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4000000040

第40章 实施现代教育的一些建议(1)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地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一味地消极抱怨,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除了类似于“长生不老”、“永动机”等无解的问题之外,针对绝大多数问题,只要积极地思考、探索,总可找到办法解决,而且办法可能不止一个。

教育问题被归结为体制原因,似乎不无道理。然而,体制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得到解决,那么,在体制问题解决以前,我们该做什么?

从教育自身来说,当下教育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教”和“如何学”的过程性问题,而不是“教什么”与“学什么”的结果性问题。我们不妨将体制问题摆在一边,单纯针对教师教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家庭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践行现代教育理念,实现教育过程的可控管理。

如果能做到这些,即使我们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但总可以有所作为。那么,有了骨架,如何长肉;有了设计,如何施工呢?

第一节 面对问题我们该持有什么心态

一、面对问题该怎么办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碰到问题应该采取理性的态度:积极地面对、分析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在积极寻找办法解决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养成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习惯和思维;另一方面,即使失败了,也可以积累、总结经验教训。面对教育的问题,也应当如此。

有人一直在谈论“体制因素导致了教育的问题”,有人却总是喜欢抱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还有人将希望寄托于“理想教育”。然而,这些观点并非理性的思考。体制固然会影响并制约教育的发展,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对任何国家而言,改变体制不仅伤筋动骨,且难以短时间内完成。况且缺乏了理性,体制只会变得更糟。退一万步讲,即使体制变得更理想,理想的教育就能实现吗?

由此,笔者想起“上善若水”。古人总结出“水有七德”,其原因在于“水”能适应任何环境,其“至柔”品格造就其“至刚”的禀性。我们能否秉承“水”的德性,适应现行体制,思考还能在教育上付诸什么行动。进而通过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理性且优秀的人才,推动体制的改革、发展和完善。

二、观点并非金科玉律

本书前面曾分析媒体常常宣传“知识改变命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某某科学家在国外学习了先进的科技知识,回来报效祖国”等现象。电视作为最普及的媒体,对个人的影响从很小就开始了。这些宣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我们很多人,包括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缺乏辩证且理性的思考能力,甚至墨守成规,常常将书本和电视上的观点视为“金科玉律”。因此,如何思考并摆正“学习”与“创造”、“继承”与“超越”、“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摆在我们教育面前的重要问题。

首先,“知识改变命运”是有前提的。与其说是“知识改变命运”,不如说是“道德与价值观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思维,思维决定目标,目标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坚持成就人生,行动实现梦想”。

(一)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并不能改变人的命运。有的人甚至狭隘地认为“知识就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就是在校所学的知识,在校所学的知识就是课堂所学知识,课堂所学知识就是课本上的知识,甚至课本上的知识局限于教材和相应的参考书”。很显然,个人狭隘地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不可能改变其命运。

(二)除了在校所学的思想、理论、技术等知识,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广义地说,还应包括通过课外阅读、与人交流、从各种媒体所获得的各种知识,生活的各种阅历、见识,个人积累形成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和各种技能等。

(三)知识是静态的,有的知识用于明白道理,有的知识则用于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以后,还需要灵活地运用知识,才能创造价值、“改变命运”。正如很多教育家提出,“学生求知的目的,不在知识本身,而在制造知识以应需求的方法”。

其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观点,旨在鼓励人需要有远大理想,不能狭隘地盯住眼前的事情和利益。但是,这个观点也需要辩证地看待。人固然需要有远大理想,但却不能好高骛远,还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

