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44500000035

第35章 认清人的本善(3)

看到他人的良善

在儿子纳拉扬还小的时候,我常常会在他睡着后坐在他床边,思考他到底是谁。看着儿子甜美的脸庞、轻柔呼吸的模样,我会刻意做一种练习,试图透过他的身体,看清楚他到底是谁,无论有什么念头或影像浮现心头,一经察觉就放开。有时我心中会因记起他问问题的模样、跟狗狗玩耍的模样,还有他说“爱你,妈咪”的模样而感到一阵温馨,然而我会再问自己:“你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引导我超越了关于他的所有概念,显现出他的本质对我而言其实就是觉性,就是活生生的有爱的生命。

我也会问自己:“我是谁?”并超越身为母亲的概念,超越我对身体表象的认同,超越那些想法和念头,再次揭露出自己的本质还是清净的觉性与爱,我们是相同的,而不是分开的两个个体,我们的本质毫无差异。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相同的经历: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感受到一种清净单纯、油然而生的慈爱。在孩子熟睡的当下,我们不必禁止他们吃太多饼干,不必因为要共乘别人的车而催促他们,不必因为要跟别人讲电话而吆喝他们噤声。当他们睡着时,我们就得以深深地观照,看到他们灵魂的甜美天真。假使我们真的想努力不放弃任何人,这是一种很有用的练习,我们可以把他人想象成婴儿或孩子。

另一个帮助我们超越个性和角色,看到那真实本性的方法,就是想象这是最后一次见到他人,或者想象他们已经过世。通过放下对他人的惯性定义,我们就能看到灿烂的觉性,也就是他们真实本性的良善。然而,大部分人都习惯于以狭隘僵固的观感定义身边的人。我们可能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很固执或很粗鲁,总是对喜欢自吹自擂的同事有着刻板印象。

假使某些人曾经侵犯过我们,每次见到他们我们就会觉得腹背受敌、严阵以待;倘若上班前伴侣对我们说了些冷嘲热讽的话,我们也会觉得晚上回到家后,这个状态还会持续下去。我们忘了,每个人,包含自己在内,在每一瞬间都是崭新的。

艾略特在剧作《鸡尾酒会》中写道:

艾略特(1888~1965),生于美国,毕业于哈佛大学,194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著名的诗作是《荒原》(1922)。后来移居英国,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作家。

我们对他人的所知只是自己与他们相处片刻所得的片段记忆,而他们自那时起,已经改变了?我们也得记住,在每个片刻遇见的都是陌生人。

我们尽管可以认出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却无法定义一个人。当我们停下来问道:“你到底是谁?”就会有更深刻的认知;就如同我在纳拉扬身上发现的,我们将会看到良善、看到佛性,而我们也一定会以爱回应之。

唤醒慈心

当我们看到他人的良善,会立即以内在自然觉醒的仁慈、爱与善心回应之,这样的本质就称为“慈心”或慈爱。虽然慈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也可以通过一整套精确的修持方法来养成,这些修持方法经过不间断的法教开示,已传承两千五百多年了。

我们爱他人的时候,心中自然希望他们快乐安康。这样的反应在所谓的“慈心”修持上阐述得很清楚。依照传统法教,禅修一开始,我们要先观想自己的良善,并献上简单的关怀之语:“愿我快乐,愿我祥和平静,愿我充满慈爱心。”这些是标准用语,但是任何能与心共鸣的祝福语都是慈心的一种表现。就像扩大悲心的圆周一样,慈心要先体现在自己身上,然后逐渐扩展到他人,包括我们所爱的人、对我们来说属于“中性”的人、那些无法使我们生起善意的人,最后则是遍及所有众生。

传送慈爱给我们所爱的人时,要先从最容易感受其良善的人开始。倘若我们想起自己的孩子或奶奶时,心里感到最温柔慈爱,那么就从他们开始。我们可以观想他们之所以成为最亲爱之人的原因,并献上关怀。当我们说着“愿你快乐”,并深深感受这祈愿的意义时,可以想象他们的脸上散发出快乐的光芒。于是我们的温馨感就愈加强烈,也更加感激他们的存在。

