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9200000019

第19章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2)

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再次发现,那些经典的美是经过千百年确立、筛选和检验的,它们亘古未变。所以,一提到中国的经典,有人就会推荐“屈李杜苏”和诸子百家,还有鲁迅等。这似乎有点令人失望,怎么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闻所未闻的作家作品。这怎么可能?经过漫长的时间筛选出来的那种经典,我们无法遗忘。这就像阅读外国经典,不可能不提到英雄史诗,还有普希金、托尔斯泰、雨果和歌德他们一样。他们是在更大的时空坐标范围确立的。我们无法与之隔离。正如涂又光先生所说:“在基督教世界,每个人都要读一本书——《圣经》。在伊斯兰教世界,每个人都要读一本书——《古兰经》。我们中国呢?我看知识分子至少要读两本书《老子》、《论语》。”后来,任继愈先生也有类似的说法。

看来,经典著作一定要看,不读不行。经典是什么?经典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历史赠予后人的精神礼物。正如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所说:“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它是人类文化科学发展的积淀,在于它所包含的超越时空的精神理念。”读经典与读一般的畅销书是不一样的。现在一些畅销书很是吸引眼球,但不一定是经典。经典名著之于热门畅销书,恰如恒星之于流星,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作家张炜在《时代的阅读深度》一文中有这样的观点:“要在一百年的坐标中找作家、作品。”意思是说,唯有百年的创作空间,唯经百年的阅读筛选,作品才能沉淀为经典。不可否认,时下的畅销书中也有一些好作品,但论文化内涵、厚重程度,绝大多数无法和经典著作相比。真正的好书,是具有范式意义的,它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都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不同人能够从不同层次去欣赏。欣赏者不同,欣赏的层面也不同。如《红楼梦》,有人看到了爱情,有人看到了官场,有人看到了服饰,有人看到了建筑,有人看到了历史……这就是经典作品,无论读者的学识水平如何,无论读者是精英文化的审美,还是大众文化的审美,都能找到自己想要、并且能够欣赏的部分。

那么,当代作品中有没有经典?从内容上讲,经典有古代的经典,也有现代的经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经典的标准,不能用几十年、几百年前的标准来套现在的作品。“今天要在新的世界性文学、中国文化自我更新、中华文学自我创造的语境中来理解,才能产生经典。”

经典阅读是一种精品阅读。据说,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很喜欢读书,可他却调侃自己读书三十多年来有“惨痛教训”——读“时人之书”太多。当年以求知若渴为荣,如今回过头来看却是年少气盛。如果多留点时间给经典,该有多好。我非常同意他的观点,经典往往记录着优秀的思想,它们总是超越时代、历久弥新的。读经典,你将从先贤的精神世界中吸收养分,从与高尚的心灵对话中受到陶冶。秘鲁作家略萨说:“如果一个人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或者只读‘垃圾书’,他可能会说话,但是永远只能说那点事,因为他用来表达的词汇量十分有限。这不仅是词汇的限制,同时又是智力和想象力的限制,是知识和思想贫乏的表现。”略萨对阅读经典的真谛作了深刻的诠释。因此,他呼吁:“在新媒体时代,更要留点空间给经典阅读,因为只有经典才能给你带来智慧。”在他看来,读书倘若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享受,最终的追求就会落在智慧的汲取。就像一把盐洒在汤里,你找不到摸不着,却能尝到它的味道。智慧是生命中的盐。但我们现在喝的多半是清汤,没有味。智慧是一个整体,是一种融通,是知识上的知识。由此,我想起了商友敬先生曾经说过的话:“知识由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扉;沉在下面的是‘文化’,它积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实际上,他是在告诉我们: 读书切忌浮躁、功利和盲目。功利的读书人读到的是“信息”,修身的读书人读到的才是“文化”。

