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7600000001

第1章 艺术到底是什么?(1)

一幅古典油画被“修复”的故事

《戴荆棘冠的耶稣》是西班牙著名画家马丁内斯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这幅作品陈列在西班牙博尔哈镇教堂里,很多人专程到教堂就为一睹它的“芳容”。这幅油画画风细腻,人物描绘传神,多年来一直被当地的人们视为城市的无价之宝。

但是一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这幅作品被“毁容”了,上面被人用颜料“修复”过了,之前颜料斑驳脱落的地方被涂上了新的颜料,画中的耶稣看起来很“搞笑”,像“戴着猴皮帽子的怪兽”。教堂管理者们惊讶不已,马上报了警。

报警后,一位81岁的西班牙老太太出来“自首”,承认“修复”油画的人是自己。原来,由于当地气候潮湿,加之年代久远,这幅油画出现颜料剥落的现象,老太太看到后,觉得不符合耶稣的形象,所以动手“修复”了一番。老太太只有满腔的热情,却没有过硬的美术功底,经她动手“修复”过的油画彻底被毁了,再也称不上经典的艺术品。

这事很快在互联网上传开,世界各地的人们从开始的惊讶、嘲笑,很快转变为幽默的调侃和善意的鼓励。因为人们都可以感受到老太太并无恶意。谁也没想到,“怪兽”的形象在互联网迅速传开,几天之内竟成为全球著名的流行文化符号,被大量地印在T恤、马克杯等日常用品上。

油画没被“修复”前是艺术品,被“修复”之后又算不上艺术品了,可是很快地它又变身为流行文化符号。艺术这种变来变去的情况,让我们也不禁迷糊:艺术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

我们犯迷糊了,这也是艺术吗?

我们相约着一起到艺术馆参观艺术品展览,不期然地就与画家的一幅标题为《无言》的画作相遇,而那看上去不过就是一堆线,透着美感与情绪,可是我们不确定它是否是一幅画;在一个现代艺术展览会场,其中一个艺术陈列品就是一堆沙子上面摆放一些花生壳;安迪·沃霍尔创作了一个作品,即复制超市里的罐头瓶并在美术馆中展出来,观展的人们一致认为这就是一件艺术品;一位画家在自己身上涂满油彩、粘满羽毛站在展览厅,成为一件人体艺术品。有时没有艺术作品甚至也可以开办艺术展,欧洲新达达派代表人物伊夫·克莱因,1958年就开了一个名为“空虚”的展览会,其内容是将展览会建筑中的画廊全涂成白色,空着,什么不也不放置或悬挂,门口设立了警卫,室内却空无一物。结果,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前来观展,人多得几乎引发骚乱。其中一位著名艺术家还在留言簿上写下了“唯其空虚,最富力量”的话。有时候毁灭艺术品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1986年11月,中国的“厦门达达”就举行了著名的“焚烧作品展”的艺术活动,艺术家们在一个用白色粉末画的圆圈内,将所有参展艺术品付之一炬。圆圈外则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达达展在此结束”……

艺术到底是什么?

艺术到底是什么?这个讨论一直伴随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过程。

柏拉图说过:“艺术起源于模仿,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里我们学会了造房子;鸟儿在啼叫,人们听到了,模仿着发出声音,逐渐的就形成了歌唱;动物在闲暇时跳跃、起舞,人们看到了,也跟着做,逐渐就形成了舞蹈……因此,人们对自己生存环境、动物等进行模仿,产生了人类最初的艺术。”

席勒说过:“艺术起源于游戏,当人们吃饱穿暖,不受危险威胁时,多余的力气没处使,闲着也是闲着,他们就会做游戏,互相嬉戏打闹,或跳或唱,不为功利的目的,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的雏形就是在做游戏的时候产生出来的。”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提到,艺术起源于巫术,他认为史前人类相信巫术,相信绘画中的事物和实际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对画出来的事物施加影响,就能帮助人类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主动。例如,原始社会中的洞穴壁画和雕刻,往往处在洞穴最黑暗和难以接近的地方,它们显然不是为了给人欣赏而制作的,还有些动物身上画有或刻有被长矛或棍棒刺中和打击过的痕迹,在动物身上画上伤痕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实际的狩猎当中可以顺利地打到猎物。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古代人,捕鱼成功了,会想要将鱼画出来,以表达内心的兴奋喜悦之情。会手舞足蹈地向族人描述自己看到的情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这就是艺术的起源。”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说法:“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艺术就是创造。”例如原始彩陶的出现,就是因为人们发现用火烤食物的时候,黏土会硬结起来。原始人类由此想到了用黏土做陶器,放入火堆中烧,待黏土硬结形成容器后,用来装水和食物……这些都是艺术,艺术就是创造。人类自发地用自己对自然的认识来创造新的事物,这种创造就是艺术。

