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2000000006

第6章 与共和国同行-王建军(5)

哈密最早的发电设备是1938年,安装了一台汽车引擎带动发电机。1949年—1957年,设有小型柴油发电机2台,发电能力为2×140千瓦,仅供应小范围的照明用电。1958年兴建一电厂,从乌鲁木齐水磨沟电厂搬来700千瓦机组。2004年哈密二电厂三期工程投产,哈密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9.8万千瓦。每年向新疆电力主网送电7亿千瓦时左右。供电网络已基本覆盖了哈密区域,消灭了无电村。发电量由1958年的64.3万千瓦时猛增到2008年的22.63亿千瓦时,增长了3518倍。2008年7月,建于1987年的哈密二电厂小机组被爆破拆除,哈密电力建设进入更大规模的扩能阶段,融入西电东送的宏大工程。

1997年建成投运的110千伏输变电线路把哈密地区天山南北电网结为一体。1998年11月开工建设、2000年5月竣工投产的220千伏楼兰至哈密的输电线路,实现了哈密电网与新疆主电网历史性的连接。2008年7月初,哈密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东疆变电站竣工投产,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哈密东部矿区用电紧张的局面,也为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连接奠定了基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更是支撑经济大厦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60年来,缺水的哈密在水利建设的底图上,巨笔描绘出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崭新气象。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哈密农业灌溉主要靠坎儿井。

坎儿井并不能解决大规模垦荒的用水问题。历史上,哈密回王和清朝驻军都曾尝试铺毛毡从天山引水,结果都是劳而无功。1951年2月,刚刚剿灭了乌斯满、尧乐博斯叛匪,六军十六师将士鞍马未歇、征尘未洗,陆续进入石城子至二道湖一线,以及东起大营房西到三道岭方圆数百里的广阔地区,挖地窝子,安营扎寨。3月20日,哈密第一条砌石防渗干渠——红星渠工程正式动工,施工历时481天,1952年8月1日石城子村正式开闸放水。

翻开哈密史册,我们看到了一串串记载水利工程历史性成就的数字,透过数字,我们看到了一项项水利工程泽被苍生的巨大功用。从1950年到1978年,全地区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9051万元,到2007年,水利建设总投入达97215万元。2008年仅山南水利建设投入就达到近2亿元。

1950年以前,全地区没有一座水库;到2008年,全地区建成中小型水库及塘坝42座,总库容10536万立方米。

1979年10月,堪称绿洲标志性水利工程的石城子水库建成投用。这是新疆第一个高山砌石拱坝中型水库,坝高78米。曾被外国专家称为无法实现的“梦幻”工程。水库建成后,新增灌溉面积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万亩。到现在,灌区灌溉总面积已达24万亩。

哈密市五堡乡三村卡德尔·阿吾孜家的水缸用了60年,自从2003年用上了自来水,这个水缸就成了被闲置的“老古董”。从1995年开始大规模实施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让长期饮用不卫生的涝坝水、河渠水、氟超标的浅层地下水的广大农牧民,告别人畜共饮的历史,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水对于极干旱的哈密,意味着绿洲、牧场、丰收、财富。节水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它解放了未来。2006年10月哈密地区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

哈密市南湖乡是有名的贡瓜之乡,也是极为缺水的地方。在20世纪70年代耕地面积还多达1.8万亩,由于上游来水减少,到2004年全乡仅种植7300亩哈密瓜,年用水量737万立方米。2005年全乡整体推进哈密瓜膜下滴灌工程,增加灌溉面积3000亩,年灌溉用水量563万立方米,减少用水量24%。单产由2004年的2吨/亩,增加到2.8吨/亩,农民收入提高18%。广大农民群众正是看到了节水的巨大效益,节水投入热情空前高涨,全地区仅农民自己出资投入高效节水建设的工程已达到20万亩。全地区现已建成以滴灌、喷灌等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1.5万亩,占全区农业灌溉面积的65%。

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节水。从2004年到2008年,哈密累计投入节水建设资金9.3192亿元,万元GDP用水量由2011立方米减少到820立方米,下降了59.2%。这不是简单的数字,这是留给未来的希望与财富。

