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63000000037

第37章 举重若轻解决问题

毛泽东是一位擅长口才的伟人,他无论是演讲、论辩还是采访、作报告谈话、聊天常常出口成章,妙语惊人,奇趣横生。而且通俗易懂,听众也无不为之折服、迷醉和倾倒。

如果要问,这种非凡口才的感人魅力源于何处,其展露风采的直接因素又在哪里?无须细想,很显然,最直接、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魅力因素就是他那不同凡响的语言——“口才语言”,常常把问题处理得举重若轻,把抽象的方面具体、形象化。

1975年5月3日,毛泽东在外地休养了10个月,刚刚回到北京,召集在京政治局委员开会。

在会上他主要是针对张春桥、姚文元的文章中只批经验主义,而只字不提批教条主义作了重要讲话。实际上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修正主义,而教条主义的危害历史上已有多次教训,且危害是多方面的。毛泽东对政治局委员们说:“教育界、新闻界、文化艺术界,还有好多了,还有医学界,外国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因为苏联人发表了一篇文章,说里面有胆固醇。后来又一篇文章说胆固醇不要紧,又说可以吃拉。月亮也是外国的好,不要看低教条主义。”

偌大的一个政治局委员会,自然是要研究重大问题,从毛主席在会上的整个谈话来看,反教条主义是其要强调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是,毛泽东没有从正面郑重其事地提出问题,却以通俗的话语,如“月亮也是外国的好”等提出来,举重若轻,又生动,又形象,通俗易懂。

而实际上当时的政治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原来1974年12月毛泽东在长沙同丹麦首相哈特林、周恩来和王洪文谈话说:“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要写文章。要告诉春桥、文元把列宁著作中好几处提到这个问题的找出来,将大字体送我。大家先谈,然后写文章。要春桥写这类文章,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

毛泽东本来是从林彪事件的教训中,感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必要性的。他说:“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类如上台,搞资本主义制度很容易。因此,要多读写马列主义的书。”

可是,张春桥、姚文元却借题发挥,想利用这个“理论问题”,组织一次对周恩来的新的进攻。当时,周恩来已病重住院,他们却借机提出“反经验主义”,煞有介事地说:“经验主义是当前的主要危险。”

1975年3月1日,姚文元发表《论林彪集团的社会基础》。4月1日,张春桥发表《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新华社《关于学习无产阶级理论问题的请示报告》经姚文元审阅修改后,报送毛泽东。这份报告提出把反经验主义作为学习专政理论的一项内容。

毛泽东阅后批示:

提法似应提反对修正主义,包括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修正马列主义的,不要只提一项,放过另一项。各地情况不同,都是由于马列主义水平不高而来的。不论何者都应教育,应以多年时间逐渐提高马列为好。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有些人自以为懂了,其实不大懂,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训人。这也是不懂马列的一种表现。

此问题请政治局一议。

为盼。

毛泽东

1975年4月23日

所以毛泽东外出休养10个月,刚刚回到北京就召开了这次在京政治局委员会议,而且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把开会的主题端出来:“好久不见了,有一个问题,我与你们商量,一些人思想不一致,个别的人。我自己也犯了错误,春桥那篇文章,我没有看出来,只听了一遍。我是不能看,我也不能写书,讲经验主义的问题我放过了。新华社的文件,文元给我写了。对不起春桥。”

毛泽东讲的张春桥的文章就是4月1日发表的《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这篇文章发表前曾送毛泽东审定,所以毛泽东现在批评张春桥又说对不起张春桥。新华社的文件就是指那份《关于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问题的请示报告》。

会上,毛泽东讲了党的历史,指出:“你们只恨经验主义,不恨教条主义。二十八个半统治了四年之久,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帜,吓唬中国党,凡不赞成的就要打。”

毛泽东反复重申“三要三不要”,接着说:“不要搞四人帮,你们不要搞了,为什么要照样搞下去呀?为什么不和二百多个中央委员搞团结?搞少数人不好,历来不好。这次犯错误,还要自我批评。”

还说:“我看批判经验主义的人,自己是经验主义,马列主义不多,有一些,不多,跟我差不多。不作自我批评不好,要人家作,自己不作。”

这次政治委员会议,主要是毛泽东一个人讲,但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很明显了。(3)

“害得我两年不能吃鸡蛋”一语既说明了毛泽东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举重若轻的气魄和胸襟,又生动形象,体现了他一贯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

同类推荐
  • 让兰辉告诉世界(习近平号召学习的好干部)

    让兰辉告诉世界(习近平号召学习的好干部)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死亡可以结束我们的生命,却无法结束我们的存在。笔者踏上北川大地,多次与兰辉的亲人、朋友和普通老百姓倾心交谈,在山山水水中寻觅兰辉的足迹,能时刻感觉到兰辉的存在。
  • 光荣与道路:中国大时代的精英记忆

    光荣与道路:中国大时代的精英记忆

    本书是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翘楚、行业领袖人物、国家高层智囊的集体传记,通过他们的口述,重现了他们的成长与创业历程,并以此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重塑,以及时代变局下,中国社会不同寻常的发展轨迹和成长逻辑。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中国大时代成就了他们的辉煌,而他们也以自己勇气和创造力,引领和改变着这个时代。作为站在中国各个行业最顶端的人,在本书中,他们也分享了相关领域最前沿,而且是最富前瞻性的真知灼见与相关资讯,有助于广大读者准确把握行业的脉搏和走向,理性看待中国社会的真实状貌,探索未来的发展与转型之路。
  •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

