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8900000066

第66章 新上海人的生存之道(1)

新上海人,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移民到上海、生活在上海、参与到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共同精神性格和文化价值认同,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上海人群体。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特征,是新上海人诞生的胞衣。苦涩的身份认同,时刻待命的机遇意识,中产阶层的生活理想,艰难起步的自主创新道路,是新上海人的性格和使命。

一、 身份,苦涩的文化认同

时代创造了新上海人。

新上海人,如同老上海人,不是简单的地理概念上出生在上海的人,而是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聚集在上海,生活在上海,工作在上海,具有某种共同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心理的人。“阿拉上海人”,以复数同位语形态出现的口头禅,代表着的是一种作为上海人的文化身份认同。这种文化身份认同的社会基础,是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单位制、户籍制、档案制管理带来的社会利益格局和资源机遇配置。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改革发展过程。改革开放,社会在转型,生活在变迁,知识技能需要更新,工作岗位不断调整,新上海人实际诞生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必须面对苦涩的文化认同,实现中产阶层的生活理想。

新上海人,包括新时代上海人和新移民上海者。他们都面临这种文化身份认同。

出生在上海者已经是上海人,遇到改革开放新时代,他们中的很多人需要进行市民身份的改变和精神心理的调适。很多原先住居在所谓“下只角”者努力搬迁到“上只角”,通过各种方式改变自己较低的市民身份。这在20世纪80—90年代,大规模的城市旧区整体动迁改造建设出现之前,是很普遍的现象。经商获利,出国镀金,高考及第,是最常见的几种改变身份的途径。其中,选择出国再海归的方式,是最为艰难的。

普通市民家庭出身,仅能维持温饱的经济状况,接受平常普通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就只能找到一份平凡普通的工作,拿到一份微薄的薪金,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很难改变自己秉承父辈而来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身份。穷则思变,第一步必须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女生往往比男生更有可能。她们中有些人初中毕业后,一般只能考取普通高中或中等技术学校,有一份工作,但薪金往往不够自己消费,社会交往范围有限,如果恋爱婚姻也只能是在已有的社会阶层范围内作选择。青春年华,只有青春是挑战命运的资本。她们与外来妹一起勇敢地进入茶房或歌舞厅,过着日夜颠倒的“小姐”生活。但是,与外来妹不同,她们通常以“不出台”为自己的行为底线,仅以客人小费为收入来源,大抵每个夜晚在500—1000元。这样,经过两三年的积累,有了30—40万元作资本,就可以通过中介公司办理申请出国自费留学。出国方向以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等中小国家为主。“留学”云者,学习是其次,主要是能住居下来,将花去的30—40万元人民币再以外币的形式挣回来。经过两三年或更长时间的积累,有了折合人民币30—50万元的新资本,就可以荣归故里。

再回上海,她们有了漂洋过海的“留学”身份,赶上潮流,多多少少也沾上那么一点“海归”派的光彩。更重要的是,有了重新兑换成的30—50万元生活资本,就可以在上海的中高档社区购置房产,将户口迁移到“上只角”,以新的中产阶层的身份,去谈婚论嫁,去打拼经营。因为有了骨子里的坚强韧性,有了比较开阔的国际视野,她们在改变身份的过程中,也磨炼出一种新上海人的精神心理。

所谓“上只角”、“下只角”,是整个20世纪上海人以经济条件、住居环境为标准划分的社会街区概念。原来的公共租界在南京路一带,法租界在淮海路一带,形成“地倾西南”的“上只角”。而东北部的杨浦、闸北、宝山都是工厂区。这样,大体以苏州河为界,城市的西南角为“上只角”,东北角为“下只角”。长期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上只角”住居条件比较宽敞,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富裕,市民身份以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为主;而“下只角”的棚户区和工人住居区,住居空间比较拥挤狭窄,环境条件落后,成为老上海人心目中比较深刻的住居身份观念。随着苏州河边“两湾一宅”(潘家湾、潭子湾、王家宅)地区的整体搬迁改造,从1992年到2000年底,上海累计完成365万平方米危房、棚户房、简易房动迁改造,让64万户市民改善了基本住居条件,“下只角”的概念逐渐淡化。

一身挺括的衣装,一口地道的上海话,是老上海人的标志。住有房,行有车,说普通话,英雄不问出处,但是孩子都要送到国外读书,则是新上海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移民上海者的标志。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浦东开发开放,上海放开了进城人口户籍限制。当时的上海市领导到广东深圳学习考察,在一家民营电子企业,发现竟然囤积了该专业全国三分之一的博士毕业生,还有更多的硕士毕业生。上海的领导层着急了,回来后赶紧制订政策,对一定年龄段的博士学位获得者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者,放开其本人及其家属的进城户籍指标限制。随后,又扩大至硕士学位,甚至一度放宽到学士学位者。加之投资移民进城户籍指标,一度施行的鼓励购房“蓝印户”政策,凡购买一定面积住宅商品房者,就可以申请办理分阶段准入的上海户籍。这样,高学历、高资本、高体力的“三高”人群,成了新上海人中新移民上海者的主体。

