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72600000012

第12章 间谍技术(2)

阴符、阴书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符”的释义是:“符,信也……分而相合。”《孙子兵法·九地篇》已指出“夷关折符”,曹操与杜牧分别注道:“谋定,则闭关以绝其符信,勿通其使”,“夷关折符者,不令国人出入。盖恐敌人有间使潜来,或藏形隐迹,由危历险,或窃符盗信,假托姓名,而来窥我也。”阴符是刻画有特殊符号或制成不规则牙状边缘的信物凭证,其作用为传递情报,调兵遣将。《六韬·阴符第二十四》有专章论述古代阴符的密码:“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有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擒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警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泄,闻者、告者皆诛之。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敌虽圣智,莫之能识。”这种由主将事先暗自规定尺寸长短的阴符,其所代表的“言语”就是一种情报密码。阴符有铜制、玉制、木制、竹制等。阴符也可以作为一种临时的特殊通行证。《墨子·号令第七十》中说:“有分守者,大将必与为信符。大将使人行守,操信符,信符不合及号不相应者,伯长以上辄止之,以闻大将。”一般铜符是为传递情报调动部队之用;木、竹符为特使“出入征险”通行之用。譬如战国信陵君派女间谍如姬窃取魏王铜符,然后“矫魏王令代晋鄙”,夺兵权而救赵国。楚怀王发给鄂君竹符,遣其巡历长江沿岸。

阴书是比阴符更进一步的情报传递密码。《六韬·阴书第二十五》也有专章论述:“武王问太公曰:其事烦多,符不能明,相去辽远,言语不通;为之奈何?太公曰:诸有阴事大虑当用书不用符。主以书遣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再离者分书为三部;三发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参而不相知情也。此谓阴书。敌总圣智,莫之能识。”所谓“一合而再离”,即将一份完整的情报截成三份,分写在三枚竹简上;所谓“三发而一知”,即派三个人分别持此三枚竹简,分别出发,到达目的地后,再将三枚竹简合而为一,便能读通其意义了。这样,送情报的人互不得知传送情报的内容,即使有一人或二人被敌方捕获,也不会泄密。

后世出现文字横写格式后,又采用竖截的方式予以保密。譬如明代有一份情报为:“今昧方之阵中,粮食当绝,早与诸将相议,急需运送,此事必勿急攻。”按“一合而再离”这份情报被截为三份:

今昧方之陈中粮

食当绝早与诸将

相议急需运送此

事必勿急攻

分持之人均莫知其意。但将三者左右拼合,再横读,就现出原文了。

阴书较之阴符,其所包含的意义容量要大得多,也详细得多。但是其保密的程度还是不高,即使没有获得三份截文,也能从中窥探揣摩出一些蛛丝马迹来。如从上述阴书的第一、三份中可推测出与:粮食“有关;从第二份中又可猜出”急需“什么物资,因此阴书在实际中使用的并不多,文献史书中保留下来的记载也很少。

暗号

以暗号互通信息或传递情报,古已有之。记之较详的是明代无名氏兵书《草庐经略·军号》:“军营有夜号也,恃以防奸也。或以物,或以字……暮夜往来逻军,必低声询问,不知号者,必奸细也。号须记载,以便稽查,毋得重复,亦勿有心,恐有心则为人所觉,而重复则雷同,尤使敌易测也。营外巡视,伏路之军,亦别有号,盘诘外奸,使无所容。先发外号,遣之使出,始发内号,勿令预闻,恐敌擒获因而泄露也。”

三国曹操以“鸡肋”为暗号,意为退兵;南北朝奚达武“觇高欢军,武从三骑,皆效欢军将士服,下马潜听,得其军号,因上马历营,具知敌之情状而返”;唐代李光弼派间谍“自地道入,得军号”;宋代韩世忠“穿贼营,候者呼问,世忠先得军号,随声应之”等案例,都讲的暗号互通信息的作用。这一用法一直沿袭下来。譬如明末兵书《车营叩答合编·第五十九答》就记载了防止敌方间谍化装混入己方军营而规定的种种识别信号。

至于传递情报的暗号,最详尽的莫过于清代的“茶阵”、“路符”和“体态语”。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藏有从中国掠夺去的这方面的详细史料文献。譬如表示“求救”的暗号为:将一只茶碗注满茶水。回答时,如能救者则饮尽半碗茶,如不能救,则弃洒碗中之茶再另倒茶而饮。又如将四只茶盅并排一字形放置,表示将赴危险之境,如饮了第一杯则意为“去替死”。

