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922000000024

第24章 草原沐春温-人民展笑颜-无为(1)

题记

曾被称为“古牧国”的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文化积淀丰厚,旅游和农牧、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县自建县开始,就与贫困落后、偏远闭塞、交通不便紧紧连在了一起。加之气候严寒,无霜期短,灾害频发而难以抗拒,居民居住分散而贫困人口基数大,该县几十年来一直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人民生活平均水平与邻县和山南地市、兵团颇有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这个县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深切关怀下,经过历届县领导班子和10万草原人民的共同努力,城乡面貌不断改观,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是,鉴于上述种种原因,这种“提高”的速度总显得“慢条斯理”,直至进入“十五”末期,巴里坤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远远滞后于全疆各地州发达县市。

“长江后浪推前浪”,自治县每一届新领导班子上任后,都要在改善民生上殚精竭虑,努力拿出自己的新招。广大人民群众除了靠自己的双手与贫困落后抗争外,同时又对新班子的新招寄予厚望……

新班子上任:别具只眼看民生

2005年末,县委、县政府面临换届。早在5月份,新任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斯德克·苏里堂别克就来到自治县上任,一两个月后,新任县委副书记王健全来自治县主持工作,年底即被任命为县委书记。随后,又有几位副书记、常委先后到任,加上上届县委的三位副书记、常委,组成了“十一五”开局之年换届的自治县第十届县委班子。

作为县委“一班人”的“班长”,王健全一到任,就按照地委书记郭连山在多次会议上强调的“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指示,把改善民生作为他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他带头并启发新班子成员下基层调研,认真体察民情,了解民生,寻找改善民生工作的切入点。在“班长”的示范作用影响下,县委班子成员也都身体力行下访,很快发现县城8乡4镇2区l场有大量民生难题急需解决,而且工作难度大。

——巴里坤县城乡差别小,城镇贫困人口多。下岗不能再就业的职工,因残、因病的弱势人群又很快成为贫困、特困人口,致使只有户籍人口1.5万,独立成家人口4470户的巴里坤镇,低保户就达638户,约1800人。全县登记在册的残疾人达两千多人,其中90%以上家庭为贫困户,60%以上为特困户。

——县境工业、商贸基础薄弱,就业难。一些从外地完成学业归来的学子找不到工作;一些干部、职工就让自己的子女毕业后坚决不回巴里坤。于是,很多人脑海中就形成了“读书回巴无用论”的定式。因工资低、指标少而评职称难等原因,又导致部分教师往邻县和山南跳槽,形成个别学校个别班级不能按时开课的局面。一小部分学生也看中邻县学校环境条件好,纷纷转学离巴。

——全县各乡镇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农牧民,有的生活困难,缺衣少食,看不起病;有的冬天没有烧的,难以过冬;等待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的村队贫困人口众多。全县扶贫工作压力大,资金拮据。县域内扶贫开发重点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大都为“空壳村”。最远的大红柳峡乡还没有通电。

——巴里坤县域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农牧民居住分散。全县干部下乡工作“战斗半径”大,条件艰苦,生活费用高。他们在基层默默奉献一待就是十几年、几十年,享受工资待遇却是三类,比条件并不比巴里坤差的邻县还低一类。因此,为数不少的干部“伤了心”,纷纷在山南哈密买房,安置子女、老人,四处“出击”,联系吸收单位准备调动。

群策群力:新思路带出新举措

诸如以上问题,立即引起了新县委班子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县委书记和县长两个主要领导,一边反复“咀嚼”着这些调研结果,一边不断地苦苦思索,寻找解决办法,常常彻夜难眠;而且,整个班子成员都在“咀嚼思索”,似乎也都在“彻夜难眠”。大家很快达成共识: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既会影响干群关系,又难以调动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

一次次地交换意见、长谈,一次次地争辩、讨论,班子成员们终于逐条逐条地理出了改善民生的新思路……

接着,县委全委会一致通过决议,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从关心、改善人民生活出发,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充分用活用足国家对国贫县扶持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扶贫、开发资金,加大转移支付……把资金的“好钢”用在改善民生的“刀刃”上。于是,一个个改善民生的项目,一件件关注民生的实事,一桩桩惠及民生的举措,如同雨后大草原上的野花,一朵朵、一簇簇、一团团地迎风怒放、竞相争艳——

让“带头人”首先“脱贫致富”