据2001年4月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1673.77万人,与1990年相比,十年间增长339.58万人,增长率为25.5%,新移民约占总人口的1/5。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的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6534人上升为10940人,十年间增长67.4%,其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3250人上升为5247人,增长61.4%。此外还有外来流动人口387.11万人,主要分布在城郊结合部。

另据2005年11月上海人口1%抽样调查统计,全市常住人口1778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438万人,占24.63%。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大学及以上程度人口的比重提高了3.34个百分点。

大量涌进的新移民,给上海带来了新的生机。在高新技术领域,在民营企业当中,在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中高档楼盘购房者当中,都是以这些新移民上海者为主体。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三高”优势,率先进入住有房、行有车的行列。他们所要接受磨合的,是以老上海人为代表的上海城市文化认同。

新移民上海者最不能忍受的,是老上海人的身份歧视。20世纪90年代初,能够进入上海的新移民都是绝对的高学历者或高额投资者,无论他们是来自国内或国外,在政府管理部门层面上都能很顺利地办理各项上海落户手续,按照法律法规意义上应当是名正言顺的上海人了。但是,当他们到居委会、物业公司、百货商店、行业协会等机构办事的时候,经常会受到前倨后恭的礼遇,甚至得到的夸奖是:“某某真能干,瞧你一个外地人能这样,真不简单!”对于老上海人来说,这句看似写实的话,褒奖中夹杂着对外地人身份的提醒,是吃不上葡萄却告诉你葡萄的酸味。新移民上海者却对比颇为感冒: 我已经是上海户籍了,为什么还区分出我是外地人,你是上海人呢?越是生活失落者,越是看重自己上海人的身份。有些老上海人总觉得是新移民挤压了自己,抢夺了自己的饭碗。所以,他们在生活、工作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表露出对新移民的冷眼。而这一代新移民则绝对不会巴结讨好这些保守倨傲的老上海人。

“告诉你,如果不是我们这些外来户移民上海,你们连喝稀饭都不知道能不能喝得上。”

“别拿上海话跟我打岔!如果你只会讲上海话,不会讲普通话,那你肯定只有初中文化。找个地方进修吧,然后再跟我谈事体!”

“回去问你爷爷,你祖宗在哪里?他当初闯上海,是一副什么穷德行!”

遇到一个煞一个,逮到一个灭一个。很多新移民上海者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迎击老上海人中浅薄者的挑衅。只有等到老上海人心态平和了,认清时势了;新移民上海者心情舒缓了,了解老上海人长期狭隘局促的生存环境,每个人只有几平方米的住居空间,举手投足都必须瞻前顾后,每个月的水、电、煤、米、酱、醋、盐、卫生纸……都必须严格算计好,依章办事,才不至于月底日子亏空的悠悠岁月,才会增加理解,彼此包容,取长补短,和谐相处,形成新上海人的现代意识。

二、 机遇,时刻待命的意识

上海是一个以移民为主体的城市,人口由不间断的移民累积构成,居民只有先来后到之分,没有主客之别。上海人,其实是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认同的移民群体。

1843年,上海开埠之前数百年中,上海人口大体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随上海陆地形成,从太湖流域顺势东迁者,为最早居民;二是北宋与南宋更替时代,随南宋政权迁都杭州,从中原地区躲避战乱而迁移定居者;三是元末明初,为躲避战乱,从江北、江南地区迁移上海者;四是明清时期,随着海上贸易发达,从广东、福建、宁波等地来上海经商者。

上海开埠后,凭借条约口岸城市所拥有的租界特殊地位,近代上海人口急剧增长:

1843年,上海县城人口不足20万人;

1853年,上海城市人口已经超过50万人;

1900年,上海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

1915年,上海城市人口超过200万人;

1930年,上海城市人口超过300万人;

1947年,上海城市人口超过400万人;

1949年初,上海城市人口达到546万人。

在大约一百年时间里,上海人口增长近30倍。上海,从一个三等县城,迅速生长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六大城市。进入上海的国内移民中,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山西等18个省区。国际移民中有来自英、法、美、日、德、俄、意、葡、波兰、捷克、印度等40个国家,最多时达1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上海是个“海”,海纳百川,五方杂处,是上海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

