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98400000022

第22章 不可复制的村庄

南街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1990年代这个刻录人民公社印记,同时又充满时代色彩的“怪胎”,开始光耀中国大地。经过20多年的磨砺,南街已经建成共产主义雏形的农村社区。南街不同于同属豫中的刘庄,也不同于地处江阴的华西,论经济总量,它不如刘庄,也不如华西,但是它却以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豫中大地树立了一个举国无双的村庄。它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步履发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涛中成长,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框架下,有如出墙的红杏光艳夺目,让人无限向往。很久以来,在我心中一直萌生着一个愿望,去河南看看南街。

庚寅十月,我站在南街红色广场上,举目四望,灰蒙蒙的天空下是一望无际的平畴,独这一处真真地让人感到不一样的心动。在广场的正前方,毛泽东同志的汉白玉塑像安放在高高的底座上,塑像周围松柏簇拥,前后左右分别是镶嵌着马恩列斯头像的墙匾,两个身着“文革”时期军服的青年女子一动不动地站在主席的塑像前。在塑像的左右两边,悬挂着两幅巨大的广告牌,左边的一块有毛主席的讲话姿态像,牌上录着主席语录,只不过这些语录独具匠心,有主席关于“三农”的论断:“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还有主席关于崇高理想、政治工作、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等方面的经典论述;另一边则是中外人士对毛主席的评价。而安装在右侧广告牌上的高音喇叭则不停地播放着1960、1970年代的歌曲,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浓郁地弥漫在这个村庄的空气里。南街人建造红色广场的初衷,无疑是向世人宣告他们奉行的主义,以及他们实践着的道路。

南街是真不一样的农村。说是农村,是因为南街过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村,有着豫中平原一样的农舍、一样的田地,以及在土地上劳作的一样的农民。说是农村,是因为南街农民过去也有着和中国农民一样对土地的依赖,一样对生活的无奈,一样对于致富的迫切向往。说是农村,是因为现在的南街还留有三分之一约1000亩土地可供耕种,打下的麦子、种出的蔬菜足以让南街人自给。说不一样,是因为传统村庄的形态没有了。走进南街,一种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大的广场、大大的马路、大大的楼房、大大的学校、大大的工厂、大大的商场,在南北交界的地方,还有一个大大的门楼,上书“朝阳门”。站在朝阳门上举目远眺,门外仍然是一栋栋火柴盒式的建筑,小小的马路,小小的院落,小小的空地上生长着杂乱的树木,而门内则显摆着城市的气派,广场和道路奢侈地舒展,楼房以及工厂鳞次栉比,街上和广场上的人群穿梭不息。门里门外两重天。

行走在南街的大街小巷,已经感受不到农村的气息。过去住在农家小院的农民早已住进了单元房,村庄的老人们住进了有专业人员护理的老人公寓。在休闲的亭子里边,听到老人们扯着年代久远的闲话,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慵懒的幸福。街面上交易的人们如流动的云彩,一拨去了,一拨又来。一个两三千人的村子本该不会有这般热闹的街市,一定是工厂里招来的农民工壮大了南街的声势。村庄的外面有着南街的土地,豫中平原的土地本来就是大大的一块,而南街的土地在1990年代陆续回笼集体以后,田块就更为规整。传统农耕方式没有了,农民成了工人,村里的干部说,1000亩地也就70多个人侍候着,从播种到收获全部现代化作业,产量和效益都大大地提高了。机械化在南街的土地上高昂着主义的光辉,而让邻村羡慕的是南街的分配方式。不种地的有粮食配给,种地的拿着工资,享受着南街相同的福利。

南街也是不一样的村镇。在南街的建筑物上随处可见红漆书写的标语口号,这些标语口号对于1940年代、1950年代甚至年轻一些的1960年代的人们耳熟能详,诸如“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要想进步永远学毛著,要想成长永远跟党走”“政治挂帅,思想领先”“只为集体造金山,不图个人半块砖”“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等等,比比皆是。红色广场上的高音喇叭,从早到晚不停地播放1960、1970年代流行的《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我爱北京天安门》《毛主席的话儿永不忘》等红色歌曲。据村干部讲,广场建成至今10多年从未间断。这似乎是个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不知道,对于无法抗拒现代流行歌曲的南街年青一代,听着这些老得掉渣的歌曲,心中会生出怎样的一种情怀?更有意思的是,南街的报纸仍然保持着“文革”时的做派,每期报纸的报眼上都赫然摆放着一条毛主席语录,就连巨幅宣传画,南街人也仍然保守着“文革”时期的艺术样式。这些曾一度让人们厌恶的形式,没有破坏南街颇为现代的风格,倒像一枝枝风格若拙的奇葩,彰显着村庄的灵魂。

