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38700000006

第6章 佛教对伦理问题的看法(1)

人不能离群而独居,因此免不了要与社会人群相处往来。在人与人互动的过程中,有一些理则必须遵守,群我的关系才能和谐,社会的运作才能井然有序;失去这些理则的规范,社会就会脱序,甚至乱象丛生。规范人我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力量,有形的要靠“法律”来约束,无形的就必须借助“伦理”与“道德”来维系。

中国人向来以“礼仪之邦”自诩,十分重视居家“伦理”与社会“道德”,尤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五伦的建立,一直是中国人理想社会的目标,也是伦理道德的核心。

佛教自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展。许多人以为佛教只重视出世的思想,实际上佛教的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教义,都在促进群我关系的融和。佛教对世间人际往来的关心,并不亚于儒家。尤其一直在积极弘扬“人间佛教”的星云大师认为:“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护持与帮助。无论何时何处,能多为别人着想,不情绪化,权衡轻重,明白事理,人我之间不比较、不计较,如此必能拥有一个欢喜和谐的伦理关系。”

星云大师于2006年3月1日在西来大学主持“远距教学”,在第二天的课程中,特别针对佛教对“伦理问题”的看法,从“伦理”的定义,谈到如何促进家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佛教对“孝顺”有何主张;现在的“人工受孕”“试管婴儿”“借腹生子”,未来是否会造成乱伦的现象;研究“克隆人”是否违反人间的伦理;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两者有何异同之处;现在社会应建立什么样的新伦理观等问题,一一提出看法。以下是当天的座谈纪实。

伦理道德是社会秩序的规范,人的行为一旦违反伦常,社会就会失序。首先可否请大师针对“伦理”的定义作一番说明。

星云大师:“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秩序与默契,是依不同场合、身份而共遵的规则。失去伦理的规范,人的行为就会脱轨,社会的运作就会失序,所以“伦理”就是行为的准则。

在中国社会里,一向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种人伦关系,加上“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种德目,视为社会共遵的核心价值,不但奉为行为的准则,也是道德的圆满体现。

然而,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并非全然绝对的美好,有些还存在着争议性。比方过去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其实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有同等的尊严,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不论哪一个人都不可以随便左右别人的生死。再如中国重视孝道,“孝”比较容易做到,“顺”则有待商榷。因为历代多少有为青年,就是为了顺从父母之命而断送了大好前途。因此,“伦理”不但要“合法”,而且要“合情”“合理”。

话说中国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但是现在的年轻女孩多数不会包粽子。尽管如此,端午节到了,婆婆要媳妇包粽子,做媳妇的不得不勉为其难地听命,手忙脚乱,百般辛苦,好不容易忙了一天,终于把粽子包好。就在煮粽子的时候,听到婆婆打电话给已出嫁的女儿:“女儿啊!你有时间吗?赶快回来,你嫂子包的粽子快好了,你回来吃粽子喔!”媳妇一听,整个人的心都凉了,心想:“我这么辛苦从早忙到晚,好不容易把粽子包好,你对我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只知道要赶快打电话给你的女儿回来吃粽子。”一气之下,把围裙一脱,就往娘家跑。才一踏进家门,妈妈一看,很高兴地说:“女儿啊!你嫂嫂刚包好了粽子,我正准备打电话叫你回来吃粽子呢!”这时候她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天下的母亲对女儿的心都是一样的!

母亲与女儿有母女的伦理,婆婆对媳妇也有婆媳的关系,我们不能错乱了这种关系。就如结了婚的夫妻,你喊我亲爱的,我喊你亲爱的,一天喊个几百次也没有关系。但是见到别的男女就不能随便喊“亲爱的,亲爱的”,因为彼此的关系不一样。所以,伦理就是人我之间的关系亲疏、尊卑、大小,都应该合乎身份,都要有所规范,才叫作伦理;有伦理,才能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不致逾矩犯上。

从亲族之间的家庭伦理,继而延伸到社会的群我之间,还有所谓的师生伦理、师徒伦理,乃至工作伦理、专业伦理、医学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法律伦理、科技伦理、媒体伦理、社会伦理、国际伦理等。甚至除了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以外,还有人和天地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动植物的关系等。举凡世间一切,都有伦理关系,有伦理,社会就不会失序脱轨。

总之,伦理就是“秩序”,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道德观念。社会有伦理的维系,才能井然有序地发展;人与人之间有伦理观念,才能长幼有序,彼此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而能和谐相处。国际之间能建立因果观、缘起观、慈悲观、无常观,能有“地球村”的理念,人人都能做个“地球人”,才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世界上人人都能有此思想理念,则世界和平不难至之。

请问大师,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失序现象,诸如婚外情、家庭暴力、逆伦、乱伦、遗弃等,佛教对这些问题是否能够提供一些解决办法?请大师开示。

