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832800000045

第45章 创新(3)

不久前,海尔当选为IEC未来高新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惟一代表,在制定国际标准中与飞利浦、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平起平坐。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表示,海尔自主创新的目标就要落实到创世界级品牌之上。海尔已经走在这个路上,但还远远不够。海尔要做全球名牌,必须在全球有颠覆性的创新才行,也就是要在全球都是领先的,那才行。

“闯”开一条路,“创”出一片天,敢“闯”善“创”,让海尔跻身世界名牌之林,成为当今全球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

对“自主创新”,海尔人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们认为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应是:

“第一台引进,第二台国产,第三台出口,第四台境外生产”,把别人的技术集成起来进行再创新,实现从“为我所用”到“以我为主”的转变,就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最终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在海尔,“自主创新”不仅体现于具体的产品,在掌握了丰富市场经验的基础上,海尔还在管理上推陈出新:其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和“市场链”管理模式,已成为欧美许多大学的研究案例;新近创造的“人单合一”发展模式,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现代管理模式。

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海尔人说:“自主创新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基因。”

2005年岁末,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宣布:“继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之后,2006年海尔将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在这一新的战略阶段,海尔取胜全球市场的发展模式是“人单合一”:“人”指每一个员工即每一个自主创新的主体,“单”则是有竞争力的市场目标。“人单合一”就是每一个自主创新的主体与第一竞争力的市场目标的终极统一,其中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创新精神,即全员创新:让每一个员工参与创新,最终创出海尔全球化品牌。张瑞敏说:“我们在白电里要成为世界第一,就需要解决很多很多的难题,这些难题就是创新的课题。以这些课题为主,我们会更好地整合各方面资源。海尔在全世界已经有30多个工厂,也进军了世界上很多的市场,现在的关键是要使我们的“人”成为人力资源,而不是人力负债。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每个人都能创新,创造新的价值;如果不能创造新的价值,那么就变成企业的一个负债了。中国人很多,把每个人都变成人力资源,变成高素质人才,这样产生的竞争力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2005年,海尔被英国枟金融时报枠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海尔,一个中国制造的世界品牌,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提升着自己的影响力。

问题

1.海尔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创新?

2.海尔集团的自主创新对其它企业的启示有哪些?

英、日、美的创新之路

一、产业革命确立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发生在18世纪的产业革命以机器代替人工,以蒸汽机代替人力与自然力,大大节省了人的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业革命虽然不像政治革命那样轰轰烈烈,但是在工厂里、矿山中、铁道上、海船上、农场里,任何角落都可以听到机器的声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英国在维多利亚时期达到了鼎盛,在工业、商业、对外贸易和金融事业等方面尤其兴旺。在这个时期,英国的出口价值几乎增加了四倍,成了“世界工厂”;英国在1880年拥有5247艘轮船,航业收入在1872年达到了5000万英镑,成了“世界的运输行”;1870-1874年,英国对国外的投资每年达6100万英镑,成了“世界的银行家”。

英国人很重视科学,近代实验室的发源地便是在英国。作为学术权威机构的皇家学会于1660年在英国建立,牛顿和戴维先后任该会的会长。即使是英国的普通工人或者技术人员也能够从实践出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英国的科技终成硕果,并且受到了社会的重视,使得发明的结果能够很快得到应用。

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新发明接连出现,比如,1764年哈格里斯夫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65年瓦特发明了单动式蒸汽机,1768年阿克赖顿发明了水力纺机,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走锭纺机,1782年瓦特又发明了复动式蒸汽机。正是这一系列的发明,使得英国的生产率大大提高,多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受到了欢迎:1776-1800年棉纺织品出口从670万英镑增加到4143万英镑,24年间增长了5.18倍;毛织品在1788年生产了7.5万匹,1817年则达到49万匹,增长了5.53倍;煤的年产量从1700年的500万吨,增至1795年的1000万吨,增长了1倍;生铁产量1740年仅为17350吨,1806年则猛增至8.45万吨,增长了3.87倍;1786-1790年英国输往孟加拉的棉织物价值平均为120万英镑,1809年则增加到了1840万英镑。

