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9500000111

第111章 走向最后的高峰(19)

有一回,我在自己的学习室里对着“伤脑筋”的算术题——龟兔问题苦恼得不得了,——我那时十四五岁,忽然冒出个巧妙的主意:我到妈妈那里去,海军学院的数学教师高林科来了,他可以帮帮我的忙。妈妈那里,除了高林科之外还有几个人,像往常那样,大家都热心地追逐起我的兔子来。忽然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进来了。“什么事情?”他也思索着各种不同的解法,不过他一定要让乌龟比兔子先到。“乌龟很可怜,它没罪,是上帝创造它这个样子的。它竭尽全力,这一点比兔子好;兔子一蹦一跳赶上它!”

过了几天,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又上我们家来了,原来是因为有事情。妈妈在家的时候,晚间常有五六个position sociale法语:社会地位。——原注、外表和信仰极不相同的人到我们家来“消磨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坐在妈妈的小客厅里,她亲自从bouillotte法语:茶炊。——原注给我们斟茶,这茶炊是穿燕尾服的听差端进来放在一只可移动的小桌子上的。因为“银”茶炊,因为仆人穿“燕尾服”,客人们被弄得不好意思或者愤愤然,便常常议论起来。不过在我提到的这一次,说话的是从前在军事法庭供职的某个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纳夫罗茨基,他是通俗歌剧《悬崖》亚·亚·纳夫罗茨基(1839—1914)作了一首自由体长诗《斯捷潘·拉辛的悬崖》,后由作者自己谱了曲子。的作者,当时的大学生很热心地排练过该剧,他还作了许多长诗和小诗。那天晚上他谈的话题是关于宇宙的灵魂,宇宙的理智,他说,此时此刻这一切都集中在我们的行星上,不过我们这颗行星很快就要冷寂,像月亮一样,如此等等。我站在我挪给陀思妥耶夫斯基坐的安乐椅后面,听到这话我自然愣住了。说到后来他几乎只对着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作声,后来忽然像捞稻草似的回过头来对着我说:“玛涅奇卡,乌龟爬到了吧,您怎么看法呢?”说着又同样突然地转脸向着妈妈,开始讲起他到这里来的动机。要搭救某一个人我记得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出席妈妈举办的一个大型慈善音乐会。大厅里面已经很热,他走出大厅,在一个角落里坐下,但立即被青年们所包围,尽管他并不愿意人家去“访问”他——当时还没有访问这个词儿——,他很少提到重大的话题,再说他常常疲劳得要命。不过我记得他和妈妈的争吵。他们两人都极其不善于争吵,两人都火冒三丈,互相不听对方说话,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的男高音竟升到塔姆贝尔里克塔姆贝尔里克(1820—1889),意大利男高音歌手。的高度。妈妈特别和他争论得多的是他的“东正教的上帝”(当时陀思妥耶夫斯基正在出版他的《作家日记》)。有一次在热烈争论中,妈妈对他说:“好吧,我祝贺您,您跟您那‘东正教的上帝’一起去待着吧!很好嘛!”听到这种“妇道人家的理由”——如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所说,——他忽然和善地大声笑了起来:“呀!安娜·巴甫洛夫娜!咱们也动肝火啦,像小青年一样!”

妈妈托我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很喜欢拼命飞奔穿过门对门的一排直通房间,然后一拐弯奔进我们公家宿舍的那间半暗不明的前厅。有一次我就这样飞一般地奔跑,那时我已十六岁,中学已经毕业,在门口跟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撞了个满怀。我很窘,连声向他道歉,但我忽然明白道歉是不必要的。他站在我面前,脸色苍白,揩去额头上的汗水,重重地喘着粗气,迅速沿着楼梯走来:“您妈妈在家?哦,谢天谢地!”说着,捧住我的头,在脑门上吻了我一下,“哦,谢天谢地!刚才人家对我说是你们母女俩被捕了!”这事发生在我们去威斯巴登之前不久。从那里回来,我和父亲正好遇上他的葬礼,妈妈没遇上:她还没有能够回来1879年秋天费洛索福娃被逐出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对她的丈夫说:“看在您的分上,放逐她到国外去,不把她放逐到维亚特卡去了。”(阿·弗·端尔科娃,《安娜·巴甫洛夫娜·费洛索福娃和她的时代》,页334)1882年2月她回俄国,已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后了。