星云大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是人生的避风港。家应该是最安全、最温馨的地方,但是现在“家庭暴力”却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之一,其他诸如婚外情、乱伦、逆伦、弃养等家庭问题,也不断衍生出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谈到家庭暴力,在一般人的认知里,施暴者大多是男人,女人多数是受害者。但是如果客观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女人对男人施加暴力的例子也不少。例如,有的女性比较爱唠叨、啰唆,经常在丈夫耳边喋喋不休,让男人心生厌恶。唠叨、啰唆也是暴力。甚至有的女人经常怨怪丈夫:“你没有出息,没有用,不能赚大钱,不能升官。你看人家张先生、李先生……”说得丈夫信心尽失,对未来毫无希望。这也是暴力!也有的女性比较多疑、小心眼,一点小事就放不下,于是“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也是暴力!所以仔细分析起来,家庭暴力事件不是只有男对女,有时候也可能是女对男!

不但家庭暴力男女双方都有责任,甚至讲到婚外情,有时候也不是某一方的问题。婚外情的发生,不外乎:

(一)夫妻沟通不良,彼此没有相互体贴、包容,没有共同的兴趣、嗜好,尤其没有共同的话题,感情自然日趋转淡。

(二)没有建立共识,没有把对方融为一体,彼此同体共生。

(三)有第三者介入。这种情形通常是夫妻之间已有不能令对方满意之处,这时刚好有第三者介入,于是很容易一触就产生火花。

(四)丈夫性好渔色,见异思迁。

(五)妻子所爱不当,太过专注于家务,或只关心孩子,也会让丈夫移情别恋。

(六)双方各有缺陷,包括身体、心理、思想上的,不能让对方满足。

由此观之,发生婚外情的双方都有问题,不能把责任归为任何一方,所以营造一个幸福的家,要靠夫妻同心协力。夫妻之间,如果懂得相互尊重、体谅、包容,尤其要常想:“结婚是因为彼此相爱,是为了组织幸福的家庭,而不是为了生气、吵架。”能够时时记着当初相爱的那一颗初心,可能就不会发生婚外情,也不会有家庭暴力的问题了。

家庭不和,是社会问题的根源,而家庭暴力事件,无论夫妻互殴、虐待儿童等,都为社会大众所不容。至于乱伦问题,则是文明社会的一大耻辱。当前社会,甚至不断有弑父、弑母的逆伦事件传出,更为人神所共愤。

从种种的社会乱象,不但看出人性的善恶,也可知现在社会伦理道德观念日渐薄弱,同时更印证这是个“一半一半”的世界:男人一半,女人一半;白天一半,黑夜一半;好的一半,坏的一半;善的一半,恶的一半;甚至佛一半,魔也一半。在这个“一半一半”的世界里,只有用好的一半去影响坏的一半,世界才会变好。所以关于家庭暴力、婚外情等问题,只有合理、合法、合情地“待人好”,这许多问题才能一一解决。

针对刚才大师所说,关于伦理道德观念日渐薄弱的问题,请问大师,我们如何加强家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改善这种现象呢?

星云大师:人在世间生活,人际关系很重要。如果人我的关系不调和,人际的交往不顺畅,就会生出许多苦恼忧烦。尤其家人之间,每天生活在一起,如果不懂得调和彼此的关系,就会苦不堪言。

中国人讲“亲兄弟,明算账”,人,总有计较的心理。为了计较“你多我少,我多你少”,不但朋友可能反目成仇,即使至亲骨肉,也都可能对簿公堂,造成不少人间纷扰。

话说有一户人家,父亲逝世时留下了十七头牛,遗嘱上写明分配的方式是:大儿子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得三分之一,小儿子得九分之一。十七头牛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九分之一,都不是整数,因此三个儿子非常苦恼,甚至天天吵架,问题还是不能解决。邻居有一位长者,看着三兄弟每天吵闹不休,就主动把自己仅有的一头牛送给他们。

十七头牛加上长者的一头,共十八头牛。大儿子应分得的是二分之一,得九头牛;二儿子应分得三分之一,是六头牛;小儿子应得的九分之一,是两头牛。三兄弟所分得的九头、六头、两头,加起来正好是父亲给他们的十七头牛,于是三兄弟又把长者所送的牛还给了他。长者丝毫没有损失,却替三兄弟解决了问题。

人因为害怕吃亏,所以喜欢计较,但是多少不在于物质的数量,而在于本身的心量和道德,尤其一个人能通情达理、明白是非,这才重要。

最近网络上流行一则趣谈。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有一天到街上办事,看到一家布店门口有两个人在吵架,卖布的要向买布的收取二十四块钱,但买布的说:“一尺布三块钱,八尺布应该是二十三块钱,为什么要我付二十四元?”