二、“反求工程”与日本20年的辉煌“反求工程”的实质是将秘密技术“物化”成有形成果,反过来探求其技术的秘密。

这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解剖引进的产品,研究其内部结构和逻辑,在充分理解原有产品基础上,寻找改进创新的可能。“反击工程”给日本企业带来有效的学习机会,而大量学习的积累又提供了在模仿中创新的可能。周而复始,日本企业迅速在被动引进模仿中找到了主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日本的技术水平在许多领域远不如欧美。为了弥补技术差距,日本利用战后有利的国际条件,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技术进步之路,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欧美几十年才完成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所需的技术跨越。日本能够实现技术上的跨越,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引进的同时通过解析发现创新的机会。有人说日本人是“花一块钱买进技术,花三块钱进行改进创新”。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技术进口(同外国公司签订购买技术的特许权使用费)占研究与开发支出的比例为18.5%,而60年代以后便开始一直下降。这说明自60年代以后,日本本地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已日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购入的欧美自主技术并没有仅仅被直接使用,而是用来肥沃了日本原本贫瘠的技术创新土壤。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技术已全面赶上了主要的发达国家,科技竞争力也一度居世界第一,饱享了所谓的“后进国利益”。

世界着名电子企业索尼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初开创性地将从美国引进的晶体管技术用于民用产品开发,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最高质量的晶体管收音机。机器人技术的引进与开发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1968年川崎重工业公司与美国的尤梅申公司进行合作,机器人技术开始传入日本;1970年日本研制出第一台国产机器人。随后,经过一系列的创新与开发,最高水平的机器人已成为日本人的专利,日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机器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日本不仅在引进生产技术方面实行“反求工程”,在管理方法上也同样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方式实现了反超。日本企业的产品之所以能够行销于世,与其产品的高质量是无法分开的。从1950年美国的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石川馨为代表的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的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被世人认为是终极生产方式的“丰田生产方式”或“精益生产”,实质上就是日本在工业工程领域的一个成功创新:简化流程、连续作业、消除浪费、标准化作业,使得日本汽车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能够满足顾客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丰田生产方式的创造者大野耐一曾直言宣告,丰田生产系统就是泰勒制作业和福特式流程。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1104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0%以上,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在20世纪的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公司通过技术和组织的创新推动了生产率边界的扩展,远远赶超了许多西方国家的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日本公司赢得了国际市场。

三、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与美国企业的崛起

美国是一个富于创造和发明的国家,这是它工业腾飞的推动力量。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就逐渐从欧洲转到了美国。

美国的腾飞与政府对创造发明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1836年,美国设立专利局,制定专利法,对发明家授予17年的专利权;1870年又对专利法进行了修订,最后对发明的保护达到24年以上。在这样的鼓励下,美国的发明不断涌现,到1914年的时候,总计批准的专利权已达四万多件。

胜家缝纫机公司可能是美国第一家进行跨国经营的公司,它之所以能够进行跨国经营,在于它拥有独一无二的新型缝纫机产品,而这个产品便是辛格(I.M.Singer)于1850年在波士顿以原始样机为参考创造出来的。1851年,赛洛斯·麦考密克发明了马拉收割机,其功效是长柄镰刀的五倍,从此,西部可以大面积地种植小麦,而麦考密克本人也在芝加哥办起了收割机厂。钢犁、收割机等发明的应用,改变了西部的经济面貌和地位,从而激起了大规模的西进,许多人从东部来到西部,建立农场,使用机器耕作和收获,使西部很快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大粮仓,并因此成为美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办西屋电气公司的乔治·威斯汀豪斯是空气制动器的发明者,从1872年开始向国外扩张,到1914年,西屋电气的制造工厂已经遍及德国、法国、俄国和加拿大。拥有技术创新优势的制造业,在美国跨国公司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一马当先。

虽然纳尔森主张,在技术进步和组织变迁的关系上,技术进步具有首要性,“组织变迁通常是技术进步的附属物”。但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与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并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水平。在早期工业革命中,美国人不仅注意引进先进技术和从事发明创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眼光已经超越了技术创新,开始进行体制创新。

