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9000000036

第36章 听南怀瑾讲禅宗 (10)

南怀瑾先生指出,惠明追到六祖后声明是为道而来,因此六祖先叫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过了好一阵儿(明,良久),六祖便问他:“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里所说的“那个”,不是肯定语气,而是表示质问的,也就是问他:当你在心中不思善,不思恶,毫无思想的这段时间中,哪一个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后人读《坛经》,因为很少做禅宗的切实工夫,便把“良久”一句的意义忽略掉了,又将“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那个”,看作肯定的指示话语,由此便认为此心在“不思善,不思恶”之时,就是心性的本元,所以才有“无善无恶便是心性之体”的误解。倘若真是这样,痴呆的人与丧失思维意识的心理病者,或神经有障碍的病人,都可算作禅的境界了。因而真正的“悟”,是在做到“不思善,不思恶”时,心境一段空白处,产生一切妙悟的境界,才能算作禅宗的初悟——只能说是初悟,也就是六祖所说的“密在汝边”,秘密在你自己那边的开端。

风幡不动,仁者心动

有人往往把风幡案中的“是仁者心动”一句话,便当作已经了解了禅宗的心法,那真与禅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了,如果这样,用现在心理学的分析,岂不也能够做到禅的境界,更何必谈禅呢!

——《禅宗与道教》

唐高宗时,秘得禅宗五祖传衣授法的慧能大师,已在南方潜修多年,这一天他来广州法性寺(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经。寺前因为法师讲经而竖起了幡旗。由于印宗禅师远近驰名,因此大批的人从各地涌到。其中有两位和尚见到广场中飘扬的幡旗,便开始议论起来。其中一位说:“呀,刮风了(风动)。”另一位僧人反对道:“是长幡飘起来了(幡动)。”二僧互不服气,争执不休。

这时慧能大师进言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一语惊醒众人,四座叹服。

这是六祖慧能初出山时一则著名的公案。慧能大师的惊人之语即是后世禅宗所谓的机锋,机会教授法的一种妙语。南怀瑾先生指出,尽管六祖归结为“仁者心动”,但此“心”并非是禅宗指示明心见性的法要,而类于“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的隽语,好比“云驰月驶,岸动舟移”,能说谁在动?谁在静吗?所以,这即是佛学“唯识”学所说的,境风吹识浪,一切情感思维,都从外境之风吹起的“依他起”之理,并非是佛法禅宗心要的那一与宇宙万法同根,“圆成实性”的心性之体的“心”。

其实,风动也好,幡动也罢,都不过是对“风、幡皆动”这同一现象的描述,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一个因风吹而幡动,强调风;一个因幡动而知风吹,强调幡,因而描述的内容也就各有所重,以至于大相径庭。之所以争执不休,说到底,还是他们的心不安静。六祖所言及的“仁者心动”之“心”,全无其它,即是我们众生的那颗一有机会就要全力发作产生执妄的心。正因为有这个“心”在,才让他们忘记了身份(和合僧),忘记了正在做的事情(听经),而“心随境转”。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每天都会遇到众多烦恼事,有的人对此来去运用自由,没有感到内心被填满,或者被世事堵塞而感到痛苦不堪;有的人却怨声载道,哭诉世事带来的烦躁与不安。其实“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心不动,天下万物皆静止;心一动,则无物不动。人们总执着于外物的现象而忽略了自己的本性真心。

慧能大师在《坛经》有言:“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盖覆,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参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忘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遇善知识(使人悟入佛道者)开真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在自性,名为清净法身。”人的本性本来清净,具先天的智慧,只因一向被妄念的浮云所盖覆,所以未能自悟。只要得到善知识的开导,灭除妄念,就能内外明彻,顿见真如本性,自成佛道。所以,大师又说:“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 “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迷悟是一念之差,本性只要一念相应,众生自我认识本心,即是佛了。成佛并非另有佛身,自性就是佛。这也就是所谓“见性成佛”或“顿悟成佛”。

如何见性成佛?“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六祖于《坛经》中深入浅出地说明如何见性,并提出了五种方法。

戒——“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心里没有一切的是非,没有一切的善恶,没有嫉妒心,没有贪心、嗔心,没有土匪打劫害人的事。

定——“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观看一切善恶境界,心里不动摇。

慧——“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自己不要障碍自己,不要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要常用智慧灼破无明,观照自性,诸恶不作。但要广修众善,而心不执着。像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造寺、度僧、布施、供养有什么功德呢?”这就是有所执着了。

解脱——“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没有攀缘心,若有所攀缘,就是没有放下,总想着这件事,这就是邪念,而不能得到解脱。不思善也不思恶,完全能自在而无所障碍。