《日记》选亚·谢·苏沃林

姆洛杰茨基行刺洛利斯梅里科夫1880年2月20日伊·奥·姆洛杰茨基*向米·塔·洛利斯梅里科夫开枪。梅里科夫在冬宫爆炸案后刚被任命为重新设立的“维护国家秩序与社会安全最高委员会”特别全权首席长官。2月21日军事法庭判处姆洛杰茨基死刑,22日执行。大家知道,姆洛杰茨基判刑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场。(《俄国旧事》,1923年,第3期,页103)

*伊·奥·姆洛杰茨基(1855—1880),民意党人。

那天,我在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处。

他住的是一套寒伧的小房间。我见到他时他正坐在会客室里的一张小圆桌旁装纸烟。他的脸色像个刚从澡堂子出来,刚从他洗蒸气浴的团部归来的人。脸上似乎还有汗渍。我大概情不自禁地流露了惊讶的神色,因为他瞥了我一眼,问了好,说道:“我刚发过癫痫。我很愉快,十分愉快。”

说着他继续装纸烟。

关于行刺的事他和我都还不知道。但是谈话迅速转到一般的政治罪行上,尤其是冬宫的爆炸案指1880年2月5日斯切潘·哈尔都林谋杀沙皇。上。议论这一事件时,陀思妥耶夫斯基谈到社会对这种罪行采取奇怪的态度。社会似乎同情它,或者说得比较接近于真实情况些,社会似乎不清楚该如何看待它。

“您看,”他说,“我和您站在达齐阿罗商店的橱窗旁边观看图画。我们身边站着一个人,他假装在看图画。其实他在等待什么,一直朝四下里张望。另外一个人忽然匆匆向他走来,说:‘冬宫马上要被炸了。我按了机器。’这话我们听到了。您想想,我们听到了这话,这些人是那么激动,当时的情景和他们的嗓音不相称。我跟您怎么办呢?我们到冬宫去报告快要爆炸的消息?或者到警察局去找警察,让他们逮捕这些人?您会去吗?”

“不,不会去的”

“我也不会去。为什么?因为这很糟糕。这简直是犯罪。我们也许会去报警。您来之前,我一边装纸烟,一边就在想这事情。我把所有可能促使我这样做的理由逐一想了想。理由是充足的,可靠的。随后我又把不让我这么做的理由考虑了一番。这些理由真是微不足道的。说得干脆些,是怕担个告密者的名声。我想象,我怎样去到那里,人家怎样打量我,怎样询问我,当面对质,也许会提出要给予奖励,要不就是他们怀疑我是同谋犯。报上刊登出来:陀思妥耶夫斯基指认罪犯。这难道是我的事情?这是警察的事情。他们是受命管这种事情的,靠干这种差使领薪水的。自由主义者们不会原谅我。他们会折磨我,搞得我走投无路。难道这正常吗?我们这里什么都不正常,所以什么事情都发生,谁也不知道他该怎么行动,不仅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不知道,就是最普通的情况下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我可以写很多东西。对于社会,对于政府,我可以说说许多好的和坏的东西,但这是行不通的。我们这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不能说的。”

就这个话题他谈了很久,说得很兴奋。就在这时候他说,他要写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叫阿辽沙·卡拉马佐夫。他打算让他进一进修道院,再成为革命者。他会犯下政治性罪行。他会被处死。他会寻找真理,在寻找中,他自然会成为一个革命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打算再写一部关于卡拉马佐夫兄弟的长篇小说,描写七十至八十年代阿辽沙在国外的生活。

