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30700000019

第19章 《钦差大臣》导演手记(1)

陈明正①

2009年5月,上戏表演系59级校友在上海举办了毕业五十周年的庆祝活动。在聚会中,有校友提议:我们来排一部戏吧。于是大家一致响应。当时我还以为大家只是一时兴起,随口提议。没想到焦晃真的找到赞助人,率先拉到了一笔资金,并正式邀我执导《钦差大臣》。对此,我自然是大力支持。五十多年前,我正是这个班的年轻助教,一边上课一边向苏联专家学习。当时我选了《钦差大臣》,让大家在二年级时排片段,三年级时排幕,大家的创作欲望极高。可惜,当年因为种种原因,这部戏不让排演了。现在事隔五十多年,大家聚在一起要“圆梦”。可现在老校友们都是70岁以上的人了,拍拍电视还可以,但是要在舞台上蹦呀跳呀,持续两个多钟头,能吃得消吗?面对上千观众,声音、语言还能传递得那么远吗?艺术形象还可能那么生动吗?另外,观众来看戏就是希望能看到精彩的演出,特别是面对这些老演员,期望值就更高。焦晃也预见到这一点,为此和导演组商量,在正式排演前进行一次试排,如果效果不错,再正式排演下去。在试排和尝试中,大家统一了思想,即,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仍然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调整。我们还成立了导演组。其中,杜冶秋、向能春都是优秀的演员和导演;卢若萍是优秀的表演教师、导演,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他们都十分热情,并积极行动起来。我们没有分场去排演,而是由我总体把握,由导演组的同志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指导演员,并关注舞美等其他工作。

大家同心协力,信心十足。

开排前我们订了以下几个原则:

1.剧本太长,要有删节,四小时的戏要删成两小时一刻钟左右,导演先动手,演员都可以提建议。

2.对于剧本台词,演员要去悟,要反复推敲,朗读到不顺的、词句不明朗的地方,可以自己适当进行修改,要注意剧作风格和角色的个性。

3.布景不能缺失,而且要有俄罗斯风格,但不能太实,要虚实结合。

4.舞美设计要有利于换景,有利于某些场戏的处理,应用二道幕,拉开创作空间。

5.该剧涉及的“某俄罗斯小城”,其城市级别要提高,它不是小城镇,而是繁荣的中等城市。

6.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不要过分追求生活化,要提高舞台表现力。

我们在十八天里一口气排了该剧的前面四幕戏,在连排的最后一天,请了上海戏剧学院的领导、专家、校友、老师来观看。连排结束后,观众对这四幕戏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谈了许多现场感受,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

说实话,我在试排一周以后就有了信心。从上戏毕业五十年了,这些老演员仍然很在行。其实他们大多数人仍在进行艺术创作,只是他们多数活跃在影视作品里,舞台作品演得少了。如今再排舞台剧时,他们的功力仍在,他们的生活经验、文化底蕴、艺术素养都会体现在其创作的艺术形象之中。他们的角色含金量高,人物不是活在表面,而是在内心。虽然这是部喜剧,要有喜剧的轻松感,但它又很有分量,这必须得呈现在演员的行动和有分量的冲突之中。他们不是在“演”、在“装”这些人物,他们在进入角色,也让角色包含着他们自己。要是让年轻人来演,那势必要“演”,要“装”,但这些老戏骨不会这样。特别是剧中的市长、赫列斯达柯夫和那些贪官、夫人,他们的那些气质、风度、内涵、魅力、威势靠“演”和“装”是出不来的。

我相信他们,尊重他们,珍惜他们,他们都是好演员。我总把这些老人(可以称他们为老人了吧)看成年轻人,其实他们多数都七十岁以上了,有的近八十岁了。他们经过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经过了各种运动,经过少有的时代大变迁,他们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思考、理解、感受,都会自然而然地融入人物的性格中去。他们行动时,内心是充实的,他们念台词时,言之有物,他们展示果戈理戏剧情节的时候,全都把自己摆了进去,现实感很强。他们不是在“演”外国人、俄罗斯人,不是在“演”小丑,而是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贪官、爱吹牛的专家、虚荣的官太太……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他们清楚,他们对人物的历史、生活、人际关系、人性的弱点、内心的欲求都了解透了。他们在行动,不只是在表现角色的哪一点,哪一个特征,而且是在表现复合型的人。而这些人物和当代社会,和我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看他们时,已不是“他们”或“俄罗斯人”,也不是二百年前的过去,而是现在,以及当今现实生活中的人……

