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8900000031

第31章 闵行文化资源调查报告(1)

闵行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本文为作者承担闵行区政协文化与体育委员会2012年度课题报告,罗争鸣先生亦有贡献,谨致谢忱。

最近二十年来,上海市闵行区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给人一个错觉,闵行经济发达,文化一般。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闵行这块土地上,有相当完备的公共文化资源,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独特的潜在文化资源,还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优质人文资源,生动地演绎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上海城市精神。目前,最需要的是更新观念,发现并珍惜文化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资源,积极盘活潜在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自然文化资源,借势借力社会人文资源,发挥多方优势,激发社会参与,推动闵行文化大区、文化强区建设。

一、 闵行区文化资源基本现状

(一) 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资源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闵行区委、区政府已经明确把公共文化建设纳入政府实事工程,不断完善闵行城市功能,以人为本,服务文化民生,引导文化民生。在经济快速成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的同时,不断扩大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创新公共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机制,努力满足市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1. 在空间布局上,闵行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其中区级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包括区图书馆、区群艺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城市剧院、张充仁纪念馆等,正在建设中的有区博物馆、上海海派美术馆等。街镇级公共文化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6个,总面积为117680平方米,其中浦江镇、颛桥镇、工业区分别有两个,另有七宝镇社区文化分中心正在装修。村居委级公共文化设施,考虑到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地理特点,特别强调公共文化空间的可及性和便利性,从2007年开始,区政府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在全区424个村、居委建立标准化文化活动室,达到“一个阅览室、一个视听室、一个培训室、一个多功能室和一个小型文化广场”的“五个一”建设标准,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依托农村标准化文化活动室,闵行区自2008年开始,又在农村地区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112家。

与此同时,闵行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功能。2010年,推进424个标准文化活动室的数字化建设,使全区宽带网络到达每个居委和村民小组,并将在此基础上实现区域内所有公共文化设施的无线网络全覆盖、光纤网络全覆盖、3G网络全覆盖,努力建成闵行文化数字家园。2011年,试点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在鑫泽阳光公寓率先建成农民工公共电子阅览室,该项目被文化部授予农民工文化服务示范项目荣誉称号。

在政府主力推进的基础上,闵行积极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位于闵行境内的华东师范大学文化中心已启动建设,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中心、上海戏剧学院莲花路校区中华戏曲教育中心等项目正在论证规划之中。通过社区、厂区、校区“三区联动”机制,闵行区内各大型国有企业的文化设施正逐步向社区居民开放。2010年起,闵行启动推进民间收藏馆扶持工作,每年命名并开放20家民间收藏馆,鼓励其向社会开放,满足特殊群体文化需求。

2. 在服务载体上,闵行已搭建满足不同需求的四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即文化资源配送平台、群众文化活动平台、传统文化节庆平台、文化教育培训平台,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均等性原则,实现服务资源多元化。

文化资源配送方面,以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为目标导向,闵行已逐步建立起“产品按需配送机制”、“团队扶持公开评选机制”、“项目认领补贴机制”、“项目绩效第三方测评机制”等,开展“百千万”文化资源配送、扶持培育50支区级特色文化团队和一批基层特色文化活动,如马桥镇的“文化天天乐”、吴泾镇的“文化三联动”、梅陇镇的“炫梅陇”百姓才艺秀、虹桥镇的“百姓秀场”、古美路街道的“风从古美来”等等。群众文化活动方面,贴合时代节奏,呼应各人群普遍喜爱现代都市文化的需求,推进“金秋闵行”上海合唱节、闵行区艺术节、“魅力舞闵行”踢踏舞邀请赛、“百姓进剧院”、“百场高雅艺术进社区”等重点项目,使闵行市民能就近欣赏到更多更好的国内外优秀文艺演出。传统文化节庆方面,呼应本地居民对乡土文化传承的需求,依托马桥手狮舞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和四大民俗节庆活动(包括“梅闹莘庄”元宵游园会、“龙跃浦江”端午文化节、“月满虹桥”中秋中外家庭赏月游园会、“九九颛桥”重阳民俗文化节)的影响力,深入挖掘和整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培育民族民间艺术品牌。文化教育培训方面,建立了全市首创的专职公共文化服务员队伍,全部配置标准化文化活动室,直接为基层市民服务。每个标准文化活动室定人、定岗、定责,切实提升了基层文化设施作用和功能的有效发挥。这支队伍更成了培育、挖掘社区群众明星的“星探”,在居民兴趣的“土壤”上“种”活了许许多多群众特色文化项目。目前全区共有公共文化服务员325人,很好地发挥着基层文化培训辅导作用。

