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4400000005

第5章 阴阳应象大论

“原文”

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泄;浊气在上,则生腹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còu)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人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

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微,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温,在地为上,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凤伤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优。忧伤肺,喜胜优;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成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慄,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恩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胜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俛,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慄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月不聪明矣。年六十,阴萎,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悌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元为之事,乐恬情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惧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大,浊阴归地,是放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圣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剽(piāo)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chè)引之。

黄帝说:阴阳是天地间的普遍规律,是万事万物的纲领,万物变化的根源,生长毁灭的根本,即天地间万物万象发生、变化和消亡的原始动力所在。所以医治病患,要求得从阴阳这个根本原因上确定治法。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轻情聚于上,而成为天,阴浊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气是沉静的,阳气是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盛会生热,热到极盛会生寒;寒气凝滞能产生浊阴,热气升散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飱泄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过而不降,就会发生胸腹胀问之病。这就是阴阳是否正常的变化,从而造成疾病逆证和顺证的区别。

所以天地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阴浊之气下降为地。地中阴气上腾为云,天上阳气凝聚下降为雨;雨虽成于天之阳气下降,却是地中阴气所化;云虽成于地中阴气上腾,实由天上阳气熏蒸。在人体中变化也是如此,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之气发泄于腠理,浊阴之气内归于五脏;清阳之气充实于四肢,阴浊之气内行于六腑。

以水人分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就人体而言,功能属阳,饮食属阴。饮食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华析出,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如果饮食没有节制,反能损伤形体,机能活动太过,亦可以使精气耗损,精可以产生功能,但功能也可以因为饮食的不节而受损伤。味属阴,所以从下窍排出,气属阳,所以从上窍发泄。味浓厚的属纯阴,味淡薄的属阴中之阳;气厚的属纯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泻下作用,味淡薄的有疏通肠胃的作用;气清淡的能向外发泄,气浓郁的能助阳生热。阳气太过能使元气衰弱,阳气正常能使元气旺盛,由于过度亢奋的阳气会损害元气,而元气却依赖正常的阳气,所以过度亢盛的阳气能耗散元气,正常的阳气能增强元气。凡气味辛甘而有发散功用的,属于阳,气味酸苦而有涌吐下泄作用的,属于阴。

阴阳在人体中相对平衡,如阴气发生偏胜,则阳气受损而为病,相反,阳气发生偏胜,则阴气耗损而为病。阳气偏胜则表现为热症,阴气偏胜则表现为寒症。寒到极点反而会表现热象,热到极点反而会表现寒象。寒邪能损伤形体,热邪能耗伤正气,正气受伤表现为疼痛,形体受伤表现为生肿胀。所以疾病表现为先痛而出现肿胀,是正气伤而后影响到形体;先肿胀而后疼痛,是形体先病而后涉及正气。风邪过盛,则形体会发生痉挛震颤;热邪过盛,则肌肉会发生红肿;燥邪过盛,则津液便会干枯;寒邪过盛,则肌肤会浮肿;湿邪过盛,则会发生语泻之症。

天地变化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变化,因此而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种气候,影响天地间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喜怒等情志为五极化生,过度则会伤气,寒暑外邪中伤,可以损伤形体。勃然暴怒会损伤阴气,暴喜会损伤阳气。气过上行;充满经脉,则神气浮越,脱离形体。所以喜怒不加以节制,寒暑不善于调适,生命就不能牢固。阴气盛极可以转化为阳,阳气盛极可以转化为阴。所以冬季受到寒气的侵伤,到春天易发生温病;春天受了风气的侵伤,夏季易发生给泄;夏季受了暑气的侵伤,秋天易发生疟疾;秋季受了湿气的侵伤,冬天易发生咳嗽诸症。

黄帝问:听说上古时的圣人讲求人体的形态,分辨内在的脏腑阴阳,审察经脉的分布流注,三阳脉与三阴脉交会贯通,各依不同之循行路线;经气所注的穴位各有名称,肌肉和骨骼的连属,各有其起点经脉的顺行或逆行,各有条理,天之四时阴阳消长变化有一定规律;外在环境与人体内部的互相对应关联,都有表有里。这些说法是否正确?