试演之后,我们加强了信心,就这么演,能成功。

2009年11月和2010年元月,《钦差大臣》在上海成功上演。2010年4月,《钦差大臣》登上了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舞台。京沪两地的观众对该剧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作为一名导演,一名艺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到我们有责任去好好总结一下这部戏的舞台创作过程,记录下这次艰辛而有趣的创作过程的点点滴滴,让观众、读者、戏剧爱好者从这些文字中去了解该剧排演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手法,为表、导演研究提供一个活生生的、详细的例子。同时,这也是我们纪念一代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的最好办法,也是我们今人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医治人性顽疾的良药。

一、感受果戈理①

果戈理的讽刺艺术在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文学中,也放射出灿烂的光辉。他和普希金一起,被后人称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果戈理的创作,时至今日仍给我留下深刻的教益和启迪。

为了排好《钦差大臣》,我需要了解果戈理,了解他的生活、他的为人、他的生活性格以及他的时代,我需要感受果戈理。从果戈理的生活经历中可以看到剧中人,在我们内心视像里可以展开一幅广阔的图景,剧作的人物可以立起来,活起来,而不是刻板的、单薄的、编出来的干巴巴的躯壳。如果导演的心里需要有人物行动的真实感,就需要了解作家成长的过程。导演和作者的灵魂相通,这是最佳境界。我如是地追求。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于1809年3月20日生于美丽、富饶的乌克兰。祖父出身乡村神甫家庭,娶了一个家业殷实的地主女儿,得到一处田产。果戈理的父亲在庄园里长大,受风靡一时的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辞去公职,蛰居乡间,一面料理田产,一面为阔亲戚照料庄园。果戈理的母亲,善良、温和、恬静。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庄园生活的内容非常多,这和他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果戈理的祖母很会讲故事,她对古时查波罗什哥萨克的事迹非常熟悉,她还会唱民歌,果戈理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熏陶。他常与劳动者交往,熟悉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乡村风俗。因此,他的作品生动、幽默、活泼。

父亲常带他到草原上去旅行,草原上瑰丽的景色,使他乐而忘返。父亲带他到小镇上去赶集,也有无限的乐趣:看五花八门的闹市,看牲口交易,看又唱又跳的木偶戏,听盲丐苍凉的歌声。据同时代人说,果戈理就是从那时起养成了一种观察人物的好习惯,这种环境培养了他善于感受和观察事物的才能,为他积累了广泛丰富的生活印象。他早期的《夜话》就是受了这些生活的影响。

果戈理的父亲颇有文才,写过诗和喜剧,常在叶卡捷琳娜时代一个退休部长的庄园里的私人剧院演出。小果戈理自然从那个时候起就受到戏剧的熏陶。他在那时还得到另一个机会,就是到这退休部长的私人图书馆里看书。他在家有时也一个人躲在父亲的书房里翻书,读书成为他最大的快乐,他可长时间坐在那儿写,在那儿看,往往不愿和小伙伴一起嬉闹。这对他孤独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后来他进了涅仁的一所“高级科学中学”。这所学校的学生分成两派,一派是有权有势的权贵子弟,一派则是破落贵族和小地主的子弟。果戈理属于后者,加上他的相貌相当古怪,故常被奚落。果戈理从来不会听任他人摆布,对于那些攻击他的人,他从不示弱,竟会用漫画和打油诗嘲弄他们,使他们不敢过于放肆。从小他就会运用讽刺武器反击羞辱他的人。

果戈理因为才华出众,在同学中很有威信。他组织剧团,担任编剧、导演、舞美之职,还做演员,是个全才。虽然我们不是同时代的人,但我们可以想象出他在中学搞剧团、排戏、演戏、自己搞舞美、自己当演员,活跃在人群中的情景。

当时,阅读文学作品是果戈理的最大爱好,普希金的《自由颂》,十二月党人的作品让他百看不厌。随着对社会问题兴趣的日益增加,对课外读物的爱好促使他和同学办起“刊物”。他写过一些诗和一部悲剧《强盗》、一篇中篇小说、散文《闲话涅仁》,从这些内容看,这位未来作家有着早熟的文学才能。