公共文化空间上可及、产品资源多元、服务队伍到位,激活了闵行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兴趣,也真正提高了闵行群众的文化素养。每年参与文化活动的总人次达300多万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十一五”期间,闵行共获得四十余项国家级文化活动及作品的表彰,其中,2010年,由文化部设立的“群星奖”评选中,闵行就有3个作品获奖,1人获得群文之星称号,获奖数占上海市四分之一。

3.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目前活跃在全区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团队共1811个,总人数33600多。其中涉及舞蹈、合唱、戏曲、摄影等文化艺术类团队771个,参加人数13887人;包括拳操、健身舞、武术等在内的体育健身团队657个,参加人数12803人;其他团队(读报、宠物、花草等协会)383个,参加人数6933人。

这些以地缘、业缘、趣缘为纽带自发形成的活动团队发展迅猛。它们不但愉悦自己,还成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莘庄镇扁鼓队队长庄建华说:“我不要钱,你就让我演,我不是单纯自己享受,还希望别人快乐。”古美旗袍沙龙自2007年成立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两百多位会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团队,先后在上海、杭州和港澳地区进行巡演。

(二) 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

闵行地处上海腹地,黄浦江与古冈身交叉,自古为水陆要津。明清时期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的中心地带,交通便捷,经济发达,集镇建设优于其他地区,并先后受松江府城和上海都市的近距离辐射,集镇居民生活习俗均以城区为榜样,敢于领风气之先,使这里的重镇成为农耕文化、商贸文化与近代文明的结合体,海派文化延伸的平台。

在近代城市化过程中,这里既没有彻底洋化,也没有固守不变,对“西风东渐”的辐射不拒绝也不急躁,从而形成了城乡交融的近郊文化。老镇街面建筑和代表性民居风格,中西结合,恰到好处。七宝皮影戏因走进城市而更显文气,别具一格。面对洋布倾销和土布衰落,莘庄钩针编结技艺适应市场需求,产品出口远销,成为遍及城乡的家庭副业和重要的地方产业。

1. 物质文化遗存

马桥文化。五千多年的“马桥古文化”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距今大约3500年的“马桥文化”像一股强劲的血脉,澎湃在闵行人敢想敢干、敢做敢当的性格里。考古学上的马桥文化,其粗犷的云雷文线条,器型简洁质朴,艺术地表现出多元文化融合后的热烈性格和开放情怀。

春申文化。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在闵行境内拐了一个大弯,留下美丽的传说。2000年的春申文化,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开河治水,建设家园,至今流传在闵行人的民俗传说中。

春申君,黄歇,生在淮河边,受封到上海,属于最早的新上海人。他带领黎民百姓,开挖河道,治理水患,通过艰苦的劳动,在杂草丛生的滩头上开拓出可以耕种的土地,建设美好的家园。世世代代的上海人为了感念他的丰功伟绩,用他的名字命名母亲河黄浦江为“申江”,在闵行土地上建立“春申祠堂”。

叶宗行,鲁汇人,明代永乐年间以普通书生身份,上书在江南治水的户部尚书,建议疏浚河道,让黄浦江接通吴淞江,以增强水势,冲泄入海,从而形成了外滩和紫竹半岛,为数百年后上海成为东方大港创造了条件。今天,召稼楼古镇上的叶宗行纪念馆,铭刻着这位闵行贤人的丰功伟绩。

开凿黄浦江,治理黄浦江,守护黄浦江,让土地肥沃,让人民安康,在闵行这块土地上,自古以来就轰轰烈烈地演绎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开放情怀和创新精神,奠定了千百年来江南文化繁荣兴旺的人文基础。

江南文化。千余年的江南文化,在闵行积淀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以及灿若星辰的文化名家。其中,古镇老街作为江南水乡集镇,是迈向城市化的第一步,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在流年岁月中转化为现代城市文化空间资源。七宝、召稼楼已经开发利用,还有杜行老街、朱行老街、颛桥老街格局基本完整,鲁汇老街、曹行老街、荷巷桥老街、马桥老街、诸翟老街、纪王老街仍然残存一字形街道,陈行老街、华漕老街仅有局部残留。所有这些古镇老街,其历史记忆、传奇故事、空间格局,在日渐现代化的大都市建设中,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悠久的历史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还留下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闵行已建立101个非遗项目的图文及电子档案,正式申报的非遗项目有31个,其中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7个项目列入上海市名录,另有21个区级重点保护项目。