    他的事业王国为他的慈善事业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在短短的10来年中他从露宿街头的摆摊者,迅速成长为拥有几十亿资产的亿万富豪。他从挣得第一分钱开始就开始做慈善,一直以来都是以“半捐”的姿态屹立在慈善界当中,而且不是死后“半捐”而是随时“半捐”。他一直高调做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了沉寂中的富豪界。高调的慈善,更以一颗“裸捐”的炸弹,震惊善、另类的“裸捐”,这个慈善界“非主流”的头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如果你对陈光标感兴趣,请不妨翻开胡洁萍所著的《中国首善陈光标(最新珍藏版)》,其中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 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林书豪,梦想的力量

    本书在简述林书豪的学业、成长和赛场业绩之外,从青年成长、成功成才、心灵励志方面入手,解读林书豪成功的精神内核,将其总结为12个成功真谛,如坚持梦想、做好准备等待机会、长期坚持不懈、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合理抉择、在专业和职业之间理性抉择、胜不骄败不馁、注重团队精神、保持强大的心灵安宁等等,这些特质是每个时代的精英人士、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质。
  •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是从稻盛和夫的童年时光开始追忆,讲述了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领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走向全球著名企业家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见证火影

    见证火影

    拥有三双转生眼就问你们怕不怕,这是一个大闲鱼带着两个小的生活在火影的故事!“天人哥哥,我们当闲鱼吧!”“做为月球的主人,怎么可能当闲鱼,这辈子都不可能做闲鱼!”(有意见可以提,但请不要骂人就好)
  • 半痕即苦

    半痕即苦

    洛苫的青春有个男孩路过,沾染了一身风尘,带走了一片樱花,她曾唤他宇泽。她从未见过他,不知他姓甚名谁,也不知他是何模样,所谓,不见亦不念。她从未恨过他,也从未悔当初,所谓,不悔亦不念。不见亦不念,她终是见了他的模样,何其妖魅?所以,才有了以后的念。不悔亦不念,她终是悔了曾经,若无当初,若她从未遇见他,哪会有之后的种种,他也依旧是那个无情无念之人……苫与苦,苦与苫,加半痕即是苦,无半痕即是苫……所谓,半痕即苦……欢迎入坑《半痕即苦》,欣赏不一样的爱情……
  • 相思饭团

    相思饭团

    冤家路窄!纪书眉作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会再遇上张彻一,才刚回台湾,她就被那高大的男人逮个正着,眼前的他,远比当年更俊帅黝黑,也更暴躁而不可理喻,那双锐利的眸子总蕴着熊熊怒火,灼得她头皮发麻,响彻云霄的咆哮怒吼,更是轰得她双耳发疼,曾经迷倒无数男人的惊人美貌,这会儿竟也不管用了,她沮丧得想丢下这笔大生意,脚底抹油的开溜。唉啊,不都说大人不计“小人”过吗?他为啥偏偏对当年那桩“恶作剧”念念不忘,不但当着左邻右舍的面绑架她,强掳进荒山野岭里,还对她这儿摸摸,那儿亲亲的,说什么要她尝尝“成人式”的复仇手段……
  • 贵女为后

    贵女为后

    自出生就被注定的命运相府嫡女,未来皇后。家族宠爱,帝王倾心。纵然人前万千荣耀,世家贵女也得谋划心计。漫漫皇后路,且看她如何步步为后。另类皇后成长计划!
  • 近战雷仙

    近战雷仙

    修仙者,脚踏飞剑逍遥浮空,掐灵诀祭法宝,杀人于千里之外。但某一天,天风大陆来了一个修仙暴力狂,他不老老实实掐诀控制飞剑,反而偏爱仗着仙剑暴走全场!神秘的山水图、通往未知的道炼之门、不羁放纵的近战仙诀、频繁降临的雷劫,杨牧脚踏的是一条与众多修者不同的求仙之路。
  • 所有人都不得伤害我啦

    所有人都不得伤害我啦

    这片世界对我有太大的恶意了。但是没事,我有系统,我能无敌的这多亏了你们。敌人?
  • 一把剑,走天涯

    一把剑,走天涯

    本事天真少年,却因仇恨走上修真道路,,是福是祸...他冷酷,他无情,但他心中却依然保存着一颗炙热的心!他的敏感不是据身居来的,而是在伤害之后懂得了保护自己~~~~-----------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圣天宫

    圣天宫

    一指灭苍穹,一掌定乾坤一刀斩尽世间敌,一剑劈出仙路开。修仙道上无我之路,我便以武开道。仙又如何?魔又怎样?何为正?何为邪?
  • 超能迷途

    超能迷途

    人类的诞生,就是奇迹.传说,苹果在古时是邪恶的象征,也就是人类的禁忌.但总有一些禁忌,被少数派人类的好奇感所打破.这些人要么成为了众矢之的,要么被万人膜拜.当然,这一少部份人身上都有共同的特质他们桀骜不驯,特立独行,他们惹事招非,玩世不恭他们宁愿选择被人漠视,反感,诋毁或者毁灭也不会去安于现状,平碌一生所以,总会有人去打破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