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53000000018

第18章 黄河岸边的客居生活

程耀东

被精神养大的村庄

秋天,黄河岸边的下午,这个叫六分沟的村庄,到处弥散着欲说不尽的光芒,在我的眼里,就像大手笔泼洒的一幅水墨。

如果抛去东边的黄河和西边的贺兰山,忽略沿山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我要抵达的这个村庄,仿佛童年里生活在西海固腹地的村庄——西坡洼。但这只是我走进这个村庄的瞬间想象。

六分沟是生长在贺兰山下为数不多的移民村庄中的一个,所有的房舍几乎一模一样,高墙平顶,深门浅窗,前瞻的屋檐,像戴在乡村干部头上的“鸭舌帽”。当地人称这些村庄为“吊庄”,我至今没有搞明白这个称谓的意思。在这里,这个词不是褒义的,至少有俯视的成分,就像南北朝时,从黄河流域迁徙到长江、珠江流域的人们一样,被当地人称之为“客家人”。六分沟最初无人居住,很广阔的一片盐碱地,远远地看以为是落在地上的雪,踩在上面软软的,会留下很深的脚印。粮食和野草是不会在这里生根、发芽、生长、成熟的,粮食和野草也只能望而却步。20世纪80年代后期,宁夏政府的目光投向了这些土地,于是一个叫“解决温饱”的词从宁南山区一路向北,寻寻觅觅、坎坎坷坷,最终落于此地。最先走来的是男人的脚步,在春天的沙尘里砌墙盖房,在冬天的寒冷里抱着火炉,烤馍馍,就咸菜,日子风一样一刮就是一年,最后,女人、孩子和狗走进了这些土坯的房子。房子有了温暖。盐碱地上有了树、有了草、有了粮食和炊烟,有了上百户人家。当初的温饱,在现在的六分沟,已经成为时间记忆里碾过的词语。面对这样一个恬淡的村庄,融入了多少人,多少年的艰辛?就像我经常刻意给自己设计的生活环境:一座院子,不大,有花、有树、有草色,门前有水,鸡犬相闻,人声互答。这只是我在黑夜来临之后,从星光里走来的奢望。然而,在这里我似乎找到了企及已久的心灵保存。

红砖砌的院墙,贴了瓷砖的山墙,在下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敞开的院门,宁静的屋宇,在干净中彰显着殷实。每次回到老家西坡洼,我总会从往来于两个村庄之间人的嘴里,听到许多关于搬迁到六分沟那些村民们的言辞,当然了大多是悲凉和艰辛。今天贸然造访,使昔年的传说在现实面前瞬间被击碎。语言一旦经过修饰和雕琢,往往会变得色彩斑斓,或阴暗腐朽。听,总是一种专说在虚无缥缈间徘徊;看,总有一种踏实在记忆中存放。

一群妇女在路边的树荫下聊天,有抱孩子的、做针线的、手拿芹菜的还有接电话的,看得出来,她们不仅仅是聊天,聊天的同时在等人,等节日里外出归来的男人、回娘家的女儿、和家人一起团聚的儿子……。一群放假回家的孩子,自行车骑得飞快,周杰伦的歌、林俊杰的歌、凤凰传奇的歌从他们的嗓子里飘出,虽有些稚嫩,不那么好听,但很原始,很真诚,绝对没有作秀的成分。水渠不是很宽,水不怎么深,似乎没有流动,四五只鸭子游弋其中,它们整整一个下午把自己泡在水里,这些无忧无虑的家伙,如此贪婪地消费着时间,真让人羡慕。水渠那边,是望不到边际的玉米地,依稀能看见人的影子晃动田间。中秋的玉米棒子,已然丰满,没有了水分的缨子,孤单在泛黄的秸秆上,渴盼一双手地光临。

在六分沟的下午,我没有带相机,即便带了,我也不会用镜头捕捉深藏在村庄里的秘密。照片是直观的,表象的,看不见细节,自然闻不到热闹非凡的粮食气息、瓜果的气息花草的气息以及人的气息。

我要去的人家姓程,主人是我的堂兄,在我们这一辈中排老大,习惯叫他大哥。之前和大哥通过电话,他在贺兰山里的一个煤矿上开装载机,晚上才能回家。此时,站在门口等我的人是他的女儿。这女孩叫程静,我依稀记得离开西坡洼时也就五岁多一点,不爱说话,时常躲在大人的身后,很腼腆的样子。现在,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时间总是让人在不经意之间才发现它的存在。就像我在自己的一篇散文中写的句子:在追逐着时间,也在被时间追逐。程静这样的女孩正是追逐时间的年龄,而我已经到了被时间追逐的年龄。实在是不敢多想,还有多少时间能被我储存?

