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08400000017

第17章 感悟社会(3)

其次,即便是有着雄心壮志,要自立于世,那也就要有个开拓创新的精神,走出一条强国之路才是。可西夏王们却不具备这样的素质,他们一上来就与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一样,搞尽了内部残杀,出尽了宫廷丑闻。先是开国之君李元昊看上了俊俏的儿媳妇,仗着位居九五老子天下第一,硬是抢占为妾。后来儿子成了太子,羽翼渐丰,便谋杀父王,一刀就把李元昊的鼻子削了下来,结果了性命。西夏的几个朝代,很少有一个安宁的时期,唯一一个稍显励精图治之气的皇帝谅祚,却又因病夭折,仅坐了几年江山,23岁头上就一命呜呼了。试想这样一个腐败横行、刀光剑影、内乱不止的王朝,怎么能维持得很长久呢?

再次,从文化的层面上,西夏确也进行了一些改革,想脱离汉文化的圈子,谋求自成体系。然而,他们的改革走的却是一条繁琐的路子。比如改革文字,日本、高丽均起源于汉字体系,后来他们实行改革,那是越改越简约,越改越符合发展的需要,所以是成功的。而西夏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文字并没有摆脱汉字的框架,只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做了扭曲,生造出数千个文字来。你看那些字,最少的有16笔,多的竟达50多笔!真是可怜了西夏的那些孩子们,他们要学会那么多难认难写的方块字,需要比其他地方的孩子多费多少劲啊!这样的所谓“改革”,不是往死胡洞里走吗?

综上所述,党项人尽管是一个性格顽强、体质健壮、作战勇敢的马背上的强悍民族,但在那样腐朽恶劣的内部社会环境里,面对着势不可当的蒙古强敌,惨遭毁灭的结局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站在王陵边上,放眼望去,高原是那样的宁静安然,夕阳已经衔住贺兰山头,一抹余晖犹如舞台上的射灯,照在莽莽荒原上,把那些亘古的坟堆衬托得诡秘幽然,由一群群花岗岩组成的雕塑般的贺兰山麓,则像一道巨大的背景幕布,黯然悬挂在天际之下。我猛然想起,这里不是刚刚上演过一出激越壮观的活剧么?如今尘埃已经落定,大幕已经收起,舞台上业已复归平静。只是我的心里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那些剧中人的声音仍然在我耳边回响,他们似乎在呼喊着一句同样的台词:不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先生,买一块贺兰石印章吧,我帮你用西夏文刻上你的名字,很有意义的哟!”我一抬头,原来已经走到了西夏王陵园的大门口,一个中年人正在向我兜售着他的商品。和他的小摊位紧挨着的,是一溜数十个凌乱的货摊,有建了低矮棚屋的,有露天摆放的,无非是一些贺兰石块、羊皮制品之类的旅游商品,摊贩们都在喋喋不休地向旅游者施展着推销能事—全国一律的场面而已。

我望着那个要我消费的小摊贩,心想你刻上西夏文字,我拿给谁看?倒是这贺兰石,虽远没有寿山石青田石宝贵,但它却蕴含着沉重的历史遗痕,它就像眼前的贺兰山一样,是那么平和、宁静,宁静得令人起敬,宁静得意味深长。我于是立刻选购了一块造型刚劲、纹理别致、较少雕琢的,小心地装进了挎包。

2009年7月25日作于南昌三纬书屋

感悟会昌山

一到会昌,就想起了毛泽东那首优美绝伦的古词。

那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一个夏日,正在会(昌)寻(乌)安(远)搞农村社会调查的毛泽东,起了个黑早,带着警卫员,兴致勃勃地登上了会昌城北的一座高山。站在山腰,放眼望去,但见群山逶迤,林海茫茫,一望无际,直达东海。眼前景致,不觉勾起胸中的踌躇满志,涌出脑海的思绪万千,即时口占一首: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调寄《清平乐》,作于1934年。其时正是战乱年代,敌军紧逼,硝烟密布。我常想,伟人就是伟人,在那样的情境之下,还能作出如此雅致的辞章,没有相当的定力是断难做到的。更为宝贵的是,词中的“风景这边独好”一句,竟成了几十年来流传于世的经典名句。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人照相,总要在照片上写上一句名言,比如“风华正茂”啦,“革命友谊万古长青”啦,等等,而风景照上写得最多的,还是这句“风景这边独好”。就连前几年赵本山演小品,也在《实话实说》中,讲了世界几个“旮旯”很不宁静后,自我表扬说:“风景这边独好!”