若想扩大圆周,以慈心容纳与我们对立的人,就必须具有心灵勇士的勇气。即使是那些令我们感到嗔恨或厌恶的人,我们也要尽力找出对方值得欣赏的小优点。当我觉得很不喜欢某人时,这个方法很管用:我会想象那人被爱他的人抱在怀中,感到温暖又快慰。有时则想象他们在虔诚地祈祷。这样的想象并非企图虚构什么,或推翻自己原先的感受,而是要打破成见,以看清他人本具的良善。“追求快乐是每个人共同的愿望,没有人想要受苦。”即使那些令自己退避三舍的人看来毫无良善可言,我们还是要记得,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想快乐,不想受苦。尽管,传送慈心给这些我们觉得难以相处的人是那么困难,但是我们却能因此扩大心的容量,无条件地付出自己的爱。

麦特非常爱他妈妈,但妈妈的缺乏安全感和需索无度,有时让他觉得“毛骨悚然”。麦特成年以后,妈妈就依赖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很不错、自己的决定没有错、她这个人还不赖。麦特后来搬到美国另一端,部分原因是为了躲避妈妈。他定期去看望她,总是在她需要帮忙时及时出现,但是他发现自己和妈妈相聚的时刻,常常将妈妈排拒在心门外,抗拒妈妈过度热情的拥抱,也绝口不提自己的私生活。有时候一想到她说的话或做的事,他就会觉得非常怨怒厌恶。麦特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和冷漠习性,在他母亲身上表现得最为显著。我认识麦特已经好几年了,他多次谈到对自己的反应感到很罪恶,然而他就是不知道怎么触发内心的爱。

一天,麦特打电话给我,我一听就知道大事不妙。他既生气又沮丧地告诉我,他听说妈妈生命垂危,千里迢迢赶去东岸,才刚回来。这已经是他3年来第6次放下手边事务搭飞机赶去守护她临终,而每一次她都奇迹似地痊愈,然后乞求他留下来,诉说她有多么害怕死亡,多么害怕自己上不了天堂。随后他就会尽力安慰她。他告诉我:“说实在的,塔拉,我觉得她好像把我拉进了黑洞,有时,我还真希望她已经死了!”

麦特已经禅修好几年了,虽然我们从未讨论过他的修持,但我知道他一定会接受这个建议,因此我说:“麦特,也许你能尽的最大努力就是修持慈心,对你妈妈和你自己的慈心。”他说他几个月前曾经做过这个练习,但是并没有努力,也不认真。“这真的很难,”他说,“但我会再试试看,对我所爱的人关闭心门的感觉真的很不好。”

即使很难欣赏某些人的良善,我们也还是可以送出慈爱。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很虚伪或烦躁,祈愿也很空洞粗浅,但是如能仁慈地看待这些感觉,持续练习,那么令人惊奇的事就会发生:通过纯然地献上关爱,我们的关爱之心将觉醒。

每天早上做完禅修早课,麦特会再多坐几分钟,修持慈心,忆起自己的优点的确让他的心自在些,把快乐传送给朋友和“中性”之人也很容易,感觉很好。轮到妈妈时,一开始他觉得生硬极了,但还是本着慈心说:“妈,愿您快乐,愿您感到祥和平静,愿您充满慈爱心。”有些日子,他一再重复说着:“愿您如实接纳您自己。”

日子一天天过去,麦特发现自己开始一点一滴地自然忆起妈妈的优点。她是个很有爱心的妈妈,小区里不管有谁生病或需要帮忙,她总会自告奋勇,帮忙买餐点或陪伴一旁;他也记得当他收到申请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妈妈那笑逐颜开的模样;还有他跟心爱的女人举行婚礼时,妈妈脸上也挂了两行喜悦的泪水。