房子足足有200平方米,中国农村式的陈设。坐在宽敞的房子,有些羡慕。大嫂说,花了十几万盖的房子,就她一个人住。儿子在天津,小女儿在北京,大女儿离得最近,只是偶尔回来住一住。我知道大嫂说的是心里话,此处并非炫耀。这就是当下的国情。城市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以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在它中间做着各种运转,这种运转似乎没有秩序,没有规律。

大哥较我记忆中胖了、白了、精神了、话也多了。和大哥对饮,聊天,在这个月圆的夜里。当然了话题是从我们共同出生的那个叫西坡洼的村庄开始的,有关那个村庄里的人和事,在我们的谈话中慢慢变得清晰、亲切、温暖,母体一般难以遗弃和割舍。一些旧物和旧物上的时光依然那样甘醇,就像此时被我们喝下去的酒一般,越酿越浓。月是故乡明。在这样一个夜晚,我读懂了它的真正内涵,直至有泪水从眼角处悄悄流出。仔细想想,那个养育了我们祖父、父亲和我们这一辈的村庄,也就繁华了不到一百年的时日,之后,我们又弃她而去。遗弃——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用大哥的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刚搬到这里的时候,也就七八户人家,春天里,一刮风,就是十天半个月,家家门窗紧闭,见不上人;秋天,稍微下点儿雨,村子就成了沼泽,路两边都是烂泥,没有下脚的地方。现在,你看看,才十年的工夫,六分沟变成啥样子了?路是油路,房是砖房,学校、医院就在门前,大棚里一年四季有新鲜菜,公交从门前过。最差的人家一年也收入三四万,这就行了,又不交粮、不交税,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我已经满足得很了。我觉得大哥说的不是醉话,是积蓄了多年的心里话。是的,人总是在不断迁徙中发展着自己、丰富着自己、壮大着自己。

这个秋日夜晚,我和大哥在醉与非醉之间各自睡去。

第二天,依旧是个秋阳艳照的日子。我在六分沟的田畴间漫无目的地行走。没有鸟叫、没有鸡鸣、没有狗吠,就连村道上行走的人的脚步也那样寂静,整个村庄处于寂静和安详之中。水稻以自己特有的金黄涂抹着大地的色彩,泛红的枣子点缀着空阔的天域,凋谢的野花依旧暗香浮动……这个秋天,在这个被精神养大的村庄里,我重新拾起了来自村庄的激情,触摸到失散多年的温暖。

在清静中阅读

伸出右手,轻轻一碰,这一扇铝合金窗户就会被关上,同时关在窗外的还有109国道上那些往来的汽车声音。公寓后面,玉米筒仓里玉米被破时的声音,车间里各种风机和电机运转的声音,以及整个与工业有关的声音,就连春天的阳光也被我关在了窗外。这时候,我的整个身体被清静包围,我热爱这样的清静,并独自享受这短暂的只有一天或者两天的清静。

天渐渐的热了,风很柔和,正是遥看草色近却无的季节。窗外的黄河岸边、湖的边缘、田畴间、稍远处的山路上一定有了人的身影,呼吸着草的气息、自然的气息,甚至可能会做出很夸张的动作——伸开双臂,拥抱春天里的空气。许多关于春天的故事,早已变成往昔,不愿回忆,不愿捕捉,也不愿再去追逐,就让它匿藏于黑暗,如佛所说的那样:永远不得转世。现在,越来越喜欢独处了,喜欢在有限的时间里读点书,就是我喜欢的那些书,三遍五遍地读。一个章节、一段描写、一句话或者一个词,会琢磨好长时间。其实,现在读书与欲望无关,与荣誉无关,与文字和写作也无关,只是在喜欢中一寸一寸地消减着时间。而且在时间的辙迹中,使自己远离浮躁,远离一些不值得记忆的人和事,在不断远离中寻找并享受这很难得到的清静。

只是清静,而不是孤独。关于孤独里尔克有段经典的语言:“如果此时孤独,那就永远孤独,如果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主啊,是时候了,徘徊在黄叶铺地的林荫道上,让枝头的果实金黄……”里尔克的孤独很有高度,他在孤独里思考。当然他的思考不仅仅徘徊在秋天的林荫道上,他在思考自己的民族、国家甚至整个人类,那就让里尔克在孤独中去思考吧。我,此时是不孤独的,我在追寻一个人的清静。

