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4400000019

第19章 玉机真藏论

“原文”

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癫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帝曰:善。夏脉如钧,何如而钩?

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会衰,故曰钩。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病,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

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道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

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亦,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砂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帝曰:善。

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然脾脉独何主?

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

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

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

帝曰:恶者何如可见?

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帝瞿(jù)然而起,再拜而稽(qǐ)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按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目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放曰: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笔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人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疝瘕,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痒,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疤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 ,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曰。大骨枯(kū)稿(ɡǎo),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曰。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真脏见,十月之内死。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肩髓(suǐ)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来见,期一岁死;予其真藏,乃予之期曰。大骨枯稿,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脱肉,眶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入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yì)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主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帝曰:见真脏曰死,何也?

岐伯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三于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帝曰:善。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以浮,谓之易已;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为不可治。必察四难,而前告之。

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

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

帝曰:愿闻五实五虚。

岐伯自: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

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黄帝问:春季脉象如琴弦而称弦脉,怎样才能算弦呢?

岐伯答:春脉与肝脏对应,属东方之木,因此春脉也就是肝脉。春季万物开始生发,所以脉气来时,软弱轻虚而滑,正直而长,这便称为弦,是春季正常的脉象,如与这种脉象相反则是病脉。

黄帝问:怎样才称作相反呢?

岐伯答:脉气来时实而有力叫作坟过,说明病在表体部位;脉气来时微弱不实叫作不及,说明病在内脏。

黄帝问:春脉太过与不及会引发哪些病变呢?

岐伯答;春脉太过易使人发怒,精神恍惚,以及出现头痛眩晕等巅顶部位的疾患;春脉不及会使人胸痛,向后而牵引,肩背,向下而引起两侧胁肋胀满。

黄帝问:讲得很好。夏季脉象如钩的称作钩脉,怎样才算钩呢?

岐伯答:夏气与心脏相通,属南方之火,所以良脉也就是心脉,具有万物生长繁茂的气象。因此,脉气来时表现为充实旺盛,而退去时显得轻微,这便称为钩,是夏天正常的脉象,与这种脉象相违背便是病脉。

黄帝问:怎样才称作相反呢?

岐伯答:脉气来时充实旺盛,退去时仍充实旺盛则为太过,说明病在体表部位;脉气来时不旺盛,退去时反而旺盛称作不及,说明病在内脏。

黄帝问:来脉出现太过与不及会引发哪些病变?

岐伯答:夏脉太过使人身体发,皮肤疼痛,如热邪停留不去,还会听起浸淫疮;夏脉不及使人出现心烦不安,虚气上道而成为咳吐涎唾,气下陷就表现为湿气过多。

黄帝问:讲得很对。秋脉如羽浮而称为浮脉,怎样才算浮呢?

岐伯答:秋气与肺脏相通,属西方乏金,所以秋脉也就是肺脉,具有万物成熟而收敛的气象。因此,脉气表现为轻虚而浮,而且起来时急速,退去时如同榆荚飘散,这就叫做浮,是秋天的正常脉象,如果与这种脉象相违背就是病脉。

黄帝问:怎样才称作相反呢?

岐伯答:脉气来时浮软而中央坚实,两旁空虚的,这叫太过,是疾病在体表部位的反映;脉气来时浮软而微弱,中央和两旁都显得空虚的,这叫不及,是疾病在内脏的反映。

黄帝问:秋脉太过与不及会引发哪些病变呢?

岐伯答:秋脉太过,胸中之气上边,使人胸中郁闷不舒,肩背疼痛;不及了,会使人呼吸少气,咳嗽喘息,虚气上逆还会出现咯血,听到胸喉间有喘息的声音。

黄帝道:讲得很对。冬脉如营垒而称为营脉,那么怎样才算营呢?

岐伯答:冬气与肾脏相通,所以冬脉也就是肾脉,五方属北,五行属水,具有万物闭藏的气象,因此其脉气沉而儒缓,如同军队的营垒,沉静而内合生动之力,所以叫做营脉,是冬天的正常脉象,与这种脉象相反则为病脉。

黄帝问:怎样才是相反呢?