1825年,十二月党人发动起义,起义被镇压。果戈理所读的中学发生了“自由思想案”,沙皇政府对该校的进步校长和教授们进行迫害。他们搜查了果戈理的笔记,发现上面有反政府、反宗教的言论,而这些都是果戈理在课堂上记下来的。果戈理为了保护教授免遭迫害,一口咬定这只是他本人从课外读物中摘下来的。果戈理思想上的成长,正是受到俄国革命前夕进步势力的影响。在毕业时他本该得到十二等官职的任职证明,但由于他和进步教授案件有牵连,因此只得到了十四等官职的任职证明。这一结果,对一个刚走上社会的青年是个重大打击。

毕业后,果戈理到彼得堡去求职,仍然充满了憧憬,梦想从事高尚而重要的有利于祖国和人民的工作,但是想象中的彼得堡和现实不一样。这使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不断地增长。他在彼得堡找不到差事,到处碰壁,因为着凉而患病,事事不如意。由于生活费用昂贵,他租住在四楼的小房间里,邻居大多是下层市民。他看到富人周旋于宴会舞厅,而穷人则衣衫褴褛,为一块面包疲于奔命。满腔热情的果戈理变得更加忧郁和困惑。他给母亲写了这么一封信:“在这里,过的虽然不完全是猪一样的生活,就是说,每天还有一顿白菜汤和粥吃。”真是可怜巴巴,就如在剧中奥西普大叫“要是有碗白菜汤吃吃就好了”。可见其处境多么困难。

后来,果戈理总算在封地局得到一个地位低下的文牍官职,一年的俸金维持不了五个月的生活,非但不能补贴家用,反而还要家里不断接济。在封地局里,官场里的黑暗内幕展现在他的眼前,上司贪赃枉法,同僚们庸俗卑琐,这使他逐渐从幻想中清醒过来,开始正视现实。

在封地局,他克制自尊心,奉公守法,努力工作。他给一个朋友写信说:“你问,现在看来,是不是当小职员一点利益也没有?相反,利益是有的……才智需要的是铁一般的意志和耐心。在没有达到现实的目标以前,看到那陡直、漫长(几乎没有尽头)和不牢靠的梯子,应当面不改色,心不跳……应当抛弃早年的奢望……努力攀登……”你看他说得多好啊!他在鞭策自己,小时候祖母对他讲过天梯的故事:“天使从天上放下梯子,是向死者的灵魂伸出手来,如果能登上梯子的第七段,就能登上七重天,灵魂就能升天了。”这梯子的形象牢牢地刻在果戈理的脑子里,贯穿在他关于人的长远和职责的思考之中。梯子意味着自觉的努力,去取得成果,这促使人精神高尚,具有坚强的毅力。梯子又意味着向上爬,向上提升,要在梯子的阶级上抢占住自己的位子,即使是踩着别人,也要往上爬,势在必得。在这个梯子的形象里,涵义上的双重性已经显示出来了,这种双重性的人,将成为果戈理作品中某些主人公的悲剧性的基础。

尽管在封地局里,连看门的也瞧不起他,他仍不顾一切地埋头誊写。他苦苦地打熬时光,沙沙地写,练就了一手好字,抄写的公文清清楚楚,不见一处涂改,不见一个错字。可果戈理所做的一切,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因为上级读也不读、看也不看就放到公文夹里,转到另一科室,再转到处长,再呈给更高一级。在那里,也没有人去看、去读,直到编好号码,存进档案。而这种文件,一件又一件送来送去,却给那些官员们带来了好处,月薪、奖金、提级、勋章。可怜的小文书什么也没有得到,没有人给他提级,没有人给他加薪。

可他是一个艺术家,他用眼、用耳捕捉到形形色色的官僚形象,那是他的财富。那些穿着褪色绿呢制服的官员们,一边喝着咖啡,讽刺地指责《参政院公报》,一边对上级的奖赏评头论足。在另一个角落里,人们悄悄议着芭蕾舞演员的大腿,与女房东调情,没有一个正经办事的,而一遇到评级,个个就装腔作势,奉承拍马,能捞的就捞,能爬的就爬。这就是白天的官场情景。一到晚上,他就遨游在涅瓦河和涅瓦大街上,观察生活。他看到剧院、酒店、俱乐部、赌场,处处都灯火辉煌,目眩神迷。公爵、官员、夫人、小姐们又开始活跃起来,花花公子展示自己的巴黎时装,外国人的连鬓胡子,也让太太们倾倒。一切都矫揉造作,口是心非。他的胸中对这个幽灵们的世界涌出一种厌恶。

