、邓小平理论论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教育创新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教育创新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 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

    课堂教学的颠覆与重建

    本书为教育学者陶继新与著名教育改革校长李升勇的对话录,书中既有李升勇校长对改革过程的叙述,也有他高屋建瓴地理论升华,更有陶继新画龙点睛的评论,可以说本书是关于学校改革特别是大语文教育的一部“写真集”,适合学校管理者、教育学者阅读。
  •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迎头赶上苏联,美国教育界将重心放到科学与数学教育上,各级学校中的艺术教育科目受到了生存的挑战。战后美国最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之一罗恩菲尔德继承杜威等人的进步教育理念,以有益于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这一理由为艺术教育辩护。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艺术教育界终于从艺术学科的观点中发展出了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构想。上述内容将在本书第二、三章得到详细阐述。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教育家与心理学家为解决艺术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为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这此进本书第四、五章的内容。
热门推荐
  • 倾世魔妃之魔王别来无恙

    倾世魔妃之魔王别来无恙

    一朝穿越,成了陵王朝慕府最小的女儿,上有三个姐姐,五个哥哥,以为是黑暗的日子,没想到是团宠!一次机会,遇见了大魔王,没想,从此摆脱不掉!大魔王:“娇娇,我今晚可以回房睡吗?”慕娇娇:“不行!”大魔王:“我错了嘛,不要生气了好不好……”【哎,虐狗啊】
  • 快穿之作者自己来补BUG

    快穿之作者自己来补BUG

    “帅气的宿主您好,由于您笔下故事真实度过高,衍生小世界逐渐走向崩坏,故……”“简单点。”“需要您进入自己创建的小世界里改变世界走向。”“只能是我?”“是的,您笔下真实度过高且您本人进入成功的可能性更高。”“所以,我触电是你做的?”“呃这个……”“不去,既然你们要维持小世界走向,就不能随意更改我的人生导向吧。让我活过来。”“这个,作为补偿,我可以满足您一个愿望。并且,不会过度干涉您的决定,只要您能,帮我挽回小世界发展。”“我要健康的身体,作为定金先给我吧。”“可以。那么,很荣幸由我来开启您的旅程。”
  • 彩虹行星

    彩虹行星

    以一个全新的少年视角,去展现我们每个人都共同拥有的校园生活。可能以后,我会这么回忆当年。沈士生曾经说过,2012年的世界末日是不会到来的。我不管末日不末日,但2012年对我来说,确实是人生中一大节点。那之前,我有最好的兄弟,有一心一意想喜欢的人,有身边活得各自精彩的同学,而后来,沈士生去世了,我的暗恋终止了,何夏秋和杨毅最后也没在一起。江晨跟我说,世界很大,学校很小,眼前像是一场梦,梦醒各自南北,这就是青春。那倒一杯酒,敬我梦中遇到的人和事。希望你们,都如彩虹行星上的人,有属于自己的颜色。
  • 汉漠谣

    汉漠谣

    一纸诏书,胡女贺兰牚心奉旨入宫。置身波谲云诡的后宫之中,不曾期待去爱也不曾期待被爱。无关冷暖,无关风月,只是不爱不伤。然那场漫天的杏花雨到底是谁遇了谁,谁恋了谁,谁又误了谁。盈盈一笑,倾城未晓。仅是回眸便让阅历美人无数的风流王爷澈拼尽一生去守护,至死不悔。横征大漠时的孤冷绝决,终是抵不过一见倾心。玄镐,如果那天里能不那么倔强,最后是不是就不会那么遗憾。一段段爱恋痴缠,不过是一场盛世寂寞,更与何人说。无力挣脱的安排,在刀光剑影中一步一步登上权力巅峰。当贺兰牚心凤仪天下,蓦然回首已是隔世,身边良人不再,唯剩青丝成雪。[朴素地求票票,求评论::>_<::起点的编辑好像不喜欢这篇文文Q~Q那么久了一次推荐都不给,Q~Q别拉我,我要到墙角蹲一会~~]
  • 武境天极

    武境天极

    可闭眼行千里,万里夺命,武之极限,江湖中只有寥寥数人达到此境。天极,地绝,无拘,自在。一阵风可以让他乘风万里,一条河可以让他随波逐流。
  • 咸鱼的崩坏人生

    咸鱼的崩坏人生

    咸鱼了20年的宅男吴敬承,在父亲失踪之后,觉醒了自己的血脉能力。让我们一起来见证这条咸鱼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巅峰,化身为龙,翻云覆雨!读者Q群1048504374
  • 我竟然是曹丕

    我竟然是曹丕

    别人都穿越成了各种妖艳货色,自己却要从带自己的小弟弟开始……曹子桓表示,带小弟弟就带小弟弟吧,带着小弟弟走向世界,也不错!
  • 虚幻世界游戏人生

    虚幻世界游戏人生

    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年,嘴里振振有词喃喃道:正义之神啊,请你睁开眼,看看你面前的罪人——觉醒吧,审判之雷呵呵,还真能放出一道屁大的闪电嗤嗤击在地面上……一本语文教科书,竟能增加一点智力和一点悟性;只要你花上40分钟,学上20课时;呵呵,高一语文竟全被你学会。哈佛、剑桥、博士、硕士,只要你开启虚幻世界学习系统,这些将不再是梦……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拳,花拳绣腿,强身健体,竟全变成了技能;只要你智力和悟性够了,那本武学书往脑门上一拍,没了;呵呵,使起来,还真有模有样……PS:我是一个新人,需要你们的支持。一点击、一收藏、一推荐、一句评论、一个微笑或一声漫骂都是我前进的动力!PS:15号前,由于上白班的缘故,下午5点左右更新!16号后,由于上夜班的缘故,晚上8点左右更新,至少每天一更,当天收藏加10、推荐过百、或点击破千,当天加更一更,遇推荐或读者催更,考虑加更。
  • 我的AI少女想毁灭世界可怎么办

    我的AI少女想毁灭世界可怎么办

    一觉醒来,蕾姆抱枕变成了银发少女……穿越到2200年的未来,再也不愁找不到女朋友的宅男们都能有一个AI少女!不过我的这个AI少女为什么和其他的不一样……还有未来有什么来钱快的工作?在线等,急
  • 神王太无聊了所以我选择转世

    神王太无聊了所以我选择转世

    创建万石大陆的神王因为感觉神王生活太过无聊选择转世成普通人,谁知转世失败,带着他的全部记忆和神力一起转世了具体则是一部扮猪吃老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