解脱知见——“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不可执着到空上而顽守空寂。为何要广学多闻?是为方便引领众生见性。解脱者要能不住法相,知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要识自本心,通达一切的佛理,和光接物。什么是“和光”呢?大家共同生活于世,你行你的道,我行我的道,各行其道而不相妨碍,这就是和光。“接物”即是接引众生,接引众机。应众生机而说种种法,令众生离苦得乐,而不执着于度众生的功德。因而《金刚经》有言:“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一切是诸法空相。所以要明白真义,直至菩提。无所执着,真性不易而成佛。

这即是慧能所说的“自性五分法身香”,此外就是“无相忏悔”。在各种宗教中,忏悔都是很重要的,如基督教认定人有原罪,必须忏悔才能得救。慧能的无相忏悔,目的在于消除有生以来为求生以及满足名利和食色等欲望,和他人产生的一切冲突、争执、诈骗和种种邪恶妄想的言行。事实上这些都是生物的本能,有时我们说这是兽性,也是人人都有的。如果能彻底地忏悔,那么就可以减少良心的不安,同时防止今后再造同样的错误。人的一生,都与他人一环一环连环相扣起来的,每一次恶业的造成,就有可能引来一次相对的反应,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以多大的程度反应回来,都是难以预知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恶声至必反之”,这是人同此心的。今天的忏悔,一方面是为过去的错误道歉,一方面是绝不在将来重犯这些恶业。而且一旦遭到从前造恶所受的反应时,能坦然地去接受,不要再冤冤相报下去,至少可以使自己的未来,减少许多荆棘和阻碍。

◎牛头禅初祖法融

达摩禅的一脉,自五祖弘忍继承亲传衣钵以后,又同时旁出金陵(南京)牛头山法融禅师一系。递相传授到初唐和盛唐之际。流风所及,地区则遍于安徽、江、浙与长江下游一带,声望则影响到唐朝的宫廷,尤有过于五祖以后的北宗神秀之声势。因此研究唐代的文化思想史,及隋、唐以后的禅宗发展史,倘若只以六祖慧能一系,涵盖一切,便有以偏概全之失,实在不明隋、唐以后文化思想发展的趋势。

——《禅话》

禅宗最显中国佛教之精神,而要探索这种精神之源,不应只从慧能始。禅宗到唐代五祖门下发展出南能北秀二系,但有一家却是在这二系之外的,推其祖为牛头法融。

释法融生于公元594年,润州延陵(在今江苏丹阳县境)人。俗家姓韦,十九岁时,读尽翰林坟典。这些世俗书籍,不能满足他求知的欲望。因此他叹息说:“儒道俗文,信同糠秕,般若止观,实可舟航。”(《续高僧传》)于是放弃儒道而改学般若三论学。当时的三论重镇在茅山,法融便上茅山出家。另据道宣的记载,当时法融的家里正准备为他定亲,他得知后,才逃往茅山躲避。

传统的说法是他从炅法师披剃出家,继从朗法师研习经教多年,所学经教有《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华严经》、《大品般若经》、《大集经》、《维摩经》和《法华经》等多种经论。他还到各地参访,向名师求教。其时有邃法师和旷法师分别在盐官(浙江海宁)和永嘉(浙江东南)两地弘法,法融先后前去听讲。他对经论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之后,认为“慧发乱踪,定开心府,如不凝想,妄虑难摧”,于是他就回到茅山隐居,在林中习定二十余年。由于长期修定而引发智慧,终“大入妙门百八总持”。“百八总持”即指《楞伽经》中大慧菩萨提出一百零八句问佛法,佛以一百零八句作答。

武德七年(624),房玄龄整肃僧籍,每州只存一寺,每寺仅准留三十人,其余还俗编户,法融进京陈情说理,表文“文理卓明,词彩英赡”。房玄龄提出只要法融还俗,其家乡的四千多僧众即可依旧不动。法融依令还俗回了老家。这一救法举动,使他在当地得到很高的声望。以后他再度出家,但不知确切时间。

同类推荐
  •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

    本书是一本教大家如何拥有正确财富观的心灵励志书。在书中,星云大师通过一个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看待和追求财富、如何合理支配财富,以及财富的种类。关于财富,星云大师强调说财富并不只限于金钱,还包括好的人缘、生活的智慧、勤劳、慈悲等。
  • 星云日记12:处处无家处处家

    星云日记12:处处无家处处家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1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处处无家处处家”、“六根作道场”、“无为而治”、“相由心生”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这是一个神秘的、个别的、直接的、功利的、保守的、多样的、复合的、无权威的、无系统的、迷乱的世界:治学者从中窃见智慧的闪光;执政者从中总结驭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 千手观音传奇

