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38700000027

第27章 佛教对政治人权的看法(5)

台湾中山大学有位著名诗人余光中,他写了一首很感人的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我觉得这一首短短的诗,把我们这个时代中国人的种种遭遇、心情,描述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感伤、悲哀,又无奈。这是人间的悲剧呀!现在台湾的陈水扁、游锡堃都说他们的家乡在福建、泉州等地方。中国大陆的领导人也说,我们海峡两岸的人都是同根同源、血肉相连的同胞。

既然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兄弟,就应该可以坐下来好好谈。《三国演义》一开始即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台湾、大陆分隔了几十年,从历史经验中,我们知道“家不和,被邻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阋墙,对彼此都不利。所以这些年来,海峡两岸已从剑拔弩张的对立、谩骂、抗争,走到谈判、沟通,寻求和平统一途径的阶段了。

为了两岸的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乃至两岸的领导人多次发表意见、声明,提供种种方案、办法。从叶剑英的“叶九条”、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江泽民的“江八点”,以及“海基会”与“海协会”于1992年在香港会谈中达成的“九二共识”;2000年,陈水扁就职时表示的“四不,一没有”;2005年,胡锦涛提出的“胡四点”等,都可看出两岸对此问题所投注的高度关切。虽然政局诡谲,政策也常因主政者替换而摇摆多变,但是,随着时代演进,及百姓对安定生活的需求,现在,除了少数人仍有偏狭的台独思想,可以说两岸人民及全世界十三多亿华人,都希望能和平统一;中国唯有和平统一,才能让十三亿华人在世界大舞台上扬眉吐气!

在“平等共尊,和平共荣”的统一原则下,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我认为首先两岸在经济上要互助。这几年开放两岸观光、春节的包机直航,及大陆准许台湾农产品零关税登陆等,都是减少贸易障碍,有利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文化上也要多多交流,如举办学术研讨会,文化、艺术的互相观摩等。2003年,我带领佛光山梵呗团到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演出;2004年,更与大陆佛教音乐团组成“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在中国的大陆、台湾、港澳,美国的洛杉矶、旧金山,加拿大等地巡回演出。在法音宣流中,不仅是两岸佛教梵呗的交流,更融和了两岸的文化,凝聚了两岸人民的情谊。

比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的政策或执行最重要的是,两岸彼此都应有开放的胸襟和宏远的视野。人际之间、国际之间,皆贵在真心诚意地沟通往来,而非交相猜疑顾忌。另外,台湾过去在经济、建设、科技、民主的努力,而成为“四小龙”之一的繁荣进步,可作为大陆的参考;大陆地大物博,也是台湾增广见闻,培育文明气度的取经之地。

从历史、文化上来看,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任中共总书记胡锦涛首次发表对台湾的立场态度时,即说:“中国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300百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他希望两岸人民一起努力维护中国的和平稳定,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胡先生释出善意,我们也殷切希望:海峡两岸问题不是由强大的力量来逼使对方屈服,应该是兄弟一条心,携手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得利,共创中国人的光辉世纪。

有人说,权力会使人迷失自我,世间的人大都热衷追逐权势名位。但是“上台”终必有“下台”的时候,权势再大,也终有失落的一天,这是必然的定律。请问大师,世间上到底有没有一个永远推不倒的东西呢?佛教所谓的“真理”是否就能免于这种起伏得失的循环呢?

星云大师:人的一生,都生活在五欲六尘的追逐里。生理的欲望还算单纯,容易解决;心理上的各种欲望,如对爱情、权势、名位等的追求,最能突显人性贪嗔痴三毒之害。尤其站上高位,掌握大权之后,那种呼风唤雨、号令天下的滋味,是大部分人都难以抗拒的!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曾说过一句名言:“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地腐化。”纵令被腐化,古今中外,还是有许多人争相追逐权力。曾看过对“权力”的形容:一个人坐上一张椅子,椅子突然变形,将他绑住,并逐渐生根似的牢牢抓住地面,再也松不开来,直到那人变成一副骷髅。他到死都不肯放开座椅的把手。一辈子被权力掌控,不得超脱的人,何其可悲!所幸民主政治里,有“上台”的机会,也有“下台”的期限。2004年5月,我写了一篇对“世代交替”看法的文章,文中提到“世代交替”是世间发展的自然规律,如同老干修剪,长出新枝,才有盎然的新趣。同样的,国家的政治领袖或民间团体的负责人,如果也能“世代交替”,学习古代的“禅让”,才不会分裂、斗争,并让事业和平、兴盛地永续下去。不过,一般人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争取名位权力,一旦有了名位,又完全不顾大众的利益,不肯把名位、荣耀分享给大众,甚至到了该退位时,还眷恋不舍,把持不放。