美国人首先创立了新的工厂体制,把原来一些分散的制作过程加以合并,实行新分工,而后将制造某种商品的所有工序集中在一个工厂,并置于统一的管理之下。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工业组织形式,并成为现代工厂的雏形。美国的工厂体制集许多原有作坊的工序于一身,因而需要巨额资本,但一般的企业家个人甚至合伙也无法筹集大数目的资金,于是19世纪50年代组织有限公司成为解决资金问题的主要渠道,它为银行、公路与桥梁建设、纺织业等工业部门所广泛采用,如波士顿工业公司就是通过各股东的集资,成了资本达500万美元的大公司。有限公司是美国早期工业革命中的一项重大的也是十分成功的试验,它为美国企业家在工业帝国时代建立大公司作了组织上与管理技能上的准备,而美国经理层的出现使得大规模公司可以在井然有序的管理之下发展。

经过19世纪后半期的努力,美国工业迅速发展,至1884年已经超过英国而夺得世界首席地位,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工业品是由美国制造的,美国成了世界工业品的制造工厂。

1999年8月2日,枟财富枠杂志按收入对全球50家大公司进行了排名,美国的跨国公司在43个产业中夺取了24个第一,并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90年代再度崛起,其重要原因在于它抓住了“信息革命”这个牛鼻子。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首先成功推进了以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以计算机、手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品群不仅成为美国而且成为世界的新消费热点:1946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可编程计算机;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建立ARPANET,成为今天互联网的原型,英特尔公司在全球计算机芯片市场占有无法撼动的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计算速度更快、体积更小的个人电脑进入美国家庭和办公室;而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公司对微软提出真正的挑战。在通讯技术方面,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高通公司等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充分的竞争力。1998年信息技术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份额达8%,对全部经济的实际产值贡献达三分之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人们交流、传递的速度和效率大幅度提高。

利用电子商务、互联网、计算机软件重新形成的企业,在工作流程、动作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与传统企业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此造就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新型企业,同时也淘汰了一大批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的老企业。这是美国企业继续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

同类推荐
  • 中国式管理的30个大手段和40个小细节

    中国式管理的30个大手段和40个小细节

    本书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提炼出体现中国思想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并针对现代企业实际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让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有所启示。
  • 重新定义中国营销模式

    重新定义中国营销模式

    在消费品行业,当产品品类创新、渠道创新和强势品牌推广等单一战术都已经逐渐失效的时候,打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无懈可击的营销模式,就成了消费品行业营销的下一个竞争焦点。所谓模式,就是结构性组合。所谓营销模式,就是营销资源的结构性组合。营销模式之道,就是营销元素的重新分化与组合之道。如何利用企业手中有限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团队等营销资源,通过将这些要素有机地分化与组合,创造出一种制胜市场、防止对手模仿的营销模式,就是企业营销的关键所在。
  • 怎样当好创新型班组长

    怎样当好创新型班组长

    本书内容包括:认清角色,做一流的创新型“兵头将尾”;能力修练,创新型班组长的必备武器;激活创新细胞,打造称职的创新型班组长;培养实战技能,做最优秀的创新型班组长等。
  • 李嘉诚如是说

    李嘉诚如是说

    本书从创业精神、经商与做人、团队建设与人才使用、管理艺术、战略决策、投资与资本运营、社会责任等七个方面收录了李嘉诚的精彩语录,并以李嘉诚的创业故事为实例进行深度解读。
  • 企业合同管理实用大全

    企业合同管理实用大全

    本书从如何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入手,以合同管理实务操作为重点,介绍了企业合同的订立与效力、内容与履行、变更与解除、重点与难点、风险与绩效、陷阱与防范。书中选用了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结合法律知识全面而深刻地对企业合同各个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加以解析,并提出解决与应对方案,为企业合同管理提供了系统性的参考,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至尊蔷薇杀手

    至尊蔷薇杀手

    她,一位富家千金,却在青梅竹马离去后,发誓要攀上世界的顶峰。他,一位富家少爷,离开了最爱的那个她,她,同样也是一位高傲千金大小姐,他,一位花花公子,她,可爱呆萌的小公主,他,阳光暖男,命运的玩笑使人分分合合,谁能接住它的考验!
  • 重生之再一次影后

