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20700000020

第20章 触不到的完美恋人,我的世界曾经有过你(6)

距离是一种感觉。例如,欣赏一幅油画,不管你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以怎样的距离去鉴赏所产生的视感就不一样,欣赏的效果就大有不同;如观赏一处风景,不管你参照什么样的物体,哪怕就是处在花卉丛中,最美的风景也总是在远方。因此,鉴赏家们总是毫不悭吝地把目光驻留于隔世的古董,玩味致迷途忘返。欣赏一个人更是如此,因为各自内心的微观世界深不可测,相携而行的印象感官,心理状态,了解程度,心情好坏,情感,爱意,都会因为距离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感悟,思维,以及想象,都会因为接触或接受,反对或了解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看法——美与丑,真与善,恶与恨。

距离是一种向往。距离产生了美,使这种美成为一种向往,一种追求。因为距离,产生了缺憾美,有句话道: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美的。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得到,所以越盼望拥有。或许,人就是这样,喜欢憧憬那些不曾拥有的美好事物,一旦拥有了之后,眼前的事物就不再新鲜、不再神秘。于是,终于明白了“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就遗憾”这种有点可笑的说法,懂得了好朋友为什么会因为太了解而分开,理解了我们为什么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而对远方的风景无限的期盼与向往,懂得事物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将会是另一番美丽的风景。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上美术课时,每每画完一幅画,老师就要我们把画挂起来,然后退后几步去欣赏它,以便修改不足之处,但站得近了,看不出效果,站远了,又看不清楚。只有选择适当的距离,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更完整地观赏整幅画的美感。现在想来,这也是一种距离美了。牛郎和织女也爱得凄美,他们只能隔河相望却不能厮守,悲凉美丽的故事因为银河距离而流传至今。

恩格斯说:距离是一种美,距离产生美,它给你自我和尊严,使我们彼此尊重。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精辟而独到。朋友之间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这种距离,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对别人最起码的礼貌。朋友之间若真的是“亲密无间”了,反而不是很妥当,往往会适得其反。有些反目成仇的朋友,多半是因为距离保持得不够适当,才经常地斗嘴、怄气,以至于到了反目的境地。

所以正确地保持距离,保持美,就应该处理好一个度的问题。当我们靠一幅画太近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混沌的感觉而不是美;当我们贴近鲜花时,我们会觉得是馥郁也不是美。反之,如果距离太遥远了,我们得到的也只会是一片模糊,而不是美。

远处的山为何模糊而神秘?西下的夕阳为何遥远而注目?夜幕的星辰为何闪烁而迷人?都是因为有了距离。距离是一种自然美,也是一种思念美。远离家门在外,思念着牵挂着家里的一切,倍感到家的温馨与可贵。思念更是一种力量美,失败与成功之间因为有了距离,才有了追赶的动力。

远山在呼唤,让我们走向远方;星辰在闪烁,让我们仰望星空。距离是一种美,是一种向往,是一种思念;距离是尊重,距离是礼貌。保持距离,也就保持了一份神秘,保持了一份美好。

距离是个奇怪的问题,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距离产生美,把握好距离,才会产生美。距离过近,失去了自我;距离过远,又有些离群索居,所以,距离过远或过近都是不好的。不然,就真的像赵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所说的那样,“距离拉开了,美没了”。

网恋,看上去很美

互联网的出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以其不可思议的速度覆盖了全球每一个角落,它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其中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影响最大的是网上聊天。网上聊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天涯海角,无论是否相识,我们都能通过点击鼠标轻轻松松地畅谈。或好奇也好,或工作需要也好,或赶时髦也好,或消磨时光也好。在我们还未对其充分认识并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网恋作为网络的“附送品”,也来势汹涌地走入了我们的世界,许多网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恋的俘虏,其中包括很多涉世未深的中学生也加入了网恋的大军。根据对241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30%的中学生有过或正在进行网恋,4%的学生准备尝试“网恋”;48%的学生认为“网恋需要每天联络,不然时间会冲淡感情”。在回答“网恋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时,选择“浪费时间,成绩有所下降”的比例高达38%;只有1%的学生认为网恋可以促进学习。据报道,一名年仅15岁的女学生,为了和网上结识的“白马王子”相会,竟携带万元巨款,千里迢迢从烟台来到苏州。幸被铁路民警及时发现,才未发生意外。一位家住城区的18岁女生在2个月里竟悄悄约见了7位“网上情人”,这些情人中有的甚至是已婚的男人。另一名17岁女生的母亲察觉,近日往家里打电话的陌生男人突然多起来,后来母亲才知道,他们都是女儿在网上认识的“男友”。更为荒谬的是,山东威海市一名男中学生在网上结识了一位31岁的已婚女人,两人聊得难解难分,已去英国留学的男学生竟想放弃学业,回国与恋人团聚。由此可见,中学生一旦陷入网恋,就会不惜以金钱、时间为代价,沉溺于网恋,不思进取,造成学业成绩下降。

为什么中学生会发生网恋呢?