“路符”也是一种秘密暗号。譬如在某人必经途中,在泥土上画一个大圆圈,表示前面有人接头;画一条蛇,表示执行任务时有人协助;画五个并排三角形,表示将进行刺杀行动。

“体态语”有多种多样,有手势语、身势语、情态语等。譬如遇有紧急情况,则举扇过头,轻摇三下,表示招人参加战事;又如把右手拇指握在其余四指之外,放在头上,则表示“处境危险,紧急求助”的含意。

此外,还有一种以物品读音的谐声来作为一种情报暗号。譬如北宋种世衡派间谍法崧前往西夏进行反间,“遣法崧以枣及画龟为书置蜡丸中,遗旺荣,喻以‘早’、‘归’之意”。“枣”谐“早”音,“龟”谐“归”音。这一类传递情报的暗号需事先约定,但它与阴符一样,所容纳的信息量很小,因此所传递的情报内容也就很有限了。

字验

宋仁宗时诏令天章阁待制曾公亮编撰的《武经总要》卷十五曾详细记载了这一情报通讯方法。所谓“字验”,即将各种情报用四十字的一首诗中的一些字来表示。具体要求是:所选的诗不得有重复之字,诗中的每一个字依次表示某一情报。如需报告某一情报,便在诗中规定的某一个字下加上一个符号即可。对方收到后,只需查对密码本即可译出情报内容。譬如《武经总要》记载道:先将军中联络的有关情报编为四十项,即:请弓、请箭、请刀、请甲、请枪旗、请锅幕、请马、请衣赐、请粮料、请草料、请牛车、请船、请攻城守具、请添兵、请移营、请进军、请退军、请固守、未见贼、见贼讫、贼多、贼少、贼相敌、贼添兵、贼移营、贼进兵、贼退军、贼固守、围得贼城、解围城、被贼围、贼围解、战不胜、战大胜、战大捷、将土投降、将士叛、士卒病、都将病、战小胜。

如果出现了四十项中的某一项或几项的情况,则书写一首五言律诗(五字一句,共八句,正好四十个字),按四十项的次序,用一个记号写在五言律诗的第几个字下即可。譬如出现了“被贼围”的情况,按四十项的次序是第三十一项,于是随意写一首五言律诗,譬如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然后在这首诗的第三十一个字“又送王孙去”的“又”字下加个记号,即表示“被贼围”的情报。

这种情报传递的密码,只要对译本不落入敌方,不论是间谍叛变或被敌方捕获,都无法破译其内容,是一种使用简便而又高度保密的情报通讯手段。据《宋史·舆服志六》记载,“字验”为符彦卿在《军律》中所创制。后人李淑又将四十字减省为二十八个字,这样就需用七言绝句(七字一句,共四句,二十八个字)来相配了。

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利害》也记载了“字验”的方法,但分称其为“名递之法”和“数递之法”。华岳说:“彼有惧其递角(传递信号用的符节)之泄漏也,故立为名递之法。谓如以‘人皆畏炎热’诗二十字为号,写‘人’字号者,即知其为乞军器;写‘皆’字号者,即知其为乞粮食。主将、中枢各收一本,以为辨对,而文牒之外,全无明文及所乞之事,此名递之法也。彼有惧其往来文牒之易辨也,故立为数递之法。谓如以‘湖上新亭好’诗二十字为号,写‘湖’字号者,即知其为乞军器一百件之数;写‘上’字号者,即知其为乞粮食二百石之数。主将、中枢各收一本,以为辨对,而文牒之内全无一字及其所乞之数,此数递之法也。”

反切密码

这是明代名将戚继光所发明创制。它是用古代反切的注音方法来编制密码。反切注音方法为: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音。即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和反切下字的韵母及声调,切出所需注释字的字音。譬如要注“谍”这个字音,则用“得斜”两个字来注音,即取“得”字的声母“d”;取“斜”

字的韵母“ie”及“斜”宇的声调,拼切成dié音,就是“谍”的字音。

反切密码法利用反切的原理编了两首歌: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用这首歌的前十五个字作为不同声母的代表字。即柳字代表“1”;边字代表“b”,以下依次类推(注意:古字的读音有些与现代汉语读音不同)。

另一首歌是:

