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24300000021

第21章 勤俭为国(9)

还有一次,太子詹事刘仲海向金世宗请示增加东宫的收入和陈设。他不同意,并且说:“东宫收入已有规定,陈设也都有,为什么还要增加呢?太子生于富贵,容易养成奢侈的习惯,你们应当引导他崇尚俭朴。”

平时,他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他对秘书监移刺子敬说:“亡辽的日子,杀了300头羊来庆贺,哪里用得了那么多,这是白白地伤生呀!也是很大的浪费呀!我虽然处在至尊的地位,每次吃饭,常常想到天下那么多的贫民还在忍饥挨饿,这种情景,仿佛就在面前一样。”

大臣们认为皇帝不同于常人,可以豪华一些。他不以为然地说:“天子也是人,浪费有什么必要?”当时,各地时常向朝廷进贡一些食品,他认为这样就是浪费,于是几次下诏罢止。

他听说自己到各地住过的殿堂,都封闭起来,不让别人住了。他认为这样做太无聊,就让臣下诏令,这些房子要开封,仍然可以住人。

他经常教育太子、亲王,要他们注意节俭。并以自己所穿的衣服为例说:“我的这件衣服已经穿了3年多了,至今未曾更换,现在还是好好的。你们应当记住我的话。”

朱元璋教臣勿忘俭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明太祖朱元璋(1328—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后改现名元璋。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民族英雄,也是继汉高帝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统一全国的君主。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祖籍沛县(今江苏省沛县),与刘邦同乡,《明史·太祖本纪》称朱元璋“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明实录》、《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类似记载。1368—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其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明孝陵。

他从一个云游四方、四处乞讨的和尚到开创大明基业的一代英主,朱元璋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在我国历史上也算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也许正是由于早年历尽了人间的饥寒困苦,又亲眼目睹了元代统治阶级由于荒淫昏聩所招致的政权崩溃,所以,朱元璋在做了皇帝以后,除了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的有效措施以外,仍然不敢放松提倡节俭,并经常以身作则,教育大臣们在治理国家当中勿忘节俭。

朱元璋登基以后,为了避免重蹈历代帝王奢侈误国的悲剧,就命人在自己屋里的屏风上,写下了一首唐诗,好随时提醒自己引以为戒。诗中说: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总为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尧将道德终无敌,泰把金汤可自由?试问繁华何处在?雨花烟草石城秋。

朱元璋心想:历代王朝的没落,大都因为追求奢华,无节制地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享乐之中,才渐渐导致了政治上的昏席无能和黑暗。如今我好不容易开创了大明基业,更要想方设法让它千秋万代传延下去。现在我把这首诗抄在了屏风上面,一抬头就可以看见它,这正好可以提醒自己念念不忘历史上的教训。我不光要自己引以为戒,更要教育大臣们在治国之中历行节俭。只有这样,节俭的习惯才能在上上下下蔚然成风,只有这样,才可以保我大明江山永不易主。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一天,朱元璋与众大臣在朝中议事。忽然太监来报,说有一回族商人,带着珍贵的礼品前来朝见,并坚持要当面呈给皇上。

大臣们一听,是什么样的宝贝啊?这么贵重,竟敢要求当面交给皇上。一个个的脸上不禁露出好奇之色。

朱元璋与众人在朝中议事,本来并不打算在这种时候随便接待一个商人。但一来因为这个商人是少数民族,二来见大臣们都面面相觑,大有一睹为快之意,于是就有了另外一番打算。

朱元璋命太监传旨,把商人召上殿来。

却说商人带来的东西的确是稀世之宝,他要把这宝物献给当今圣上,为的是能够取得皇帝的好感,今后好得到朝廷的特别照顾。忽听里面宣他上殿,商人慌忙整理衣冠,兴冲冲地跟上殿来。

见过洪武皇帝以后,商人呈出宝物说:“这宝物名为番香阿刺吉,是稀世珍品,只有在我们回族居住的地区才有珍藏。它既对心痛具有奇特的疗效,更是举世无双的宫廷化妆用品。臣民特将此物献给皇上,请皇上一见。”

太监把这宝物呈到皇上面前。朱元璋看了看,故意装出一副赞许的模样,然后还特意把它让众位大臣传看。这番香阿刺吉在各位大臣们的手中传递着,喷喷称羡之声不绝于耳,最后还有几位大臣出班奏道:“陛下得此稀世之物乃我大明社稷的福分,望陛下厚赐献宝之人。”