岐伯答:脉气来时如同石头弹丸一样坚硬,撞击手指有力,这叫太过,是疾病在体表部位的反映;脉气退去时,虚软似数而非数,这叫不及,是疾病在内脏的反映。

黄帝问:冬脉太过与不及会发生哪些病变呢?

岐伯答:冬脉太过了使人身体倦怠无力,脊背疼痛,少气,懒得说话;冬脉不及会使人心中空悬惊惧,又好像饥饿那样的感觉,两胁肋下空软的部位清冷,脊背疼痛,少腹胀满,小便也出现异常。

黄帝道:讲得很好。春夏秋冬四时有顺序的更迭,分别与肝心肺肾四脏相通,而使脉象发生弦钩浮营相应的变化,但是脾脏的脉象与哪个时令相通呢?

岐伯答:脾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中央,它的作用强大而独特,称为“孤脏”,具有滋养灌溉四旁的肝心肺肾的作用。

黄帝问:脾户正常与否可从脉象上看得出来吗?

岐伯答:脾脏具有滋养其他脏的功能,所以其他脏的脉象正常,本身就包合着脾脉,因此正常的脾脏是看不到的,而脾脏病脉是可以看出的。

黄帝问:那么脾脏的病脉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脉气来时如水流那样滔盾洪盛的,叫做太过,说明疾病在体表;如果像鸟嘴那样短硬尖锐的,叫做不及,说明疾病在内脏。

黄帝问:先生说脾为孤脏位居中央属土,以灌溉四旁,它的脉象太过和不及会引发哪些病变呢?

岐伯答:脾脉太过了会使四肢沉重不能举动,脾脉不及会发生九窍塞塞不通的症状,病名叫做重强。

黄帝惊悟肃然立起行礼道:讲得太好了。我懂得了诊脉的根本要领和天下最重要的道理。考察四时脉象的变化,再结合五色的表现,来分析正常与异常;它的关键就在种字。人体中的阴阳气血就是神的物质基础,它随着四时的递迁而运动,永不停止,也不能紊乱,如若紊乱而不能正常运转,就失去了生机。这个道理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微妙,要把它刻在玉版上面,藏在内,府里,每天早晨诵读,把它称作玉机。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脏的病气是从它所生之脏那里接受来的,传给它所克之脏,病气留止在生己之脏,死于克己之脏。当疾病发展到将要死亡的时候,必先传行,传到克己之脏时,患者才死亡。这是五脏病气过行的情况,所以会死亡。举例来说:肝脏接受从心脏传来的病气,又将病气传给脾脏,留止于肾脏,最后传到肺脏而死亡;心脏接受从脾脏传来的病气,又将病气传给肺脏,留止于肝脏,最后传到肾脏就会死亡;脾脏接受从肺脏传来的病气,又将病气传到肾脏,留止于心脏,最后传到肝脏就会死亡;肺脏接受从肾脏传来的病气,又将病气传给肝脏,留止于脾脏,最后传到心脏而死亡;肾脏接受从肝脏传来的病气,又将病气传到心脏,留止于肺脏,最后传到脾脏就会死亡。这些都属于病气逆行传变,所以会死亡。将一日一夜分为五个时间阶段,按照五行关系,把这五个时间阶段分别配以天干、地支。五行、五脏,这样就可以验出死亡的时辰了。

黄帝道:五脏之间是相互通连的,五脏之气的转移,也有一定的次序。当五脏有病时,病气按照五行相克的顺序传变,如肺病传肝,肝病传脾之类。若五脏生病而不能给予及时治疗,那么长则或三个月,或六个月,短则或三天,或六天,病气传遍五脏,就会死亡,这就是邪气按照五行相克传变的次序。所以说,能够从脉象中辨别胃气盛衰的,就可以知道疾病从哪一脏而来。例如,脉象中弦多胃气少,是病在肝;钩多胃气少,是病在心之类。能够辨别真脏脉的,就可以推测出各脏之病死亡的具体日期,如肝脏病至庚辛日死,脾脏病至甲乙死之类。也就是说,知道各脏遇到所克制的时日,便舍死亡。邪气侵犯人体后,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病气就会传变,因而表现出不同的症候,直至死亡。