几个星期之后,希望妈妈快乐的愿望愈来愈诚挚了,麦特祈愿她能感到祥和平静、认出自己的良善;而在完全敞开心胸的时刻,他也得以扩展祈愿,真诚地将所有众生容纳于慈心圆周之中。

一天半夜,那通电话终于来了,麦特得知母亲病危,真的再过几天就要与世长辞,此时他的内心已经有所转变。一开始他还怀疑消息真假,但在这个她需要他的时刻,他衷心愿意随侍在侧。他飞到东岸去看她,这大概真的是最后一次了。他决心放下被强迫或压抑时就会推诿抗拒的旧习,亲身体验慈心禅修时对妈妈生起的爱。

佛陀曾说,没有任何心灵修持比慈心修持更有价值。“慈心,即是心的自在解脱,引纳了一切;慈心发光发热,光华四射。”我们愈是修持祈愿自己与他人祥和快乐,就会愈加触及真实本性的美丽纯净。认出良善能唤醒慈心,而慈心修持使我们更觉知内外的良善,安享生命。

爱与温柔的心:真实本性的光华

人类的本性就是仁慈。当我们终于找回佛性,慈心即在爱之中变得宽广而无条件,麦特的故事正好说明了此点。

麦特抵达医院后,发现妈妈全身疼痛难当,癌症把她摧残得奄奄待毙,髋部骨折使她动弹不得。他一连五天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目睹她经历汹涌而来、几无停歇的剧痛,心中不停重复着慈心的祈愿。第五天晚上,这个时刻终于来临——妈妈大限已到,真的进入弥留状态,他们相聚的时间不多了。他凝视着她苍白憔悴的脸庞,听着人工呼吸器的声音;如今在他眼前的,不是那个索求无度、想从他身上求得什么的人,也不是那个恐惧害怕、一再要求保证的人,而是一个渴望被爱的生命。这些年来,有谁曾经真正拥抱过她?有谁曾经真正怀抱着她,让她展现脆弱,让她觉得被爱、受接纳?如今,在他定义的母亲角色和身份之外,麦特看到的真相是,她内心真正想要的就是爱人与被爱。

麦特将床架放下来,靠近她,轻柔地用双臂环抱着妈妈瘦骨如柴的身子,感受着她的脆弱,忽地忆起自己童年生病时,妈妈会安慰地摸着他的额头。远比她对爱的憧憬更加深刻的,却是她心中爱的本质;麦特觉得她即是爱的璀璨光华。“愿慈爱充满您的身心,”他悄声说,“愿您平静祥和,妈妈,愿您从痛苦中解脱。”

他靠近妈妈的脸庞,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她,他爱她,就在她身旁,爱已经到来了。他亲吻妈妈的额头,就这样抱着她好几个小时,时而轻声跟她说话,时而啜泣,感受着她脆弱丝线般珍贵的生命力,愈来愈微弱。当他离开医院的时候,她的气息似乎轻松多了,脸色看起来也异常祥和。

隔天早上七点钟,医院打电话给麦特,通知了他妈妈的死讯。麦特缓缓挂上电话,在床边坐定。他知道,妈妈终于能自在地离开,她已经随着单纯清净之爱的加持祝福进入死亡之境。几分钟后,麦特潸然泪下;他啜泣着,发现自己嘴里不断重复着:“每个人都想有人爱。”多年来一直占据内心的抗拒、批判和不信任,如今已被仁慈温柔的心取代了。

同类推荐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 星云日记37:善听

    星云日记37:善听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三十七册。收录星云大师1995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拒绝的艺术”、“不比较、不计较”、“义工精神”、“善听”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露露集:略谈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