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用这首歌的三十六个字作为不同韵母的代表字(注意:其中的金与宾、梅与杯、遮与奇的韵母相同,实际上只有三十三个不同韵母的代表字)。

然后将十五个声母代表字和三十六个韵母代表字按次编上号码,再将当时字音的八个声调也按顺序编上号码。这就形成了传递情报的反切密码,可以用此注出任何字的读音。戚继光由此还编了一本《八音字义便览》来作为教材,进行专门训练。

譬如要传递“已潜入”这一情报,根据歌词,“已”的声母与“莺”同,编码为“十一”;韵母与“西”同,编码为“二十五”;声调是上声,编码是“三”,“已”字的反切密码就是:11·25·3。用书写数字或用拍掌次数即可知道。

同样,“潜”的声母与“求”同,编码是“三”;韵母与“天”同,编码是“三十一”;声调是阳平,编码是“二”。又如“入”的声母与“日”同,编码是“九”;韵母与“孤”同,编码是“十四”,声调是入声,编码是“四”。这样,“已潜入”的反切密码就是11·25·3---3·31·2---9·14·4。这种反切密码与现代的电讯密码基本一致。如果再使用方言进行编码,则根本就无法对其进行破译。

明码加密

清末时,电报技术输入中国。1871年由上海大北水线电报公司,选用了六千八百九十七个汉字,代以四码数字,编成中国最早的电报明码本。但是为了保密,又设计了将明码本加密的方法,形成了较复杂的密码。这一密码被清末军事及商业情报机构使用,传递发送了众多方面的间谍情报。明码加密的具体方法是:譬如“布”这个字的电报电码为1530,加密和减密的钥匙均为9853。先用明码的四个数字分别与加密钥匙的四个数字相加:1加9为“10”,凡“10”都作“0”;5加8为“13”,须隐去“10”,只作“3”;3加5为“8”;0(看作“10”)加3为“13”,须隐去“10”,只作3。那么“布”的明码1530就成了密码0383。接收到这四个密码后,再以此减去解密钥匙的四个数字,即:0(看作“10”)减9为“1”;3(看作前已隐去的“10”再加上3为13)减8为“5”;8减5为“3”;3减3为“0”,解密后的数字为1530,又回到明码上去了。

代号

代号是为了对间谍真实姓名、间谍机构、行动方案及有关情报进行保密而规定的代称。在中国古代间谍史上,很早就采用这一技术手段了。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利害》记载道:“彼有惧其递角(传递情报用的符节)之泄露也……有以色为递者,谓以五色而辨其所申之意。以蓝青而书号者,系乞何人,系在何军。以赤朱而书号者,系乞何物,系在何处。彼有以字代递者,甲乙丙丁之十干,即以为一二三四数目之代用,子丑寅卯之十二支,即以远近里数、殿润升池江鄂驻扎之代称……以至于水陆山险皆有别名,左右前后皆有异号。”

这里讲的主要是以代号传递有关情报。其采用的方法非常巧妙,或以五色为代号;或以天干地支为代号,其保密性很高,并且避免重复,有多种变化。将部队驻扎地及有关水陆山险及左右前后的营地都编上代号,有利于间谍传递情报。相反,如果将敌方的营地和地段也编上代号,则能更简便更保密地进行间谍活动。明代时,为间谍制定代号的记载也屡见不鲜。譬如《流寇志》卷二曾记载道:明末,明王朝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疯狂镇压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运动,他们一方面派出大批军队进行残酷围剿,一方面在各城镇大肆搜捕农民起义军派出的间谍。当时,明军曾在长天捕获了三名起义军间谍,他们都有间谍代号,分别叫“乌风鬼”、“黑旋风”和“鬼见愁”。可见当时的间谍代号类似于绰号。从时代和命名上看,其与《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绰号有关,如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鼓上蚤时迁等,这种以绰号为间谍代号的命名法,在清代也很流行。

同类推荐
  • 东齐王朝

    东齐王朝

    秋风萧萧,叶落草枯,金戈铁马,刀剑交错,谁敢言不死?洪流滚滚,尔虞我诈,朝堂江湖,明枪暗箭,谁能言不败?大江南北,硝烟弥漫,兄弟同命,舍我其谁?江山如画,金汁玉液,佳人常伴,手足何在?拾起兄弟逝时愿,恰似欢笑共举杯。
  • 帝国是我的