举例来说,风邪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被称为“百病之长。”当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后,首先使人毫毛竖起,皮肤汗孔同塞,而出现发热无汗的症状。在这个时候,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散去邪气,使疾病痊愈。如果邪气侵入络脉及肌肉,会发生肌肉皮肤麻痹不仁,或者肿痛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以从药汤洗浴或将药物加热“熨”烙、拔火罐、艾灸以及针刺等方法治疗,来散除肌表的邪气。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气就会向内传,由于肺脏与皮毛有特殊的内在联系,所以病气首先传到肺脏,成为叫做“肺痹”的疾病,产生咳嗽气喘等症状;再不及时治疗,病气还会传变,由于肺在五行属金,而金能克木;肝脏在五行属水,所以从肺传到肝,而成为叫做“肝痹”又叫做“厥”的病,产生胁肋疼痛以及呕吐食物的症状。在这个时候,可以采用按摩或者针刺等方法治疗,如果还不予以治疗,病气同样按五行相克的顺序,由属木的肝脏传给属土的脾脏,成为叫做“脾风”的疾病,出现黄疸(dǎn) 、腹中热、心顺大小便色黄等症状。在这个时候,还可以用按摩、药物以及药汤热浴等方法治疗,如果再不治疗,病气就会由属土的脾脏,传给属水的肾脏,成为叫做“病症”的疾病,发生少腹部郁热疼痛、小便色白而混浊等症状,这个病又叫做“蛊。”在这个时候,也可以采用按摩或药物的方法治疗,如果还不治疗,病气就会由属水的肾脏传入属火的心脏,成为筋脉牵引拘怠的“矿”病。这个时候,可以用针灸成药物疗法治疗,如果再不治疗,按一般规律推算,满十天就会死亡了。倘若病气由肾脏传到心脏,而脏腹又传到疾病开始时的肺脏,那么按一般规律推算,三天就将死亡。以上就是疾病传变的一般次序。

但是骤然暴发的疾病,就不必拘泥于上进相传的次序去治疗,或者这类疾病的转变,也不按照上述的次序。例如忧、恐、悲、喜、怒等情志过激所引起的疾病,就不是依次相传的,而是能够突然发病,发病后立即便会很严重。假如由于喜太过。而使心气涣散,人气不足,于是肾水会乘虚而加重克制它;怒火过而使肝气上冲,木气有余,于是它会加剧对脾土的克制;思太过会使脾脏受伤,于是肝木会乘虚而加剧克制它;恐惧太过而伤肾脏,于是脾土会乘虚而加剧克制它;忧愁太过而使肺气消耗,于是心火乘虚而加剧克制它。这就是五种情志过激引起的疾病,或以有馀而克制所胜之脏,或以不足而受所不胜之脏的加重克制,病气都不依一般的规律传变。所以五脏有病,又各能兼及其他脏,而有五五二十五种变化。可见,所谓“传”只是乘虚侵犯的另一种说法。