他们都回家了,回家消费属于他们的时间去了。我何曾不想回家?只是我的家在340公里以外的地域上,只是有限时间和金钱约束着原本属于我的回家自由。无奈,只好把这短暂的时间寄存于思念、牵挂这些强大的汉词里,并在汉词里躲避这种纠结。

斜躺在床头,铁观音叶片在水里缓缓展开,茶香浮动,打开电脑里的音乐,读《沈从文传》。这几年,无比热烈的喜欢上这个中国作家。他的作品,他的人格正在潜移默化着我的生活方向和阅读方向。书页被手指一页一页翻动,这个永远微笑的老人,开始明晰在我的眼前。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湘西,一个少年站在沅江的船上,遥望着夜色里的星空,想象着星空下更为遥远的地方;30年代,在北京,在北京的天空下,他用一支笔,开拓了一个流派;40年代的西南联大,站在讲台上的他,为众多的有志青年传道授业解惑;然而,到了50年代,他淡出了中国文坛。我几乎能背出他的履历,以及他文章中许多经典的章节。我的确无法描述这个从不张扬的中国作家对我的濡染和引领。阅读他,就是享受一场文字的盛宴。

我有自己的阅读秘密,常常在这样一些清静的日子里,将自己的秘密不断扩大,不断拓展。秘密的起点,充满着焦虑与荒凉,在这样的一条道上,寻找适宜于我寄存心灵的处所,处所始终没有尽头,湖泊、绿地、广阔的草原、宁静的森林总显现在某个地方,而那地方又那样遥远,生命中无法企及的遥远。

曾经,迷恋俄罗斯人的忧郁、执著、苦难中的寡欢,他们把优美的文字撒在顿河两岸,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撒在流放的路途上……在这个双头鹰飞翔的国度,坚韧与反叛始终成了被张扬的主题和主体。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原是一个中篇小说,我看过被改编的电影、没有了封皮的小人书、被中俄两国人拍成的电视剧,然而我只看见了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惨烈。也许,人或者人类,活着的意义就是占有和掠夺。这样的经典不读也罢。

于是,我的目光又一次回到我生活的这个国度。读《春风沉醉的晚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茅盾文集》,读《散文》《小说月报》《黄河文学》,读同学的刘衍青的《明清小说的生命立场》,也读余秋雨、张承志、王剑冰、周涛等这些当代散文名家,也在博客上阅读一些被称为实力派或名人的文字……至于读什么,那是随心所欲。

当然,偶尔也有朋友、同学打电话来,约吃饭、约一起KTV,这时候,就会用一个忙字或者加班搪塞过去。在距离我客居的这所小城20公里的城市里,有很多同学和朋友,包括在我生活路途中指点过的老师和恩人。时间在一寸一寸的走远,走远的也有感情和友情,重新捡起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只是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诸多尴尬。

有一种环境可以熨帖来自生活的褶皱,这种环境只能一个人独享。清静中我不可避免地想起340公里以外的父亲和妻儿,我知道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恋远行的我,我把这种思恋寄存在读书当中。触动灵魂的文字,往往使我暂时忘却来自对自家人的惦念。

在清静中读书,沿着文字的走向,内心自然有了一种渴求的意境,如醉如痴。

天渐热,春正浓。远处的山峦不在苍黄,近处的树木缄默于妩媚。春风浩荡,无声无息,无止境地与大地缠绵,把一些秘密吐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这个春天,在这个春天的早上,一个人的屋子,所有的浮躁和思恋,在清静和文字中渐渐沉寂。

《六盘山》2011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中国经典诗文集-汉魏六朝诗选

    中国经典诗文集-汉魏六朝诗选

    中国古代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诗人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经》和《楚辞》;以后,他们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唐诗和宋词。《论语》《老子》这样的经典著作,则在塑造、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些作品既是联接所有中国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本书内容包括:大风歌、和项王歌、秋风辞、琴歌、北方有佳人、苏武诗四首、战城南、有所思、上邪、江南、陌上桑等。
  • 人间词话精编

    人间词话精编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书选用了王国维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阐述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
  • 又见山花

    又见山花

    作者的故乡,是地处祁县子洪口昌源河东侧的峪口乡下王庄。解放初期,全村满共三十多户人家,一百多口人。据老人们说,在旧社会,全村先后有十几个人闯过关东、走过西口。他们先后告老返乡后,经常给人们讲一些“瞎话”,也就是讲一些神话故事、晋商故事、武侠故事和抗日故事。
  • RECORDS OF THE ANCIENT TEA-HOUSE TRAIL(茶马古道记·英文版)

    RECORDS OF THE ANCIENT TEA-HOUSE TRAIL(茶马古道记·英文版)

