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38800000031

第31章 佛教对生命教育的看法(2)

宗教旨在传播真理,所以宗教的生命自然能维持长久。例如佛教的寺院都是千年古刹,万年常住;佛教的经书不但经常要晒,而且设有特别的藏经楼,尽力保护。

佛教从事慈善事业,出家人愿为众生做牛马,都是为了成就生命;佛教徒对环保、生态的维护,建设桥梁,施茶施水来方便行人,都是在维护生命。佛弟子当中,“沙弥救蚁”是护生的表现;“南泉斩猫”也是为了表达禅宗顿悟的真理。

佛教的出家人手捧经书,恭敬谨慎,不敢亵渎,如此爱惜真理,就是爱惜生命。云水僧手执锡杖行脚,驱赶毒蛇、害虫,也是表现出对生命的爱护。甚至佛门里,弟子常以自己的寿命回向于有德高僧,所谓“回小向大,回自向他”,甚至“回事向理”。回向的思想就是生命的延续与扩大。由于宗教的生命都有传灯,都是代代传承,灯续常明。因此,佛陀的生命,只要佛教流传多久,就有多久的生命;佛法的生命,随着真理普遍流传,它就能无远弗届;僧伽的生命,只要从舍利弗、目犍连等尊者留下的道德风范,就可以看到他们的精神所在。乃至神会大师在滑台大会,大作狮子吼,为六祖大师定位,那种旁若无人的奕奕神采,至今都可以感觉得到他的生命在跃动;唐玄奘走过八百里流沙的身影,千年之后我们不是依然感觉得到他的存在吗?

佛教的高僧大德撰写放生文,就是在提倡生命教育。儒家主张“怜蛾不点灯,爱鼠常留饭”,也在表达对生命的爱护。佛光山在2004年的春节花艺展中,特设素食动物园区,不但教育世人爱护生命,还为“自然与生命”提供最佳的生活教材。另外,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印行丰子恺的《护生画集》,也是提倡生命教育的最好教材。

2001年佛光山发起佛教界从大陆“恭迎佛指舍利莅台”,许多人在见到佛指舍利的刹那,不由自主地跪下顶礼,有的人涕泪悲泣,有的人法喜充满,有的人感觉好像与2500多年前的佛陀又相聚首。这种感觉就是说明,佛指舍利是活的,他是有生命的。不只佛指舍利有生命,一张纸画一个圣贤,一块木头刻一尊佛像,都能赋予他觉性圆满的生命。

过去佛教许多高僧大德为了维护圣教,不惜舍身殉教。例如大陆“文化大革命”时,不少的寺庙、文物,就是由于许多僧众发扬殉教精神,毅然奉献生命而得到保护与留存。

所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求生以害仁者,虽生犹死;杀身以成仁者,虽死犹生。此即儒家所谓“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乃至古谚说:“人死留名,树死留皮。”儒家也谓“立德、立言、立功”,无非都是为了留下不朽的生命。

生命是可以锻炼、创造的。在冰天雪地里生存的人和动物,自然磨炼出坚毅忍耐的生命力。一株墙头草,一朵路边的野花,他们在狂风中展现雄姿,也可以看出生命的力量。

生命之所以有力量,在于能为生命留下历史,为社会留下慈悲,为自己留下信仰,为人间留下贡献。因此,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尊重生命,如何活出生命的尊严,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尊严是人生最大的本钱,做人最怕尊严扫地。现代人不但要活得有尊严,甚至提倡“安乐死”,即使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尊严不是傲慢,不是自高自大,不是匹夫之勇,不是自以为是;尊严是在强权之前,不屈服,不妥协,坚持自己的立场与原则,保持自己的人格与操守。

人除了要活得有尊严以外,更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蒋中正先生曾说:“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的福祉。”毛泽东也说:“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而不是向社会索取。因此,他非常强调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佛教则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增进人生的真善美,在于懂得永恒的生命。人的色身虽然有老死,真实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样,赓续不已。因此,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寿命的久长,而在于对人间能有所贡献、有所利益。例如,太阳把光明普照人间,所以人人都欢喜太阳;流水滋润万物,所以万物也喜欢流水。一个人能够活出意义、活得有用,生命就有价值。

总之,“蜉蝣朝生夕死,人生百年难再”,但是身体即使朽坏、死亡了,也不是生命的结束!所谓念天地之悠悠,感生命之无限。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出什么,拥有什么。尤其如何开拓宏观的生命视野,深化优质的生命内涵,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才是提倡生命教育者应有的省思!

