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9200000043

第43章 关于“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思考(2)

现在有一种观点:“名师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这话没错,但我认为,教师成长需要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因此,要让教师“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学校必须通过营造氛围,优化管理,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只有让教师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才能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唤起“教书育人”的热情。

诚然,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但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实践证明,中小学教师能力的提高、素质的提升,主要是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中获得。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教师的特点,探索多元化的培养和培训策略,为他们提供成长的舞台。与此同时,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有效载体,加强教师个体的自主学习、教学反思,强化“专业自觉”意识。

毫无疑问,没有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和需求,学校开展的任何学习活动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从职业角度看,教师的生存方式往往是重复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课堂教学很容易造成教师新鲜感的消退、创造激情的淡化,以致产生职业倦怠。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对工作的热情,也就没有创新、永不满足的动力。所以,学校只有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反思等活动,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和创新意识,教师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其生命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从社会来讲,不仅要尊重教师,而且要给教师一个宽松的教育空间。教育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家长把孩子送往学校就是想通过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使孩子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三、 立足学生,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易行难。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理念大家都有,但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似乎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很少关注学生如何学;许多教师也往往更专注于研究教材,而很少研究学生实际,以致在很多课堂上,还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然后由老师提供一个标准答案: 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杨振宁院士曾经作过这样的对比调研: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成绩比美国学生好得多,但十年以后的科研成果却比美国学生少得多,究其根源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注重解答问题,而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知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提倡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教材、教师和权威不同的见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谈及中国威胁论的时候,冷冷地说了一句话,她说:“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听了这话,我们可以愤怒,但是不得不承认,她的确击中了我们教育的要害。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外国的老师往往比我们做得好。有这样一件事情: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一次数学老师讲“加法”,老师拿出苹果问:“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学生齐声答道:“两个。”老师又用别的实物做类似演示,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1+1=2”。此时,爱因斯坦站起来说:“老师,1加1也等于1。”老师当时愣住了。只见爱因斯坦从口袋里取出两块糖,一只手拿一块,然后把两块糖用力地捏在一起,举起来说:“老师,您看,这不是‘1+1=1’吗?”同学们感到很有趣,开心地笑了。老师和蔼地说:“两块软糖粘在一起,是变成了一块,但那是一大块。”爱因斯坦说:“大1也是1啊。”老师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只是轻轻地重复了一句:“对,大1也是1。”爱因斯坦这种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而他的老师也并不因此而认为他是在捣乱,对他的回答没有加以否定,这是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质疑的具体体现。俗话说: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在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之后,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有了问题,有了质疑,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才可能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兴趣形成和个性发展。

进而言之,教育要从研究学生开始。研究学生,就是研究教育。我区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就是研究学生的结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说:“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研究学生不是一项外在叠加的研究任务或工作要求,而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可见,研究学生是教师的工作需要和重要职责。

研究学生,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做起。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你才有可能去了解学生,观察学生的世界,更多地思考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说,“成为一个杰出科学家最重要的,第一是要对科学有兴趣”,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第一名并不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从发展的眼光看,浓厚的兴趣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有很大作用,而且是其今后学习生涯和事业生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

其次,研究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减下来的,要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学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改变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智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成为最好的自己。作为教师,我们在引领学生成长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成长。我们常说“教学相长”,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教师也不是完人,有时我们在很多方面还不如学生。韩愈早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现代,就更是如此。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知道小孩的力量?”这就告诫我们,不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不虚心向学生学习的人,是不配做学生的老师的。北京市第四中学著名特级教师刘景昆先生说:“学习好的学生是我提高业务能力的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是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老师。”作为教育家、名师,尚且有这种“学生”意识,何况其他老师?因此,我们的教师也应该向学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尊敬教师、信任教师,师生关系也才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再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康德说过,什么是教育的目的?人就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本来应该是师生共同享受幸福的过程。两千多年前,孔子与众弟子围坐一堂,纵论天下,共同发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的感慨,其乐可见。而现在的孩子们,为了考上名牌大学,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连休息日都要去参加各种补习班,脸上的疲惫和无奈盖住了天真的笑容,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其实,在儒家创始人看来,学是主动的,教是被动的,主动地学比被动地教更有效,因此在《论语》中有56个“学”字,在《学记》中有48个“学”字,远远超过“教”字出现的频率。放眼当下,也应当如此。通常来说,教学活动是由教和学组成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才是最终目的。不过,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其主动健康的成长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从现实情况看,教师对学生的“成长需求”关注不够,尤其是对所谓“差生”的了解和关心不多,以致对他们造成较大的伤害,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无怪乎有人套用一句名言: 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相似的,而每一个“差生”背后,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差生”更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关爱、理解和帮助。当然,教育中“爱”的缺失,不仅仅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问题,也有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教育的本质入手,加大制度改革的力度,同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值得指出的是,《规划纲要》已经指出,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特别提出要“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这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有利于今后创新人才的培养,包括考生自己都要完全从“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他们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只有当学生能够自主发展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拥有尊严感,才会真正得到幸福和快乐。