他们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全面。动物也会模仿,例如猩猩就会模仿人类的某些动作,你要是朝它扔东西,它也会朝你扔回来,但人们不会认为猩猩在从事艺术活动。艺术如果只是模仿,不模仿动物跳舞的人,站在一旁观看,为什么心里也觉得满足?艺术现象一定不仅仅是模仿那么简单。

艺术是游戏,就是说古人如果正饿着肚子,被野兽追赶,逃命都来不及,绝对不会去想唱歌跳舞。艺术确实是一件需要先解决温饱问题才能去考虑的事情,看起来好像只是精神上的内容,但人类生产出来的陶器是真实可以看到的,这陶器总不是为了做游戏而产生的吧?要是人类的一切活动,一切创造都是艺术,那人们怎么区别科学和艺术?发明工具也属于创造,发明就是艺术吗?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人们对艺术进行了相对全面的总结。以1999年版《辞海》为例,归纳起来有几点:

艺术专属于人类,人类也离不开艺术。“没有艺术,人类生活便会黯然失色。”德国艺术家席勒曾深情地呼唤:“人哪,只有你才有艺术!”大自然造就了美丽的天然风景: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特、峨眉的秀丽……但任何艺术作品必须是人所创造的,它凝聚了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人类创造了艺术,艺术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进程,因为有了艺术,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人类也因为参与艺术的创造或鉴赏而体验到自豪感和幸福感。

艺术是讲人类情感的。艺术就是一个人在“讲话”,这个人,可以是艺术家,他用线条、色彩、旋律、形象,来讲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看世界的;也可以是观赏艺术品的人。艺术就是有一种魔力,里面有痛与苦、欢与乐,能让讲的人讲得动情,听的人听得动情。

艺术最后都会产生艺术作品。人们通过观赏艺术作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搞清楚艺术品里讲的是什么,认识世界,又被世界影响,进而想办法去改造世界。

艺术的几个重要特征

1.艺术具有形象性的特征。

艺术对于普通人而言,某些时候就像是一个“陌生人”,怎么也记不清楚,也很容易和“其他人”搞混。如果我们知道“他”的样貌中有一些很重要的特征,这对于我们很好地分辨“他”会很有帮助。

1+1=2,这是一道数学题,为什么1+1=2呢?数学家们用抽象的推理一点点地给我们解释这个数学公式。哲学研究的东西就更抽象了,人从哪里来?人要向哪里去?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

相比较的话,艺术就具体形象得多。普列汉诺夫曾讲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艺术的形象或追求逼真,或追求传神,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情感。

丹纳用放大镜来辅助作画,一幅肖像要画四年,他画出皮肤的纹路,颧骨上细微莫辨的血筋,以及伏在表皮下的细小至极的淡蓝的血管,逶迤曲折,把脸上的一切都包罗尽了,眼珠的明亮甚至把周围的东西反映出来,那似乎是一个逼真得可以脱框而出的头。与西方的逼真相比,中国美学则十分重视“传神”。例如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作品《韩熙载夜宴图》就是如此。韩熙载原是北方贵族,早年曾当过南唐大臣,目睹南唐朝廷江河日下的现实,为逃避政治上遭遇不测,故意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掩盖自己。南唐后主李煜想任他为宰相,便派顾闳中潜入韩家窥探,画下了这幅《韩熙载夜宴图》长卷。这幅长卷以“听乐”“赏舞”“休息”“清吹”“散宴”五个连续的画面描绘了韩熙载家宴的情况。尽管画中夜宴的排场很豪华,气氛很热烈,但仔细观察画面可发现,韩熙载始终处于沉思、压抑的状态。虽然是在夜宴歌舞中,他却并不纵情声色,反而流露出郁郁寡欢的表情,反映出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空虚。这一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深刻性,充分显示出画家“传神”的精湛才能和卓绝功力,也体现出画家对生活与人物的深刻理解。

绘画作品眼睛看得见;雕刻作品眼睛看得见、手能摸得着;音乐耳朵能听得见;戏剧眼睛可以看得到,同时耳朵也能听得到……艺术家创作的时候,总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或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2.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的“样貌特征”就是审美性。

艺术的审美性,通俗地讲,就是艺术是拿来看、拿来欣赏的。什么是艺术品?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艺术品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原始人类生产陶器,主要是为了用陶器来装食物、水、酒等,但又不仅仅是这样,原始人类还在陶器上描绘花纹图案,起到装饰陶器的作用,因此,陶器是工艺品。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这些原始陶器非常的珍贵,被陈列在博物馆里供人观赏,这个时候陶器就变成了艺术品。观众也是通过这些形象,再次体验和感受古代生活的。

