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81400000003

第3章 肥胖的原罪(2)

50年前,每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肥胖,而现在,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肥胖。如今三分之二的人体重超标,儿童在变胖,青少年在变胖,甚至新生儿也在变胖。尽管数十年来肥胖一直在蔓延,但是“能量摄入平衡”的减肥观念已深入人心,因此卫生官员想当然地认为:我们之所以会发胖,要么是因为没有遵循他们的建议——少吃多动,要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控制自己。

1998年,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上说起过这个悖论:“我们被告知无需摄入比消耗更多的卡路里,如果我们不坚持运动,就无法减轻体重。”他还写道:“很少有人能实际遵循这一建议,那可能是我们的问题,也可能是建议本身的问题。正统医学自然趋向于前者,而减肥书籍则趋向于后者。考虑到正统医学过去经常犯错,从表面看,这种结论也不是不合理。它的正确性值得商榷。”

在与若干权威人士讨论过后,格拉德威尔得出“问题在于我们自身”的结论。我们“缺乏自律,也缺乏必要的手段”来做到少吃多动。他还暗示道,由于我们对自己饮食的极端不控制,导致了不良基因从饮食中提取了更多的脂肪。

而我将会在本书中论证,问题全部在于正统医学,他们不仅使人们相信肥胖是由摄入过多卡路里造成的,还给出了相应的错误建议。我将证明,所谓热量摄入平衡与减肥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多么的荒谬。我们既不会由于多吃少动而发胖,有意识地少吃多动也不能解决问题或预防发胖。这就是肥胖的原罪。可以说,在理解并纠正这一错误之前,我们永远无法解决我们自身的超重问题,更不用说那些由肥胖、糖尿病及相应并发症引发的社交问题了。

尽管如此,我并不是暗示大家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快速减肥,至少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不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我们到底需要付出什么来维持良好体型?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提供反驳“热量摄入平衡与减肥相关”这一假说的证据。这部分会告诉大家许多这个概念根本无法解释的现象。我们为什么总会去相信它,作为后果,我们又会犯什么错。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介绍解决肥胖的全新思考方式,这种方式早在二战前就被欧洲医学研究人员接受。他们和我一样主张,“肥胖是由过度饮食引起的”这种想法是很不合理的,因为所有长身体的食物——无论是身高、体重、肌肉还是脂肪——都会要求人们过度饮食。比如说,儿童假如不天性贪食,让自身摄入的卡路里多于消耗的卡路里,他们就不会长得更高更壮。正因为他们正在成长,他们才吃得那么多——这就是过度饮食,他们需要摄入的卡路里应该高于消耗的卡路里。人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促使儿童成长发育,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导致超重和肥胖的脂肪组织生长也是由激素引起的。

所以说,二战前的欧洲医学研究人员希望从“肥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脂肪堆积的失调”这个想法着手,而不是像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专家那样将肥胖定义为“能量平衡的失调以及过度饮食的后果”。

一旦我们开始思考,那么自然会问,什么可以控制脂肪堆积?因为造成脂肪自然堆积的激素和酶都有可能成为决定某些人发胖,而另一些人没有发胖的关键因素。

很遗憾,欧洲医学研究界在二战后幸存下来的人极少。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这些医生以及他们关于肥胖的研究就已经杳无音讯了。但也就是在那时,“什么可以控制脂肪堆积”这个问题有了答案。事实证明,决定脂肪堆积量的两个本质因素,都和胰岛素有关。

首先,胰岛素分泌水平提高时,脂肪就堆积在脂肪组织中;降低时,脂肪从脂肪组织中释放出来,像燃料一样燃烧殆尽。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这个观点广为人知,并且从未引起争议。

其次,胰岛素分泌水平主要由我们摄取的糖类决定。我们摄取的糖类越多、越容易被消化、越甜,我们最终分泌的胰岛素就越多,这就意味着我们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越高;所以脂肪就这样留在了脂肪细胞中。“糖类决定胰岛素,胰岛素决定了肥胖。”哈佛医学院前医学教授乔治·卡希尔(George Cahill)最近还这么跟我说过。20世纪50年代,卡希尔曾对脂肪堆积的调节做过一些早期研究工作;1965年,他与别人共同编撰的《美国生理医学会纲要》一书在美国出版,这本书多达800页。