当然,“快乐”是一种能力,也是需要学习的。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幸福和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庭。因为,实现快乐的能力不可能与生俱来,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思考、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喜欢”,帮助学生找到实现“快乐”的途径与方法。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了解,才会喜欢。”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了解学生,读懂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主动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实践证明,作为学生能否受到老师的关注、欣赏和鼓励,这对学生心情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相信,教师如果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并像孩子父母一样真心喜欢他们、关心他们,学生自然也会尊重教师、喜欢教师,进而视学校为家园和乐园。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主体的“人”,应该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部分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双向的,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没有学的教和没有教的学都不成其为教育。正如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所说:“要研究‘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课题,必须首先确立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因为教育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充分确立两个主体的意识,是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之,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关键在于“三个立足”: 只有立足学校,加强学校的特色与文化建设,才能为学生搭建优良的整体成长舞台;只有立足教师,着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只有立足学生,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课程、喜欢学校。只有让学校成为学生最喜欢的地方,让教师成为人们发自内心的敬称,让读书学习成为广大师生的一种生存与生活方式,我们的教育才能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同类推荐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做校本研究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做校本研究

    当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校本教研”是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一项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校本研究呢?由于校本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定范畴,校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也必然是教育研究方法类群中的一些适合学校坏境、符合研究目的、便于教师“边工作、边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组合。本书就是为教师怎样才能结合学校实际,做好校本教研提供方法支持而编撰的。
  •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依据新课程理念,从调查研究入手,对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和写作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培养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但为改革中专思想政治课和语文课教学提供了借鉴和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为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做到细处提供了思路,更有利于中专生将来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 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

    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

    本书从校本教研的视野,结合课程改革论述学校管理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教育目标、教学常规、课程管理、班级建设、学生的学业评价、教学研等方面,介绍了现代学校管理的动因、建构与走向的发展性理念。本书读者对象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以及教学研究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等。
热门推荐
  • 重生攻略校草

    重生攻略校草

    本文是重生文,可能会有空间。**********夏桥桥重生了,可是却憋屈的想骂人。在自己考到那个野鸡大学的时候不重生,在自己辛辛苦苦北漂的时候不重生,终于这样熬了十几年,有房有车准备向暗恋已久的男生告白的时候,却被撕票了.......
  • 归凡

    归凡

    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要夸就夸这一本,玄幻小说啦。这里面有戒指,却戒内无老头。这里面有宝贝,却路边捡不到。这主角非常叼,却不是龙傲天!......新人新书,求支持!求给力!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加糖的小幸福生活日常

    加糖的小幸福生活日常

    本文又叫《我的老公是我男神的男神》男神的男神果然优秀,优秀的人看中的人果然更优秀,可惜这个道理是她孩子都上幼儿园了才领悟的。为什么呢?因为她的老公就是那个男神的男神,而她的男神是二次元的网配加音乐人没有露过脸!直到她家胖儿子来了一句:“妈妈,羊羊叔叔讲故事的声音和你听的那个广播剧的小哥哥声音一样耶!”“梁彧!!!你这个王八蛋为什么从没说过这件事!”“哎呀,媳妇儿,不要在乎这些细节嘛,来来来,糖醋鱼我做好了,慢慢吃,然后我给你唱歌,我唱的比他好。”“阿嚏!”自从男神发现他老婆的男神是我,喷嚏声再也没消失过的黎逸扬内心无比伤感,为什么我还是一条单身狗!女主声控、颜控、手控、喜欢腰精,恰好她喜欢的男主都有。男主喜欢,额,他也不知道他到底喜欢那一点,只是刚好俞婉婉笑一笑他就很满足。偶然的相遇谁能想到就这样被月老牵上了红线。小甜文,不喜欢狗血,喜欢纯洁的感情,不会有小三,第一次写可能有点稚嫩,希望有人喜欢。
  • 玉树临风的沈家小姐

    玉树临风的沈家小姐

    杀手:“谁能告诉我,这两寺庙中长大的姑娘武功怎么这么高!”逝,沈清汝只看着他冷笑。她回到城中,势力开培,不服,打。还不服,毒。不过异世界是什么地方,师父要回去该帮吗?这个小玩意究竟怎么操控,“师父,你还会回来吗?”“会的!”再找办法的途中,有一人却缠上了她。“你信我吗?”“为何信你?”“我可护你!”“我要人护吗?”“那就是我要人帮我!”某人邪魅一笑,想尽办法将她留下。
  • 五洲幻境

    五洲幻境

    一百年前,魔焰之战,天宫毁于一旦,世界秩序混乱,群雄四起。叶赫氏后人“炎”肩负着重建天宫的使命踏上一条奇幻之旅。
  • 从柳树开始进化

    从柳树开始进化

    重生成一棵柳树!原始黑暗的森林,到处都是危机四伏的猛兽和奇物,无尽的机缘和危险在其中显化。苏白获得吞噬进化系统。“叮!吸收雷霆获得进化点”“叮!吞噬焰兽获得进化点”“叮!吞噬兽神获得进化点”苏白由一棵半米高的柳树逐渐进化成长,明悟这世界的隐藏的黑暗,相上争命,逆转乾坤。
  • 相约来生

    相约来生

    她执迷不悔的守在他身边,等他终于爱上她之后,她却以错误的方式选择离开了他。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爱的最好方式?讲述一个愚笨女主令人扼腕的爱情故事。
  • 这样的开始

    这样的开始

    吴安然,父亲是亚洲人气偶像四人团体十三月的成员之一吴极,母亲是名模安晴。在安然小的时候,父母就早早的离婚了,留下安然跟父亲吴极生活。在安然四岁的时候因为吴极越来越忙,一个人在家的安然出事,变成从平行时空魂穿来的安然,面对明星家庭的安然,她告诉父亲想回文莱跟爷爷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o说你爱我

    Exo说你爱我

    女主家里很有钱,所以就去韩国首尔读高二,exo让她懂了什么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