哈密生态环境先天不足。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四望无垠的荒漠便让文人的笔下结满了愁绪。千百年来的开发建设,绿洲面积在不断扩大,而荒漠化的威胁始终存在。据中国林科院20世纪90年代末对北方12省区322个县市的调查,哈密沙漠化危险程度名列第九,在总面积中,荒漠化面积占68.71%。生态环境保护是哈密可持续发展的底线。

生活在绿洲的居民自古就有房前屋后栽树的好习惯,但大规模栽植生态防护林却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施的。1949年到1977年,山南平原造林保存面积累计达15526.5亩。1978年国家启动“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林业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农田林网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从2002年开始,哈密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林业“六大工程”机遇,加速林业生态建设。哈密退耕还林工程成为新疆林业建设的亮点。到2008年,全地区完成退耕还林41.22万亩,工程覆盖两县一市30个乡(镇),涉及农户9580户,3万余名农民得到实惠。

抓生态就是抓发展,2005年以来,地委将“生态立区”置于战略首位。大规模启动了主要风沙源区的治理,在穿越城乡周边的国道、省道两侧宜林地段建起条条绿色长廊。2005年—2008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8.46万亩,占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工林保存面积的一半。完成“绿色通道”造林面积1.87万亩,绿化公路里程达168.3公里。2009年完成造林面积73570亩。

伊吾县城西北角的这片山头,大大小小有30多座,总面积2710亩。站在这个两年前还没有一棵绿草的山头上,脚下还是坚硬的砾石,眼中却是葱葱郁郁的绿。顺着绿树编织的优美曲线回望这个光荣的山城,豪情顿生。30年前,伊吾全县人工造林总面积只有689亩。从1978年到2001年最高植树年份为1200亩。从2002年以来,每年植树都在万亩以上。到2008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总面积9.79万亩。

每天清晨,去南山坡走走转转,成了巴里坤城不少居民晨练的习惯。这里几年前还是一片坟岗,满坡乱石,荆棘丛生。两年间南坡造林出动近8000人次,累计劳动日达5个月,建成了一道长8.3公里的生态屏障。2002年以来,巴里坤完成人工造林面积近10万亩,为新中国成立后至2002年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40倍以上。

哈密造林,造可持续之福,造出了跨越半个世纪的大气魄,造出了不畏艰难的大精神,造出了干群同心的新景观。看见的,是哈密变绿了,更美了,人们眼里的风景越来越多了;看不见的,是哈密执政理念的创新。

五:城市百年光与影

1928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抵达哈密时,拍下了哈密城门的照片。1934年,斯文·赫定再次经过哈密,哈密回城和王府已在战争中成为一片废墟。

到1949年共和国成立时,整个哈密城不过是在1平方公里的地面上蜷伏着一片土平房群。

到1977年哈密市成立时,城区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道路总长18公里。仅有两条总长5公里的公交营运线路。没有城市给排水设施,没有污水处理厂。东西河坝两岸的居民,生活用水取自河坝泉水。污水靠蒸发和渗漏。城市园林绿地面积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0.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0.6平方米。

中山路是当年城市相册中最美的一页。它是哈密第一条沥青路,20世纪60年代用两人提的洒油壶铺筑而成。

1980年,中央电视台与日本NHK电视台合作拍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为哈密留下了这样一段影像资料。

修路靠简单的工具,建城没有完整的规划。城市“摊大饼”的自然延展状态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1994年9月,哈密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完成修编,总规划面积333.89平方公里。2006年委托广东省城乡建筑设计院修编完善哈密市城市概念性总体规划,把市域规划、建设,置于全疆乃至西部城市群、城市带的发展战略中去定位、去衔接,城市规划更趋科学合理。总规划面积448.4平方公里。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而城市是流动的音乐。在城市规划的指挥棒下,哈密市建设新疆东部中等新型工业城市、最佳旅游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的世纪乐章流畅而优美。市区规模、城市容量、城市内涵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嬗变。2008年,建成区域面积达32.1平方公里,比1977年扩大了两倍。吐哈石油基地、铁路、兵团农十三师片区既各具风貌,又相映生辉。