岐伯答:春主东方,东方应春,阳气上升而生暖风,草木生发,木气生酸味,酸味滋养肝气,肝气又能滋养筋膜,筋膜柔和则又能生发心气,肝气与目相通。阳气上升是天地万物生长的内在动力,在人是休养生气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是天地生化万物的根本。大地生长变化产生五味,所以能产生一切生物;人能知道天地变化的道理,就能具有无穷智慧;宇宙间变化的神妙莫测,在天空中为风气,在地上反映为木气,在人体中相应为筋,在五脏相应为肝,在五色相应为苍,在五音相应为角,在五声相应为呼,在筋膜的动作表现为握,在七窍为目,在五味表现为酸,在五种情志中表现为怒。怒气过盛会伤肝,悲伤能够抑制忿怒;风气能损伤筋膜,燥气能够抑制风气。过食酸味能损伤肝脏,而辛味能够抑制酸味。

夏主南方,阳气旺盛而生炎热。热过甚则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滋长心气,心气能化生血气,血气充足又能充养脾脏,心气又通干舌。阳气旺盛在气候中为炎热,在地五行上中为人气,在人体相应为血脉,在五脏相应为心,在五色相应为赤,在五音相应为微,在五声相应为笑,在病变的表现为忧,在窍相应为舌,在五味相应为苦,在情志的变动相应为喜。喜能伤心,以恐惧抑制喜悦;热气亢盛能伤气,”以寒气抑制热;苦味过多能伤气,咸味能抑制苦味。

长夏主中央,阳气蒸阴而生湿,湿气与土气相应,土气能产生甘味,甘味能滋养脾脏,脾气能滋养肌肉,肌肉丰腴能滋养肺脏,脾气与相。阳气蒸阴在季节气候中表现为湿气,在地上五行中为土,在人体相应为肌肉,在五脏相应为脾,在五色相应为黄,在五音相应为官,在五声相应为歌,在病变相应为叶,在窍相应为口,在五味相应为甘,在情志的变动为思。思虑伤脾,以怒气抑制思虑;湿气过多能伤肌肉,以风气抑制湿气;甘味过多能伤肌肉,酸味能抑制甘味。

秋主西方,秋天阴气收敛而生燥,燥气与金气相应生旺,金能产生辛味,辛味能滋养肺气,肺气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则又能养肾,肺气与鼻相通。阴气收敛在气候为燥气,在地上五行中为金气,在人体相应为皮毛,在五脏相应为肺,在五色相应为白,在五音相应为商,在五声相应为哭,在病变的表现为咳,在窍相应为鼻,在五味相应为辛,在情志的变动为忧。忧能伤肺,以喜抑制优;热能伤损皮毛,寒能抑制热;辛味能伤损皮毛:苦味能抑制辛味。

冬主北方,冬天阴气旺盛生寒,寒气与水气相应,水气能产生咸味,咸味能滋养清气,肾气能滋长骨髓,骨髓充实又能养肝脏,肾气相通于耳。阴气旺盛在气候为寒气,在地上五行中为水,在人体相应为骨髓,在五脏相应为肾,在五色相应为黑,在五音相应为羽,在五声相应为呻,在病变的表现为战栗,在窍相应为耳,在五味相应为咸,在情志的变动力恐。恐能伤肾,思能够抑制恐;隶气过盛能伤血脉,而燥气能够平抑寒气;咸味过多能伤血脉,甘味能抑制咸味。

所以说:天地上覆下载万物,阴阳如血气与男女互为对峙;左右为阴阳运行的道路;水性寒,火性热,是阴阳的象征;用阳的相互作用,是万物生成的原始能力。所以阴阳是互根又互相为用的,阴在内,为阳的镇守;阳在外,为阴的设使。

黄帝道:阴阳法则在人有什么反映呢?

岐伯答:如阳气太过,则身体发热,腠闭塞,喘促气粗;呼吸困难,身体亦为之俯俛起伏,无汗灼热,牙齿干燥,胸中烦闷,如见腹部胀满,是死症,这是属于阳性之病,所以冬天尚能支持,炎热的夏天就不能耐受了。阴气过盛则身发寒而汗多,或身体常感寒冷,不时战栗发寒,甚至手足厥逆,如见手足厥逆而伴有腹部胀满的,也是死症,这是属于阴性的病,所以夏天尚能支持,冬天就不能耐受了。这就是阴阳互相胜负变化所反映的病态。

黄帝问:怎样调援体内的阴阳呢?