朱元璋听了以后不置可否,只是用目光环视了一下大殿两旁,见不少大臣都面露赞许之意,然后才笑了笑说:“感谢你远道而来献此宝物。但我中原地区盛产治疗各种疾患的药材,并不单独缺少你这种专治心疾的灵丹妙药。因此它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至于说到化妆,它的确是难得之物,人们用了它确实可以打扮得极其美丽。但是寡人后宫里的人如果都以此物化妆为荣,那除了会助长奢华的风气之外,还能够给我带来什么呢?俗话说居安思危,我日夜所担忧的就是国家初定之后,大臣们贪图享乐,不思节俭。历史上以奢误国的例子不胜枚举,你刚才已经看到了,我还没有答应下来,我的列位爱卿之中就有不少人已经对此物爱不释手了。可想而知,如果寡人接受了它,那我朝中追求奢华,贪慕虚荣的风气还不很快就会泛滥开来。奢侈之风一旦蔓延起来,即使是再好的臣子,还会专心致志、卓有成效地治理国家吗?如此看来,你的稀世之物对我来说实在只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了我的江山社稷,也为了我的列位爱卿,你还是把它带回去吧!”

听了皇上这番苦心的教诲,刚才还在极力称许此物为稀世之宝的各位大臣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数年之后,因为宫中的房屋要做修缮和调整,而原来朱元璋的住房在规划之中也准备另作他用,于是负责宫中事物的太监向朱元璋启奏,说要为皇帝另处一个宫室。起初,朱元璋根本不肯,后来听太监陈述了其中的原委,才勉强答应下来。

负责工程的官员领到任务以后,丝毫不敢怠慢,一头钻进了历代建筑的资料当中。没有几天工夫,宫室的图纸设计出来了,它汇集了南北建筑艺术的精华,并极尽帝王居所的豪华和雄伟。

太监拿到这份图纸以后非常满意,就跑到朱元璋那里去征求意见。朱元璋一看图纸,顿时满脸的不高兴。他把图纸丢到一边对太监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居室,为何搞得如此奢华?”

太监原以为图纸出了什么差错,才惹得皇帝不高兴,不想皇帝生气却为的是宫室过于豪华气派。太监一时转不过弯儿来,心想:历代帝王居所都是如此,我承前人之制,又有什么过错呢?太监虽然没有说话,但朱元璋已看出他心怀委屈,于是稍稍缓和了一下口气说:“营造新的宫室不过是为了居住之用,搞那些雕梁画栋,不过是为炫耀自己的气派,这不仅会造成钱财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会助长奢靡之风。朕闻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身为一国之主,如果对造房之事听之任之,那满朝的文武就会积极仿效起来。这种风气一旦传播开来,那将耗去多少财富?而且对我大明社稷又会带来多少危害?朕正是为此才感到建宫室之事决不可逆我意。若要悦我的心意,就要按照朕的旨意去做,把那些多余的东西统统命人去掉。你主管宫中之事,一言一行都受到众人的注意,因此你每做一件事情,都应该为国家的前途着想才是。”说完,朱元璋头也不回,径直走出了大殿。

重新建造的宫室不久就落成了,由于朱元璋的干预和坚持,整个建筑肃穆大方,一点多余的豪华装饰也没有保留,厅内也只绘制了一些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古代杰出人物的画像。清风徐来、皓月当空,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太监的陪同下来视察新落成的宫室,走进宫门,远远望见素朴雄壮的建筑与苍松翠柏交相辉映,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廉吏于成龙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形势解》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今吕梁离石)人。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百姓送给他一个外号,叫“于青菜”,以示亲切和景仰。

于成龙早年曾任过罗城(广西北部)县令,当时的罗城,经历了20多年的兵刀之乱,只剩6户居民,连县衙门都一片凄凉。县衙院内荒草丛生,中堂仅有3间草房,内宅的茅屋内没有墙壁,破陋不堪,有时大白天竟有野兽出没。这里的百姓根本无法生存,有的沦为“盗贼”。面对这些困难,于成龙没有退却,他用石块垒起“案几”,在堂前支锅做饭,夜里睡觉头枕刀枪,就这样开始了整治边荒的工作。为制止械斗,劝民务农,恢复生产,他呕心沥血,历尽艰辛,罗城人民十分恭敬他,亲热地称他“阿爷”。