    This book is a muscle Pulled from Time's living body It hangs the high plateau sky On a corner-pole of history A hoofprint up there Soaked up all the swirling weather All the vicissitudes of human life An azalea has said all there is to say About a thousand years of grief and joy Sad farewells and joyous reunions Bend down and pick up a song of two halves half sad, half happy One pure teardrop Cannot contain range upon range of tall mountains One silver hair cannot stem river after long river flow....
  •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2009年中国散文诗精选

    散文诗,可以说是诗的散文或散文式的诗。它有着诗的灵魂及散文的外衣。它经过思想与艺术的多维嫁接,根植生活之壤,成为文苑一枝受作者珍玩读者喜爱的奇葩。读它,我们能从它的语言中感知灵魂的光芒,感知色彩、气味、声音的美妙。读它,犹如一次大享受,全身的神经感官都处在愉悦之中,想象张开彩色的翅膀,每一句语言都释放出无数个枝杈。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优秀散文诗作品,尽显年度散文诗写作之盛景与实绩。
热门推荐
  • 尘星阔海

    尘星阔海

    个人青春成长记录,似水温情,治愈青春疼痛。
  • 暴徒王妃

    暴徒王妃

    她是国际在逃的红名罪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全球通缉榜上的头号暴徒,联合国最想绞杀的人。不幸被联合国逮捕之后,国际法庭的处决结束了她的生命。暴徒穿越古代,罪犯遇上美男,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一个黑暗的等级森严的王朝。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徒。史上第一暴徒女主重磅来袭!让世界,爆炸吧!
  • 小青梅她超级甜

    小青梅她超级甜

    【新文《穿成死对头皇子的掌心娇》已开,请多多支持,还有新书期活动哦!礼品多多!本文已圆满完结!甜宠放心入!】“长得胖,没关系,我就是喜欢你。”“但你怎么知道我不嫌弃你长得帅啊!”“呃……”十年,我以为你已经忘记了那个圆滚滚的少女。十年,小汤圆,我一直在想你。“十年不见,你好吗?”“呵呵,你这十年到哪搬砖了?现在想起我了。““老婆,对不起,我错了……”“看你表现,先给你个试用期!”从青涩懵懂的校园双向暗恋,中途历经十年分别,但我们终将重遇,终将勇敢走向你,大声说爱你!
  • 我鼎你

    我鼎你

    华夏大学医学院大四学生方泽,被一尊方鼎砸中,于天鸿大陆重生,随之而来还有将他砸死的那尊方鼎。救美女,遇危机,觉醒体内元气。乱世天鸿,妖孽横生,祸乱天下。神鼎一出,谁与争锋!
  • 爱神木:黄三自选集

    爱神木:黄三自选集

    本书将收录的杂文分为“思源篇”、“念旧篇”、“感怀篇”、“游踪篇”、“事件志”、“书信录”六个栏目。
  • 凤里牺与乾坤

    凤里牺与乾坤

    有一颗星球,名为乾坤,居住在上面的生灵的来历成迷,直到有一天,一个代号凤里牺的组织突然出现在乾坤上。但是这些对于刚刚加入凤里牺的乾坤原地居民君音晓没有任何的关系,至少她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 记忆的黑洞

    记忆的黑洞

    这是一个“书中书”的故事。为了庆祝自己小说的出版,艾丽莎邀请亲朋好友在一家高档酒店庆祝。却没想到,这样一个令人激动的夜晚之后,第二天,艾丽莎是在医院的病房中醒来的。家人以为她又在设计自杀——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然而艾丽莎知道,她是被人推到酒店泳池中的,但没有一个人知道,包括艾丽莎在内,这个人究竟是谁。现实中的谎言,竟比精心构造的小说更加令人生畏。
  • 光羽微澜

    光羽微澜

    她是掌控生命的生命之神,他是终结一切的毁灭之神,截然不同的使命却让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毁灭之神被内心的黑暗所掌控,肆意杀戮,神王做出的封印毁灭的决定却让生命之神堕落。巧合的是,毁灭的封印和生命之神的堕落竟在同一片大陆上。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驯兽大陆上,五年一度的光羽争夺赛开始了。一位带着龙猫(可以变成龙的猫)的神秘驯兽师夺得了光羽。按照赛规获胜者可以加入灵族,但她却不屑一顾。她究竟是谁?命中注定的结局又能否改变?
  • 灵书天下

    灵书天下

    这是一个读书人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这是一个书生争霸的故事新人。新人,新书,多多支持!!
  • 一轮明月倾我心

    一轮明月倾我心

    本文女主为复仇不惜女扮男装认仇人做父亲,在职场上小心翼翼,暗中谋划施以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