城市不仅是一个景观,更是一片经济空间,是现代化建设的枢纽。经营城市就是经营未来。哈密市采用多种模式激活资本市场,培育、引入城市运营商,对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资产、文物古迹等可经营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城市建设投入形成多元化机制。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强势拉动了城市发展的步伐。1990年—2008年累计完成投资28.1亿元,年均增速达54.2%,在投资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0.3%提高到2008年的13.6%。住宅,正以建筑符号的形式,阐释着城市文明的延伸、生活质量的提高。

大十字旧城区曾是哈密的城市中心,历经百年风雨,早已褪去了往日繁华。只是浓郁的维吾尔风情还让人驻足流连。2003年由江苏投资商融资开发,建成富有民族特色又具现代气质的大十字商业一条街。这里现在已成了哈密特色旅游纪念品的集散地,是哈密的一扇窗口。

用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意识、经营的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哈密城市环境突破低起点的约束而迅速改善。城市的聚集、辐射、服务、创新功能进一步提升。

道路交通是城市之脉。哈密市区路网逐年加密,各个道路节点逐步贯通,已基本形成了“城区成环、城市成网”的道路网络和三横三纵的主体骨架。城市道路69条,总长142公里,比1977年增加了2.5倍。1980年,市区第一辆营运的出租车是一辆后三轮摩托车。1987年出现第一辆出租汽车。现在941辆出租汽车、233辆公交车密织的快速交通网让城市动感十足。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郭沫若诗篇中的天上街市就在眼前。万点繁星闪烁,条条长龙争辉,城随影动,天上人间。

抬头可见蓝天,俯首可掬清流,这是一座健康的城市。市区集中供热面积已达579.4万平方米。天然气用气普及率达92.64%。市区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到91.71%,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立方米。

这是一座以绿为美的城市。2003年地委、行署机关首拆门面房,还建绿地。从这年起,哈密摒弃短期效益行为,通过土地置换、临时建筑拆除等方式,使原本可以增效的黄金地段通过拆墙透绿、拆房还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变成公共绿地。2009年城市绿化覆盖面积达1384.6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2平方米。一条街就是一幅个性化的丹青,草木菁菁而风姿百变,鲜花吐艳而风情万种。一个庭院、一个小区就是一座花园,或精致如绣,或泼墨写意,或古典风韵,或田园风情。绿色尽显这座城市的生态品质。城市建设中已更多地注入以人为本的温情,一种和谐的美丽弥漫在城市里。

在哈密,炫人眼目的楼堂馆所不多,美观实用的文化设施却陆续拔地而起。新建的哈密博物馆、木卡姆传承中心、体育中心,2002年建成的南粤文化中心,1999年建成的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一座座透着人文色彩的建筑不仅是美的存在,也把城市变成了一部读不完的大书。

这是一座充满了商贸灵性的城市。改革开放之初,第一个马路市场设在这条窄窄的文化路。但哈密人却称它为“香港街”,第一批20多户个体工商户在这条街上完成了观念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友谊路批发市场始建于1993年,当时是哈密区域内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但随着城市建设品位的提升和哈密物流业的发展,近几年,友谊路批发市场已经落伍。哈密市通过招商引资,投资5亿多元,对友谊路市场进行改建。改造完成后的友谊商贸城将成为东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使用面积将是友谊路批发市场的近5倍。

同类推荐
  • 柳亚子诗全注全解

    柳亚子诗全注全解

    柳亚子,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人,我国著名诗人,南社创始人。柳亚子一生中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首。柳亚子重视文学的思想性,他反对叹老嗟卑的个人主题的吟咏,也反对批风抹月的流连光景之词,中国近代诗歌发展史上,他的诗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书精选了柳亚子的古体诗百余篇,并对每首诗进行了注释,同时还对诗词的出处及创作背景进行介绍,使读者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这些诗词作品,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诗词的作者和他所处的时代。
  • 李煜词传:梦里不知身是客