远在边关,于成龙自奉菲薄,生活清苦。他离开山西老家赴任时,曾雇了5名壮仆相随。不料,到了罗城,壮仆们忍受不了于成龙的艰苦生活,有一人病死了,3个人逃走了。后来又雇了4人,结果还是死的死,逃的逃,没有一个人肯跟随他。百姓们见他实心任事,却如此清苦,心中十分不忍,便凑了钱给他送去,他们跪在地上恳求于成龙收下:“我们知道阿爷辛苦,请收下这点盐米钱吧。”成龙却说:“我一个人在这里,要钱干什么?你们拿回去奉养父母,也就等于给我了。”后来,于成龙的儿子来罗城看望他,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大家凑了不少金银,送给于成龙的儿子,让他带回家去。于成龙又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家离这6000多里,他一个人拿这么多钱,不是太吃力了吗?”百姓们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

于成龙俭朴为官,在朝廷也是出了名的。一次广西秋试,来广西的众官员个个美服盛饰,衣冠楚楚,还带着面貌清秀的随从,于成龙则与众不同,还是穿那件旧布长袍,只带了一个老家奴。众官员见了面,相互寒暄,对于成龙则有些看不起,有的“指目揶揄”。这时,广西巡抚走出来,他虽不认识于成龙,却似曾相识,指着这个敝衣垢褛的于成龙说:“此人定是罗县令!”原来他对于成龙的廉洁奉公早有耳闻,这次一见,一猜即中,一时弄得众官员面面相觑。

于成龙60多岁时,被康熙派往福建,先后任按察使、布政使。他虽任两司长官,已是封疆大吏,但不改初衷,依旧口不言财,一尘不染。在他的内室,陈设十分简陋,除了破旧的案几,一个装朝服的竹简,两个饭锅之外,其余都是他的全部文卷书册。

有一年,他任江南江西总督时,母亲故去,他回老家料理丧事,又返回江南住所。返回途中,他只雇了一辆骡车,带了几十文钱,沿途只住饭店不住公馆,也不惊动路过的地方官府,悄然无声地回到江宁。他做官多年,从不带家属随任,到晚年,才带小儿子在身边照顾。

于成龙多年身居高位,自奉简陋,粗茶淡饭,人人皆知,加上他府中的《青菜图》,因此,江南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于青菜”,在他的影响下,江南民俗有很大改变,过去人们喜欢穿着艳丽,后来,竟上行下效摒弃了绸缎,都以穿布衣为荣。连士大夫家里都不再攀比奢华,自动减少了车马家奴,府邸不那么辉煌了,婚嫁也不再吹吹打打了。

于成龙死后,人们在他的遗物中只发现一袭绨袍和几罐盐豉。消息传出,江南百姓十分哀痛,店铺停业,家家户户挂起他的画像,进行奠祭,康熙皇帝得知他临终前的状况,十分感慨,赐他封号——清端。

陈嘉庚勤俭报国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陈嘉庚是中国著名的爱国华侨,1874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同安县集美社(今属厦门市)。他一生热爱祖国,曾为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进步而不断斗争。辛亥革命时,他加入了同盟会,募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斗争;抗日战争中,他先后建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和“新加坡华侨抗敌后援总会”,发动华侨参加抗日斗争;解放战争中,他领导“星州各界促进祖国和平民主联合会”,积极支持祖国的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并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届常委,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副主席。

陈嘉庚生于商人家庭,他17岁时跟随其父陈如松远渡重洋到新加坡经商。由于他经营有方,在华侨中比较早地兴办起橡胶种植业和工业,并大规模地经营房地产业和航运业,成为世界闻名的百万富翁:拥有橡胶园和黄梨(菠萝)园10万亩,各类工厂30余所,国内外分店百余家,其资产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爪哇、印度等地。

陈嘉庚虽然富有,但他始终以奢侈浪费为耻、艰苦朴素为荣,不仅自己生活俭朴、自奉甚微,而且严格要求子女。每个孩子读书期间,只能得到父亲提供的起码生活费——每月8块银元,如不知节省,随意超支,就要遭到严厉批评。

同类推荐
  • 你拿到应得的经济补偿了吗

    你拿到应得的经济补偿了吗

    为什么我面试老是被拒绝呢?为什么领导总对我不满意?为什么我的绩效达不了标?为什么我辛苦加班却没有加班费?为什么我得病却报不了医药费?为什么无缘无故要辞退我?……面对千变万化的职场,面对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你该怎么办?别着急,让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来为你解疑答惑,活用制度、妙用方法,保护自己、驰骋职场!
  • 能说会做懂应酬让你处处受欢迎