肩、脊、腰、髋以及四肢等处全身中长大的骨骼都枯槁了,胸、臂、臀、腿等处全身中大块的肌肉瘦消了,这是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而成衰弱的表现。若再见到胸中满间喘息,呼吸不利,由于气不能接续,以致呼吸时耸肩举背而身体随之振动,这是肺脏之气衰弱的表现。见到上述这些症状,大约六个月内就会死亡;如果出现肺的真脏脉,就可以预知具体的死亡日期。全身的大骨枯槁了,说明肾气衰弱。全身的大块肌肉瘦消了,说明脾气衰弱。胸中满间喘息,呼吸困难,说明肺气衰弱。如果再出现心中疼痛,向上牵引肩项,这是心气衰弱的表现。见到上述这些症状,大约一个月内就会死亡;如果出现心的真脏脉,就可以预知具体的死亡日期。全身的大骨枯槁了,说明肾气衰弱。全身的大块肌肉瘦消了,说明脾气衰弱。如果再出现两肩下垂不能抬起,骨髓消耗殆尽,身体动作日益无力,这是肾气严重衰竭的表现,在没有出现真脏脉时,可以预测大约在一年内死亡;而一旦出现肾的真脏脉,那就可以预测具体的死亡日期了。全身的大骨枯槁了,说明肾气衰弱。全身的大块肌肉瘦消了,说明脾气衰弱。胸中满间,呼吸不利,说明肺气衰弱。若再见到腹中痛,是肝病影响脾的表现;全身发热,丰厚的肌肉部位破溃,是脾气衰竭已极的表现。如果出现目眶下陷,说明肝气衰竭,若见到肝的真脏脉,而眼睛不能看见人的,反映肝气枯竭殆尽,所以立即就会死亡;若尚能看见人的,到肝脏所不胜的时辰或日期,如庚辛日或一天中的申西时,就会死亡。

以上所说,都是从形体衰败,以及出现真脏脉后,患者才会死亡。但是,如果由于正气暴虚,邪气陡然侵入人体而突然发病,以致五脏之气紊乱,不能运转,周身脉遭闭塞不通,好像从高处坠下,或者像落水淹没一样,这是不能预知死亡时日的。另外,如果见到脉搏断绝而不来,或者人一呼脉来五六至,虽然形体并没有衰败的现象,真脏脉也没有出现,但仍然是死症。

肝的,其脏脉来,表现为脉体的中外都急劲,好像用于接到刀刃上一样坚利可畏,又像接到绷紧的琴弦上一样细硬而不柔和。患者的面色青白,而且不润泽,当发现皮肤毫毛枯焦的时候,就会死亡。心的真脏脉来,表现为坚硬而搏击手指,好像接到一串董苗于那样短而固实。患者的面部出风红黑色,而且不润泽,当发现皮肤毫毛枯焦的时候,就会死亡。肺,的真脏脉来,表现为大而空虚无根,好像用羽毛触着人的皮肤那样轻虚无力,患者面部出现白红的颜色,而且不润泽,当发现皮肤毫毛枯焦的时候,就会死亡。肾的真脏脉来,表现为坚硬搏击手指而不连续,好像拉紧的绳索突然断绝那样,又像是用手指弹石块一样短促坚硬而不柔和。患者面部出现黑黄的颜色,而且不润泽,当发现皮肤毫毛枯焦时,就会死亡。脾的真脏脉来。表现为虚弱无力,而且忽快忽慢,节律不匀。患者的面部出现青黄的颜色,而且不润泽,当发现皮肤毫毛枯焦的时候,就会死亡。凡是见到五脏的真脏脉出现,都是无法挽救的死症。

黄帝问:为什么出现真脏脉便有性命之危呢?

岐伯答:五脏之气皆靠胃腑水谷精气营养,因此胃气为五脏之本。胃气充足,则五脏功能旺盛,在手太阴经的“寸口”上,反映出正常的脉象。但是,五脏之气不能自行到达手太阴寸口,必须借助胃气才能到达寸口,而表现出正常的脉象。因此,五脏之气能够在它相应的时令中,到达于手太阴经的寸口,从而表现出弦、钩、毛、营等脉象,都是依靠胃气来实现的。如果邪气过盛,精气必然要衰。因此疾病严重时,胃气衰败,不能与五脏之气一起到达手太阴经,那么真脏之气就单独暴露在寸口上,这就是所说的“真脏脉。”真脏之气单独出现,反映邪气胜过了正气,所以就要死亡的。