    李煜词传:梦里不知身是客

    此书以词为经抒写了南唐后主李煜跌宕起伏的一生,为读者展现了李煜其人、其词、其性、其情。李煜是南唐的亡国之君,一生挣扎于束缚与自由、赤子与权谋之间。该书直抵人物内心,用感性柔婉的笔调,呈现了后主早期轻灵婉约的忧伤、任情任性的奢纵,降宋后人间天上的诡异命运、沧海桑田的无常巨变。是集词和人物生平于一体的传记。
  • 论“京派”

    论“京派”

    《论“京派”》共20章,是作者“京派”研究20余年的一个论文集。在书中,作者选取了“京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如废名、冯至、卞之琳等人的现代诗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析。同时,改选取了一些与“京派”有关的文学论争,在再现这些文学论争的时候,对事件的起因并没有因循传统研究观点,而是结合当时的论争情况,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高恒文认为,梁实秋与“京派”的论争,除了文学观点的差异,人事上的分歧也是引发论争的重要原因。民国时期,几乎每一个文学群体都有自己的文艺刊物,“京派”也不例外。高恒文相信论述了《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发展史上作用,这一点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论“京派”》对“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刊物、文学论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京派”的一次全方位呈现。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1)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瓦尔登湖(译文经典)

    瓦尔登湖(译文经典)

    这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这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热门推荐
  • 甜甜的小故事恋爱录

    甜甜的小故事恋爱录

    T和S还有Z的一串爱情故事,T究竟会选择谁呢?
  • EXO之我们都曾爱过

    EXO之我们都曾爱过

    我是all灿党,所以会添加一些all灿的成分,因此,这篇文也是all灿文。“纵然万劫不复,纵然相思入骨,我也待你眉眼如故,岁月如初。”“别让悲伤掩盖了你如花的笑颜。”“你属于快乐,不属于悲伤,我会倾尽一切,护你永生笑脸”。“谁若相负于你,我定不饶!”“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你只能属于我!”,,,,,,这是几人的宣誓,他,该何去何从?本文也是古代文,会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之大牌妖妃怕麻烦

    穿越之大牌妖妃怕麻烦

    女主自小孤独,成人后事业有成,大喜过望之时却撞破未婚夫与好姐妹私情,深受打击。不慎堕楼生亡,一朝穿越,从此只想远离麻烦过些舒适轻松的生活,受权力之争毒害,不堪做棋子。在众人的帮助下得意解脱,与几位美男几多爱恨纠葛。心神俱伤。(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描写了自隋文帝起兵伐陈,到唐明皇从四川还都去世一共170多年的历史,是隋唐历史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侧重描写宫闱生活和乱世英雄的侠义传奇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极具吸引力。《隋唐演义》问世后,广为流传,成为同类小说中颇具影响的传世佳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 龙组神将

    龙组神将

    张浩是国家神秘龙组的组长,为国家他能奋不顾身,为国家杀敌无数,为国家除掉国外势力扬华夏之国威
  • 夙安

    夙安

    黎夙:若她死了,等我找到她尸身我便去陪她;若她未死,掘地三尺我也要找到她。但不论她死或活我都要娶她。霍安:一次假失意,身心俱疲;一次真失意,天大地大任我逍遥。
  • 君月花开

    君月花开

    春风沐夏雨,十里润桃酥。道本生凡木,何须寻缥无。一株小草,亦为风景。一片雪原,遍尽轮回。一个为了追寻身世的少年,走上了世人眼中的寻仙之道。仙为何?是居于九霄之上,不可言说?亦或是大道至简,归于本心?愿君与我一同探寻属于你我的“仙”。
  • 天才职业

    天才职业

    一桩博物馆偷盗案牵扯了500年前一场大势力贵族实验基地的秘密计划,恰巧这个秘密计划中涉及到了地球上残存至今的‘实验体’!为了揭开实验体谜题!为了解救各种职业家族!为了挽救地球!戾剑士,灵圣手,魔法师,神枪手,夜行者,盗墓者......他们打算去寻找三种曾经出现在实验基地里的荒古深渊遗物,然后穿越到500年前的实验基地里去挖掘实验体的秘密!前往500年前的大贵族实验基地,打算弄清楚‘实验体’背后的阴谋!通过重重困难,这些冒险家们打败了终极实验体'Death',死神!不料实验体计划只是一个诱饵,真正的恐怖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