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个: 沪谚(陈行谣谚)、马桥手狮舞、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江南丝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个: 七宝皮影戏、华漕小锣鼓、苏家桥宣卷、颛桥剪纸、莘庄钩针编结、上海细刻;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1个: 上海西南方言、沪剧演唱、浦江打莲厢、塘湾打虎舞、鲤鱼跳龙门、套板葫芦、本帮造像木雕、农家糕饼制作技艺、本帮农家菜制作技艺(诸翟羊肉、马桥豆腐干、七宝糟肉、浦东老八样)、伞灯制作技艺、土布纺织技艺、女红技艺、海派红木雕刻技艺、灯彩制作技艺、城郊传统游戏、莘庄赏梅习俗、回娘家习俗、元宵节习俗、端午节习俗、中秋节习俗、重阳节习俗。

此外,还有其他值得发现和培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3. 地方乡贤文献资源

明清时期,闵行隶属松江府,地处江南,一向是人文荟萃之地。历史上占籍闵行的进士,据可靠资料,不低于七八十人,元明清三代进士至少有49名。文士科举中试后依然恋乡情浓,不少人未走仕途或返乡后大有作为。值得关注的是,乡绅们在社会自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地方权益,热心地方公益,推进教育事业,留下了大量地方文献。尤其是陈行、老闵行的乡绅作为是江南显例。在闵行这片土地上的这些进士,大多有著作存世,其中也有些名人名著,这些作品的搜集整理出版,也是闵行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董宜阳(1511—1572),字子元,别号七休居士、紫冈山樵,明嘉靖时诗人。上海县吴会(今闵行区马桥镇)人。屡试不第,弃科举业。日读万言,博览周秦诸子百家、小说及国家掌故、郡县文献书籍。居家,或校诵书史、临写古石刻,或吟诗作文,不问世俗事。有老友在浙西任巡抚,有人送钱求宜阳引荐,宜阳严词回绝。重手足之情,祖传产业悉付其弟,曾住紫冈,筑紫冈草堂,今古藤园内的古紫藤相传为其手植。著有《云间近代人物志》、《皇明名臣琬琰录》、《紫冈集》、《上海纪变》、《云间诗文选略》等。

侯岐曾(1595—1647),字雍瞻,号广雅,明嘉定县紫堤村(今属闵行区华漕镇)人。与兄峒曾、岷曾少即有才名,被誉为“江南三凤”。1645年,峒曾在嘉定殉难,岐曾不甘束手就缚,亟图继起,奉母避居紫堤村。1647年,松江陈子龙为避清兵追杀,逃匿至岐曾处,因家奴告密,陈子龙被捕,岐曾也被拘押至松江城。受审时,坚不下跪,只向东踞坐,拒不招供。五月十四日,与夏完淳、顾咸正等被杀于松江西门外“云间第一桥”。著有《雍瞻诗文书稿》及《日记》等。

胡祖德(1860—1930),字云翘,号筠桥,陈行乡人。秦荣光弟子。清光绪九年(1883),补县学生员。民国元年(1912),任陈行乡乡董。为人外柔内刚,多谋善断,热心为桑梓服务。家境富厚而乐善好施,常捐款慈善、教育事业。喜读书著述,能诗画,留意地方掌故、文化,搜阅众籍外又遍访耆老,自署为问俗闲翁。编著《沪谚》及《沪谚外编》各2卷,收录沪谚近2000则,又有里巷歌谣、俚曲、俗语、新词、隐语、行话等,富有地方情趣。方言部分列举字形、读法,保存上海地区语言特色,反映风俗民情,是第一部结集记录上海方言的著作,开近代俗文学研究先声。增订胡式钰《胡氏宗谱》,编校梓行《胡氏家乘》及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陈行竹枝词》,参与《陈行乡土志》编写并绘图,辑刊《胡氏杂钞》初编。

这些乡贤文献,都是闵行历史文化资源中非常独特的组成部分。

(三) 独特的潜在文化资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闵行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现代工业文明的辉煌历史,承载着共和国大型重工业、航空航天高尖端工业、新能源研发高新技术等一系列战略性、标志性科学技术成果,留下了诸多独特的潜在文化资源。

1. 新中国现代工业文明。近代社会以来,西方文化登陆,为处于上海近郊的闵行带来开放的情怀、时尚的生活,更丰富了闵行历史文化资源。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浦江边的老闵行地区,先后建立了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被称为新中国现代重工业领域的“四大金刚”。

同类推荐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本书精选中国最有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
  • 芳香秘境

    芳香秘境

    香是人类生命中最美好的感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也具有极大的意义。想到香,我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花香、香水、食物、或烧香的香味,又或者是化妆品的香味等,而这种种香味,大多伴随着我们生命中美好的记忆。
  • 论语一日一读