何谓“文化”?文化和科技是不一样的,文化本身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人们的言谈举止,就是人们潜移默化的一种价值理念。从整体上讲,或者说大文化,它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棵自然生成的树,一块藏之于地下的煤,不是文化。当人们去认识它们、利用它们,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搭界,就成了文化。所以有人说,文化的本质就是“人”化,就是以“文”化人。人能从动物人变成社会人,从野蛮人进步为文明人,从低级文明人发展为高级文明人,靠的就是文化。人是文化的第一载体,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有了这样一个视角,我们才认识到: 人类一切的创新都是从文化创新开始的,而一切文化创新又是从知识创新开始的。文化的载体是知识,知识的载体至今主要仍是书本。知识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西方哲学家有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现在看来,这句话不十分确切。如果从反面讲,“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这就对了。没有知识这一载体,就没有文化,但知识并不等于文化。

针对这几年的国学经典热,有一点必须指出,读经典,在乎内容不在乎形式。现在有些地方,让孩子穿上古装去读经典。穿古装,做个表演,搞个活动,都无可厚非,但还是不要追求形式。让老师穿上古装,拿根戒尺,我觉得既完全没有必要,也不符合中国思想文化的精神。不仅如此,现在有一些人认为,我们应该恢复私塾,让孩子不要去上学,在家里读“四书五经”就是了,读到十六七岁,再学其他东西。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也是不科学、不现实的。要知道,读经典是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但它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 读书是有境界和品位的

读书,要讲一点品位。所谓品位,就是通过阅读使你的心智达到一种境界。有境界,则自成高格。那么,读书究竟有哪些境界呢?愚以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读书有三境界: 一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晏殊《鹊踏枝》);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三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其一为登高望远,要有远大目标;其二为呕心沥血,要有坚忍不拔之志;其三为心旷神怡,得到成功的快乐。读书能达到王国维所说的第三种境界的人并不多。许多人在达到第二境时,由于不堪忍受身体与心力的“憔悴”而打了退堂鼓。

其次,今人辑毛泽东词句也把读书分为三种境界: 一为“此行何处,赣江风雪迷漫处”,二为“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三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此“三境”,同王国维相似,但更侧重读书时风云激荡的内心体验。

其三,童道明先生在文章中提出“读书的三境界”(《中华读书报》,2005年5月25日)。在他看来,读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是马克思、鲁迅式的读书境界。他们读书不仅为自己,更为天下。马克思读了书写成《资本论》,让天下有革命志向的人生出实际的革命理想;鲁迅读外文书译外文书,有为中国人“盗天火”的神圣感。这个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只有一代伟人或哲人才能达到的。

第二境界是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为典型的例子是曹禺1930年进入清华大学后利用三年的时间读遍了清华园图书馆中从古希腊悲剧到奥尼尔的所有世界戏剧的经典名著,之后,也是在清华园图书馆内于1934年写成了《雷雨》。这种天才式的读书境界,一般人也是难以企及的。

第三境界就是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境界——悠然,从容,恬淡,还有自由。这个境界,我们自觉努力之后是可能达到的。重要的是,要“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理解为不要“死读书”,这样就能“会意”。据说,陶渊明先生不会弹琴,却买了一把无弦琴,高兴的时候就闭上眼睛认真弹上半天,高山流水,小桥人家,窗外的鸡儿鸟儿就是最好的知音。种豆,饮酒,赏菊,看书,实在是人生的大境界。所以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绝对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走马观花,而是和弹奏无弦琴相映生辉的一种人生态度。读书,又不是死读书,把书中的意境真正融会贯通,滋养成自己的东西。

宋代苏轼读书的境界也很逍遥: 安静的夜里,一本好书,一壶好酒,读到尽兴的地方,就喝一口。整个夜晚就是在酒香和书香的融会贯通中盛开成一朵美丽的赤壁浪花,于是才会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胸襟,才会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柔肠百结,也才会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还有,《红楼梦》里写林黛玉读《西厢记》,“嘴角不禁生出缕缕的清香来”。

当然,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古人不同,也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样的从容、恬淡、雅致。但无论多忙,无论多累,每天都不要忘了随手翻书,流连其间,体验一下书中的快乐和忧伤,也不失为一种修身养性、恬然自得。