换句话说,正统医学研究本身就明确表明激素、酶和生长因子调节着我们的脂肪组织,正如它们调节人体其他的组织一样。所以我们不会因为多吃而发胖,而是饮食中的糖类使我们发胖。研究告诉我们,肥胖归根结底是由激素失衡,而不是卡路里失衡造成的。具体而言就是,食用易消化、富含糖类的食物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这类食物有:精加工的糖类(包括面粉和谷类),马铃薯这样含有淀粉的蔬菜,以及食用糖(如蔗糖和果葡糖浆等)。这些糖类确实会使我们发胖,由于脂肪的累积会让我们感到更饿,于是我们吃得也更多,加之久坐不动,所以更容易发胖。

这就是我们发胖的基本原因,如果我们想变瘦并加以保持,我们就必须理解并接受这一观点。或许,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医生也必须理解并承认这一点。

假如你阅读本书的目的仅仅是想知道“想要保持苗条或减去身上多余的脂肪,我该怎么做?”这一问题的答案,那么答案就是:远离富含糖类的食物,这些食物越甜,或者越容易被消化——譬如啤酒、果汁和苏打水这类的液态糖类可能是最糟的——那么你越有可能发胖,你就应该避免食用它们。

这肯定不是什么新观点,20世纪60年代前,这是公认的常识。富含糖类的食物——面包、意大利面、马铃薯、食用糖、啤酒——曾被视为唯一的致胖因素。如果你不想发胖,那就不要去吃这些食物。从那以后,这就成为一系列减肥畅销书的主题。但是,这一基本事实遭到“限制糖类”饮食的支持者和那些坚持认为这是危险时尚的人(包括美国心脏病协会)的误用,相关学科也遭到他们的歪曲和误读,之后我会再次对这两点展开讨论。如果我的论证足以说服你去对你的饮食做相应的改变,那就更好了。另外,很多临床医生都通过自己的减肥方法来治疗他们的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据此,我会综合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的减肥知识,据此给读者一些相应的减肥建议。

二战结束以来的60多年,“究竟是卡路里还是糖类引起肥胖?”这个问题一直饱受争议。比起学术问题,它看上去更像宗教问题。各式各样的信仰体系加入到如何构筑健康饮食的讨论中,使“我们为什么会发胖”这个本来纯粹的健康医学探讨变得毫无头绪。比起生动的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学术探讨黯然失色。这些问题与科学本身毫不相关,可以这么说,需要科学论证的地方也荡然无存。

在典型的限制糖类减肥法中,饮食中的糖类被大量,甚至更大部分的动物制品所取代——从早餐的鸡蛋开始,到午餐和晚餐的肉、鱼和禽类。这其中的深意应该加以思考。我们对动物制品的依赖是否已经不利于环境,而且将会变本加厉?畜牧生产是否是导致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及污染的主要因素?考虑健康饮食的同时,除了思考什么有益于我们自己,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什么有益于这个星球?我们是否有权利为了食物而屠杀动物,或是为了生产食物而让它们劳动?是否只有素食者,甚至得是绝对的素食主义者才能在道义和伦理上活得毫无心灵负担?

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每个人及整个社会加以重视,但是他们与针对“我们为什么会发胖”这一问题的科研讨论毫无关系。这就是我打算在本书中探讨的问题,正如70多年前,希尔德·布鲁赫教授做的那样。

最重要的问题是:

我们为什么会胖?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胖?

我们该怎么办?

[1]每卡路里相当于4.2焦耳。

同类推荐
  • 别让血压伤害您——高血压防治红宝书

    别让血压伤害您——高血压防治红宝书

    《别让血压伤害您:高血压防治红宝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我们会发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得了高血压。这些人当中不全是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的朋友。那么您了解高血压吗?高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对于高血压,病人需要注意些什么事情呢?从作者多年的防治经验来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要长期坚持降压治疗,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或者基本正常的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对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首先要治疗原发病,才能较好地控制高血压。
  • 吃好不吃药

    吃好不吃药

    本书是洪教授健康教育的最新力作,也是作者自己数十年健康生活经验的总结。它从健康观念到健康生活方式为中老年朋友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健康饮食方案,形式轻松活泼,内容针对性强,让大家一读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
  • 高血压病(贴心大夫丛书)