县委一班人首先想到奋战在4万平方公里热土上的全县各级干部,决定要想他们所想以“拴心留人”。因为这些人是全县人民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带头人。要留住他们的身,首先要“拴”住他们的心,要让他们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自然要先让他们“脱贫致富”。在对全疆几个边境贫困县的工资进行考察、分析后,县委一班人一致认为自治县工资类别偏低了两类,应当向上级争取。于是,县里便组织专人搜集资料,制作光盘,把巴里坤这个国贫县、边境县、高寒县、易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详细情况上报自治区、国务院。县委书记、县长还几次去乌鲁木齐、北京,向有关领导汇报、请求、争取。上面立即派人来巴考察,很快同意将自治县工资由三类上调为五类,并在后来的工资普调中予以兑现、补发。这样,全县吃“皇粮”的数千干部、职工每人平均增加工资就达数百元。国家给自治县每年下拨工资1.5亿元,加上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相关费用就达到了两亿元之多,比执行三类时增长了40%。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又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全县各级干部的工作、生活环境,重点向一线倾斜:增加乡镇、村队的办公经费,大乡每年增加到10万,小乡每年增加到5万;给基层乡镇干部购买50辆摩托车,以方便他们下乡工作和上下班;加大以奖为主的激励机制力度,仅在去年就给各乡镇、各科室部委按任务完成情况奖给20万元、5万元、2万元,给县域内著名企业家、县芒硝矿矿长韩建平,著名外科专家、退休后依然还在作无私奉献的原县人民医院院长徐孝亲,对自治县的文化、旅游和文学艺术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区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许学诚等3人各奖励1万元;平时组织妇联、工会慰问在基层、艰苦偏远乡镇工作的干部家属;爱护干部,善待干部,不随便批评、处理干部,不频繁调动、折腾干部……

优惠政策“滋润”教育口

鉴于教育口部分教师不安心、贫困生多等现状,县里出台优惠政策,先给晋升职称够条件但无指标的教师实行低职高聘,工资先由县财政拨款兑现。并给在城镇购房的教师一户补助1万—2万元。2005年,县里就给教师住房补助77万元。2006年—2007年,县财政又拨85万元和100万元专门用于各校补助学生食宿开支,购置仪器设备,解决开发区学生上学乘车等难题。在教育扶贫方面,县里采取拨出专款,从各大企业、广东援疆单位争取资金,县城干部、职工、教师及个体工商户捐助、认领帮扶等办法,给全县1000多名贫困学子交学费、补助生活费、捐学习用品,资助考上大专院校的所有巴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截至今日,自治县无一学生因贫辍学,学校教学设施日臻完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因评职称难、嫌弃县内教学环境差而借调山南工作、转到邻县上学的教师、学生几乎全部返回了巴里坤。2006年—2007年,县一中已连续两年共20名初中毕业生免试进入地区二中,县境内的地区三中8名哈萨克族学生考入内高班学习,县三中有66名高中生考上了大学。

扶贫开发项目惠及农牧区

自治县农牧区贫困人口多,对农牧民贫困人口的扶贫,县委、县政府的举措是开发性扶贫、造血式扶贫并举。同时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加快推进以“整村推进”为重点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牧民异地搬迁开发工程,加大贫困农牧民技术培训和输出劳务力度。2005年以来的3年中,自治县实施了“整村推进”工程,对三乡一场的4个贫困村按实现“五通”(水、电、路、电话、广播电视)、“五有”(有学上、有医疗保险、有科技文化室和集体经济收入、有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贫困户要有“五能”(能用上安全饮用水、电,能有一项以上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生产项目,能有经济实用住房,能及时得到培训和获得信息)的高标准要求建设、扶持,并按时验收;实施总投资为2250万元,对五大牧区的250户1200余人进行异地搬迁;采取补助生产资料,给农业龙头企业代养牛羊;让全县1343户贫困户及81户城镇困难家庭接受2875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一对一”扶贫;由县里申报10个总投资为300万元的财政扶贫项目,扶持1063户贫困户进行养殖、种植和项目开发建设;用财政资金补贴扶持,为4408户城乡贫困户、特困户、一般农户实施抗震安居工程房屋新建、改建;向全县15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920个贫困户发放贴息贷款368万元,扶持他们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抗灾保畜;安排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为民办十件实事……

截至2007年,这些开发扶贫项目都取得实效:已顺利完成了4个扶贫工作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使250户1200名贫困人口异地搬迁后很快越过了低收入动态贫困线;在财政扶持下参加种植业、养殖业的农牧民都获得可观效益;新建和加固改造抗震安居房已完成2579户;县政府承诺为民办的十件好事全都得到落实。2006年—2007年两年中由政府动员、引导、提供全程服务,并组织农牧民、下岗失业人员3万人次参加各类培训,输出劳务4万多人次,实现创收9000余万元,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50%。劳务输出已成为自治县四大产业之一。截至2007年9月,全县农牧民已够贫困条件的4049户共5662人第一次享受到了农村低保,这次共发放低保金37.7878万元,其中县财政配套补11万余元。据悉,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农牧民低保金标准还将会不断提高。