同类推荐
  • 失落的优雅

    失落的优雅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摄影家阮义忠在台湾各处行脚,拍下了无数百姓日常生活的动人瞬间。《失落的优雅》收录其中八十一幅照片,并首次讲述每一帧照片背后的故事,真实呈现了从乡村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一个变动中的台湾。阮义忠从小在台湾乡村长大,少时并不能理解父辈的艰辛,一心想逃离乡村,去往城市。长成后回顾,却正是这些最贴近土地的人事与乡情支撑着他,在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迈出每一步。《失落的优雅》中所记录的台湾乡野风景与人情,在如今已成为渺不可寻的古风,正是在这些淳朴的影像和文字背后,我们发现久已失落的朴素和优雅。
  • 世界艺术哲学(上)

    世界艺术哲学(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下)

    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下)

    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红色文丛-回首红色影视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纸间映像

    纸间映像

    本书为我国资深影视评论人藤井树,积数年之功,倾心打造的经典影评作品集结本。书中首次曝光了作者十二年来在影视道路上的所见所感所思。全书共七辑,分别冠以“青春”、“禁忌”、“浮生”、“幻爱”、“感官”、“天真”、“城市”主题,内容涵盖中外影片近百部,不限作品国籍与出品日期,选取震撼心灵的银幕佳作,用文字细细解读。藤井树的影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角度独特,观点敏锐,笔触纤细,字里行间充斥着知性之美与文艺气息。作为一部赏析类作品,其本身也是一部值得赏析的佳作。
热门推荐
  • 等你,在苍凉雨季

    等你,在苍凉雨季

    一场雨,一条路,一把伞……或是上天的有意安排,年幼无知的他,与一陌生女孩有了交集,多年来,他念念不忘。青涩年华,她在不经意间错付了真心。一份不能得,不能说的爱,化作了她在雨中对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的守望。两个相似的人,在苍凉雨季,编织了同样的希望。等你,雨丝微凉,又何妨?只是不知,结局,怎么样。
  • 重生之纯真年华

    重生之纯真年华

    人到中年除了发际线之外毫无改变的失意者,转眼间回到了成年前一天的自己,我们的目标是...拯救发际线!老旧的绿色双开门冰箱,熊猫牌电视,印着大红喜字的枕巾,哦,对了,还有一个等着他踩着七彩祥云去解救的少女!
  • 情能补拙

    情能补拙

    六年前一场意外的枪战,让相爱的龙易飞和辛欣人生从此变了样──以为爱人已死,龙易飞从无忧无虑的公子哥儿,成了历经沧桑的颓废男子。相思欲狂!为了寻找重伤的爱人,他努力活下来,只是人找到了,一切却已不同!历经生离死别,记忆中的容颜不改,但她竟不认得他了?!如果这是梦,究竟何处是尽头?大病一场后,辛欣忘了过去的一切,尤其对眼前这英俊的男子,她一点印象都没有。据说他是她老公;据说过去的她聪慧动人,独自在异国生活,与他相识相恋……他深情的叙述令她心疼不已;不管过去爱他不爱,现在她很愿意再和他相爱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逆天重生:腹黑千金嫡女

    逆天重生:腹黑千金嫡女

    一世的倾心爱恋最后只换做狼心狗肺的背叛,一碗打胎汤药竟是置她死地的致命毒药......然,命运轮转,她竟魂归丞相之女,重活一世。且看她如何教训恶毒奴才、智斗姨娘庶妹,从一个被弃之荒院人人踩在脚下的废柴大小姐逐渐变为令人敬之怕之的千金嫡女!为了入宫复仇,她步步为营,巧谋深算。然而,千算万算却没算到自己又一次跌进了感情的深渊万丈,更在此过程中发现了惊天秘密!且看重重疑云之下,她能否寻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 森林里的魔女

    森林里的魔女

    魔女苏瑞和宠物猫阿古前往水晶森林的故事。
  • 我是祝二狗

    我是祝二狗

    乡巴佬也能抓鬼?二狗在一次自杀未遂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七剑封神传

    七剑封神传

    七把神剑,不同的神器轮回道路,然而面临的命运对于他们来说则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封神。只有等待,等待着记忆的复苏与回归~~~~
  • 人世烟花

    人世烟花

    一个是令全城闻风丧胆的狂徒,一个却是循规蹈矩的良家女子,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人却因命运的安排有了交集。他为她放弃一切,权力,金钱,甚至生命。他与她就似烟火,繁华刹那,待璀璨过后,共隐于夜幕之中。
  • 圣帝傲世

    圣帝傲世

    圣尊重生开启傲世群雄,我要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