    论语一日一读

    本书以随笔和札记的形式来解读论语,针对当前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人处世、工作求学、人与人的关系、生命的目标和价值等等,提出了源自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解决方法和参考思路。
热门推荐
  • 当这星球没有花

    当这星球没有花

    他,高居云端之上;她,深陷泥淖之底。年少时的无心之约,让他们的命运轨迹悄然改变,却也变成了两败俱伤的禁锢。《当这星球没有花》是一本成长题材的青春小说,书中的女主角姜画未和好朋友于采薇即使遇到种种挫折也一直为绘画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本书中涉及到家庭关系的处理、少男少女之间懵懂的好感,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荆棘路途上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挫折也有希望。
  • 我充值就变强

    我充值就变强

    想要修为升级,充值购买。想要绝世秘籍,充值购买。想要逆天神器,充值购买。想要小美眉一枚,充值购买……宋元拥有了万能充值系统,便拥有了无限可能。
  • 天使的守护

    天使的守护

    也许我注定是个爱情的盲人,在这浩淼的世界中盲然行走;也许我注定要孑然一身,在这世界独立行走,也许我本身就没有幸福,也不该拥有幸福。
  • 鸿蒙极尊

    鸿蒙极尊

    楚天,华夏五大家族家主的孙子,因家庭利益和莫家莫轻舞联姻,素未谋面的两人都不情愿;然而,胳膊始终是拧不过大腿的,楚天被家里硬派到了莫轻舞学校……演义一段真挚的爱情,然而,楚家遭遇灭门楚天遭遇追杀,莫家为求自保、轻舞为求保护楚天痛斥楚天毁婚,楚天绝望地被追杀回到祖家,最后跳下山涯……且看楚天如何大难不死,名扬古武界,并站在地球之巅……然而,这里并非尽头,楚天真正走向了弱肉强食的世界……
  • 汐本为君生

    汐本为君生

    她一介孤女,纵有倾城之貌,却屡遭陷害与背叛,饱受苦难,终不得一人之心!他尊为宸王,才貌倾尽天下,皇帝最中意的继承人,只一朝为情所困,便万劫不复!他与她一眼生情,承诺三生!她一朝为妃,坐拥无限荣宠与美好!正当她编织着他们的美好未来时,他却残忍的告诉她,她只是他心中最爱之人的一抹孤影!当他的最爱回府时,她又该如何……
  • 徙囚

    徙囚

    世人传言,丞相府长子遇远安绝世无双,医术了得,惊才绝艳,唯独不爱与人打交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唯独不爱诗词歌赋,远居青灯寺,世称:无双世子。世人皆知,国师府长女陆乲绾,可夜观天象预知未来,精通琴棋书画,热衷于制酒和剑术,搞事情,唯独不爱朝政世事,同样住在青灯寺,世称:清瑢郡主。陈珃国太子篡位,将国师府的病秧子封为和亲郡主,与夷凉建立和平关系,假若陆乲绾有任何意外,盟约作废。******“从未想过要离开,也从未想过前往异国他乡,但如若涉及我陈珃社稷,那便由不得我的想法。”“本世子妃常说不在意,实际上,本世子妃也不是什么都如所言一般。”“倘若今日尔等胆敢在我陈珃放肆造次,本郡主绝不会对尔等心慈手软,同样,倘若尔等胆敢进犯我夷凉半米疆域,本世子妃必然毫不留情地翻脸!”******“本宫说过,不理政事。”“你真要逼我?那可由不得你了。”“倘使尔等真能保住这夷凉,就不会让我接下和亲了。”“我虽不在意这夷凉,但这是我的国家,要守护这里,也该是我来守护。”“我只希望能有一天,可以归隐山林,自在逍遥。”愿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 逢爱时刻

    逢爱时刻

    八年前,相识在青春校园里。他家境贫寒,才貌出众,心比天高。她出身富足,活泼可爱,单纯善良。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又为何明明相爱却最后分手?.八年后,重逢于相亲的饭桌上。他是海外归来的知名设计师,英俊多金,事业有成。她是家道中落离异单身的大龄剩女。他们该如何面对彼此?爱情,在久别重逢之时,是否已被遗忘?.现代都市爱情小说《逢爱时刻》为您讲述......
  • 战神联盟之你们在我身旁

    战神联盟之你们在我身旁

    当宅遇女上战神联盟她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呢?冷静的雷伊冲动的盖亚善良的卡修斯沉默的布莱克霸气外露的缪斯身份扑朔迷离的寒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源者

    灵源者

    这个世界里任何事物体内都有一种力量,那就是灵源。但灵源并不是任何事物都能使用,它必须通过名为“天赋”的特殊媒介才能发挥自己的真正价值,而那些拥有天赋的事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灵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