一首词,能写出如此珍贵的名言,古往今来又有几人?

深冬时节,我又一次来到了会昌。

会昌真的很美。

会昌的美在于有水。

会昌县城不大,却有三条江河环绕而过。从北面流来的是湘江—可不是湖南的那条湘江哦。传说八仙中的汉钟离在会昌的汉仙岩得道成仙,韩湘子闻知,即来会合,当他行云驾雾间,瞧见那座奇险峻峭的高山时,一下子陶醉了,竟然手舞足蹈起来,不小心弄丢了一条飘带,化为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绕着山岩奔流,倒把汉仙岩装扮得更加美丽。后来人们为纪念韩湘子,就取一“湘”字,把这条江称为湘江。当然,汉仙岩也正是为纪念汉钟离而取的山名。从南面流来的叫绵江。两条江在城西汇合,变为“贡江”,一路欢歌,直奔赣州而去。这,便是组成赣江的章、贡二江之一的源头。

会昌城有了这些水脉,灵秀之气便也自生了。小城之中,三江六岸,城市建筑沿岸布局,错落有致。街边河畔,花草铺地,树木冠天,亭台映现,桥阁蹁跹。随处都有别样的景致。我循着山道,沿着毛主席当年早起散步的路线,逶迤爬上岚山岭,举目望去,真真一派“直接东溟”的气象,只是那些郁郁葱葱的山岭间,已没有了当年词人胸中的块垒,只现平淡中的愁郁。身边自然更没有指看南粤的战士,只有在袅袅炊烟间登山锻炼的老翁。

我忽然强烈地想到要找出“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的词意来。我既相信词人是在感叹自己虽早,却有更早之人,但更相信是在感悟着当地流传的一则故事。

很早以前,会昌与相邻的瑞金的边界没有划清,两县总是因此发生一些麻烦和矛盾。不知是哪朝哪代哪年哪月,两县的县令相约,在一个早晨同时起床相对行走,两人碰面的地方就定为县界。于是会昌县令到五更时分便起床下地,开门出城。不料刚走了不到五里地,就见瑞金县令在那里等着。会昌县令大惑不解,问对方何以如此快速?瑞金县令说,其实我已走到你的城门下了,是我又退回了五里地等你来划界的啊!会昌县令顿时羞愧满面,地界便只好就地在会昌的城下划定了。

于是便有了民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在会昌、瑞金一带,这个故事一直在流传,可以说是经久不息。瑞金人当然都是满怀骄傲和自豪,感叹于古时的那个县令,为他们争得了很多土地。而会昌人呢?却是一派埋怨和丧气。有的是埋怨他们的县令太懒惰,这么关键的时候还睡懒觉,不更早一些起床;有的责怪这位县令太老实,不知道也使点儿阴谋诡计,提前起床提前出发,否则就是走到中间一点的位置,也不至于把界划到了城下。更多的是在骂瑞金的县令,说这个人心太黑,心计太狠,不讲诚信,搞不好那一晚他根本就不曾睡觉,整整走了一夜,要不不可能有那么快,走到了城下还退了回去,才等到会昌县令的到来。照这样不按牌理出牌,谁搞得过他啊?我想,“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句话,确实是句无奈的叹息哩!

那么毛泽东当时把这个典故用在他的词中,也发出这一感叹,究竟有何寓意呢?