基督教说:“信上帝得永生。”道教也说,人只要通过修炼,就可以“长生不老”。请问大师,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甚至不死吗?

星云大师:永生,这是个很美好的名词,就等于永恒一样。但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佛教说人生、世间都是无常的。所谓“无常”,就是迁流、变易的意思。例如,我们的心念,前念后念,念念不断,快如瀑流。我们的身体,根据科学家研究,组成身体的细胞,时时都在新陈代谢,每七日或七年就是一个周期,尤其七年一次的新陈代谢,能使我们完全脱胎换骨,变成另一个人。

“无常”是佛教的真理之一,然而一般人因为不了解无常的真义,因而心生排拒,甚至感到害怕。其实无常并不可怕,只要对无常有正确的认识就会知道,因为无常,才有希望,才有未来。例如,上古时代,帝王专制,人民毫无自由,假如不是无常,而是一成不变,哪里有今日的民主政治。过去石器时代,民智未开,人民茹毛饮血,如果不是无常,而是一成不变,现在不是仍然停留在文化未启的蛮荒时代吗?

无常,不限于某一人、某一事,它有普遍性的意义;无常,不受权利大小的影响,它有平等性的意义。无常不是完全消极的,例如:我贫穷,因缘际会,就发财了;我愚笨,经过勤劳苦读,一变而成聪明了。

台湾发生“9·21”大地震,许多房子倒塌,不少人受伤、死亡,可以说灾情惨重。但是因为“世间无常”,从无常中可以重新建设,所以地震后许多大楼、学校都更新了。因为无常,一切都可以改善、改好,因为无常我们的未来才有无限希望。

有人说,今生好苦,我要赶快好好修行,寄望来生会更好。这就说明因为“无常”,所以人生才有未来。等于汽车坏了要报废,不报废怎么会有新的汽车?人的身体会衰老,身体不衰老,怎么能换一个新的身体呢?

无常,让人会珍惜生命;无常,让人会珍惜拥有;无常,让人会珍惜因缘;无常,让人会珍惜关系。无常是人世间的真理,永生也是真理;无常苦空虽为人生实相,但在无常之中,吾人皆有一颗不变的真心,也就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生命本来就是“永生”,就是“不死”的,死的只是肉体。例如我经常举一个例子,茶杯打破了,要把茶杯复原已不可能,但是茶杯里的水流到桌上、地上,我用拖把、抹布把水擦起来,一滴也不少。身体虽有生老病死,生命之流、生命的水是永恒不灭的。

有一户人家老年得子,老夫妇欢喜得不得了。正在家里欢喜庆祝的时候,门口来了一个和尚,对着众人放声大哭。主人当然很不高兴,说道:“出家人,你要化缘我可以给你钱,干吗在我们家门口哭哭啼啼?你不知道我们正为生了个儿子在庆祝吗?”禅师回答说:“我不是来化缘的,我所以在这里哭,我是哭你们家多了一个死人。”

这一段话很耐人寻味,因为一般人都是“生之可喜,死之可悲”,所以生了儿子当然要庆祝、欢喜,只有死的时候才要悲伤,才需要哭。但是禅师了解到的是“生死轮回”,生了必定要死,所以不需要等到死的时候才来悲伤,生的时候就知道必然会死,因此他说我哭你们家多了一个死人。

生时就注定有一天必然要死,只是时间长短而已,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人死的时候才哭呢?我们视“生之可喜,死之可悲”,这可能是一个错误的看法。死,有时候也是可以很欢喜地“含笑而去”,甚至“怀抱希望”而死。