南街所处的地域并非老区,这一地区红色文化底蕴似乎并不深厚,可是在红旗下成长起来的王宏斌,带着他的村民们硬是缔造了一个散发着浓郁红色文化的红色村庄。我所景仰的也是这个。在南街的一面墙上书写着鲁迅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只不过在鲁迅名言的前面,加进了南街人对于路的理解: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南街的领路人不仅有个性,而且有胆识和勇气。我在乡镇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超过10年,我在没人践踏的地方作过探索,可都是局部的,但在村庄社会的构建上我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我曾经苦苦寻觅树立村庄的路径,却始终未能超越现行的意识形态。在南街的画册上,我看到很多高级领导人到过南街,但是南街模式并没有被封杀,而且南街的领路人王宏斌还是几届全国党代会的代表。在与村干部的闲聊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什么样的形式,群众赞成,老百姓能够得到实惠,社会安定和谐,农村政权能够牢牢掌握在党组织手中,这就够了。从这一点上看,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党。

在南街的食堂里,我享受着人民公社式的伙食。“红卫兵”打扮的服务员忙碌在偌大的饭堂,只不过伙食费并不便宜。我玩笑着说,南街的共产主义并不对外,而华西的资本主义却在中国贫富倾斜的版图上到处闪烁着社会主义人性的光辉。我的这个玩笑丝毫没有嘲弄南街的意思。我在想,南街并不强大,南街坚守着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却仍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搏杀出足以让南街骄傲的财富。我在想,以南街的实践,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统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在浅层次上也许还行,但深层次能行吗?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民思想深处到底跃动着什么样的暗流?

南街实行的是低工资、高福利,按劳分配逐步被消灭,按需分配逐步被加强,处处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然而这光芒是否也泯灭了创造的火花?按需分配虽然诱人,可是在物质条件还不是十分丰富的前提下,人们的欲望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吗?

南街一日,我没有办法与南街的村民进行必要的沟通,但是我想这些问题南街是切实存在的。南街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村庄,南街人需要同周边小社会融合,需要同中国大社会融合,那么他们的意识形态能够超越时空吗?这对于深怀共产主义理想的南街掌门人时刻都是一种挑战。体制机制可以是死的,但是人永远是活的。正如南街党办雷主任所言,关键是建设一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新农民。可是新农民就这么容易造就吗?不停顿地播放红色歌曲在农民的教育中真的非常重要吗?农民的觉悟能够跟着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走下去吗?

南街跟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甚至更为复杂,它地处县城郊区,杂居着回、汉两个民族。人们对于集体化的向往并不是南街掌门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于土地的依赖同样表现出了无比的眷恋。是南街工业的利润填充了南街的欲望,这才让千百年来依恋土地的人们放弃土地,加入到集体化的阵营。所以我想,没有政策以及政策之外的利益,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不了的。所谓觉悟了的农民,是在公平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人格升华,当实现公平的机制没有建立或者建立之后又被破坏时,农民的觉悟只能停留在为生计奔波的轨道上。所以我想,南街的成功,最根本的是建立了一个保证公平的机制,似乎与意识形态无关。

南街有自己的图腾。在南街的很多地方挂着他们的村徽,麦穗与工业齿轮结合在南街的土地上,希望的大门就敞开了,这是南街的图腾。在1980、1990年代,南街人靠着泥蛋儿(砖瓦窑厂)和面蛋儿(面粉厂)起家,逐步做起了26家企业,正是这些企业成就了南街人的乌托邦之梦。如果这些企业不能在今天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南街人的乌托邦梦想就仍有可能破灭,因为南街人“按需分配”的大厦就建立在这26家企业之上,企业崩塌,南街人的乌托邦梦想就会随之崩塌。我想这样的乌托邦还是很悬。因为热爱,因为景仰,我真的为南街担着心。

事实上,南街已经潜伏着危机。南街至今没有一家企业上市,不是他们的企业实力不够,根本问题还是所有制。2008年的《瞭望》杂志报道,南街试图让他们的企业集团上市,但是他们无法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所有制改造。掌门人王宏斌召集会议决定,从有利于股份制改造的需要出发,把企业51%以上的股份放在几个村干部名下,然后向村民发表声明,说股份的安排是为了上市的需要,南街企业的所有股份为全体村民共同拥有,但村民不答应,王宏斌也没辙。我想这是南街的结,在全国大的体制机制背景下,解开这个结,不仅考验南街领路人的智慧,而且更需要南街村民的觉悟。这个结解不开,南街企业要想谋求大的发展空间似无可能。假若有一天南街只剩下一个装不下共产主义灵魂的壳,那么南街的路还能继续走下去吗?

南街在中国独一无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统帅了南街两三千人,可在目前条件下能够统帅中国七八亿甚至更多的农民吗?气象学上的“蝴蝶效应”不会因为有了南街而改变中国农村,如是,那么南街的意义又在哪里呢?但是不管怎样讲,南街模式让南街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就够了。如果农村的精英们都能有南街王宏斌的境界,如果中国的农民都能有南街农民的觉悟,那么中国的农村就会在中国的版图上熠熠生辉,而中国的强大就是真正的强大。所以我还是要祝福南街。

同类推荐
  • 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学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学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学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论证绵密,立意高远,对文化、学校文化、学科文化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是本书的两个支撑。关于中学学科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正是杨云生“立校”的缩影,尤其是“导学稿”将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让教师从“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过渡到“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的教育新境界,为实现“轻负高质”提供了可能。
  •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志愿者之歌