还是让我们翻开那页历史,窥探一下当时的情境吧。

1934年,正是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最为惨烈的时期。当时的中央,“左”倾路线疯狂得很,不仅把毛泽东排除在中央和军队最高领导层之外,而且用异常错误的战略战术,把红军几乎消耗得元气尽丧,把根据地丢失得所剩无几。面对一败涂地的形势,毛泽东既急又气,大权的旁落,使得他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只能以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主席的身份,深入各地搞些调查研究,做些拾遗补缺的事情。其时他的心情之沉重之复杂,是可想而知的了。面对李德、博古们的狂妄自大和临危不觉,他的所有忠告、劝说都不起作用,于是只能把他的警告他的呼吁化为诗词歌赋,击节慨叹。

不知敌情,不明大势,坐井观天,自以为是,终于造成了中央根据地的丢失,造成了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造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造成了数十万生灵的涂炭!

当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那座险峻的高山,遥望着郁郁葱葱直接东海的崇山峻岭时,这一声惊天长叹,就足以体现出王者的清醒与远见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其实这一声感叹,绝对是穿透历史时空、贯穿古今中外的一个哲理。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存在竞争,就有智和勇的较量。

在较量之中,强者总在运筹胜算,弱者总是怨天尤人。

你看市场竞争中,产品讲究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变”。对于不善经营者来说,这不就是“更有早行人”吗?而智者对此却有“跨越式发展”“另辟蹊径”“蓝海战略”之类的办法,一跃成为强者。就是在国际大格局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强大的对手面前,弱国只会发发声明,提提抗议,对强加给自己的东西无可奈何;可若是惹恼了强悍的弱者,他就会以死抗争,反过来逼得你草木皆兵,惶惶不可终日。

要做强者,就不能妄自菲薄,不能夜郎自大,更不能懒于奋斗,疏于心计,否则就只能哀叹不如人了。

毛泽东的这声感叹,后来终于还给了他的竞争对手。他在重掌兵权运筹帷幄之后,创造了一连串的战争神话,以四渡赤水、万里长征、三大战役、千里渡江等无数奇迹,逼得对手终于发出了“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的哀叹!当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用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大声回应“人民万岁”的时候,我想,彼时蜗居台湾一角的蒋介石就应念叨“莫道君行早”了啊!

这便是角色的转换。英雄得手时,可以书写历史,英雄失手时,便只能由历史记录他了!

如今的会昌山,还是那么峻峭,还是那么高雅。山腰上毛泽东当年伫立吟诗之处,已建起了一些纪念性的场所,有红瓦白柱的亭子、仿毛体书写诗词的巨大影壁等等。小摊小贩们也照样在其中摆摊设点招揽生意,破坏着这里的圣洁雅韵。我站在山边上,努力排除掉耳边的聒噪,让心情回归揽云驱风的境界,果然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原来早行也罢,晚行也罢,人类的竞争终究都是无谓的。就像舞台上的戏剧,演出时固然热闹,大幕闭上后也就销声匿迹了。只有自然山水是永恒的,它们不知目睹了多少演出,也不知听闻了多少英雄好汉的笑声和哭声,可它们都不作评价,也许根本不屑于评价。看满山的翠绿,和间或露出的高耸的石峰,不正见证着自然之伟大吗?

人啊,真的是渺小得很!

2010年除夕作于上高紫檀苑

笔走滕王阁

第二十九次重修的滕王阁,的确是瑰伟绝特,气势磅礴,不仅做工精巧,且尽情展示了唐宋建筑的风采,使人竟不觉得非原址原物而漠然。每当登临高阁,凭栏远眺,但见赣江北去,帆影点点;梅岭西来,烟雨葱葱。大桥飞架,承载多少欢车快马;滩涂开发,惊现无数美景奇观。真的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当然也有美中不足,譬如那两部小电梯,就有画蛇添足之感。本来阁中陈设是自下而上按顺序供人参观的,到最上层便是仿古演出,既可让人有渐次深远进入历史之感,又能借看戏小憩片刻,以缓解登楼之累。可电梯一坐,顺序就颠倒了,除非无所事事,否则就很难调整思绪。再加上现在又把戏台改作了“金銮殿”,供人过一回“皇帝”“皇后”瘾,还要交钱买票,实在是与斯阁大相径庭,俗不可耐。