颜回一听,走到买布的人跟前,说:“这位仁兄你错了,三八是二十四,你应该付给人家二十四元才对。”买布的人很不服气,指着颜回说:“你有什么资格说话,三八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只有孔夫子有资格评断,咱们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很好,孔子是我的老师,如果他说是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人说:“如果我错了,我就把头给你,但如果是你错了呢?”

颜回说:“如果是我错了,我就把头上的冠输给你。”

二人找到了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对颜回说:“颜回,你输啦,三八就是二十三!你把冠取下来给他吧!”

颜回从来没有反对过老师,现在听孔子这么一说,他认为老师糊涂了,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因此第二天就借口家中有事,想要请假回家。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并不说破,只说“事情办完后就早点回来”,并且嘱咐他两句话:“千年古树莫存身,不明究竟勿动刀。”颜回应声“记住了”,即刻动身回家。

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乌云密布,雷声大作,于是颜回躲进路边一棵树干中空的古树里,猛然记起孔子的话,赶快从空树干中走出来。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响雷就把古树劈个粉碎。颜回惊险逃过一劫,连夜赶回家里。他不想惊动熟睡的家人,就用随身佩带的宝剑拨开门栓。进了屋里,发现床上睡了两个人,正遇“奸情”,一时怒从心起,正要举剑砍人,又想起孔子的话“杀人不明勿动手”,于是点灯一看,床上睡的是妻子和他的妹妹。

颜回大惊,不等天明就迫不及待地赶了回去,向老师忏悔,同时感谢老师的话救了自己、妻子及妹妹三个人的命。不过这时候颜回还是忍不住问道:“老师,三八到底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呢?”

孔子反问:“那么你说,到底是生命重要?还是帽冠重要呢?”

“当然是生命重要了。”

孔子说:“这就对了,如果我说三八是二十三,你输的只不过是一顶冠;如果我说三八是二十四,他输的可是一条人命呢!”

佛教讲“一就是多”“一即一切”,因为“法无定法”,因此三八可以是“二十四”,也可以是“二十三”,甚至是“无计数”,但其实三八还是“三八”,这就是圣人的智慧。圣人的智慧是圆融而不执着、不呆板的,所以做人要有圆融的智慧,尤其要“明理”。现在的人喜欢说理,但是明理的人很少。说理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自己的理,维护自己的理,一旦别人不服气、不接受,就会产生纷争。

话说有张家李家两户,张家经常吵闹不休,李家却和睦互敬。有一天,张先生问李先生:“为什么你们家时时充满欢乐,我们家却天天像个战场一样?”

李先生回答:“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我们家都是坏人。”

张先生不解其意,问道:“此话怎么讲?”李先生说:“譬如,在我们家,如果有人将茶杯打破了,马上就有人认错:‘是我不好,我把杯子放得太靠近桌缘了,害你打破茶杯,有没有伤到手啊?’打破的人也会连忙说:‘没事,没事,是我不小心,对不起,让你吓着了。’但是,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你们家,打翻的人会说:‘是谁这么没大脑,把杯子放得这么靠边,害我打翻了?’另外一个人会立刻反驳:‘是我放的杯子,怎么样?你自己不小心,还要赖到别人身上!’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大家都不肯‘认错’,当然就不得安宁了。”

所以,做人如果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处尊重别人,随时承认自己的错处,尤其要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则人际关系就会很和平。因为伦理是人际关系融洽的重要一环,一个家庭里,即使亲如父母、兄弟、姊妹、伯叔、夫妻、妯娌等眷属,也要靠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上慈下爱的伦理关系来维系,才能保障彼此之间的秩序与和谐。

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现代不少年轻人平常就疏于对父母“晨昏定省”,如果父母生病了,兄弟姊妹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更是时有所闻。请问大师,子女对于年老尤其身患疾病的父母,应该如何尽孝呢?佛教对“孝顺”,乃至对亲族家人的伦理有何看法与主张吗?请大师开示。

星云大师:孝顺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美德,孝亲思想维系了社会的伦理道德,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健全。然而随着时代潮流的演变,现代人愈来愈不注重孝道伦理,尤其所谓“代沟”的问题,越发使得现代人的“亲子关系”更为疏远、淡薄,因此社会上有愈来愈多的“独居老人”。这固然是时代变迁等诸多因素所造成,但是传统的孝道观念式微,绝对是当中重要的一环。

父母为了家庭、儿女,一辈子心甘情愿地牺牲奉献,不计较,不嫌苦,然而这份“天下父母心”,有几个儿女能体会?

