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66500000023

第23章 珏山村

晨起,开窗望去,但见云雾迷蒙,又是一个阴霾的天气。

无数蝉鸣汇合成了一种腔调的歌声,如潮水,如雷鸣,滚滚而来。

蝉,用它们的大合唱告别着夏季。

刚立秋,早晚的凉意就明显不同了。

匆匆洗漱了一把,拎起相机走了出去。天空飘着丝丝雾水,山顶上的亭台楼阁若隐若现,看上去有点不真实。

黄栌叶片上晶莹的水珠,在天光下闪闪烁烁,珍珠一般,清丽可人。整座大山覆盖着浓郁的绿色,那绿色深沉持重,分不出层次,偶有几片泛黄的叶子在绿海中探出一两枝,看上去十分醒目。合欢树谢尽了绒花,结出的荚子已有拇指大小。沿途时有酸枣密密匝匝,一颗颗在榛莽丛里泛着青白的光泽。随处可见的柿子、核桃、大枣、山楂,沉甸甸地挂满枝头,都是清一色的绿,过些日子秋风就该给它们染色了。

珏山的植被大多是黄栌,此外也有许多不知名的灌木。在蓬着的野草上捋一把紫色的花絮,放在鼻子下闻闻,有一股类似薰衣草的浓香。路过的老乡告诉我说,这种植物叫荆条,编筐编篓最好用。

举着相机,拍拍走走停停,一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中泛起些零散的诗句来。

不知名的鸟儿,撑开色彩斑斓的翅膀滑翔而过。荒草长势正疯,密密匝匝,无遮无拦,几乎覆盖了路面。山风掠过,叶片上的水珠纷纷落下,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有芳草的清香随风袭来,让我嗅到了江南的气息。时移物易,没注意什么时候晋城也有了江南的风情和润泽,杭州的梅雨季节每天都是这样潮乎乎的,还有那斑斑点点的苔藓和湿漉漉的空气……

山上走下来两名道士,头上梳着盘鬏,穿着对襟的中式衣服,绑着裹腿,边走边说着话。他们告诉我,这山上的叶子再过两个月就都红了,到时候整座山都是红色的,那时候拍出照片来才漂亮。

道士的话让我想起了木心,木心的散文是这个时代对文学的安慰。他在《枫树》一文中说,大自然一年四季的色彩分配是有定额的,春天东一点红西一点绿,怕剩下的三个季节不够用,有些吝啬,尤其是那红色和黄色,到了秋天,担心再不用就用不完了,于是干脆滥用起来,浓浓艳艳,挥霍无度,疯了似的“不顾死活地要豪华一场”。珏山的乔木灌木们,正在耐心地等待着一年一度“不顾死活的豪华”。那时,红叶将铺天盖地,漫山遍野都是木心笔下的“疯树”。

晨雾笼罩着农田,破败的珏山村一片死寂,据说只剩下四五户人家了,这么美丽的风景区也没能挡住一个自然村的消失。那些摇摇欲坠的房前屋后种着些南瓜豆角,正在开着灿烂的黄花,硕大的野蜂嗡嗡嘤嘤穿梭在花间,很有点荒蛮,好怕被蜇一口。村庄边上有些零星的玉米田、山楂树和核桃树依旧生机勃勃,笼罩在一片雨后空蒙里。

我溜达着走进村里,看不到一个人影。随意来到一户人家,只见院子里杂乱荒芜,一棵有了些年头的梨树挂满了青梨,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弯下身子在掰豆角。大黄猫懒洋洋地躺在废弃的石磨盘上,搭蒙着眼睛看看我,纹丝不动。门前放着简陋的小饭桌,煤堆上扔着些啤酒瓶子,老人抬头看了看我,见怪不怪地又低下头继续手中的营生,我问她:“你们家卖饭吗?”

老人说:“没有甚的饭,就是些面。”

我问:“多钱一碗?”

老人说:“五块。”

我又问:“现在有饭吗?”