    能说会做懂应酬让你处处受欢迎

    对于每个忙忙碌碌、为人生打拼的现代人来说,说话、做事与应酬,是其在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三项活动,也是体现一个人社会化能力最重要的三大成功资本。《能说会做懂应酬让你处处受欢迎》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得体的说话技巧、高效的做事经验和洒脱的应酬之道。深刻体验和借鉴书中的事例、事理,你的人际交往就会少一些摩擦,多一分和谐;智慧地汲取书中的做事方法和策略,你的事业就会多一分顺利,少一分波折。
  • 方圆规则

    方圆规则

    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没有失败,只有沉默。
  • 必用的歇后语精选

    必用的歇后语精选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 高中三年,我的奋斗我的梦

    高中三年,我的奋斗我的梦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高中学生的高考励志书。本书由来自全国各地的9名高考状元独家披露成功心得与经验,北大博士、青少年励志专家和云峰倾囊相授核心教育理念。如果你的内心正充满着恐惧和焦虑,却又不甘就此放弃,请翻开本书的第71页!如果你的数学或英语成绩不好,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请翻开本书的第101页!如果你正困惑:竞赛、保送、自主招生和高考,哪一条成功的道路更适合自己?请翻开本书的第165页!
热门推荐
  • 它们叫我蚁皇

    它们叫我蚁皇

    “嘿!你的召唤物是什么?”“猛虎啊!厉害吧!”“多少只?”“废话!当然是一只啊!你没听说过吗?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那我就放心了”“嗯?你的召唤兽很厉害?”“蚂蚁!”“哈哈哈哈!那你是放心的被我打死吧?”“不是啊,我的蚁无穷无尽……你的老虎可能不够吃…”
  • 重生末世之炮灰逆袭

    重生末世之炮灰逆袭

    初雪穿越到了一本小说里。末世小说。。。这本小说真的很一言难尽。(脸红)
  • 十帅面具

    十帅面具

    阴间十帅:鬼王、日游、夜游、无常、牛头、马面、豹尾、鸟嘴、鱼鳃、黄蜂。地府动荡,各具功能的十帅面具掉落人间,面具持有者犯下种种血腥惨案,引领股股邪恶逆潮。一场破坏生死轮回、颠倒阴阳黑白的逆天阴谋,正悄然逼近……
  • 宗主大人好

    宗主大人好

    “你的门派成功加入一名天才弟子,奖励抽奖次数+1。”“你的门派成功加入一名绝世天才弟子,奖励抽奖次数+10。”“这世界本没有天才,不过有了你们,也就有了天才一说!”身具【宗主模拟器】的林墨染如是说道。“那师尊,我算不算天才啊?”“你?你就是一头猪,乖,不要去想那些不现实的好不好?!”拍了拍身下坐骑的脑袋,林墨染意味深长的说道。
  • 路还长我们山顶见

    路还长我们山顶见

    这本书讲述的是女主米子勒高中时期的青春故事:她的亲情、爱情、友情之间的情感交织。年少不更事的她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从情感小白到懂得人情世故的经历。在挥洒过努力的汗水之后,同朋友们一起考上理想的大学......
  • 愿请白首不知愁

    愿请白首不知愁

    我不知道当时我所厌倦的生活,在现在看来却是不可复制的美好。我总以为我还应该盼望长大,总以为我还是个孩子,可是却突然发现,我早已没了任性的权利。
  • 绿茵天神

    绿茵天神

    据说他的名字意思是天神,我爱死这个名字啦”荷兰《国际足球》
  • 灵魂的躯壳

    灵魂的躯壳

    平静只是表面,暗动的是欲望。主人公费玉,排行老四,大家都叫他费四,修学当兵回来,经历情感变故,事背叛还是另有隐情,末日危机,在食物只上的社会,他如何带领兄弟一次又一次躲过危机。又在一次又一次危机中浮现的不仅是人性真谛和生的渴望又隐藏着怎样的背叛。面对不同的个体,一个团队中的挣扎,最原始的本性暴露。为了生存的人们究竟能做出怎样的突破?是壮士断腕,还是手足相残。
  • 中兴间气集

    中兴间气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赘婿日东升

    赘婿日东升

    本书主要描述当代社会,一名上门女婿对家庭和事业的无助,饱受欺辱。无奈选择放弃自己现有的事业,从一位快递员做起,最终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位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