有一个父亲,三十多岁丧偶,独力抚养六个女儿。在女儿极力反对下,年轻的父亲一直不曾续弦。好不容易十几、二十年过去,小女孩慢慢长大,也各自找到对象结婚,这时她们忽然觉得很愧对父亲,因为自己的自私,让老爸爸孤独一生。

有一个母亲即将过六十大寿,全家集合商量,想要选一个礼物送给母亲。大家想了又想,几十年来每个人都想为母亲添置衣服物品,但是妈妈总是说不要;想要办一桌丰盛的筵席来请母亲,也有人说妈妈不喜欢吃那么多菜。大家研究再三,小弟说:“妈妈平时最喜欢吃剩菜了!在妈妈生日的这一天,我们就把留下来的剩菜给妈妈享用好了。”

母亲的六十大寿到了,先生和儿女们笑着对妈妈说:“你每次都说最喜欢吃剩菜,因此我们也只有用剩菜来讨你欢喜,为你祝寿。”妈妈含着眼泪对着他们说:“数十年来,我就是喜欢吃剩菜。”一句话,包含了多少母爱的光辉。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看透牛皮经

    看透牛皮经

    为了引导读者深入这些公案,每一则都有妥切的“白话新唱”、慧眼独具的“分析与鉴赏”,公案中出现的术语也适时注释。阅读禅门公案,是最具挑战性的心灵探险,我们永远不知道就在下一瞬间,会有什么奇妙非凡的事情降临在我们身上!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道教基本常识

    道教基本常识

    本书包括教义规诫、宗派传承、道门宗师、道教经典、神仙体系、名山宫观、科仪方术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
热门推荐
  • 凯源玺余生一起走

    凯源玺余生一起走

    21世纪三大校草,TFBOYS的传奇校园狗血剧情,哈哈。本作者大大可是铁杆粉,23333,四叶草们十年之约我们一起走。。。。。。。。。。。本文已弃,不好意思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见君容

    不见君容

    一个普通高中生普通的经历,仅此而已。纪念那段时光
  • 喜欢的不出现出现的不喜欢

    喜欢的不出现出现的不喜欢

    (顾也和陈越甜甜的恋爱)你忽然不经意间说:“你还笑我,其实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后来偶然把这句话写在纸上,是nhxw。反过来就是“我喜欢你”!喜欢就去表白啊大不了连朋友都做不成。做朋友有什么用我又不缺朋友我缺你你信不信真的有人隔了3,5年不见,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你
  • 重生之攻心计

    重生之攻心计

    前世的背叛,让他变得冷漠淡然,脸上总是挂着天真无邪的笑脸,但实际却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且看扮猪吃老虎腹黑鬼畜师弟,如何将高贵冷艳的女王师兄吃干抹净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的魔法师

    修仙的魔法师

    当魔法遇到仙术,会产生怎样激烈的碰撞?当反派boss遇上“恶毒”女配,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如果言情文中的男主发现自己并不爱女主,这一切又该何去何从……魔法(修仙)等级一览:魔法学徒(练气)、见习魔法士(筑基)、魔法士(金丹)、大魔法士(元婴)、魔导士(分神)、魔神(飞升成仙)本文坚持一对一无虐,有副cp,就是(原)男女主。
  • 精英团队

    精英团队

    十几人,都是同学,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在一起共同打造,精英集团,成为精英团队,排除万难,共同进退。而且双双称王。(注:本书主打姐妹感情,没有言情。)
  • 玫瑰漂

    玫瑰漂

    本作体裁为戏剧,以美式电影剧本为媒介,讲诉一名叫天竣的少年在与同伴们进行探险时,奇遇一株神奇的玫瑰,之后围绕其展开了许多故事……其中融入了魔幻、动作、音乐、爱情电影等元素,相信你能找到所喜欢的。本人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纪念在厦门海滩中救人而失踪的好友马洋洋。他作为90后新一代大学生,不仅在救人时体现其英勇无畏,而且平日的他也关爱同学、尊敬长辈,踏实能干。我觉得他的精神应得以宣扬。其次,本人也想为我们这一代传达一种呼声:渴望成长空间,对理想与真爱会不懈追求。最后,在现今浮躁充斥的年代,我希望人们能通过阅读精品来汲取涵养。只要每个人能静下心来,这个世界就将不再烦躁。
  • 离凰(全集)

    离凰(全集)

    他是冲龄继位的少年天子,文韬武略,傲视苍生天下尊。朝堂纷争,他被迫大婚。她是出身权贵的宰相之女,才貌双全,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为后,她遭受冷遇。他是温文尔雅的亲贵裕王,品貌非凡,辅佐江山众人知。一相遇,他对她倾心难抑。一次迟到的相遇,她成为仙子,与他乾坤和谐;从此,皇帝专情,六宫粉黛无颜色。一段突然的告白,她亮明身份,与他行同陌路;从此,叔嫂有别,从此萧郎是故人。后宫妃嫔,千姿百态,各个觊觎后位,招数使尽。身边心腹,温柔可心,却爱慕皇帝,要为妃为嫔。而当噩耗传来,她赫然发现,自己已是孑然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