黄帝道:讲得很好。

黄帝说:诊治疾病须先诊察患者形体强弱,神气虚实,色泽莱枯,脉象盛衰,以及是久病还是新病等情况,然后给予及时的治疗,而不要拖延时日,以免错过良机。若患者形体与神气相一致的,反映体内阴阳协调,这是可治之症;面色润泽鲜明的,说明五脏之气调畅,病容易治愈;脉象与四时变化相应的,反映人体尚能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也是可治之症;脉来柔软而滑利的,是有胃气的反映,这个病也容易治疗。对于上述四种容易治愈的疾病,都要根据不同的时个季节,而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假若形体与神气不相一致,反映体内阴阳有偏盛偏衰,为难治之病;面色枯槁,失去光泽的,说明五脏之气受伤,疾病很难痊愈;脉象实而坚硬,缺少和缓之象的,是胃气衰弱的反映,近似于真脏脉,病情必将加重;脉象与四时变化相违背的,说明人体已不能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是很难治愈的疾病。对以上这四种难治的病症,必须详细诊察,而明确地告诉病家。

脉象与四时相违背,就是在春天见到肺脉,是金克木的现象;在夏天见到肾脉,是水克火的现象;在秋天见到心脉,是火克金的现象;在冬天见到脾从,是土克水的现象等,这些脉象来时,又都表现为似要断绝而无根,或者沉陷涩滞而不起,这就叫做与四时相违背,或称为与四时相反的脉象。此外,凡在各个季节里,没有相应的五脏脉象出现,例如春、夏阳气生长旺盛的季节,脉象反而沉涩;秋、冬阳气收藏的季节,脉象反而浮大等,都是与四时阴阳变化相违背的反映,所以也叫做与四时相反的脉象。

若是患热病的患者,脉应数急,而反静;泄泻的患者脉应小,而反大;失血的患者脉应虚,而反实;病在里,正气而虚,脉应软弱,而反实坚;病在外,邪气盛,脉应实坚,而反虚弱等,这些脉象与症候不一致,都是不易治愈的疾病。

黄帝问:听说根据病症的虚实可以预先判断死生,希望你讲一下其中道理。

岐伯答:五实、五虚是不易治愈的死症。

黄帝问:什么叫五实、五虚?

岐伯答:脉盛为心受邪盛,是心实;皮热为肺受邪盛,是肺实;腹胀为脾受邪盛,是脾实;大小便不通为肾受邪盛,是肾实;郁闷烦乱为肝受邪盛,是肝实,这些就是五脏受邪气过盛的“五实。”脉细为心气不足,是心虚;皮寒为肺气不足,是肺虚;气少为肝气不足,是肝虚;大小便不禁为肾气不足,是肾虚;不能饮食为脾气不足,是脾虚,这些是五脏之气衰弱的“五虚。”

黄帝问:为什么有人患了五实、五虚也可以痊愈呢?

岐伯答:经治疗如能吃些粥浆之类流食,慢慢使胃气得到恢复,大便泄泻也会逐渐停止,由于正气不再损散,五虚也可以痊愈;假如原本五虚身热无汗,经治疗而得汗,大小便通畅,邪气外达,则五实也可以得到痊愈,这便是有的五虚、五实能够治愈的诀窍。

同类推荐
  • 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家长的企盼,儿童的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自身的成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每家每户和全社会愈加关心下一代的健康问题,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儿童常见病的家庭应急救治、自诊自疗,由于其便捷、简易和及时,而越来越受到幼教老师、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
  •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本书以症状为中心进行阐述,用图表解释急诊处理流程,形式新颖,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便于查考,可快速阅读。本书适合急诊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内科年轻医师以及医学生阅读与参考。
  • 现代抗衰老方略

    现代抗衰老方略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参考大量古今文献,运用中医学、现代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系统阐述了衰老机制与现代抗衰老的策略、方法。全书共两篇18章,包括现代衰老学概论,百岁老人的分布与长寿因素研究,衰老时器官功能及系统的增龄性改变,现代抗衰老机制与方法,现代抗衰老延寿药物及研究进展;糖生物工程与人类健康与长寿;医学模式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慢性支气管炎、癌症等慢性疾病防治对策,老年人性保健与健康管理等。本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阐述简明,通俗易懂,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和亚健康者防衰抗老、延年益寿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 医院急诊医学科建设管理规范(第2版)