    高血压病(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调血脂

    调血脂

    详细的介绍了高血脂病症的常识、预防与自我保健、中医调理与康复、日常生活宜忌以及高血脂病的防治误区等内容,让您从多方面了解高血脂,对日常预防和病后治疗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食物使用手册全书

    食物使用手册全书

    食物是我们生命的保证。我们每天都在跟食物打交道。但你对这些食物的了解有多深昵,也许你不知道,不恰当的食物使用方法,不仅不能使食物的营养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有甚者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关注食物使用方法,等于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全家人的健康。利用《食物使用手册》,相信你一是能找到更适合你的食物使用方法。
热门推荐
  • 梧桐树下的单人舞

    梧桐树下的单人舞

    一次意外的转学带给她无尽的伤痛,一次次的面对着背叛,伤害,阴谋。最终选择踏入社会可是又无数次面对金钱与权力的诱惑。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该如何面对这些斗争?她又会如何选择?身边的人来来去去,终究她会情归何处?还有那刻骨铭心的过往,她会走出来,迎接新的生活吗?
  • 灵转记

    灵转记

    心若广,可定元,念若深,可诛荒;灵一动,震天下,少年出,转乾坤。大千世界,纪元黄昏,群雄并起,末路苍茫。何为道?当战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本不是江湖人

    我本不是江湖人

    江湖是社会必须的疾病,所以不能消除,但必须在可控范围,不能扩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代号329—特别事件研究所

    代号329—特别事件研究所

    深海中的王牌战舰,不死幽灵的惊险杀戮,万年古人类的血脉遗存,上古神器重现人间。地球到底面临怎样的危机?一个小军官如何战佛斗魔,在灭顶之灾前挽救人类?
  • 王爷难追无心妃

    王爷难追无心妃

    片段一:“王爷,发现一个敌军奸细,只是……只是服装怪导”某士兵说“怎么进来的?”某王问(心想:竟然还有余孽,能躲过自己训练的暗卫,看来对方实力高不可测)“不…不知道”某士兵双腿发软……片段二:“做我的王妃可好?我唯一的妻”凌荠辰“好啊,反正我什么也没有,有了你,帮你花花银票,还吃穿不愁,何乐而不为呢?”千亦夕片段三:“来来来!王府里太冷清了,我来教大家玩游戏,全府动起来”……片段四:“娘子,你既早已许为夫婚事,那何时拜堂成亲呢?”凌荠辰“等等吧,我还没有花够你的钱”……
  • 作妖在下凡之后

    作妖在下凡之后

    【重生,甜宠,魔王,腹黑,强强,虐渣】身为一代魔王殿下,掌管魔界千年,我们的席安殿下真的是厌倦了!生怕自家主子生气的某大臣,悄咪咪的说道:“殿下,臣闻曰人间好玩的很。”好!那既然如此,朕倒是要亲自去瞧瞧。万臣跪拜,哀求道:“殿下,这可使不得啊啊啊!”席安拂袖:“朕心意已决!!”——————————下凡之后,席安殿下后悔了!真的后悔了!没想到这原主人的身世竟然如此的悲惨!席安落泪。在家里,亲爹不管,后妈冷眼,还遭哥哥妹妹的欺负。在学校里,被心心念念的男神挖苦。完完全全的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现在因为亲爹要因为自己的事业把自己卖给别人!席安震怒:“这还得了!!!”致此后:全世界医学系天才——安阳全世界数学系天才——安阳全世界文学系天才——安阳————全世界全能型天才——安阳某狗男人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不错,不愧是我的女人。”之后,有人传出安阳是彻爷包养的女人。彻爷听闻,立马注册微博账号,当着全世界人的面说道:“抱歉,我是小白脸。”〔请各位小可爱们多多收藏,多多评论,多多五星,多多评论,还有要多多打赏哦~爱你们〕
  • 六道戮

    六道戮

    天地有六门,一门一道,一道一世界。天地有两堂,幽冥死堂,九天生堂。人有精气神,武者练气,文者养神。文武双修的单修,身怀千古霸王项羽的霸气,一代杀神白起的杀气,承载着格斗宗师龙言的孤独。如何纵横天道,妖道,人间道?如何驰骋地狱,恶鬼,修罗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