一般人无缘成为艺术家,但在生活里,还是要听音乐,看小说,在屋里挂几幅画的。你当然可以说这只是装饰,所以“无用”。但正是在这种“无实际用处”的状态,才使人能解除目的性的功利思想,满足我们作为“人”的特殊需求。

人们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对美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我们听一首乐曲,看一幅绘画作品,读一本小说,看一部影片,都会感觉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获得了一种审美享受。

3.艺术是讲真、善、美的。

艺术的种类很多,绘画、雕刻、音乐、舞蹈、影视……艺术的传播方式也不同,艺术求真的本质是不变的。

同类推荐
  • 我生命的乐章

    我生命的乐章

    祖宾-梅塔,国人最熟悉的世界顶级指挥大师,扬名国际乐坛五十余载,4次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获得尼基什指环、维也纳爱乐乐团名誉指环、特拉维夫市名誉市民、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接受授星仪式以及印度、意大利、法国颁授的勋衔等无数殊荣,与张艺谋合作世纪之作紫禁城版《图兰朵》,最先促成了三大男高音的合唱,对中国青年钢琴家郎朗的提携……他,年过七十高旬仍频繁活跃在国际乐坛的艺术大师首次披露他的人生哲学,音乐世界,个人感情,他和巴伦博伊姆及伊扎克.帕尔曼之间的真挚友谊,他对以色列承诺背后的故事。一个世界级的指挥家,一个和平的文化使者首次向公众揭幕他精彩人生背后的秘密,并特别为传记的中文版撰写了“我的中国情”篇章献给热爱他的广大中国乐迷们。传述自己精彩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的种种挑战,如同开启一扇通往艺术真谛的大门,为爱好音乐和向往艺术的人们提供出大师无穷的奥秘。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家具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家具鉴赏及收藏

    本书主要内容为:古代家具概述、古代家具的主流——明清家具、明代家具的收藏、清式家具的收藏、古代家具的市场现状、古代家具的辨伪与投资。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在电影里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在电影里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李孟潮所著的《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在电影里找回真实的自己)》由国内资深心理医生李孟潮对经典电影的评析汇集而成。语言诙谐幽默、辛辣尖锐、思想深刻,直击人心。作者从精神分析入手,评析近年来50多部热门的经典电影。通过层层剖析电影中人物心理,带读者看懂电影所表达的深意时,深入反思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思考人性及生命价值。《在电影院遇见弗洛伊德(在电影里找回真实的自己)》所涉及的电影主要有:《大话西游》《盗梦空间》《黑客帝国》《疯狂的石头》《霸王别姬》《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立春》《集结号》《东方不败》《孔子》《美国丽人》《色?戒》《肖申克的救赎》《风月俏佳人》《公民凯恩》等。
热门推荐
  • 绝世血樱,修仙好难

    绝世血樱,修仙好难

    从前,有座山,叫什么名字呢?叫白兰山,有一个可爱的小萝莉,到山上努力修仙,她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就看这本书吧。
  • 魁罡六锁秘法

    魁罡六锁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吾欲涅槃

    吾欲涅槃

    即使眼前充满黑暗,总会有一个人会打破这份清净……
  • 创世假骑

    创世假骑

    穿越多重世界,连接所有,破坏一切,一切尽在起点中文网。
  • 妖娆皇叔太讨厌

    妖娆皇叔太讨厌

    前世她受组织控制成为染血利刃,荒废一生,血染白衣,手染鲜血。冰冷的眼神早已黯淡无光,任务失败组织弃她葬身火海,死无全尸。重生归来只为自己而活,一不小心惹上妖娆又腹黑的皇叔,逃无可逃……(男强,女强,爽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幽愤魄寒

    幽愤魄寒

    “快住手!哥哥,爸爸....”她撕心裂肺的哭着,身子不停地发颤...没有人理她,她只能无助地哭着,从那天起,她的灵魂,渐渐黑化......
  • 宋朝水果商

    宋朝水果商

    从事果业的陈晓宇只身来到宋朝,面对谋生压力,他只能在‘新’时代重拾自己的旧业。*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文化昌盛,自由繁荣;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刻薄之法,本朝皆备’。在这样的时代生存,他只能路漫漫其修远,上下而求索。
  • 隐刃

    隐刃

    命运曾经与他开了个玩笑让他一生只有一件事情想做,而似乎命运怕他乏味又给了他其他的事情去做,但是最终他还是只剩下一件事情需要去完成。
  • 英雄联盟之飘渺的梦

    英雄联盟之飘渺的梦

    意外被电击的罗言回到了十年前,回到了英雄联盟还没有出现的年代。“什么?你要我加入拳头公司?”“什么?你让我成为英雄联盟的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