    帝国是我的

    正在做机甲测试的谢雨,无意中唤醒了光脑莎莉,后来又被光脑莎莉检测谢雨谢雨是星河帝国唯一的直系血统,将自动成为星河帝国的皇帝陛下,而帝国已经在一次星战中覆灭,从此谢雨就开始了星河帝国的复国旅程。
  • 三国之小将传

    三国之小将传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宅男穿越到了一名小将的身上,利用他的先知先觉,和对后续历史的走向的熟悉,创下了很多不朽传奇的故事。
  • 我的帝国

    我的帝国

    当呼啸而下的梅赛斯密特战斗机冲向振翅的巨龙;当M-4坦克面对浑身盔甲的猛兽;当英勇无畏的掷弹兵们对魔法师们端起了步枪;当巨舰列阵在海岸线扬起巨炮发出怒吼的时候——这个世界在穿越而来的克里斯手中改变了。工业科技与魔法之间的战争全面爆发,且看克里斯如何问鼎天下!
  • 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民国这38年的历史,更多的是军事斗争史,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相当激烈复杂的一段,弥漫着遍地的狼烟,催生出众多的名将,上演了无数的传奇,因而也便成为影视编导与众多写手们聚焦较多的热点,也由此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影视文艺作品,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但由于一些编剧缺乏必要的历史常识,或认为一些细节并不影响整体而疏于考证,导致一些影视文艺作品中出现很多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本书无意着眼于大的历史事件的研究,而是着眼于民国军史中的小细节,比如服装、称谓、武器装备等,针对影视文艺作品中的纰漏,进行辨证。
热门推荐
  • 和老天打个赌

    和老天打个赌

    他是一个loser,一个舔狗,一个和老天爷打赌的人,也是从此悲剧不断、死里逃生,被现实打得满地找牙的人。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前途无量、漂亮果敢、被所有人眷顾,却不一小心招惹了烂桃花。
  • 求知文库——科学的革命

    求知文库——科学的革命

    本书介绍了现代科技在化学、数学、生物、物理、航天、地球科学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突出表现了它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 罂粟美人:顽劣王妃腹黑帝

    罂粟美人:顽劣王妃腹黑帝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br/>前世,她是掌握着别人生杀大权的首领,她说一,无人敢道二,她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她美艳妖娆,她倾国倾城。<br/><br/>今生,她是带着祥兆降生的天才小姐,她生带紫气,凤凰齐鸣,一朝却为了守护自己的家人将那一身风华绝代隐藏在一个毫不出色的躯壳里。<br/><br/>当无才与天才相碰撞,那丑陋与美貌相比较,谁更胜一筹。<br/><br/>当昔日的丑小鸭变成全世瞩目的凤凰,勾心斗角,暗潮来袭。<br/>她步步为营,重掌生死。<br/><br/>权利与真心,面包与爱情。<br/>最终谁胜谁负。
  • 血战梦之都市

    血战梦之都市

    爱做梦的少年秦明无意之中梦到一个无人都市,在这里他将会遇到些什么。
  • 网游之绝地枪炮师

    网游之绝地枪炮师

    一初三学生,在暑假成为游戏首席枪炮师。是什么让他获得如此殊荣?运气?实力?还是其他?哈哈哈哈!!
  • 世界顶级企业的18条竞争法则

    世界顶级企业的18条竞争法则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商业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从来都没有在商业世界中消退,但是我们更需要经营管理的一般法则。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在市场竞争中每天都在上演着失败和成功的案例,这些鲜活的教材应该而且必须成为经营管理者反复斟酌的管理体验,只有成功掌握这些基本原则才能使企业一飞冲天!
  • 山海下

    山海下

    这么说吧,女主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好人,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坏人,男主吧,前期是活在回忆中的人,中后期才会显露出来,好吧,我编不下去了????
  • 楚汉世界

    楚汉世界

    楚汉争霸,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夺得天下。楚霸王尸骨未寒,汉朝建立。乌江畔突现异光,楚霸王灵魂出窍进入异世界,一个全新的世界......
  • 异界之鬼道

    异界之鬼道

    70年代,中国的一个修真者跑到异界,如果这个修真者还只是个配角的话,那故事怎么发展呢?
  • 九极大世界

    九极大世界

    这世间茫茫无尽无尽世界有无数的传奇大仙布局,古魔灭世,天神旁观群妖肆虐,凶兽纵横,大世当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