只是到了五楼,当那由八块铜板拼成的苏东坡大学士手书的《滕王阁序》映入眼帘的时候,我才豁然开朗,顿感诗文正当其地、其地方见诗文矣!导游小姐也只是到了这里,才滔滔不绝地进入“序因阁而作,阁以序而传”的境界了。

其实据史书记载,滕王阁原本是不怎么样的,当年唐王李渊封子李元婴到南昌府为滕王时,其府地之偏僻,恰似白居易笔下的九江,“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李元婴在京城长安热闹惯了,怎么受得了这般冷寂?于是便建了这么个楼阁,以便供自己呼朋唤党吃酒看戏有个像样的地方,我看也相当于现今的“红楼”,何足道哉!

了不起的还是文人,尽管秦始皇下死命令烧书埋人,也尽管古训有云秀才起事难成气候,但真正的秀才还是成了气候的。无论是孔孟老庄,还是屈子司马施罗曹吴,哪个不是饱学之士贯古越今之才?我看历史要靠英雄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不假,但还要靠文人写就,或曰再创造,否则历史就成了瞎折腾。现今文人们虽已归类于劳动人民,也非得注上一笔不可。且说几十年之后,李元婴的这个小小楼阁,却靠王勃助一臂之力而名垂千古了。试想元婴除画了一幅“百蝶百花图”尚能一看之外,是要德无德、要政绩无政绩之徒。“滕王”是老爹老哥们马上得天下送的,他算啥玩意儿?可那篇序就不得了,几千年来并无法律约束,也无公德规范,硬是传了下来经久不衰,李元婴地下有知,真应该好好谢谢这位后生哥儿。

站在这块铜板跟前,我总是自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么一篇序文乃至很多诗词歌赋能传之千古不胫而走呢?是写景绝佳,还是状物甚妙?倘或就是因为“推敲”一字捻断数根须为人敬佩?我看既是,却又不是,起码不完全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固然美妙得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是引用率相当高的词汇,可真正使人赞叹催人泪下刻骨铭心感同身受的,还有更为深刻的内涵,这就是—抗争。

文学艺术不朽的主题其实何止是爱情,准确地说应该是抗争!因为没有抗争的爱情是不值得赞颂的,起码是流传不了的。

同命运抗争,同生活抗争,同邪恶抗争,同自然抗争……人生在抗争中沉浮,社会在抗争中发展,历史在抗争中写就,江山在抗争中易手。

我以为,文学艺术既然是生活的反映,它本身便也布满了抗争的累累伤痕。

抗争需要付出代价,抗争总能炼出精华!

同类推荐
  • 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别想摆脱书:艾柯、卡里埃尔对话录

    玄奘穿越西域前往天竺取经,欧洲中古学者为了意大利修道院的一卷珍本,要横穿英吉利海峡,翻越阿尔卑斯山。如今,网络提供了一种人类无法抗拒的便利,在弹指之间接近无穷的阅读可能。数码时代,以“书”为载体的人类文明将走向何方?我们找来了这个星球上或许最有资格谈论这一话题的两人:安贝托·艾柯,让-克洛德·卡里埃尔。一位是耀眼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享誉世界的意大利哲学家、符号学家、小说家,一位是电影泰斗、著名编剧、法国国家电影学院创始人。他们同是藏书家和珍本追踪者,对书籍有深刻的理解,对各种文化载体在技术革命中的变局有敏锐的洞察。
  •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是宗璞经典散文集,收录了《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松侣》等名篇。宗璞用优美温婉的语言,描绘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再现人物命运的起伏和历史变迁,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与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青少年的阅读开始得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对智力的发展就越有效。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人经》三部曲之《女人心经》