岐伯说:能够懂得七损八益的道理,那么人体的阴阳就可以调援,若不懂这些道理,便会发生早衰现象。人年到四十,阴气已经自然衰减一半,其起居动作,亦渐渐衰退;到五十岁,身体觉得沉重,耳目也不够聪明;到六十岁,阴气萎弱,肾气大衰,九窍功能减退,出现下虚上实,鼻涕眼泪不能约束。因此说懂得七损八益调摄的人身体就强健,不懂调摄的人身体便容易早衰;本来是同样的身体,结果却出现了强弱不同的两种情况。懂得调摄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注意共有的健康本能;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只知道强弱的异形。不善于调摄的人,常感不足,而重视调摄的人,就常能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强健,即使已经年老,亦可以身体强壮,当然本来强壮的就更好了。所以圣人不做勉强的事情,安常处顺,有乐观愉快的志趣,常使心旷神怡,保持着清静的生活,所以能够寿命无穷,颐享天年。这是圣人养生的方法。

黄帝问道,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东方属阳,阳性向上,所以人体的精气从左升集合于上部,聚积于上部则上部聪明而下部空虚,所以使左侧耳聪目明,而手足不灵便;西方属阴,阴性向下,所以精气从右降集合于下部,集合于下部则下部强盛而上部空虚,所以右侧耳目不聪明而手足灵便。左右同样感受了令邪,在上部则身体的右侧则严重,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则严重,这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所不能周全,而人身亦有阴阳左右之不同,所以邪气就能乘虚而居留伤人为病。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质;天有八节之气序,地有五方的布局,因此天地是万物生长的根基。无形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阴气重浊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与静止,是由阴阳的莫测变化为纲纪,而能使万物春生、更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循环不休。懂得这些道理的贤人,能把人体上部的头来比天,下部的足来比地,中部的五脏来比人事以调养身体。天的轻清之气通于肺脏,地的水谷之气通于咽嗑,风木之气通于肝,雷人之气通于心,溪谷之气通于脾,雨水之气通于肾。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上下九窍以津液灌注之处。如以天地来比类人体的阴阳,则阳气蒸化的汗,像天地间的下雨;人身的阳气,像天地间的疾风。暴怒之气,像天的雷霆;气逆阴升,像灼热的火。所以调养身体而不遵循天地的道理,疾病势必就要发生。所以外感邪气致病因素伤害人体,疾速如暴风雨。善于治病的大夫:于邪气在皮毛的时候,就给予治疗;其次的,至邪气在肌肤才治疗;更差的,至邪气在筋脉才治疗;又其差的,至邪气在六腑才治疗;更差的,至邪气在五脏才治疗。假如病邪深入五脏,这时治愈的希望只有一半了。所以天地中的邪气,侵害了人体就能伤及五脏;饮食之寒热,就会损害人的六腑;地之湿气侵袭,会损害皮肉筋脉。所以善于运用针刺治疗的,患者病在阳,从阴分以诱导病邪外出,病在明,从阳分以诱导病邪透出;取右侧以治疗左侧的病,取左侧以治疗右侧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患者的异常反应,以在外表的症候,了解里面的病变;并且判断阴阳亢盛或衰弱的原图,就能从细小的变化来知道病邪的所在,这样来进行治疗,就不会使病情发展到危害了。善于诊治的大夫,通过观察患者的色泽,循按脉搏,先区分病症的属阴属阳;审察五色出现部位的色泽清浊,而得知病变的部位;观察呼吸,听其发出的声音,可以得知所患的苦痛;诊察四时色脉的变化,来分析为何脏何腑发病,诊察尺肤和寸口的脉象,从它的浮沉滑涩,来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这样在诊断上就不会有差错,治疗也不会失误了。所以说:疾病初起时,可用针刺治愈;及其病邪正盛,必须等到病邪衰退再进行治疗。所以病邪的,用宣泄疏散之法驱邪外透;病邪重的,用攻下法削减之法消减病邪,然后再进一步治愈;气血衰弱的,应用补益之法治之。形体虚弱的,当以温阳补其气;精气不足的,当补之以厚味药物。如病在上的,可顺势用吐法;病在下的,可用泻下法导邪外出;病在胸腹胀满的,可用清导疏利的泻下之法;其邪气停滞在外表,可见汤药浸清以使邪从汗泄;邪在皮肤,可用发汗,使其外泄:病势怠暴的,可用接得其状,以伺机制伏之;属实症,则用消散法或泻下法。审察病的在阴在阳,以辨别疾病治疗用柔用刚,阳病应当治阴,阴病应当治阳。确定病邪在气在血,更防其血病再伤及气,气病再伤及血,所以血实的宜用泻血之法,气虚的宜用导引之法。