    医院急诊医学科建设管理规范(第2版)

    急诊医学的发展赋予急诊医学科新的性质与任务。为规范江苏省医疗机构急诊医学科的设置,加强管理,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在《医院急诊科建设管理规范》(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体现了该专科的最新进展,对二、三级医院急诊医学科的建设、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热门推荐
  • 左施

    左施

    浮沉世间,袅袅烟火,红尘俗世,只为那一眼!
  • 王俊凯:我的绯闻女友

    王俊凯:我的绯闻女友

    其实不光是丑小鸭变白天鹅请别忘了白天鹅也可以变回丑小鸭—陆子安我知道配不上你可是我依然那么爱你—陆子安我祝福你—陆子安再见了—我们缘尽了。
  • 忘川巫男

    忘川巫男

    出生的男孩,将是继承第八十一代的巫师。为死人摆渡,为死人引路。唤死魂,招游魂,弑恶鬼。当然,还有更多的............
  • 故剑箫心

    故剑箫心

    剑指弥空,单着剑。岁月离歌,泪空折。半许风霜,无定义。悲欢离合,若有时。身怀不争之心,涉足武林。江湖之中剑影刀光,此股柔情最断肠。
  • 旷世仙尊

    旷世仙尊

    天才之子却是连武者都无法成为的废材,甚至连父亲留下的遗物都无法保住。受尽嘲辱的落魄少年在偶然之下结识了一个从画中走出的傲娇小萝莉,少年就此迈向一条充满荆棘的逆天之路。与人斗,与天争!气吞山河,睥睨万物!“那些属于我的东西,我要一件一件拿回来。那些羞辱过我的人,我会一个一个扇回去!”
  • 契约录之邪神追妻难

    契约录之邪神追妻难

    1v1男女双洁。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花侬:我是半神,没有资格去竞争神位,为了这个资格,我愿意亲自走遍各个世界制成罪恶之书,成为那罪恶的源泉,承受罪恶的洗刷,愿意在最后被正义的孩子消灭。可是,为什么在每个世界都能遇到一个碰瓷或者是撒泼打滚的无赖之辈?离合:不敢相信,凡人口中的‘虐妻一时爽,追妻悔断肠’的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既然追你一个世界你不为所动,那我就追着你到每个世界,陪你一起赏风景,陪你一起笑一起哭。甘愿将我的力量全部给你,让你夺我的权,我想看到的只是你对我露出的灿烂笑容。
  • 坏蛋攻略

    坏蛋攻略

    我是坏蛋,我要逆天。我是坏蛋,我要将坏坏进行到底。美女我要收,黑锅找人抗。
  • 科技捉鬼团

    科技捉鬼团

    我是一个不会道法、不会法术,被逐出师门的小道士;我有一本秘籍《真武道藏》,一个奇葩四人组合的捉鬼团队,整套的高科技武装的捉鬼装备;一个用科技手段和科技装备捉鬼的团队,想了解更多吗?
  • 不居仙

    不居仙

    蓝恪男某千岁第N次重生,“系统提示NPC好感度降低,宿主生命危在旦夕”这狗腿子系统,开局就刷好感度。结果刷着刷着,真香警告!!!
  • 冷血狂:匈奴王的苦妃

    冷血狂:匈奴王的苦妃

    她只是个替身!被当作礼品送给了野蛮的匈奴,心中的苦如何诉说?他是匈奴的大单于,草原的雄鹰,昆仑神的儿子,他会如何折磨、羞辱大汉的假公主!乱世红颜,红颜乱世;匈奴掠爱,苦妃难宠!无情掠夺,爱与被爱,在事关生死、尊严的冷酷赌约中,究竟谁笑到了最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