其四,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生境界说”,他把人生的境界分成四种: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习”的,也就是顺从自然来发挥自己的才能或遵循自己已有的习惯。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做事情都有他们所确切了解的目的。在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其行为所及的对象是利他的,是有益于社会公益的。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他不仅要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我以为,读书也有这样几种境界: 一是自然的境界;二是功利的境界;三是生命的境界。

可见,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的目的和方式不同,读的结果和成效就有了不同,读书的境界也有雅俗、高低之别。这其中最高的境界,就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没有功利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身心疲惫的时候,都有困惑的时候,都有需要温暖的时候。这个时候,书店就是最好去处,读书是“抱团取暖”的最好方式。赫尔岑说:“一个人通过阅读体验了时代。”而我要说,我们还应该从阅读中看到未来和希望。

三、 读书永远不能等

说到读书的客观条件,不用解释,我以为当今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条件;而从另一个方面讲,其实读书是不需要什么条件的,不读书却有很多借口。小时候听过一首打油诗,其大意是: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来身乏不堪受,冬雪飘飘等来年。

这一首“不学调”,视读书为畏途,以各种借口逃避读书。今天,对那些在学习上想偷懒,不肯下工夫读书的人来说,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人生在世,似乎每一天都不难找到推脱的理由,却不知这样的借口越多,人生一事无成的几率越大,终生碌碌也就无可避免。事实上,无论升学考试,还是结婚生子、评级提干……若要走得顺利、做得好,离开读书是不大可能的。我的意思,不是说不读书就无法生活,不读书固然也可以活下去,读了书则可以生活得更好。这一点,我想大家都会认同。

“读书永远不能等”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趁早,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黄金时段,记得快,忘得慢,这时多背一些经典,非但不会感到困难,还会有乐在其中的感觉。《学记》有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等到了成人的时候,即使费上大于儿童几倍的时间,也不可能达到儿童背诵的效果。著名作家、学者王蒙曾说过:“读书要趁早。越是年轻时,读书印象越深。”经验证明,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二是要挤出时间去读。一般来说,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尤其是读书,要等有时间再去读,可能永远没有时间。

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发起的“到现在为止对你影响最大的书”调查结果显示,前3位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排在第6位,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路遥,他历时六年完成此书。回忆起自己的创作经历,他这样写道:

在《平凡的世界》进入具体的准备工作后,首先是一个大量的读书过程……那时间,房子里到处都搁着书和资料;桌上、床头、茶几、窗台,甚至厕所,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随手都可以拿到读物。

同类推荐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诚实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诚实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如何成为金牌自由翻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翻译技巧和心得,虽然主要针对英语翻译,但是这些“秘笈”实际上对其他语种的翻译也是适用的。大同小异,其他语种的译员稍微变通一下就可以吸收。考虑到自己一家之言难免有不足之处,笔者还专门采访了10多位优秀的成功翻译人士,多角度介绍了他们做翻译的经验、心得,比如女士做翻译应该怎样避免电脑辐射,小语种译员的从业心得以及营销策略,等等。希望能“授”读者以“渔”。
  • 吾意独怜才

    吾意独怜才

    张五常教授旅居美国,上世纪80年代回中国香港执教,并将自己身处中美不同的教育环境下的求学经历和教育理念差异著书论述。本书多角度地阐述了中西方教育制度和思维方法的差异,进行了深刻地对比和分析,如言辞犀利地抨击港大“校外主考”制、公立大学存在的弊端等。
  •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苏]休金娜学校教育教学观与《中小学教育学》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热门推荐
  • 艾伦的世界

    艾伦的世界

    2222年,人类回到了石器时代,一切文明消失于世。相传在两百多年前,一台拥有自主意识的超级电脑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信息病毒。没有人知道那是如何发生的。古书中甚至记载,得到这台电脑之人便能掌控整个世界............
  • 外星入侵

    外星入侵

    2220年,地球遭受阿瑞斯星人的入侵。幽冥派遣小艾、嘟嘟和夜袭到地球刺探情报,然而一个意想不到的差错,导致整个战局发生了变化,嘟嘟不小心被传送到陆小天的家,然而秘密武器就在嘟嘟身上,在得知嘟嘟是外星人后,陆小天能阻止外星人的计划吗
  • 一曲舞翩翩