最后,“留学归国,报效祖国”的观点有失偏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一穷二白,急需改变落后状态。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有志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强大,回来报效祖国,为国家富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时,组建各种研究院所、在大学开设相关学科专业、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等,是国家的当务之急和这些科学家们的“不二”之选。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我国的经济、科学、技术等取得了巨大进步。近十多年来,很多学子赴海外留学,形成了“留学热”。但很多留学回国人员却由“海归”变成“海待”。按理说,更多的人学成归国,尤其是很多大学教授具有国外留学的经历,教育应该发展得更好,可直至今日,为什么我们的教育问题反而更为严重呢?很显然,这个被宣传并坚持了几十年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当年学成归国的科学家们带来的科技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将科技运用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所表现的态度、习惯和思维等默默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然而,结果导向型的功利性思维却没有与时俱进,只关注“已知”或“已得到”的结果,而且被“近亲繁殖”了几十年。我们采用“拿来主义”学习引进科技知识,使得GDP数字快速增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话、电视、电脑、汽车、高速公路、摩天大楼、互联网等很快从概念变成生活现实。但其中的核心技术,尤其是一些尖端技术,如DVD解码芯片、高档汽车的发动机,还是掌握在别人手中。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可以“拿来”别人愿意卖给我们的技术,却永远无法“拿来”别人发明创造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习惯、思维、能力等。

所有的人文思想、科学理论、技术方法并非天生已有,亦非凭空产生。任何理论的发现、技术发明和创造,都是科学家们针对自然现象、科学问题、社会需求进行研究的结果,必须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思考、分析、总结和研究,方有所成。可学习这些“已知”的结果却可能只需要两小时。如没人知道爱因斯坦思考了多久、如何发现问题而提出相对论,但今天的物理专业本科生,应该在二年级就掌握了相对论。如果我们不转变态度、习惯和观念,那么,我们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就永远只是一个梦想而已。

个人成长和自我完善皆是漫长的沉淀过程,并非受制于学历和文凭。有的人博士毕业,数年后表现平平;有的人即使没有博士学位,数年后却做出重大贡献,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仅有博士学位并不代表某个人就是“博学之士”、优秀人才,更何况有的博士还来路不明。可我们却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只要表象不要本质。君不见很多人从未做过任何研究,却顺利地戴上了“博士帽”。自2008年起,我国每年授予的博士数已居世界第一。

某考古学家多年奔走于田间地头、潜心研究,某日发现了古生物化石,通过研究获得了颇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可有人却说“他运气好,刚好碰到了化石”,甚至有人说“牛顿运气好,刚好被苹果砸到”。在当下社会,总有人抱着“守株待兔”的思维,不会辩证且理性地认识“机遇、运气与思考、沉淀之间的关系”。虽然有了沉淀和准备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沉淀和准备肯定不会成功。如果你坐在苹果树下不会思考,即使树上的苹果都掉下来砸在你的头上,也不会有任何结果。

三、如何看待考试成绩和排名

(一)成绩和排名是结果

成绩和排名是量化的结果,体现了个人成长的轨迹。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它重要,因为结果的好坏间接地体现了个人学习态度、习惯和思维的优劣,好的结果还可以让人建立自信;另一方面,我们又可以说它并不重要,因为再好的结果也只是过去所获得的,并不代表未来,更不代表个人一生的优秀。更何况结果的好坏并不完全等同于个人各方面综合表现的优劣。

我们不难理解:结果只是过去的历史,有可能反映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却并不代表、更不决定未来的发展过程。笔者当年的高中同学中,共有十多位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几位博士的高考成绩甚至处于全年级的后50%。虽然获得博士学位并不代表更优秀,但当时高考的前5名同学大学毕业后都没有继续深造。由此可见,成绩、排名也许会影响人生,但却不能决定人生。

(二)“皇帝的新装”又可能上演

我们的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普遍地脱离社会需求和知识本质,越来越极端地只追逐各种结果。知识、分数、排名、证书、文凭、名头、奖励等,归根结底,物质和经济利益才是追逐的目标。很多人为了得到这种结果,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比如某个文盲,他迫切地需要一顶“博士”帽子,使得他在追求名利时拥有更好的筹码,他才不会关心知识、学问和思想。当他获得名利之后,也不会有人去关心其学识水平,“皇帝的新装”再次上演。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分数以及基于分数的排名成了可量化比较的、似乎是最好且公平的标准,因而被抬到越来越高的地位。正如高钢在《遭遇美国教育》一书中所忧虑的,“让孩子们为了几门课程的考分而耗尽他们能量无限的生命,其结果恐怕不只是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不只是让孩子们生出敌视教育的心态,更可怕的是造成了孩子们狭隘的眼界和心胸”,“这些为今天的考题活着的孩子在人类明天的文明进程中会居于什么位置?”