对上海人身份的文化认同,是近代城市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949年后的三十余年里,国际封锁与“冷战”格局,国内极“左”思想影响,一个曾经高度开放的上海,变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上海;一个充分市场化的上海,变成一个彻底计划化的上海;一个世界的上海,变成一个中国的上海、上海人的上海。与之相对应,原来进进出出的上海人失去进出上海的自由,特别是1958年开始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迁出容易迁入难,上海人口日趋固定化,有无上海户籍成了辨识上海人的法定依据,以及人生的神圣筹码。以此为背景,上海逐渐变成一个人口迁移负增长的城市。1950—1983年间,年均迁移率为-2.4%。上海人口的固定化,导致上海城市生活的封闭性,逐渐养成上海人排外、保守、小气、耍小聪明、占小便宜、安于现状的心态。与北京人相比,北京人是只知天下,不识京城;上海人是只知上海,不识天下,一切都是上海好,上海之外的所有中国人都被称之为“乡下人”,甚至台湾同胞也捞得个“台巴子”的“美名”。20世纪80年代,上海人精明而不高明,男人娘娘腔,女人嗲声嗲气,两面三刀,成为文艺作品中备受嘲讽的对象。

重新打开城门,有限度有选择地接受新移民,上海逐步地部分恢复了移民城市的生机和活力。仅浦东开发开放十年间,共吸收投资6000亿元。目前,由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300余家进入上海,投资项目近千个,另有100多家在上海成立跨国研发中心,70多家在上海设立地区或中国总部。这样庞大的经济发展规模,带给个人的发展机遇是空前的。

机遇,发财的机遇,发展的机遇,无数可供选择的机遇,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新移民,携带着知识、技术、资本和智慧,从国内外聚集上海,也为出生在上海,赶上这个新时代的上海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在主要通过市场分配资源的今天,机遇不是均等地分配给每个人。机遇,总是青睐有所准备的人。

同类推荐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老子

    老子

    本书包括道经、德经两部分。介绍了道家学派的主要哲学思想和主张,并对其进行精要翻译。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业精于勤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业精于勤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莲花的盛宴

    莲花的盛宴

    “莲花”为“佛陀”的象征。本书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摩崖造像群为蓝本,抓住其造像“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从宗教、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选取40龛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进行解读和阐释。
热门推荐
  • 从一条恶犬开始进化

    从一条恶犬开始进化

    周锋重生了,变成一条德国黑背,同时获得系统加身,靠着吞噬迈上进化之路。与先秦异兽争锋,同山精野怪共舞。这一次,他要保护自己所爱之人,而曾经害死他的人,也必将堕入炼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南熙传

    南熙传

    她是归来的复仇者,双手沾满血腥。他是宗门的大弟子,却只为她倾心。‖男人坐在包间,手里抚摸着一枚玉佩,那玉佩光滑无比,只因男人时常拿在手中。他看着玉佩眸色温柔缱绻,嘴角无声轻启:我的小熙儿,我来了!‖后来,她说:“给我五年时间,好吗?”他说:“好。”于是,往后的每一日,他就痴痴望着她所在的方向,以解相思。
  • 天地由我来创

    天地由我来创

    世间万物皆逃不过命运二字,天地轮回,三界寂灭,这就是天地之命运。少年是顺天而行还是逆天而起,无论如何选择,似乎依然没能逃脱命运二字。
  • 陆清献公莅嘉遗迹

    陆清献公莅嘉遗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能美颜师

    超能美颜师

    为什么这么多年了我还是单身?为什么这么高的学历找不到一个好工作?林枫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就因为我长的丑?”林枫摇摇头。看着路上的“高富帅”搂着妹子欢声笑语,林枫再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哎,高颜值就是好啊,我什么时候也能像他们一样…”就在林枫失落的时候,他无意间捡到一块神秘的石头,从此一路逆袭,成就颜值巅峰!筑颜有术,美容有方,超能美颜师就地崛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请告诉我天是蓝的

    请告诉我天是蓝的

    到底谁的眼睛被加了滤镜?到底谁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我想把我看到的世界分享给你,也请你给我说说你看到的世界吧。
  • 请女施主留步

    请女施主留步

    前面的美女,请留步。小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当灵气降临大地,莫小凡觉醒了一颗神通树。只要被表白的美女拒绝,就能收获神通果实。积攒负面值,还能提升神通等级!为了维护和平与正义,莫小凡立志成为神通达人,掌握万种土味情话。但家有悍妻,天天跪榴莲,膝盖受不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温情向轻松文,路过的大哥哥小姐姐,千万不要错过,毕竟你们颜值那么高!)
  • 穿越之成人童话

    穿越之成人童话

    手握紫青双剑,笑傲童话世界。左拥白雪公主,右抱人鱼公主。作者是龌龊的成年人,写的当然也是YD的成人童话。努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