老人说:“有冷卤面,你要吃的话给你炒炒?”

很久没有吃到农家的手工卤面了,我说:“那就给我来一碗吧。”

老人进厨房去弄饭了。我走到梨树下,摘了一颗梨子吃起来,梨子水很大,但还不熟,没有一点甜味。

一会儿工夫,老人端出一海碗土鸡蛋炒的豆角卤面,上面还撒了一把芝麻盐。我叫起来,说:“这么一大碗我怎么吃得了啊,快给你拨出些来,别浪费了。”

老人有些犹疑,说:“吃吧,才一碗饭。”

我说:“别怕,该多少钱给你就是了,吃不了怪可惜的。”

老人拿了一只空碗来,我拨出一半,黄猫看见我端起了碗,走过来蹭着我的腿喵喵地叫起来。我对它说:“猫咪啊,是和我要吃的吧。”夹了点儿鸡蛋扔给它。

老人问我:“你在上面住着?开会来了?”

我说:“不是开会,来这里有事情。”

老人问我:“你住的地方高级哩,舒服吧?”

卤面是地道的农家手艺,就是豆角吃起来有点酸,估计是隔夜的旧饭,我尝了几口都喂了猫。

我问:“怎么村里没有人啊?”

老人说:“都出去打工了,在外头有了住处,不回来了。”

我说:“你为什么不把这房子好好修修,接待游客住宿也很挣钱啊。这么好的风景区,多少人想进来住还得花钱呢,你们放着好好的家都不要了,真是可惜啊。村里人就没有人想回来修房子吗?”

老人说:“想修没那个力气了,年轻人都走光了,就剩下四五户,还都是老人,谁能修得动啊。再说万一前面修起来,后面给你规划一下又要推倒了,都害怕哩。”

我说:“那是你们自家的私产,就是有人来规划买地也要你们愿意卖才行。哪里可能刚修好的房子说推就推了呢?”

老人异样地看了看我,大概觉得我有些幼稚无知,说:“不是那个说法,唉,都怕哩。”

说着话,猫也吃饱了,我给老人结了饭钱,走了出来。

路过一串院子,触目之处都是脏兮兮的污水和垃圾。在一间又脏又矮的土坯房里,一个农民系着围裙正在刷一只大铁锅,旁边的大案板上放着一大块揉好的白面。屋子里黑乎乎的,苍蝇乱飞,我停下了脚步,问:“你这是做什么呢?”

农民回答:“做饭啊。”

我又问:“给谁做呢?”

农民回答说:“给民工啊,你不看这山里正搞修建嘛。”

丢弃了家园,没有了土地,打工,做苦力,到处流浪,受人歧视,遭人奴役,把辛辛苦苦挣下的钱供孩子上小学上大学。学来学去,依旧不过是给人打工而已。

这就是我们的农民们当下的光景吧。

正是阴历七月。

这漫山的鸣蝉,这老树森森的村庄,勾起了我对《诗经·豳风》的记忆。一首《豳风》,把农家一年四季的生活全写到了:七月鸣鵙,七月食瓜,七月烹葵及菽,七月蟋蟀在野外鸣唱。九月天凉了,蟋蟀进入到家户,十月还会跑到床下去。老鼠也也会钻进家里来过冬,所以人们要打扫屋宇,把老鼠熏走,用泥巴糊好门的缝隙,密封窗户,防止冬天的寒气窜进来。

春天来了,家家开始整理农具,准备下地春耕。女人和孩子在中午时分把做好的饭挑在肩膀上,送到地头田间。男人们端着米汤,就着咸菜窝头,一屁股坐在树荫下边吃边拉呱着家长里短。阳光很温暖,白天也渐渐长起来,黄鹂在枝头婉转啼鸣,姑娘们挽着竹筐,沿着小路到田里采摘桑叶。五月纺织娘弹响了后腿,发出喳喳的声响。六月蝈蝈颤动着翅膀鸣叫起来,八月的枣儿红了,野草也长足了。干完活回家的时候,会顺手割些柴火挑回去,高高垛在院子里,供一冬烧火煮饭取暖。