世间什么是我们的?世间有没有永远存在的东西?所谓“真理”,必须符合“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这四个条件。佛教的“三法印”,即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它不仅说明宇宙人生生灭变化的现象,也诠释诸佛寂灭无为的解脱境界,是涵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三条定律。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这种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无常”,就是永远推不倒的永恒定律!其实“无常”很好,它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因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所以会精进修行;生理细胞有新陈代谢的无常,因此能常保身体的无限活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人事的新旧更替也是无常的变化,如此社会有机体才能常显生生不息的青春生机。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所谓“我”,是恒常不变的实体,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然而,世界上有没有能单一独立、自我存在、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当然没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间的事事物物,都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的和合之下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清朝戏剧家孔尚任的《桃花扇》剧中之词:“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就是无常、无我的最佳写照。

能够明白宇宙人生的这些真理,就不会迷恋于权势地位所带来的虚荣心、优越感,终日汲汲营营,殚精竭虑,甚至不择手段,强取豪夺,结果不但自己患得患失,形成精神上的负担,同时也造作恶业,引起现世的不安与来世的苦果。

居里夫人因发现镭而闻名全球。有一天,一位朋友到她家作客,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协会颁给她的金质奖章,大吃一惊,问道:“这枚英国皇家协会的奖章,可是代表极高的荣誉,你怎么拿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着说:“我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将一事无成。”是的,荣誉、财富、权势、名位……不都如玩具吗?随时可举,随时可放。权势名位是为了利益大众而拥有,权势名位也可以为了成就别人而舍下。

真正有理想,纯粹想为国家、为人类造福的人,是在名利上,淡泊不计较;在责任上,认真不敷衍;在世法上,随缘不强求;在真理上,固守不放弃。因此,他们不会被名缰利锁,不会被权力地位所束缚和设限,而能如行云流水般自由自在、任运逍遥。

同类推荐
  •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

    星云大师为方外之人,冷静观察,对社会上的人和事有很多的感悟,本书从心之得失到人生得失的判断,涉及财富观、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多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哲辩思语,以使读者在工作、生活的同时在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
  •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弘一法师全集01佛学·杂记

    在浮躁的世俗社会中,很多人都试图从弘一法师的文字作品中获得智慧,继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找到心灵的归宿,鉴于此,通过对民国时期有关弘一法师的资料的查找甄别,本套从书收集了所有现存的弘一法师的全部文字,《弘一法师全集》由此而诞生。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 禅定养心

    禅定养心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热门推荐
  • 始源之地

    始源之地

    世间亘古以来,便存有诸多神秘之处,神仙之流的传说,更是流传于岁月之中。若是说,本书是在讲述关于神仙天所发生的故事,倒不如讲,本书只是想表达,我们这些寻常之人,对于生活压迫下的勇敢挣扎与求生!难忘初心,初心不忘!从平凡普通之初崛起,在危难生死之中求生,自盛世繁华之外归去!这也许,应是我们寻常之人该有的生活态度吧!一方天地,一个世界,一介凡尘,一种生存!一段找寻的传说,一曲回家的歌谣……
  • 混暗黎明

    混暗黎明

    末日文,带耽美滴,直男、女误入啊!!!瓦是耽美风作家!!
  • 圣黎学院恋爱记

    圣黎学院恋爱记

    “我要冰心!金鱼我与你势不两立啊!!!”叶荨开始耍无赖啦,对,拿不到冰心,嘿嘿,金鱼你等着~
  • 我真不想打辅助

    我真不想打辅助

    李星海叹了口气:那天起,我变成了个木有攻击力的男淫……
  • 仙魔灵传

    仙魔灵传

    一代天才,乱世中崛起。修行一道,苦与泪我担当。
  • 凰舞:帝王的男人

    凰舞:帝王的男人

    他,天山门掌门人,美如冠玉,与世无争——墨凰舞。他本无泪,却在那一刻泪如雨下。他,天穹国帝王,风华绝代,野心勃勃——北冥月。是谁在前世挑灯执笔,写下一纸红笺的缘分,是谁在奈何桥苦苦等待,却换来一次次的擦肩而过。(简介仅供参考,求亲们支持一下二千的另一本小说《鬼夫压床》,各种求哦!)
  • 俟河之清

    俟河之清

    你若成佛,我便是主持方丈。你若修仙,我便是道观观主。你若入魔,我便是魔教教主。
  • 科学未解之谜(世界悬谜大观)

    科学未解之谜(世界悬谜大观)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它是人类进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严格的定义,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接近真理的活动,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如今,科学广泛地被运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影响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 网游之圣者天堂

    网游之圣者天堂

    神一样的世界,是虚幻,还是现实,我究竟要何去何从......
  • 凡人剑仙

    凡人剑仙

    李鸣,十六岁,平凡猎户家。州考三次第一,力压楚州第一天才。没改变平凡普通的命运,却迎来了豪门世家的打压。连累了亲人,招邻里辱骂欺凌,最终家破人亡,在悔恨中跳崖……开启了一段新的异界巅峰人生。……天道冥冥,造化弄人。多年后他重生了,重返十六岁那年不争名利,只争抚平心中不平的悔恨!且看他如何变强、如何抗争那世家的庞然大物!他手中唯有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