同类推荐
  • 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本书介绍了常见的眼科疾病的诊断与简单的治疗措施。并针对患者的疑问,请专家逐一解答,约有300条用眼、护眼、眼病防治等方面的专家答疑。
  •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作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破解中医治病秘码:临证辨象》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 中医药学五字言歌诀

    中医药学五字言歌诀

    本书以五字言歌诀的形式叙述了中医药学的基本内容,便于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记忆。
  • 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本书介绍了近视与弱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性;强调指出:科学的用眼卫生、正确的预防措施、恰当而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本病发生率,控制病情发展和减少并发症的三大关键。
  • 护理人员形象重塑

    护理人员形象重塑

    将内在美与外在美融为了一体,为病人创造出美的就医环境,使病人产生美感,感受生命与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爱美之心常在,共同塑造出一个完美的护理形象。
热门推荐
  • 帝洛

    帝洛

    帝土大陆能人辈出,天才遍地,能否杀出一片天地!人族屈居,百族欺凌,小小万城,怎能满足!万古豪杰陨落,千世传人尽出,百族争斗即将展开,愿一己之力独战天下,但求人族踏顶峰!一切奥妙,尽在帝洛!
  • 天才麻将少女之无敌的京太郎

    天才麻将少女之无敌的京太郎

    本书讲述的是天才麻将少女平行世界的故事,一切设定以本书为主,主角毫无疑问是须贺京太郎,但是女主角只有宫永咲。因为雀魂的缘故,我重温了天才麻将少女,终于看懂了这部番,所以就写了这本书,目前已经存了不少稿子,发出来给大家看看。每天晚上八点更新,一次更新万字,对了,只要有人打赏或者说荣誉殿堂加一,一样加更万字,虽然我估计不太可能就是了。
  • 图中图

    图中图

    人的欲望如同饕鬄兽般,得到的越多渴望便越多。良朋是个内向的孩子,打小就孤僻,喜欢一个人独处,但又渴望交到朋友……他不善言语,使他终日异常苦恼,终于有天他捡到一支笔,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偏转……
  • 奥特曼之无限乱入

    奥特曼之无限乱入

    作为星灵的女孩抱着一团光来到了李千户的身边,只要他接受这份光就可以穿越各个世界,拥有另一份完全不同的人生,李千户到底愿意继续默默无闻还是选择尝试接受呢?
  • 姐姐有妖气

    姐姐有妖气

    生日那天,张落羽睁开眼,天地元气便恢复了,世界改变了,过去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真讨厌。妖魔鬼怪行走人间,诡谲莫测的超凡能力,还有他们在防备的东西。这一切,都与我没有关系。直到......我知道了姐姐的秘密。【尽量支持正版唯一指定群:686013032】其实是轻松风格外加些许脑洞的超能力战斗番+修罗场+都市传说副本故事。。。
  • 星航北斗

    星航北斗

    黑暗毕竟是沉沦下去了,灯塔摇曳着,似乎长久地要给予远处航海者指引。但那太阳,迟早会跃动着跳出地平线,再次升起,即使在另一个世界,依然如此。
  • 咱就是个农民

    咱就是个农民

    转世重生之后的得到一个农民空间的故事,已完结
  • 灵云雾影

    灵云雾影

    谜一样存在的宝藏,纠缠了数百年的恩怨,怀着尔虞我诈的心思,动着你死我活的心机,想着借刀杀人的计策,做着各自的美梦,到最后才发现:这个世界是有因有果的,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也没有潇洒自如的心随己动,人生不如意的事是十有八九,命运之神的安排总是难以预测,无论是昨天的风风雨雨还是今天的荣华富贵,一切的一切都将随时光的逝去而成为历史,迎接世人的,仍是那谜一样的未来……
  • 左右相逢此相识

    左右相逢此相识

    女主总是撩而不自知,而且撩完就跑,男主的话,扮猪吃老虎,表面小哭包,实际上心理活动很丰富,整篇下来都是甜的,非常非常甜的,里面都是神助攻,emm,可以期待一下鸭???(??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