第一,18岁以前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性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对异性产生幻想,有了接近异性、了解异性的愿望和需要,这是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但是这种情感长期被现实的环境所禁锢和封杀,因为学校对中学生恋爱的各种禁令及家长的约束使他们在恋爱的问题上多了一些渴望,少了一些行动。而网络则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毫无约束的虚拟想象空间,为中学生驰骋自己的爱情幻想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第二,好奇心的驱使。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就是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对新奇的事物有一种本能的接近和探究的渴望。对他们来说,网络世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种通过敲击键盘产生恋情的新的恋爱形式,其本身就有较强的神秘性和吸引力,激发了对爱情充满憧憬与渴望的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把童话变为现实,美梦成真。所以,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许多中学生掉进了网络虚拟世界编织的美丽陷阱——网恋。

第三,由于接触对象有限,大多数青少年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异性常常是不完美的,而且难以接近,而在网络中双方处于“双盲”状态,彼此都不了解,时空的距离可以使双方增加许多想象的成分。心理学家认为,距离会使人感觉朦胧,朦胧为想象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想象则产生美感。同时网恋又不必像现实生活中的恋爱那样需要担负一定的责任,所以,一般认为,网恋可以更加放心地交流感情。

中学生由于年龄还比较小,社会阅历不足,他们与异性交往的经验较少,但是感情却比较热烈和纯真,所以容易轻信他人。试想,长期被禁锢的人,如果一下子进入自由的空间,获得自由的感觉必然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新鲜和好奇。另外,在网上有很多成年已婚人士,社会背景较复杂,情场经验丰富,利用中学生的年幼无知对他们进行诱惑,所以,中学生当然难以逃脱他们的魔掌。

第四,网恋成为一种新型交流感情的方式。网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的交流,它因不受时空的限制,为“纯”精神交流提供了完美的空间。在网上交流感情时,不存在面对面交谈时可能有的尴尬,这种独特的交流方式可以给人一种“传统方式”难以提供的亲密感,而且交流的深度也往往超过了“面谈”方式,它可以使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很快就成为知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木讷的人,在网上也可能是“性格外向”,高谈阔论。现在的城市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有的只是父母的说教和无尽的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与父母共同语言越来越少,而许多父母为了生计,在激烈竞争的现实面前已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孩子难得与父母谈心,甚至见面也很难,而学校对中学生的关心侧重于学业而非情感,这样伴随孩子的必然是内心的孤独、寂寞。上网聊天便成了他们解除寂寞和孤独的途径。网上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尽情倾诉,如果网友是异性,日久便会生情,发展为网恋。

第五,媒体的大肆渲染。现在打开电视,很多节目都拿网恋、网婚作题材,“今天你网恋了吗?”、“你网婚成功了吗?”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问话。一些文学作品的描写也将网恋的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网上一篇非常流行的痞子蔡的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将网上恋情刻画得细致入微、温柔缠绵、凄婉动人和惊心动魄,书中的男女主角更是早已成为网上爱情追寻者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和梦中情人。这当然也激发了人们在网上寻找自己另一半的热情。

有一个初二男生,自从在网上认识一个女网友以后,就如痴如醉地泡在网上,连吃饭都舍不得离开电脑,在和他的网上女友通过网络交往的日子里,整个人完全变了个样,有时候一个人还会莫名其妙地笑起来。有一次,他竟然在网上从中午一直聊到了次日早上。他很是激动地说,自己终于找到了现实生活中一直没有找到的人。

有人说,网恋是把双刃剑,危险与美丽如影相随,既然它已经出现,且无可回避。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网恋呢?

第一,要树立对事物的正确看法,不要单纯地看待事物。青春期少年由于刚刚接触社会,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高。如果过多的接触网络,会缺少与社会的接触,因而容易产生内向、孤僻的性格,做事急躁、冲动,对网络恋情寄予厚望。如果遭受网恋失败的打击,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并且再把这种情绪带到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会给心理造成不可磨灭的阴影。

第二,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中学生的年龄正处在14~18岁,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其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如果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网恋上,不仅会耽误正常的学习与作业时间,还会为自己以后的前途发展埋下隐患,到头来后悔莫及。

第三,要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制力。现在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都在逐步融入网络,网络正在慢慢成为人类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法宝”。在信息时代,有志的青少年,应该尽快地学好网络知识,驾驭网络,开阔视野和思维,改变学习和思维方式,更新思想,而不应该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空间里谈情说爱,虚度年华。

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不要过度沉溺于网上虚拟的境界。怀着一颗平常心上网,当网恋走近你时,远离是最好的选择。