印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日本记者访问他:“老人家,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老人家回答:“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快点死!”“为什么呢?”“哎呀!老朽的身体,吃饭已没有味道,走路也走不动了,快点死,可以换一个新的身体啊!”所以,死并不可悲,甚至还要欢喜,因为死后可以赶快换一个新而健康的身体,就如汽车坏了,也要汰旧换新。生与死是一体的两面,“生”就是“死”的开始,“死”也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生命是永远存在的。

生命的流转,它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世间有形的东西,有生死、有得失、有好坏。可是真心的生命,它是超世间、超物质;它是无形、无相、无头、无尾、无来、无去;它是“绝生佛之假名,离空有之两边”,是永恒的。

生命究竟是“永生”,还是“长生不老”?其实生命是流转的。依佛教的看法,凡夫在一期一期的生命中有生死,这一段一段的生死叫“分段生死”;甚至证悟成道的罗汉、菩萨,还是有烦恼,有“变易生死”,仍要慢慢进步、净化。能够超越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当然就是永生;但即使不能达到这个境界,生命也还是永生不灭。因为人人都有一个不死的生命,那就是“自性”,又叫“佛性”。

由于近代生物科技发达,中外相继有“克隆羊”“克隆牛”的诞生,请问大师,站在佛教的立场如何看待这件事,佛教认为生命是可以克隆的吗?

星云大师:自从1997年英国成功克隆出小羊多利之后,紧接着克隆牛、克隆猪、克隆老鼠也相继诞生,甚至美国的科学家表示,他们不但克隆动物,而且还可以同时更改动物的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出对疯牛症具有免疫力的克隆牛。

此外,一个进行人类遗传学研究的国际科学家小组更说,未来克隆人类可能比克隆动物来得更为容易。因此一名意大利医生已经开始打算克隆人类,用来帮助不孕的夫妻,让他们也能享有为人父母的喜悦。

尽管科学发达,未来或许真有可能诞生出克隆人,但是以佛教的观点来看,科学家所克隆的是有机体,心灵的能量无法复制。也就是说,复制品只是形体上的,身体六根可以复制,但生命的精神与意志无法复制,生命要用生命才能复制,一切都不离“因果”。例如,用花、草、树木,不能克隆牛、羊、人。牛还是牛的基因,羊还是羊的基因,人还是人的基因,生命不能凭空复制,更不能错乱因果。

基因在佛教的看法,就如“业力”,业的内容很复杂,有“共业”“别业”“引业”“满业”“定业”“不定业”“三时业”“三受业”“三性业”等。基因是生命的密码,但基因不是一成不变的,基因的内容也有因缘业报的关系。根据一项报道指出,基因不是从父母身上继承下来就永远不会改变,它是从孕育时起就接受外界的指示而加以回应表现。也就是说,基因不是操纵人类行为的推手,而是被人类的行为所左右,所以“业”才是我们生命的主宰。

其实,真正的生命应该说是一种精神的作用,是附于身体的另外一个层面。有时我们形容一个人没有灵魂,就说他像“行尸走肉”;一个人空有身体,没有生命力,这个身体也没有“用”。

所谓“体、相、用”,佛教讲生命的本“体”是由外“相”来表达,“体”指的是“本体”,是内在;“相”就是外在的形相,比如这个人长什么样子,那个人长什么样子。“体”“相”结合起来,也就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就产生了妙“用”,就有动作、语言,以及种种的精神作用,继而有世间种种形相、种种色彩的显现。

生命的本体,从佛教的缘起法来看,生命是延续性的,生命是有传承的,生命是有程序的,生命也是会变化的。例如六道轮回就是变化;又如低等动植物慢慢发展成高等的动植物,甚至高等动植物也会慢慢退化为低等的动植物,这就是变化。因为有变化,所以生命并非一成不变;因为有变化,所以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你希望有善的因缘果报,就要做善事;不做善事,结下恶的因缘,自然有恶的果报。