    《人经》三部曲之《女人心经》

    《人经》是一部引导人们重拾健康信仰,重拾美好心灵的文学作品,只有经由对抗,我们才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只有介于一种有益的、积极的紧张关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才能会复苏正常,我们的思想才有可能生成,我们的心灵才能重生。《人经》拒绝不偏不倚和随顺妥协,拒绝公允妥洽和跟风趋时,她是“脱序人”的诺亚方舟,是恢复和重建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接引者,她希望能博得有正确理解的读者的共识。将对一切邪恶、冷漠和无知用万钧之力击毁之。《人经》对美好的事物有一种深入的了解,并希望普遍于我们的心灵,唤醒我们的信仰,催生我们的理想,滋养我们的心灵。
  • 有花朵和孩子的意象

    有花朵和孩子的意象

    诗集《有花朵和孩子的意象》是作者李一苇在2015年2月27日至10月27日在家里和医院之间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的。共有诗歌259首,有《新年快乐》、《有花朵和孩子的意象》、《那些上元节的樱花》等作品,体现了作者内心不灭的童真以及用返璞归真的人生智慧观察得到的生活。
热门推荐
  • 想和你花好月圆

    想和你花好月圆

    这是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一见钟情,爱上她,并守护她的故事。这是一个女孩被一个男孩缠上,爱上他,又努力和他在一起的故事。
  • 霸上我的极道男友

    霸上我的极道男友

    我在大街上被一帅哥绑架了,在绑架前他还强吻了我,夺走了我的初吻,我被绑架到了飞机上,出了国,后来我才知道那小子居然是一优秀的人神共愤的贵公子,倒霉的是他居然是三年前被我爆打过的那小子,所以今天落在他手上,我恐怕是不死都得残废了……
  • 我的世界之命运史记

    我的世界之命运史记

    如果人类在继续破坏自然,那么4179年后,会怎么样呐?
  • 无乱不匪

    无乱不匪

    风声鹤唳的战场,勾心斗角的皇家。这乱世,将由谁来平定?
  • 门里遗迹

    门里遗迹

    “你醉了?”“不,我没有醉,有些人只是看起来醉了,实际上没醉。”“我知道,有些人并不容易醉,只是心里有苦,他想醉,于是他便醉了。”……那人脸上忽然露出一种很奇怪的表情,他凑上来:刚才我忽然做了一个梦,你愿意听醉汉讲故事吗?“清风热酒有知音,当然洗耳恭听。”呵呵呵呵……诡谲的笑声回荡在这空旷无人的天地……
  • 十里洋场里的绝世才女张爱玲

    十里洋场里的绝世才女张爱玲

    她被上帝亲吻过,拥有绝世的才华;也被上帝玩弄过,文坛得意情场失意。
  • 自然常识速读

    自然常识速读

    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周围,各类各样的事物中,都隐含着科学。一株花、一棵树、一滴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从生活中任何的小事物中都能发现科学的闪光。而现在,让我们在故事中去寻找科学。
  •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本书通过对旅游与旅游活动的描述来说明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及其分类,阐述旅游的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应、生态环境效应。本书共四篇:第一篇,旅游知识概述,介绍何谓旅游、旅游学及其旅游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第二篇,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旅游业;第三篇,介绍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旅游活动的传统六要素和旅游活动的新要素;第四篇,介绍旅游活动的影响和效应。
  • 我曾深深爱过你

    我曾深深爱过你

    你可能带给我伤害,带给我一片空白,你可能让我痛哭流涕,让我的心触动的一想起你就会痛得喘不过气,你给过我的那些幸福时光,我微微含在嘴里,日后都成为动人的回忆。我向前走,别让自己太累着了。谢谢你让我明白,我曾经那么那么深爱过你,谢谢你,让我明白,爱你爱你爱你,已成为我的过去。
  • Find Your Balance Point

    Find Your Balance Point

    Accomplish what matters most Because we all have too much to do, it feels like our lives are out of balance. They provide a process that enables you to sort out what is most important to you from among the many activities you could focus on.