    露露集:略谈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

    《露露集·略谈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为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他试图从跨文化和跨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伊斯兰教与中国的关系、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和中国穆斯林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全书分为六篇,有历史篇、礼仪组织篇、苏非篇、比较宗教篇、振兴篇、海外学者篇。虽然是一种从属于华夏主流文化的亚文化,中国伊斯兰文化却是融汇了其他中文化优秀成分的独特文化,具有包容性、并蓄兼收的特性、灵活应变的能力及适应时世的机智。凭借如此跨文化的智慧和能力,中国穆斯林所承载的伊斯兰文化能够经历巨大的沧桑变动而一直不断发展和兴盛,且百折不挠地前进。
热门推荐
  • 八十八祖道影传赞

    八十八祖道影传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蛮横的屠夫

    蛮横的屠夫

    修者界七万余载无人可飞升,成仙之路被莫名截断!道海无边,九渡成仙!已成传说,明面上九绝仙阵封锁,异界魔族不断渗透,强袭;暗地里鹰犬掣肘,修者界局势日渐糜烂,既有压迫自然会有反抗,无数先贤倒在这条阴冷残酷的破局道路上,一个异世之魂的到来是否能成为变数?
  • 另一个世界续前缘

    另一个世界续前缘

    是什么样的事情让女主选择了死亡,又是什么事情让女主得到了快乐。续的可能是一份事业,也可能是一份爱情。本文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也是对离世的家人的纪念。
  • 静候爱情成熟时

    静候爱情成熟时

    十七岁的时候不明白感情是怎么回事,懵懵懂懂间,只觉得想要偷偷的再见他一眼,想再跟他说说话,却不知道,其实这就是喜欢了。江小羽暗恋学长季韫,那个拯救她于尴尬境地的骑士,从高中到大学,再到毕业,这一恋就是七年。她的表白还未来得及说出口,季韫却喜欢上了她的闺蜜,被闺蜜伤的浑身是伤的小羽,又遭遇了家庭的变故,变的一蹶不振。一直守候在她身边的凌烨,用温柔和宠溺,包容着任性自私的小羽,将她受伤的心渐渐治愈。她逐渐明白,年少时的暗恋,九成都是不靠谱的,只有找到了那个真正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人,才是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 黑洞请你来一点

    黑洞请你来一点

    本书更新不清楚。?。。。。。。。。。。。。。
  • 补天痕

    补天痕

    补天易,补人心难。汝能至此,必大善大勇大机缘之人。今传汝神石,愿存救命之心,以造物之力,行补天之责。另有天女,望善待之,吾愧矣。此事重大,勿轻泄之。——青衣绝笔
  • 涩涩女友:酷校草,别追了

    涩涩女友:酷校草,别追了

    初中填志愿的时候,我的分数段是可以上普高的,但相比之下职高的学费比普高便宜很多。
  • 魂牵梦绕落凡尘

    魂牵梦绕落凡尘

    怡熙自幼生活在蓬丘山脉,是天尊座下唯一的女仙童。千年以后被怡正战神带回天庭,入住怡熙宫。后因机缘巧合订婚与云霄殿下,哪知天公不作美,被人陷害身负重伤,幸得两只贝壳精灵搭救,当她再次醒来却已落入凡尘,仙体虽在,但灵力尽失……
  • 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

    小姑娘多诺茜被龙卷风刮到了一个陌生而神奇的国度——奥兹国。随后,她陆续结识了没脑子的稻草人、没爱心的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为了实现各自的心愿,他们互相帮助,历尽艰险,遇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最终如愿地完成自己的心愿。
  • 情幻梦境风波四起

    情幻梦境风波四起

    【无论我们的元神会轮回多少次,我会永远追随你,即使你失去一切关于我的记忆,我也不放弃,直到你想起我,我们就在一起,白头偕老】五万年前,在一次巧合的机会让血色玫瑰的族长玛莉娅和人类八大家族之一的令狐世家的家主令狐天走到一起。可是当时人类和吸血鬼之间的关系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使他们不得不兵戎相见,曾经深情款款的誓约是否能实现?五万年后,世界变得繁荣和平,四处弥漫着奢华的气息。他们带着上辈子尚未了结的心愿和恩怨回到这个世界上。他们真的能在一起?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愿苍天有眼,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