当世俗思维对教育普遍缺乏理性认识时,教师、教育管理者至少应该具备这种认识并了解知识的活水源头何在。否则,教育就会被简化为教学,过于依赖书本知识而脱离自然、社会、生活和现实,从而陷入西方“经院教育”的困境。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即陷入这种困境,必将令接下来的教育走入越来越狭隘的尴尬境地。更广义地说,在理性成熟的社会中,也许学生会很看重成绩和排名,但老师、家长却能更理性地认识到结果背后的东西。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需要引导他博览群书,注重思考和软知识的培养,以防他形成狭隘且偏执的思维而成为“书呆子”。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更需要发现他的其他优点,帮助其分析、发现更本质的原因,而不是过于纠缠在已经形成的结果上。

(三)排名“弊大于利”

理性地说,排名是刚性化、离散且局部、片面的结果,可进行量化比较,会将教育演变成结果导向型。排名靠前,也许可以激发个人的上进心,但这样的同学毕竟只是少数,而且他们并非所有方面都优秀;排名不靠前的学生并不一定不优秀,更不表示他没有其他特长或优势,也许他们艺术感悟好,观察细腻,想象力丰富,运动协调性好,语言能力强。

近年来,“虎妈狼爸式”的教育因为小孩“进入名牌大学”而被广泛谈论,其中,“虎妈”要求小孩门门优秀、科科第一。不论这些做法是否妥当,但其背后却是典型的结果导向型思维。试想即便小孩进入了名牌大学,也并不表示他得到了全面发展;即使他能全面发展,也不意味着他一生成功;即使他取得了成功,也不表示这种方式具有普遍适用性。俗话说“一美遮百丑”,他们的小孩有无心理缺陷,我们不得而知。更何况,并非所有一流大学的学生都是因为接受了这种教育方式才进入大学。因此,我们更应该理性地认识到:教育虽有其共性,但任何成功的故事都是难以复制的个例。难道比尔·盖茨、乔布斯的母亲分享下她们的教育方式,我们就可以培养出另一个比尔·盖茨、乔布斯吗?

道德、态度、习惯和能力等软知识是柔性、连续且整体的表现,难以具体地量化比较。如都是体育明星,刘翔和李娜尚且无法摆在一起比较,那么,品德好的学生、数学成绩好的学生、口才好的学生、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身体好的学生可以摆在一起且非要比出名次吗?仅仅依靠成绩、排名,难以全面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况且学生长期被排名,他就会在心理上被定格在某个位置。由此可见,这种做法虽有其可取之处,但会抹杀孩子的个性,扼杀孩子的潜力,反而弊大于利。更为严重且可怕的是,从小接受这种思维的导向,孩子会形成狭隘的心胸和“一切以结果为目标的功利性思维方式”,时刻“防备”着其他的同学,甚至有可能为了名次而敌视其他同学,自身形成极端的心理。

我们常见很多小孩在假期除了做假期作业外,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班。暑假结束时,小孩却常常对其他同学说“假期天天在玩”,希望以此“麻痹”别人。同学之间,戒备心理严重,自己懂的小技巧,生怕别人知道。由此发展下去,如果我们培养的人都具有如此狭隘的心态,哪怕成绩再优秀,他们长大以后又能为社会经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什么贡献呢?