    一曲舞翩翩

    一生身世凄微,令她沾染风尘;一曲舞姿翩翩,令她邂逅挚爱;一场阴谋诡计,令她误嫁王府;一世误解虐待,令她何去何从……
  • 剑歌山河

    剑歌山河

    伧国、祈国;烟霞谷、落虞山、乾巽组织;宿敌、旧恨、新仇、绝爱。是使命让他们相遇,爱恨让他们别离,夙愿让他们再聚。命运之轮轰然而转,能否停歇?又或者,在以为结束的时候,重新开启……这是一部关于国家大义与江湖情仇、追寻与别离、爱与恨的故事。
  • 冥婚来袭:鬼夫狠凶猛

    冥婚来袭:鬼夫狠凶猛

    生于九阴之时的我根本不信这世间有鬼物,所以在鬼节那日我才敢加班到凌晨。谁知点背的我真就撞到了灵异事件,撞鬼就撞鬼这也就算了,谁知道我的一句“我要嫁给鬼王天天收拾鬼。”结果我就真的一不小心嫁了,不过嫁的不是鬼王。撞鬼桥,饮鬼血,结冥婚,从此我便过上了与桃木剑,五帝钱各种符咒结缘的日子!可谁能告诉我,这些东西为什么对这只鬼一点用都没有,他还是会夜夜爬上我的床?我简直欲哭无泪,想死却又不敢死。可为什么每当我遇到危险的时候,他都犹如谪仙一样出现在我的面前,霸道的把我护在怀里,用那来自冥狱中阴冷的声音说:“游魂野鬼若敢动瑶儿一分,我必让他魂飞湮灭消失在这三界六道之中。妖界若敢动瑶儿一分,我必血洗妖界!”
  • 大巫擎天

    大巫擎天

    邪物:我有三百年道行魏翔:我能吞了修炼者:我有八百年道行魏翔:我也能吞了天地灵物:我可以提升道行魏翔:给我热炕头吧
  • 南缘北喆

    南缘北喆

    她,一个微不足道的宅女写手;他,一个如日中天的影视明星。像两列背道而驰的火车,你奔向你的星光大道,我穿梭我的万丈红尘。但,当她和他相遇,对她而言,无非是往水平如镜的心海投入一枚小石子泛起丝丝涟漪;可,对他而言,无论怎样都料不到,他的生命中多了一个她,无疑是场火山爆发!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爱人,希望携手并进。但在有些爱情面前,并不是所有的旗鼓相当才可白首终老。就比如,她和他……
  • 恶魔校草霸拽甜心

    恶魔校草霸拽甜心

    “喂,你为什么每次都这么霸道?我又不是你的玩物!!!”“因为从你夺走我初吻的时候你就应该明白你要对我负责。”“你……哼!”因为一次不小心的吻,结果让她遇上了一个倒霉的恶魔,从此被一个口香糖天天黏着。
  • 冒牌大少主

    冒牌大少主

    十六岁的少年何夕,是气海雪山全部封死的废柴,连续客死三个养父,被人称之为“棺材子”。离开向西村后,何夕本想去城里追寻第三任养父的死因,却不料因为长相酷似浔阳城第一废柴何明,而不得不顶替了何明的身份,代替遭人下毒陷害致死的何明活下去。从此,这名冒牌废柴少主奇遇不断,不仅凭借智慧考入凤阳书院,成为书院岑老夫子的关门弟子,还在都城的会武大会力挫群雄,被蘅国王上赏识,官拜上将军。却不料牵扯出二十年前,惊天惨案,不仅官位全丢,自己也锒铛入狱。而假冒何明身份的事也随之败露,一场横穿数十年的恩怨,在蘅国、齐国、楚国、卫国跌宕起伏……
  • 亲密关系中的情绪管理

    亲密关系中的情绪管理

    曾经因为情绪失控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吗?还在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头疼吗?八步法助你控制怒气,提升情商,改善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