题解:

亚历克赛·谢尔盖耶维奇·苏沃林(1834—1912),新闻记者,反动的《新时代》报发行人,用列宁的话来说,经历了从自由主义,甚至可说是民主主义(六十年代)到无耻吹捧资产阶级(从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到“每逢当权派实行任何政治变革都要献番殷勤的堕落之路”。(《列宁全集》,中文版,第18卷,页265)不过,苏沃林在向沙皇俄国统治者摇尾乞怜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他们的实质。他聪明,乖巧,深知各种不同事件的内幕,在原来根本不准备供发表的《日记》中,他好像在“倾吐心头的积愫”,对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独裁的俄国的腐朽和腐败作了相当准确、鲜明的描绘。

苏沃林虽然多次写过论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章,但《日记》中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篇页他从来没有发表过。这些记叙和官方制造的说作家是忠于君王的传说大相径庭,苏沃林也参与了这一传说的炮制。日记表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革命者、对民意党人的恐怖行动的态度是复杂的、矛盾的。作家谴责他们,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他理解他们的反抗是“必然”的,对于许多优秀人物——“寻求真理的人们”来说,他们的道路是合乎规律的,他懂得周围的现实是不正常的,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苦难而进行报复是公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薇拉·查苏利奇案件的批评也证明了他对民意党人所抱的矛盾态度。(格·康·格拉多夫斯基,《结论》,基辅,1908年,页16—18;斯·弗·利勃罗维奇,《在书籍的岗位上》,彼得格勒莫斯科,1916年,页40—43)

同类推荐
  • 哥伦比亚黑手党家族传

    哥伦比亚黑手党家族传

    制毒、贩毒和吸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公害之一,也是所有的黑道社会铤而走险、情有独钟的“事业”。原因是这种“事业”,能使之一夜暴富。哥伦比亚“麦德林卡特尔”贩毒集团,便是这类黑道社会组织的佼佼者之一——在近二十年的贩毒生涯中,该集团一直能同东方“金三角”的坤沙“掸邦革命军”比肩齐名,便可略见一斑了。麦德林贩毒集团以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市为活动中心,辐射全国。从70年代开始,先后在全国建立了十多个毒品生产基地,以当地的古柯叶为原材料,加工成一批又一批的“白色恶魔”——可卡因,走私世界各国毒品市场。
  •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首次出书:我坚信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首次出书:我坚信

    奥普拉温弗瑞的《我坚信》(whatIknowforsure)是奥普拉本人的文字第一次出版成书,是她在杂志《奥普拉》上专栏文字的精选结集。国内正版引进。在这本书里,奥普拉从一个记者朋友的提问开始,回顾自己一生的奋斗,她真诚地问自己,也真诚地回答,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真正相信的是什么?永远会坚持的是什么?奥普拉一生的成就辉煌,也充满了坎坷。在这本书里,她直面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回忆往事的波澜涌动,也回望生活的那些细腻的幸福瞬间。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一生奋斗坚持经验的总结。她说,她每天做的事情,都是在为阅读时间做准备。她觉得最幸福最平静的时间,就是坐在那棵大树下阅读。
  • 如戏人生:洪昇传

    如戏人生:洪昇传

    洪昇是清朝著名的剧作家、诗人。洪昇的《长生殿》是清初时期伟大的戏剧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在洪昇人生资料缺乏和稀少的情况下,尽力搜索,然后沿其人生轨迹及交友游历和诗文著述线索,进行参照梳理考证,清晰简约而流畅深入地叙述了洪昇曲折的人生经历。
  •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览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
  • 原来雍正