九月,天气越来越凉,该为家人准备冬天的衣裳了,女人们在紧张地纺麻织布,把织好的布染成黑色或者黄色。满村里响起了“砰砰”的捣衣声。修筑场圃,打扫干净,将谷子高粱、禾麻菽麦收上场,用连枷打出谷粒,摊开晾晒,把剩下的秸秆码好,不能让雨水浸泡了——那是牲口的粮食啊。忙碌着就进入了秋高气爽的十月,粮食晾晒好了,颗粒归仓,家家满囤满瓮,一年的劳作差不多也就完了——这大致就是《诗经·豳风》里的意思。

《豳风》描绘了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情状,描绘了农民们一年四季的生活情景,这样的情景仿佛并不遥远,仿佛就在昨天……那时候的生活固然很落后,很原始,烧柴煮饭,纺花织布,一切都靠手工劳作,但他们的生活是清澈明净的,是简单淳朴的,更是天然的,快乐的。农民们耕田而食,凿井而饮,与世无争,能够衣食无忧便是好日子……那如歌如画、恬淡淳朴、充满诗意的岁月,那和大自然高度和谐的田园风情,早已成了昨日旧梦,成了遥远的回忆……

雾气越来越浓,我向山上走去。

山腰间的一块平地上,卖旅游纪念品的妇女摆好了摊子,没有人光顾就坐在那里煲手机,一只手摁在耳朵上,唧唧呱呱不知说些什么。

零散的游人陆续走了上来,笑语声飘荡在步道的上空。

山风骤起,沉沉的雾气氤氲叆叇,随风变幻着浓淡,那些高高下下的亭台楼阁,偶尔露出一角飞檐翘壁,如天宫显现。

刚要返身下山,突然下起雨来,紧一阵慢一阵,好在天气炎热,雨点打在身上尚不觉得冰凉。

雨下下停停,我的脚下也紧紧慢慢,回到宾馆时已浑身透湿。

换了身衣服,坐在电脑前准备写一篇受命文章,却半天也回不过神来,想起了“七月流火”,想起了木心的《疯树》,想起了远逝的旧日时光,一念滋生便丝丝缕缕地萦绕开来,于是只好放下该做的事情,索性把这段文字写完。

窗外,蝉鸣如织,土槐树花事已了,正在默默地完成着大自然赋予的使命。

同类推荐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邹进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邹进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

    《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是应三晋出版社之邀作为“中国家庭基本藏书·综合选集卷”之一种而编写的。本书精选了从汉初至隋初的许多优秀的骈文、赋文作品,旨在引导广大读者学习辞赋骈文语言骈俪的艺术技巧,并批判地继承这一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吕贵品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吕贵品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垂钓日记

    垂钓日记

    本书收录了《“战”安昌》、《云竹风光掠影》、《冰天雪地独斗寒》、《寒风砭骨》、《倾听冰声》、《在大风中搏击》、《暖泉沟空军之行》、《青海湖散记》、《买鱼竿》、《夏钓清潭》等作品。
  • 刺猬进村

    刺猬进村

    本书收纳了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的多篇经典作品,题材包含小说、散文、随笔等,全文包括四个部分,用动情的语言讲述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经历以及听闻的很多故事,充满温情以及教育意义,能够让中学生无论是在写作方面还是成长方面,都有所受益。
热门推荐
  • 依依的星星

    依依的星星

    本作品实名为《星星》……额……好像也没什么可以介绍了……
  • 2402的高楼

    2402的高楼

    2402是一个房间号那里有段忆梦和赵建业的心动不见光的东西只能出现在书中
  • 枪进酒

    枪进酒

    一次因祸得福的机缘让出身贫寒的穷小子踏上了修仙的道路。自此行神州万里,看人生百态。除邪教,清魔道,战妖帝,斗天魔,凭手中银枪,败尽天下英雄,荡清世间魔寇。但最大的敌人是谁?自己的真实身份是……
  • 盛世战王