同类推荐
  • 30岁恋爱也不晚

    30岁恋爱也不晚

    曾小亮编着的《30岁恋爱也不晚》是两性情感作家曾小亮的最新励志情感新书,主要是写给那些梦想找到“爱情莲花”的女孩,它会帮助你快速成为恋爱达人,让你识穿男人心,让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无数的男人中挑出一款最适合自己的。作者旨在告诉单身女性一些男女相处之道,在恋爱与婚姻中如何看到男人的种种不完美,并且接纳这种不完美。同时《30岁恋爱也不晚》也告诉我们,在这个爱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代,我们依旧要相信爱。爱就是一种修行,在爱的朝圣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沿着那条路去追寻心目中的青鸟。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持节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持节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千古谚语大观

    千古谚语大观

    谚语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富于高明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个人认为谚语的妙处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藏谋略于只言,指迷津于片语,以微言见大义,以前车为后鉴。
  • 祝酒辞

    祝酒辞

    本书精心打造了中国式宴请的攻略与祝酒技巧,既阐释了宴会的礼仪和酒宴接待,又介绍了祝酒、劝酒、挡酒的实用方法,同时还遴选出各种场合祝酒的言辞。
  • 工资待遇要清楚

    工资待遇要清楚

    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劳动者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后,按预先规定的绝对数额定期支付的。
热门推荐
  • 我的日本留学生活

    我的日本留学生活

    回档人生,没有什么牛掰金手指,但却身具高学历,开始扭转一个学渣的低沉命运,在学校内如鱼得水。斗恶霸,追老师,被校花反追,与学霸明争暗斗,开始不一样的人生。
  • 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100个人生哲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100个哲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斗罗之剑锁斗罗

    斗罗之剑锁斗罗

    九星连珠,天地造化。魂渡异世,不负斗罗。
  • 农门长安

    农门长安

    安静穿越到了一个古代人人可欺的农女身上。穿越当天就被卖,好,手夺卖身契,脚踩渣爹娘,她的自由她掌握,她的婚姻她做主,她的未来她说了算,谁都别想对她指手画脚!安静霸气的将自己的卖身契往旁边汉子身上一拍:“收好,以后我就是你的了。”汉子:“……”汉子很宠她,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和她一起虐各种渣渣,两人小日子过得极其的滋润。就是汉子的身份……(爽文,男强女强,1v1宠文)
  • 微梦爱在今生

    微梦爱在今生

    他和她,同一个人同样经历,相知相遇,相爱相守……爱如果有前世遗憾,那么今生定要补全,他遇见她他懂的今生他来到世界就是为了等他,他们会走出一片属于他们的路他们的未来……
  • 花千骨之一错再错

    花千骨之一错再错

    花千骨身份竟是神尊!仙界公主瞳夕爱上白子画并和他发生关系,他再一次将她伤透,误会重重的两人还能在一起吗?“白子画,若能重来一次,我再也不要遇上你。“
  • 小魔女戏江湖

    小魔女戏江湖

    这个讨厌的林作基,竟然敢在百花楼里与她抢花姑娘,抢不过她居然还敢偷袭她!哼!这下梁子结大了!就不要怪她设计陷害他,塞给他个老婆让他去拜堂!什么?!明明是塞给他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怎么清早醒来,这新娘子就变成了自己?!惨了,惨了,这下子陷害别人不成,反而赔大了……
  • 午后三点的度假村

    午后三点的度假村

    一个属于猫咪的度假村,琳藜安的突然闯入,流雨的阻拦,方林的帮助,这个度假村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度假村?
  • 万界重生

    万界重生

    渡六九天劫成功,却被仇家围杀,不得不自爆元神。谁知他大难不死,在异世界借体重生,重临天地。天地万界,殊途同归,等到破三宫,去异族,站在世界顶峰,才发现成仙仅仅是一个开始。
  • 江山武林

    江山武林

    定山寺,药神峰,飞刀门,铁拳帮,神剑谷,奇武派等中原武林门派与天妖教,地鬼门,人魔宗,之间争斗不休。地鬼门门主带领东南西北中五大坛主,联合天妖,人魔企图一统江湖。天妖教主夫人与女儿被六大门派追杀似乎另有玄机。谁又是真正的操纵者?一部架空在南北朝时期的武林,等你来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