资金向卫生口倾斜

同类推荐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怀旧慢时光

    怀旧慢时光

    大师们也会站在街角感叹时光飞逝啊!记录了文豪们笔下的三大都市:东京、京都、大阪。他们目睹东京晋升为一线大城市,逐渐与国际接轨;大阪成为物流及商业中心;京都的繁华次于这两个大都市,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他们在感慨新市街飞速发展的同时,不禁追忆起昔日的风情,及闲适的慢时光。
  • 人生如春·夏·秋·冬

    人生如春·夏·秋·冬

    人生如春。人生的开始就像人们赞美迷人的春景那样开始了旅程。满怀着希望开始播洒幸福的种子,通过辛勤的耕耘来完成美好的心愿。本书撷取了必知的人生智慧,这些智慧蕴涵了成功者的经验教训,饱含了智者的睿智豁达。也有平凡人的深刻体验。是人们生活中的良好读本。
  • 帕拉新语

    帕拉新语

    帕拉庄园是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贵族庄园,位于江孜县班觉伦布村。曲宗是班觉伦布村走出的几十位大学生之一,正在青海民族大学读大三。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热门推荐
  • 突然就变神豪了

    突然就变神豪了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高考结束的顾杭从未想到有朝一日他会从山脚直达山顶。得到神豪模拟器的他只需要安静的坐在直升机里看着别人爬山。[一本温馨有爱且轻松的小说.]
  • 花千骨之永不忘你

    花千骨之永不忘你

    花千骨死后,被女娲娘娘救活了,原来,她是神界三公主,未来的女娲继承人,她有一个大哥,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她再一次来到了长留,而白子画做了一件令她非常伤心的事,到底是什么事?花千骨会不会原谅白子画?白子画最终会不会和花千骨在一起?花千骨是决定和白子画在一起?还是和东方在一起?还是和杀阡陌在一起?想知道答案的话请大家关注《花千骨之永不忘你》
  • 暮天道岸

    暮天道岸

    迷蝶山,家族变,父遭暗算母子迁。莲湖畔,裂缝间,机缘巧合宝盒现。红颜散,逃生天,灵体双修阵法练。往下看,提意见,道友莫走陪我编。
  • 茅山密录之千年活死人

    茅山密录之千年活死人

    本作品内一概地域,事件,宗教信仰纯属虚构,不针对现实生活中任何人和机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从此以后,耳机里的我们

    从此以后,耳机里的我们

    北易清,也可以叫我易清姐姐。然后平常就喜欢写写歌词写写文,然后也喜欢听音乐。嗯,就这样。然后书的封面暂无!
  • 梦幻机

    梦幻机

    灵元大陆,有神魔仙妖人鬼六界。神魔势力最强,仙妖次之,人鬼居末。神女,魔尊,仙帝,妖圣,道君,鬼主。谁都想成为一统灵元大陆之第一人。终于——鬼界内乱!妖圣失踪!道君陈兵望妖河!神女魔尊决战云海之巅!仙界一家独大的时代悄然到来……
  • 跟上明星的脚步

    跟上明星的脚步

    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女孩,与她的好朋友组成了一支音乐队,与学校的男生音乐队,产生了缘分,开始了又喜又悲的事情。
  • 成为皇帝从签到开始

    成为皇帝从签到开始

    “第一天签到成功,领取新手礼包一份。”随着冰冷机械的系统声音落下,周山脑海中出现一连串的提示音。白银X100、金疮药X15、寒玉冰蟾膏X10、千年雪参X1、肉包X300、初级经验丹X5
  • 胡同里的女孩

    胡同里的女孩

    十年生死两茫茫,风雨人生共牵手;问苍茫大地,谁忧我思;携手共同风雨,演绎曲折乐章;一曲海韵谣,诉尽人间情;立金沙海岸,思人间冷暖;观沧海心潮涌动,浪淘尽千古情缘;椰风轻吻伊人颊,斑驳树影俩情人;风过,雨过,爱过,恨过,方知今宵是何年,待到山花烂漫时,那人却在沙滩上。独守清幽,写一首情诗,听一曲情殇,品一壶清茶,尝一生忧思。宁静致远,与世无争。
  • 星际网络

    星际网络

    这人真懒,什么简介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