    志愿者之歌

    本书第一章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志愿者志愿服务岗位全景展示———每个志愿者送上的奥运寄语;第二至第五章分别是场馆志愿者、媒体运行服务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媒体村服务生自己写作的岗位服务事迹与心理成长轨迹记录;第六章记录学校的条件保障团队在志愿者背后默默地付出;第七章是对奥运志愿者的特殊组成成员的访谈;第八章是“奥运精神与青年成长成才”课题组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展开了讨论。全书分为实践篇、理论篇、业务篇、感悟篇、语录篇进行阐述,包括:“春风”化雨“自我”悔悟“克敌”制胜关于班主任的修养等。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甜夏心跳

    你是我的甜夏心跳

    三年前告白被拒,三年后再次遇到顾北深。惹不过总躲得过吧,于是三百次大战惨败后,夏笙歌忍他,避他,躲他,逃到了离他有42000000杯奶茶那么远的地方。第二天新邻居装修,她实在受不了噪音,跑出去敲门投诉。开门的那一刻,夏笙歌惊呆。顾北深站在门里,嘴角勾起笑:“老婆,又见面了。我们真有缘。”
  • 年年有余1

    年年有余1

    这是腹黑大佬跟呆萌小透明的故事!要说年沫最不想却栽得最狠的一个坑大概就是余言这个巨坑的坑了,要说颜吧,比他好看的多的是,要说身材吧,比他好的多的是,性格这方面,呵,真是让人不敢恭维,那又是喜欢他什么呢?大概真是年沫脑子有坑吧,并且还有好多跟年沫一样脑子有坑的人!
  • 全世界只宠你

    全世界只宠你

    升上高中,林笑只想斯斯文文地当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美女纸,没想到麻烦就从高一上期中领奖台上当中摔倒开始就黏上她了。“你好,我叫韩简书,请擦眼泪。”林笑心想这个叫韩简书的肯定是好人。“哎哟,学霸,来帮哥哥做几份作业呗!”“不做?不做你洗白了我告诉你!”被迫做了N多天作业,林笑发觉一不控制字迹就跟某人的越来越像,她欲哭无泪,心想她这回惹上麻烦压缩包了。“有柠檬跟醋吗?我要吃醋呢!”林笑静静看着某人吃酸吃醋,牙齿都酸掉了,心想她看到的莫不是个柠檬精?“系一律相思红结,奉吾万里相思予佳人。”某人开始逆袭后,突然变得好有文化,林笑终于反应过来,原来那家伙一直在追她呢!Ps:1、女主前期人设软弱、胆小,不喜勿喷…中间会发生很多成长跟改变,你们懂的。2、男主初中开始就认识女主(重点)3、副cp:磕糖夫妇(白韩)、看戏夫妇(李徐)、金钱夫妇(雪荣)、妹控夫妇(林寒夫妇)。4、女主1.0:内敛呆萌学霸女主1.5:稳重贤惠学霸女主2.0:居家好夫人5、男主1.0:成绩不忍直视的学渣男主1.5:高智商优势嘛,懂?男主2.0:呜呜呜,他还是那个打电竞的学渣。
  • 正三面体

    正三面体

    正三面体是理论上不存在的物体,但总有些人固执的相信它的存在。成长中的少年,总认为自己像正三面体一样矛盾。
  • 20岁大学生的普通生活

    20岁大学生的普通生活

    讲述生活,可能我只是大学生们的一个投影,可以从我身上看到你,也能看到其他人。当做一个日记也行,当做是个小说也行,20岁大学生的前半生。
  • 转魂密码

    转魂密码

    武林高手宋泽元被人追杀,意外穿越到2001年。融入都市的他在一次登山活动中,却发现追杀他的人还活着!恶人为什么活千年而不死?他的穿越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幕后主宰这一切的人的目的是什么?他唯一的线索就是从敌人身上得到的一段“僵尸密码”,一切的答案,都要等待密码解开的那一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江湖风云录

    江湖风云录

    吾之一生,不求封侯拜相,进出庙堂:亦不求武功盖世,威压天下。然,吾之所求更为贪也,欲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长生久视,永生不死。是以,吾遍寻遍天下仙踪佛迹,然许是慧根不够,或是机缘不足,终不能如愿;是以,吾博览天下群书,却多见鄙陋之识,顽愚之见,实在可笑;是以,吾上观日月星辰,下观蝼蚁走兽,踏遍山川河流,阅尽红尘六苦,以思长生之法。然,人力有尽时,寿限将至,终难逃一死也。悲夫,人寿何其短也,如梦亦如电,于莽莽天地,转瞬即逝。吾,历经春秋三甲子,终有点滴所得,本残身病朽,无颜留书于世。然,终是心有所念,放之不下。今书之,静待有缘!
  • 和她一起的6年,分手日记

    和她一起的6年,分手日记

    17岁最单纯得年纪我们在网络中相遇,相知,相恋,我陪她一起走过6年,从未变心,陪她完成了初中,高中,大学,最后她却跟我说我们不合适选择和我分手,和他在一起,我一个人讲述和回忆我们这6年得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