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2600000003

第3章 皇帝动口也动手

显宗孝明皇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

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明,公卿大臣数被诋毁,近臣尚书以下至见提曳。常以事怒郎药崧(sōng),以杖撞之;崧走入床下,帝怒甚,疾言曰:“郎出!”崧乃曰:“天子穆穆,诸侯皇皇,未闻人君,自起撞郎。”帝乃赦之。

是时朝廷莫不悚栗,争为严切以避诛责,唯钟离意独敢谏争,数封还诏书,臣下过失,辄救解之。会连有变异,上疏曰:“陛下敬畏鬼神,忧恤黎元,而天气未和,寒暑违节者,咎在群臣不能宣化治职,而以苛刻为俗,百官无相亲之心,吏民无雍雍之志,至于感逆和气,以致天灾。百姓可以德胜,难以力服,《鹿鸣》之诗必言宴乐者,以人神之心洽,然后天气和也。愿陛下垂圣德,缓刑罚,顺时气以调阴阳。”帝虽不能用,然知其至诚,终爱厚之。

“帝性褊察,好以耳目隐发为明”,皇帝刘庄对官吏的监督检察十分上心,甚至派耳目暗中监视他们,不时检举他们的不法行为,这种方法几近于特务统治,不少史家对此颇有不屑。其实,对官僚严格一点,对老百姓没有坏处,认真督察官吏,没有什么不对。

汉明帝对官吏严格管理,有点像清朝雍正皇帝,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刘秀总体上比较宽松,天下太平已二十余年矣,刘庄整肃一下,不是坏事。在没有民主监督之前,只有皇帝的严厉督察,才可能有良好的吏治出现。

明帝严切朝臣,“朝廷莫不悚栗”,这和老板脾气大,员工个个敛声闭气一样,至于心里服不服是另外一回事。

刘庄性格急躁,经常会用木杖打身边的工作人员。有一次,不知道郎官药崧怎么惹老板生气了,刘庄拎着大杖气势汹汹地过来,药崧脑子灵光一现四个大字“大杖即走”,于是钻到床下。皇上怒气冲天,连喝:“滚出来!”药崧脑子再灵光一现,仿《诗经》体作了一首打油诗:“天子穆穆,诸侯皇皇,未闻人君,自起撞郎。”

药崧的打油诗说,皇帝打人可以的,但是不能亲自动手。明帝这才破怒为笑。

自汉武帝起,帝国朝政分为内外朝,外朝即政府,以丞相为首(后来为大司徒);内朝是皇室,领衔的是大将军(后为大司马)和尚书令。皇帝总统内外朝,但偏重内朝,实权也多在内朝。在皇帝身边,有一群尚书郎官,直接为皇帝服务,低级别的郎官半是国家工作人员,半是皇室的奴仆,所以,皇帝一恼,可以请大杖侍候。

明帝拿着大杖追打郎官药崧的事件,我们可以当成皇帝的花絮新闻看待。但是,据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大学问家顾炎武说,官员受杖始于汉明。自此以后,中国开始了皇帝打大臣屁股的历史。

照顾炎武这么说,以前皇上就不打大臣吗?回想一下,还真没有。皇帝厌恶大臣,要收拾大臣,可以直接交给廷尉,这叫诏狱,进了监狱,不但可以打,还可以上刑,更可以根据需要让大臣死在狱中。但是在朝廷,在皇帝面前,直接把大臣痛打一顿,以前好像还没有过。

孔夫子说:“士可杀不可辱。”现在,我们一般都把这句话放在敌对场合理解了。其实,孔子的原意是讲给君主们听的,讲给王侯们听的,士和庶民百姓不一样,有身份,有人权,即使他们惹恼了老板,也不能对士进行污辱,这体现了孔夫子一贯的推己及人的理念。“刑不上大夫”是对孔夫子这个理念的进一步阐述,就是官员即使犯了罪,也不能加以肉刑,这是一种小范围的人道主义,在小范围尊重人权。后来,我们把这句话也理解偏了,认为“刑不上大夫”的意思是官员犯罪也可以免除追究,老拿“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来争辩。其实,翻开历史,中国的贵族和官员安全系数都很低,根本没有“免罪”的照顾,“刑不上大夫”只是要求免除刑讯和肉刑,避免躲猫猫之类的司法黑暗而已,其实是一种人权的发端,是让一部分人先得到人道的对待。

从周勃感慨“狱吏之贵”,到晁错腰斩于市,有了数不清的死在刑具下的贵戚官员,所以才有贾谊最早的人道呼唤,才有“刑不上大夫”的强烈呼吁。

以前只是犯罪下狱之后,才有可能遭到刑罚拷打,在平常工作中,犯了错误,说了错话,最多不过是被皇帝下诏严词遣责而已,即使这样,也有官员认为是不能接受的耻辱,很丢面子,要寻死上吊。刘秀时期就有韩歆父子因为受不了批评而自杀。汉明帝“自起撞郎”以后,官员做错事、说错话就不那么简单了,搞不好要挨板子了,从郎官打到廷臣,从小官打到大臣,有竹板侍候,皇帝肯定是更正确更伟大了。