    盛世战王

    新的世界,新的职业,从此走上一条辉煌的路,你就是我的影子,我就是你未完成的梦想,相依相伴,不离不弃,直到天荒地老,
  • 枕上千年梦

    枕上千年梦

    八千年的爱,经过了几个世间的轮回。他是玄棂天尊,她是琉倾上仙。他撑着青栀琉璃伞,樱花花瓣飘落身边,勾了勾唇。“暮衿,可还记得我?”不敢爱,不敢忘,不敢念,不敢想。“暮衿,你可还爱我?”他看着白衣胜雪的她。“叹世间无常,此生爱你一人,足矣!”
  • 君之许诺,安宁平凡

    君之许诺,安宁平凡

    母亲说宁凡,就是一生安宁,一世平凡,做太子哥哥背后的女儿。于是许尧和宁凡打小就订了亲,缘起!一切都在她成为了乱臣之女,命运齿轮也开始转动起来!无论相遇几次,他始终一句,“宁凡,我们成亲可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修仙风水师

    修仙风水师

    秦风出生于风水世家,本应该成为出色风水师,却意外得到了上古修仙者传承,修仙本应该存在传说之中。逆天运气让秦风走上修仙的道路。飞天遁地算什么,即使你即使你半只脚踏入棺材,只要有一口气起死回生。对于修仙者来说又有何难。修炼界的古武者、修道者、阴阳家又能奈我何怎么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杀之。以风水为辅借龙脉之灵气,战斗力之狂爆。倭国忍者,国异能者,西方狼人,犯我炎黄者,虽远必诛。
  • 双生阴阳莲,师父你修魔还是修仙

    双生阴阳莲,师父你修魔还是修仙

    一朝穿越修真界,抱块冰山当师父。我有师父是第一,仙修之内我怕谁?某日“师父,师父!”“作何?”“我找到我的天命之人了,师父可否为我主持双修大典?”“何人?”“卜族少主。”仙尊师父高冷的转身离去。身后的小徒弟扁嘴,嘤嘤嘤,师父不爱我了,以前可从没有拒绝过我什么(ㄒoㄒ)。翌日“师,师父?!”“小璇儿。”吧唧~“师,师父,你怎么改修魔了!”小徒弟浑身颤抖着被抱走。于是乎,双修大典上,独余某少主寒风中瑟瑟发抖。【1V1,双洁】
  • 木瓜喜欢薄荷香

    木瓜喜欢薄荷香

    【破镜重圆/追夫or追妻双向火葬场/真的甜文】美艳妖精女演员vs毒舌矜贵男医生“你是我独留人间的唯一救赎。”“从此,我奔向光明,奔向你。”所有人都以为康医生的女朋友该是个贤惠温柔的女人,没想到是个腰细腿长的妖精。竟是是演艺圈正当红的女演员苏弦。近日,一档关于医生的火爆综艺在一附院胸外科进行拍摄,其中参与的艺人就有著有“美艳妖精”之称的演员苏弦。而一向不带实习生脾气不太好的康主任一反常态,天天跟在苏弦身后。“苏弦,过来吃饭。”“苏弦,把仪器推过来。”“看着点路,你都快撞上别人了。”“不要喝凉水,这才几月份,我杯子里有热水,去拿我的喝。”终于,在康主任下一次的唠叨之前,苏妖精爆发了。起因竟是苏弦穿了一件黑色打底衫。康墨看着面前的女人,深吸一口气,“苏弦,来我办公室。”“不去!”硬邦邦的两个字。见两个人焦灼不下,依着两人的脾气指不定要出什么乱子,再弄的双方都不好下台就麻烦了。摄制组和胸外科的护士都有上前劝说的意图。康墨用了几乎所有人都能听见的音量,说道:“我跟我媳妇儿说几句悄悄话都不行?”一语惊死万人。文中所有内容,请勿考究,请勿对号入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