由于生命的本体“本来如是”,是由个人的业缘感应而有,不是人工所能制造。因此,我们看世界未来的变化,不管科学如何昌明,克隆动物如何发展,基本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是不一样的,因为一切世间法以外,还有一个出世间法。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发明,都是以世间的知识来发展。虽说出世间法离不开世间法,但它有一点与世间法不同的是本体不变,能变的是世间法,出世间法是不变的。因此,我们不认为现代的克隆科技,真能改变生命的业和因;克隆的技术尽管可以改造身体的形象,可以改变高矮、胖瘦、美丑,但是业报的善恶、好坏,本来就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能决定。

所以,生命可以复制吗?生命不是科学家所能复制,也不是哪一个神明所能创造,生命的基因都是由业力所润生,“业”才是维系生命的主因,故知真正的生命——“心识”不能复制,真如佛性更无法复制。未来不论尖端科技如何以基因繁殖方式来复制羊、牛、人,或是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借腹生子等,我想最好能吸取世间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生化科学为用,同时融和佛法的真理为体。如此才能解除现代人的迷思。

有生必然有死,死亡是很无奈的事,但是有人异想天开,想利用“冷冻”来保存“尸体”,希望几十年后医学科技能进步到足以让尸体解冻后复活。请问大师,尸体经过冷冻又解冻之后,真有可能再复活吗?

星云大师:“惜生惧死”,可以说是有情众生与生俱来的本能。所谓:“蝼蚁都懂得惜生,何况是人?”人之好生恶死,如中国人说:“好死不如歹活。”英国哲学家罗素表示:“为了生存,其他东西都可以放弃。”印度诗哲泰戈尔更是讴歌:“我存在着,是一个永恒的奇迹,那就是生命。”

所谓生命,其实包含生和死。生固然是生命,死也是生命。死亡并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就如同现实的人间到处移民一样,因此佛经对于死亡的观念,有很多积极性的譬喻。例如:死如出狱、死如再生、死如毕业、死如搬家、死如换衣、死如新陈代谢等。

死亡是任何人所不能避免的事,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死是一体的两面,生死在时间的长河中流转、更替。诚如《战国策》里范雎说:“圣哲如五帝要死,仁义如三王也要死,贤明如五霸也要死,力大如乌获也要死,勇敢如贲育也要死。”

尽管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但是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求长生不死的方法。例如中国古代的秦始皇派遣徐福渡海寻找不死药,汉武帝求助道家炼制长生丹等。在科技发达的今日,现代人则把头脑动到“冷冻尸体”上,希望通过科技之助,获得寿命的延长。根据报道,在法国西部索米尔小镇上,就有一名叫雷蒙德的男子,其妻于1984年去世后,雷蒙德就把她的尸体冷冻在地下室里,幻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朝一日妻子能够再次睁开双眼。甚至他也希望自己死后一样能被冷冻起来,以期将来可以被科技唤醒,重返人间。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无声息的歌唱

    无声息的歌唱

    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在诵经时敲打呢?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是指哪一种法器?大钟、木鱼、蒲团、纸箔等,有何利众的功用?星云大师借物抒怀,以拟人化的手法,深情为佛教里二十种常见的法物器具代言,并搭配百余幅彩色人文照,并辅以法器简介,是一本富含文学之美的佛教普及读物。
  •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一个作家、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有所领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本书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试图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尝试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 琉璃慧光

    琉璃慧光

    本书为易菁先生对《药师经》的讲记,逐句消文纳义,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有独到闻发,十二讲内容将全经妙义尽释无遗。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3)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热门推荐
  • 太古神王崛起

    太古神王崛起

    在茫茫的宇宙中,充斥着不知凡几的星球以及满天繁星般各样的文明。每个星球周围都充斥着各式的宇宙能量,这些能量被星球无时无刻的吸收,用于星球的生存发展以及武者的修行所需,但随时又被星球反哺回来,达到了一种稳定的平衡。然而宇宙的最核心处,却会有井喷式的能量无时无刻的散发出来,因此宇宙中的武者,无不向往前往宇宙核心处,获得海量能量,以求武者境界达到更深处,被后人传颂,万古不朽。
  • 国民初恋她又甜又软