    千手观音传奇

    对于观世音菩萨,世人皆知其号,却鲜知其身世故事。相传在远古的东方,有一个喜怒无常、暴戾凶残的婆袈国妙庄王,他听信了城隍老爷之计,在御花园向天讨子,许下大愿。谁知,愿大生灾,竟惹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来。为救人间生灵,慈航道人投胎下凡,成为妙庄王的三公主,取名“妙善”。三妙善自幼聪明俏丽,从小念经修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妙善为国解难,智斗金仙国王子,妙庄王却淫威逼嫁。从此,三妙善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九死一生,受尽磨难。她一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终成正果。三妙善是如何使盗贼改恶从善?如何使十月百花齐放?如何使炒熟的菜籽发芽?如何把热茶同时送到五百位尼姑手上?如何身上会长出千百只手?传奇故事引。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宇宁传

    宇宁传

    宇宁复仇路上修仙记,经历无数困难险境,有多人相助,劫难终将化险为夷。
  • 亿万私宠:老公,求爱

    亿万私宠:老公,求爱

    “老婆,我受伤了,你要安慰我,陪我睡觉!”“好!我睡床,你睡地。”这还不简单吗?等你睡着了,我在爬到床上就行了……一不小心,陈思思怀上了他的孩子。出国五年,回来时已物是人非。
  • 穿越浮尘只为你

    穿越浮尘只为你

    误踩雷区使得她穿越在这里。一份渴望已久的亲情要她差点迷失江湖险恶,为此失去了爷爷在这个新的世界里第一个带给她温暖的人。不,应该是两世,所以她要变强,她不再高调,甚至为了绝地反击落入尘埃……他人前冷漠,不喜任何人的贴近,却因那年那眼从此定下了一生挚爱,她说“为什么”他答“仅仅是你”…..
  • 责任就是能力

    责任就是能力

    责任就是能力!微软、华为、联想都将责任作为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和标准。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吗?追求卓越的事业巅峰,责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
  • 缘分天空之错误

    缘分天空之错误

    [花雨授权]他是不是不想活了?!安晴川没想过——一个小小的错误竟然可以如此延伸!他的错误就该由他来解决,他的心也开始错了步,那个“错误开始在他的空间发芽,原来——缘分的天空,就始于错误啊……
  • 就算这样又如何

    就算这样又如何

    16岁的年纪,青春洋溢的高中生活,每个人心中向往的生活。女孩认识了一个男孩。可是,因为一次意外,女孩出国留学,男孩原地等待。男孩和女孩并没有忘记彼此。四年后,女孩再次回国。众人都说女孩是个女魔头,可男孩却说:“她还是她。她还是我的女孩。”
  • 凤染苍穹御火女子腹黑帝

    凤染苍穹御火女子腹黑帝

    【言情+玄幻】【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神算?天命?什么什么的?没听说过,我就是一个纤纤柔弱小女子,来到古代找个老公好好过一生,别跟我说那些有的没的”上官初夏眼皮轻轻抬起,弱弱的说道。被三轮车撞死,简直就是天下奇闻,带着记忆穿越了,偏又天生拥有神奇的武器,她的这一世,注定是不平凡的,淡定如斯小女子,遇到冷酷腹黑皇帝,又会撞出怎样的火花呢?狂风席卷,一朝穿越只为你异世大陆,得一人之心、笑看风起云涌安静皇后也彪悍~~~~~
  • 至尊霸皇

    至尊霸皇

    原本懦弱的L市高中生沈翰喃,为保护家人,毅然加入黑帮。蛇帮?灭了!猛虎帮,灭了!新兴社?搞垮!统一L市黑道?没兴趣。哥的目标可是成为黑道至尊霸皇!什么?还有美女投怀送抱?哈哈,这也太爽了吧!
  • 凡谶

    凡谶

    在城郊有一处酒馆,酒馆老板娘生的美艳至极,十六七岁便开了那家酒馆,可奇怪的是,这家酒馆只在晚上营业,一到半夜12点准时关门,不再收客,但凡只要进去那家酒馆的人出来都会憔悴不已,还神神颠颠的,有的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认不得,所以人们就觉得那家酒馆邪气的很,便商量着要将那家酒馆和那老板娘都给烧了,后来他们的确把酒馆给烧了,那老板娘也尸骨无存,但是一到晚上,城郊那家酒馆会再次出现再次营业,那老板娘会穿着一身红衣站在酒馆外面,看着过往的行人,这本书有好几个小故事,并不是单独的一个。
  • 所罗门VS洛德系列2:深蓝辩护

    所罗门VS洛德系列2:深蓝辩护

    不可多得的佳作。亚马逊销售冠军所罗门VS洛德系列之二。一艘游艇被冲上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岛的沙滩,艇上藏着十万美元现金,还有……一具尸体。所罗门和维多利亚共同接受了此案的委托,却各怀心思。所罗门将此作为联名事务所的起飞平台;维多利亚却希望借此案创立自己的律所。随后维多利亚的叔叔被控为谋杀嫌犯,她的前男友莫名回归更使案情复杂。那么这对冤家搭档究竟能否揭露真凶?凶手为何在度假天堂犯下此等罪恶,并且……不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