    重生之再一次影后

    同时被青梅竹马的男友和闺蜜背叛,更是遭遇车祸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却没想到重生回到刚进娱乐圈的那一天,为什么这个影帝总是在自己的眼前晃来晃去,赶也赶不走。为什么这个小鲜肉总来约自己出去。为什么自己的闺蜜还在自己眼前上演着姐妹情深。重生一次,她,只为自己而活。1V1,男主没有感情史,无虐
  • 最后也要见到你

    最后也要见到你

    网瘾少女安辰辰因几天几夜不睡觉打游戏猝死,但以为这一生就要这么结束了的时候,她!真的死了……安辰辰掩面哭泣,她还没见过那个特别投缘的网友呢,就这么死了她不甘,她痛恨!但是奇迹!真的法生了。安辰辰不知为何,去到了那个网友的身边。然后一系列的沙雕事件就产生了……网友:“安辰辰!你个辣鸡啊啊啊!”安辰辰:“噗哈哈哈哈哈哈!”
  • 遗落在凡尘的神

    遗落在凡尘的神

    姜半夏活了24年,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唯一的信仰便是那一张又一张红彤彤的百元大钞了。这样的她却有着一个神神叨叨的朋友,明明是精神科医生,却偏爱给她讲神话故事,同一个故事讲了八百遍,却是怎么也讲不腻。一日月黑风高夜,半夏小小的花饮店来了一位奇奇怪怪的客人,身着汉唐长衫,墨发银瞳,说自己叫做风无,与朋友神话故事里那位带着媳妇儿巡查了一趟人界结果却把自己媳妇儿给弄丢了的粗心大意的神同名。半夏初以为这人是在cosplay,朋友却说这是她的病人,有着极严重的臆想症,半夏摇头叹息,很是怜悯,同情心四起,却看到这位传闻中有着严重臆想症的精神病人轻轻松松穿墙而过······ps:这是关于一群现代诸神的荒诞故事,纯属虚构,不可考据哈。
  • 第十一位老公

    第十一位老公

    两年之后,他发现她的家族遭遇过诅咒,他竟然是她的第十一位老公,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怎么可能相信诅咒,然而一步一步的证实,这好像是真的,而自已将只两个月不到的生命。
  • 残花落尽爱情伤败

    残花落尽爱情伤败

    不想谈恋爱,只因不想在爱情中受到伤害。痴情王子,心心念念守护她,却始终虏获不得她的芳心。我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我才能跨过心中的这道坎,什么时候,才能将他装入心房?不想再去伤害他,他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幸福;但他,会不会向他一样,将曾深爱的女人,短短时间,抛之脑后?【不不不!】你不会的,最后的半句还没说出口,他就离我而去了。爱情,究竟是什么!到底是什么!!我不甘!不甘!
  • 女神之绝品高手

    女神之绝品高手

    好不容易从撒哈拉逃脱出来的赵纯,就被老爸的一架专机送到了中海市。为了完成最后的一次任务,九死一生的赵纯合租中海,在她的公司里当了一名仓库管理员。远离了战火喧嚣的赵纯以为可以好好享受一番安逸的生活,没想到曾经的敌人为了追杀他也来到了中海市,暗地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她的家族遭到了敌人的袭击,苦心经营的公司面临破产,商场如战场,危机四伏。为了保护她,为了守卫自己,赵纯不得不再一次提起武器,大杀四方。
  • 豪门金仙赘婿

    豪门金仙赘婿

    李云扬入赘当天被砂锅大的拳头砸晕过去。唤醒了他前世金仙的记忆。从此牛掰的人生开启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寒佟暖菲

    寒佟暖菲

    “如果有一天,我丢了,你会去找我吗?”"不会,我会在原地等你回来。”田菲菲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从小跟自己相依为命的姐姐,居然当着自己的面跟自己的男人调情。只是一次旅游,却让自己看到这个男人的真面目,如果连这个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男人都不可信,那自己还能相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