    国民初恋她又甜又软

    【简介不才,详情请看文~】盛少身为Z国相貌才情皆出众的大少爷,冷傲矜贵,不近女色是出了名的,可谁都不知,他把一个小姑娘放在心尖尖上十几年。不过是小时候见过她一面,不过是重遇时她对他笑了一下,心里的那只小鹿就像是喝醉了酒一般,扑通扑通的摔倒又爬起,一下一下的使他心中的感情越来越热烈。这样热烈的感情让他一不小心就干了一件错事,以至于吓得小姑娘躲在国外三年没回来。这次终于再见到她,盛少步步为营,不知不觉的将小姑娘引入名为喜欢的漩涡……【男主女主都有隐藏身份哦,女主不是一般的傻白甜,只是在熟人面前软萌,在陌生人面前简直不要太冷漠~】【表面清冷内心只想撩某人的校草大人VS表面冷漠实则软萌的国民初恋?】【甜死人不偿命系列√√√】(ps:封面有点混乱,这本书原来的名字是叫《国民初恋,有点甜》,但是现在不能用了T﹏T先将就一下吧,等等就换封面啦~)
  • 易家小白羊原来是只狼

    易家小白羊原来是只狼

    她,出生于普通家庭,表面自信内心自卑。他,豪门世家的儿女,传说中出生就赢在起跑线的人,优秀是他的代名词,国民男神,粉丝遍布全球,冷酷是他的态度(一女子默默地看了看身后盘着腿喜滋滋吃着葡萄的人)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人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一起?当她的一个个身份爆出来的时候,众人呆了。游戏全服第一是她某著名作曲家是她某大神编舞师是她……请问这样的人自卑,那我们算什么。白木子看到这条消息时笑了,因为她活出了自己最好的样子,且看她如何蜕变。在她的生命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人,一个改变了她的一生,一个给了她个家……………………………………………不重生,不穿越。谨以此文献给正在努力的你,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 我喜欢你如樱盛放

    我喜欢你如樱盛放

    少女时代的喜欢是最最美好的,正如余桉喜欢贺眠,是南城大学人尽皆知的事。
  • 时光不及你情长

    时光不及你情长

    养父母对钱财的贪得无厌,把她一步步逼上绝境,面对所有人的欺凌,她到底该何去何从!当旧时谜底揭开,面对他的道歉,她除了逃,别无选择!多年归来,她誓要将以往的凌辱一一讨回,他却又设了一个局,让她陷入内疚……纠纠缠缠多年,才发现,原来彼此给对方的爱始终如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监狱娱乐帝国

    监狱娱乐帝国

    这是一本关于平行世界的书,书中的平行世界跟地球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一本关于监狱生活的书,书中的监狱纯属想象,与现实毫无关联,切莫对号入座。二十一世纪在文艺界毫无建树的李明宇,突然穿越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中,而且成了一名刚刚入狱的囚犯,携带着前世无数文艺经典的他该何去何从?一个监狱里如何打造起一个震惊世界的娱乐帝国?
  • 游戏之神的崛起

    游戏之神的崛起

    一个地球的凡人,另类的成神之路。别的神说:“信我者,得永生!”刘得住说:“信我者,得快乐人生。”此文献给亿万位面的游戏人,祝愿他们一生快乐!
  • 梦魇勾魂人

    梦魇勾魂人

    故事讲述一个中秋之夜出生的女人,在月圆之夜里天地便赋于了她最初的不可更改的气场——月亮的阴气,可以在梦里与与阴人交流,于是在一个偶然的月圆之夜,她在梦里受托一个叫欧阳海的已故之人,经历许多艰辛,终于帮助他完成的生前没有完成的事情。
  • 随相论解十六谛义

    随相论解十六谛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冷情:我的霸道总裁》

    《冷情:我的霸道总裁》

    她,有着神一般的头脑和不可估计的势力,经商第一。他,有着比奸商还奸商的头脑和与之对抗的势力,事业第一。当她遇到他……——她怒“魂淡,滚开!”他笑“人家还没射~”摔!尼玛!——她怒“特么的!”掀桌!谁说帝界商王冰冷无情,是gay?现在这个趴在她身上不起的是哪个?P:冷冰女对上淡定男,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