    原来雍正

    他人到中年才登上皇帝宝座,却一直背负着弑父杀弟的骂名;他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却少被后世史家赞誉;他处事果断凌厉,却痴迷于佛道的修身养性……在雍正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神秘。雍正是不是篡位登基?改诏说?弑父说?一段历史,几多疑问。勤政爱民的是他,杀戮功臣的也是他。昏君乎?暴君乎?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兼具史识和才情,以丰厚的学养、通俗的笔触,从历史大背景、人性层次以及权力斗争的微妙细节着手,通过对雍正身心、雍正信仰、雍正功过乃至雍正之死的分析,向读者娓娓讲述一个原来的、真实的雍正。在历史的天空中,还原一个被妖魔化的帝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快活小米虫

    重生之快活小米虫

    耶,怎么她睡上一觉就回到了7岁?还好还好,木有穿越,她这个小身板去到古代准被人吃得骨头都不剩。既来之则安之,今生她一定还要向着那个伟大的目标奔去—她还是要当前世那个快活的宅女。当然,有点小钱是最完美的了。我们的口号是:让别人做事,享自己的乐。新人上路,请大家多多指教。
  • 清风二十二

    清风二十二

    懵懂少年邂逅纯情女孩,从校园走来;16岁相识至26的尽头,携手并进了爱情最美的样子;本互相立下誓言相约到老,结局却沁人心扉;在现实的撮合下女主终究经不住外界的魅惑另寻他欢背弃了诺言。男主心存不甘却无可奈何,终日沉沦在背叛和欺骗当中,无奈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 名门宠妻,纯禽来袭

    名门宠妻,纯禽来袭

    她是商界的名流夫人,人前风光,人后暖床。二十九岁生日被相恋五年的男友一脚踹到剩女的大军伍当中去,因为撞破了她高贵冷艳的顶级BOSS一个惊天大秘密,就被一只集纯良、腹黑、傲娇、暴走、温柔、各种矛盾体于一身的名门纯禽给拽到了已婚妇女的革命队伍中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杀17:迷雾中的爱丽丝

    爱杀17:迷雾中的爱丽丝

    群:139973456(一场意外牵扯出错误悲凉的爱情)——我有喜欢的人了,可惜他并不爱我。——他说,喜欢与爱是不一样的。十二年前,姐姐冰晓岚坠楼死亡纸上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所有人都误认为,为情自杀,妹妹冰雪玲不相信一个那么热爱生命为了理想努力的姐姐怎么可能因喜欢的人不喜欢她而自杀?……她放弃了重点大学,不顾大家期望去了所艺术大学,只为寻找一个真相。所谓的真相是什么?疑团重重。当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时……她像爱丽丝般找不到出口……谁又是那个能带她走出迷雾那个人?
  • 麦拉蒙的记史

    麦拉蒙的记史

    麦拉蒙的人类王国,少年西诺尔选择成为一名魔法师,但是谁也不知道他的来历,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 可能我还爱吧

    可能我还爱吧

    十年了,十年的爱怎么可能说没就没?或许我还爱他,只是我不承认,但是我想,我会好好努力,努力忘记他……可是,我发现了我做不到!
  • 己爱

    己爱

    我明白的,师兄是那么的爱我,即使死亡也是他给予
  • 我们美好的故事

    我们美好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我就是盖世英雄啊”
  • Boss,请不要矜持

    Boss,请不要矜持

    他掌握着整个经济界的命脉,叱咤风云的d公司继承人,身边尽是刀光血影,杀戮果断,却视妻如命,宠她无度。她是国际盗贼,声名响彻,从未失手,却一次又一次的栽在他手里。“我要离婚!”零灵一脸愤恨地等着某只欲求不满的狼。这个男人日日索取,还精神抖擞!简直不可理喻!零灵揉着自己酸痛的身体哀怨道。“呵,你要是敢离婚,就将聘礼尽数退回!”某只狡猾的狼邪笑着。于是,某女立马十分没节操地狗腿:“别呀,老公,我最爱你了~”“爱我么,就要有所行动~”某狼立马猛扑。于是。。。。。。
  • 悠悠回乡情

    悠悠回乡情

    本书是一部描述和表现回族民俗与文化的散文集,共收入116篇有关回族风情民俗的散文,把回族风情、习俗讲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