同类推荐
  • 家庭教育心理学

    家庭教育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家庭教育心理的理论基础、婴幼儿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等。
  •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闯社会先定位,你的青春不迷茫——18岁后认清自我必知的心理学常识,战胜世界的你,先从内心强大起来——18岁后要审视你的心理问题等。
  • 超级询问术

    超级询问术

    《超级询问术》源自美国情报界最尖端的训练科目,是提升美国军方情报人员、国家安全人员通过询问、交谈套取有效信息能力的核心技术。在美国,必须是从事国家安全工作,如DIA(美国国防情报局)、FBI(美国联邦调查局)、CIA(中央情报局)、NavySeals(“海豹突击队”)的精英成员,才有资格获得“超级询问术”的训练机会,并严格接受美国参议院的直接监督。“超级询问术”拥有极为强大的“通过交谈获取信息”的能力。一些相关的训练方法、技巧,逐渐为众多与询问密切相关的行业(如刑侦审讯,新闻采访等)所借鉴,更有众多跨国企集团将其广泛运用于商务会谈、销售、人力资源、服务支持等众多领域……
  • 心理健康教育高三(下)

    心理健康教育高三(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心理学的陷阱

    心理学的陷阱

    生活中的人们常常习惯于用自己的行为模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后果,却忽视了行为模式背后的动因才是让他们走入陷阱中的主要驱动力。为了避免读者陷入抽象的理论思维束缚中,笔者通过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故事,以及历史上经典的人物、故事剧情等生动地对每一种心理效应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阐述。由故事引出效应,分析效应的背后动因和深陷效应中的人们的行为,并提出借鉴与规避的策略,这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热门推荐
  • 名师解惑丛书-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

    名师解惑丛书-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

    本书主要通过各种案例训练青少年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青少年朋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布衣带剑

    布衣带剑

    平平年纪,碌碌尘烟一袭布衣,一曲不平,谁来听?
  • 太极祭炼内法

    太极祭炼内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侠之古龙梦

    武侠之古龙梦

    他自北方来,穿着破旧的黄衫,带着生锈的刀,复仇而来。
  • 天启雨落

    天启雨落

    你,还会爱我吗?我叫落琪琪,生活在一个豪门世家,十八岁以前,我从来没有机会领悟到豪门之外的事。直到,上大学那年,老天安排我,遇到了他......
  • 刀剑乱舞醉红尘

    刀剑乱舞醉红尘

    简介:网游世界中曾经被誉为大神级别的顶尖高手,因为特殊原因而退出公众视野,当兵入伍数年后重新回归网游世界,不愿意继续落伍的洛尘带着对过去的回忆书写了一段崭新的故事。乱舞红尘刀剑笑,岁月如梭上眉梢;网游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虽然是游戏,但这是属于我们的青春啊!】——洛尘
  • 穿越成为了六殿下的行走药包

    穿越成为了六殿下的行走药包

    当五大神器之首血龙玉腾空出世——“…….什么情况?”夏清欢呆愣的看着这个她从未接触过的世界。她一个大学生怎么莫名其妙到了这个世界?来了这个世界就算了,怎么还遇到了这么个坑人的六王爷??每逢月圆,得用自己的血帮他解毒不说,还得充当他的行走药包?!夏清欢不干了!“楚凌云!你一个王爷,干嘛天天跟我赖在一起??”楚凌云:“阿欢…..我身上的毒未解,离不开你啊…..”某王爷可怜巴巴的看着夏清欢。“老子不干了!我把血龙玉给你还不成吗?”说完,夏清欢甩袖准备离开,却被楚凌云一把抱进怀里。 “阿欢,别着急走啊,好戏才刚刚开始~”1v1双洁,作者起名废勿怪
  • 一切因为梦

    一切因为梦

    “台上尊,为何?为何要置我于这般境地?即使活了下来,亦能如何?即使陪您战死,亦能如何?”星陆,这是适者生存的大陆,和地球一样,上面充满了人类,然而,也有一些另类,被称作【变异十种】的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能力,主角,即是十种也不是十种的另类。
  • 倾世绝宠:鸢后倾天下

    倾世绝宠:鸢后倾天下

    尘世间诸多无奈,万尘皆哀,空留余味何用?那惊鸿一舞,注定的是缘,份则无奈。缘之一字,甚是捉弄于世人。与君相知,却道终不能相守。则之无奈也,红尘无奈,可,依旧愿倾尽所有,成全君之抱负,只盼,君能待吾如故便足矣。
  • 奉旨逆袭

    奉旨逆袭

    孤儿王豪意外遇到一个老者,便跟着其上山修炼去了。十二年的修炼,如今已成年的王豪要下山去找当年收留自己的孤儿院,在途中遇到同为孤儿的王青儿,两人结伴而行,暗生情愫,而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