在刘庄威严的气氛下,有一个人还敢讲话,他就是钟离意。钟离意是浙江绍兴人,后汉时,江东经济人文都有较大发展。钟离意是前朝老臣,他在做小官时,押送犯人,当时天寒地冻,他就要求地方官给犯人配发衣服。地方官就把这个情况上报中央,这个报告最后送达到刘秀手上,刘秀感慨道:“诚良吏也!”让领导有好印象是升官捷径,钟离意于是得到迁升。

到了明帝时代,有一次,明帝把抄没贪官的家财分赏群臣,钟离意严正拒绝:盗泉不饮,赃钱不要。这下明帝对他也有了印象。

明帝要修北宫,钟离意上书劝谏,不过,你反对归反对,我建设还建设。刘庄和其他皇帝一样,对儒臣的谆谆教诲心里也起腻,不过还好,他没有对钟离意动板子,只是打发他到外地做官。后来,北宫建设好了,明帝感慨了一句:“钟离尚书若在,此殿不立。”

把提意见的关到牛棚送到监狱不是水平,像明帝这样,才算是应付批评的高水平。

同类推荐
  •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大致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与同时代的画家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一样,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 重生之大唐无敌县令

    重生之大唐无敌县令

    大唐年间,太平盛世。国力强盛。然而看似强大的背后,却有着无数蛀虫藏于其中。内有奸臣当道,外有强敌环伺。迷雾案件接踵而来,是该束手就擒?还是发起进攻?交流QQ群801134485
  • 我的女王不服来战

    我的女王不服来战

    吃最软的饭,喝最烈的酒,战最强的对手,守护最锦绣的天下~战,为不战!------------------------------PS:本书为小白式无厘头风格,娱乐为主~
  • 三国之战将炼成

    三国之战将炼成

    练体者,炼血骨经脉,达人道之巅峰;修灵者,丹田储灵力,修仙道之巅峰;灵体双修,战力非凡,修至巅峰,破天人阻碍,进神道;神道者,精粹人之魂,至神道者,寿元增。张奎穿越不一样的三国,看他如何在这乱世中崛起!
  • 紫玉鼎天

    紫玉鼎天

    天下乱,则入世安民;天下治,则出世修身。这是一位绝世名将的心声理想!然朝局骤变,身世忽又扑朔迷离......紫玉城中皇权路,三代帝君五王殇!扶大厦将倾,苏天下苍生的重任又该托付谁手?
热门推荐
  • 三界剑皇

    三界剑皇

    天分三界,人分九等,下等少年步凡心狠手辣,不甘平庸,偶的机缘从此一飞冲天,战三界,灭六道,破九霄,一人一剑战遍九天十地,盖压宇宙苍穹,默然回首,世间再无一招之敌!
  • 浅清溪

    浅清溪

    人总说命运,可命运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命运是责任,是担起天下苍生的责任;有人说,命运是归宿,是保护所爱安乐的归宿;有人说,命运是追寻,是向自由一生无尽追寻;有人说,命运是束缚,是沦陷却不自知的束缚;有人说,命运是成长,是穷其所有学会的强大……
  • 可我还是很喜欢你

    可我还是很喜欢你

    赵宇漠,我好像还是很喜欢你,可我不想告诉你,因为我怕你会不喜欢我然后走
  • 仙武巅峰

    仙武巅峰

    看少年罗通天……从一名普通的将军义子一步步成长为武道至尊,与各方英雄征战天下,问鼎仙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阳拾星

    阴阳拾星

    天机起,万缘生执阴阳,定乾坤。本是一码农,死后却成为异世的鬼魂...
  • 洪荒氏

    洪荒氏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诸天万界,浩瀚无垠。“秦政小道友,贫道是道祖鸿钧,乃是洪荒世界的代理天道,我掐指一算,咱俩有师徒之缘,你可愿拜我为师?”鸿钧手握着混沌珠,淡淡地笑道。秦政他今天刚穿越来到洪荒世界,现在还没搞清楚状况,站在紫霄宫众多洪荒大能的面前,秦政表面上表示不慌,可是内心却慌的一比啊!
  • 不被认可的历史

    不被认可的历史

    总要有人告诉世界,你们从哪里来,你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
  • 风吹雪花漫天

    风吹雪花漫天

    天珠出世,正魔大战死伤无数,只为得天珠而后雄霸天下。但不料天珠却选中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于是花无悔被天下众仙群起而攻之,东躲西藏,颠沛流离,苦不堪言。无奈他只能把这个孩子留下,叛出师门,独自逃亡。却,不曾想到日后居然被这个孩子所救……
  • 弃世

    弃世

    方今天下,修仙之道盛行,人间修仙练道之士多如牛毛,修仙一道更是门派林立,然门派之见也是在所多有,而由此引发的争斗,更是无休无止。天下诸多修真门派中尤以清虚门道法精妙,领袖绝伦,是为天下修真门派之首。修仙一途,本重在固本培元,循循渐进,而少有修真之人却急功近利,妄图攀登捷径,顾大多以强夺他人道行来增强己身,残忍之极,然此般做法却是惹得天怒人怨,为天下修仙者所不容,是为邪道。方今之世,邪道猖獗,中原大地,妖魔肆略,清虚门虽多次带领同道门派绞杀妖邪,却也是杀之不尽。直至今日,各门各派每年都会派出门下得意弟子游历中原,斩妖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